肺結核

2016-06-21 16:24 作者:職業病網

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和細胞組分參與氣道慢性炎癥性疾患。這種慢性炎癥導致氣道高反應性的產生,通常出現廣泛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并引起反復發作的喘息氣急胸悶咳嗽等癥狀,常在夜間和(或)凌晨發作、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緩解。

一、病因

目前認為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有明顯家族聚集傾向的多基因遺傳性疾病,它的發生既受遺傳因素又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1.遺傳因素

近年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哮喘相關基因的研究也取得了進展,第5611121314171921號染色體可能與哮喘有關,具體關系尚未清楚,哮喘的多基因遺傳特征為:外顯不全;遺傳異質化;多基因遺傳;協同作用。

這就導致在一個群體中發現的遺傳連鎖有相關性,而在另一個不同群體中則不能發現這種相關。

2、變應原

1)變應原 塵螨是最常見的變應原,是哮喘在世界范圍內重要的發病因素。常見的有4種,即屋塵螨,粉塵螨,宇塵螨和多毛螨。屋塵螨是持續潮濕氣候最主要的螨蟲。真菌亦是存在于室內空氣中的變應原之一,常見為青霉、曲霉、交鏈孢霉等。花粉與草粉是最常見的引起哮喘發作的室外變應原。木本植物(樹花粉)常引起春季哮喘,而禾本植物的草類粉常引起秋季哮喘。

2)職業性變應原 常見的變應原有谷物粉、面粉、動物皮毛、木材、絲、麻、木棉、飼料、蘑菇、松香、活性染料、乙二胺等。低分子量致敏物質的作用機制尚不明確,高分子量的致敏物質可能是通過與變應原相同的變態反應機制致敏患者并引起哮喘發作。

3)藥物及食物添加劑 藥物引起哮喘發作有特異性過敏和非特異過敏兩種。前者以生物制品過敏最常見,而后者發生于交感神經阻滯劑和增強副交感神經作用劑。食物過敏大多屬于I型變態反應,如牛奶、雞蛋、魚、蝦蟹等海鮮及調味類食品等可作為變應原,常可誘發哮喘患者發作。

3、促發因素

1)感染 哮喘的形成和發作與反復呼吸道感染有關,最常見的是鼻病毒,其次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冠狀病毒等。

2)氣候改變 當氣溫、濕度、氣壓和空氣中離子等發生改變時可誘發哮喘,故在寒冷冬季或秋冬氣候轉變時較多發病。

2)吸煙 香煙煙霧(包括被動吸煙)是戶內促發因素的主要來源,是一種重要的哮喘促發因子,特別是對于那些父母抽煙的哮喘兒童,常因吸煙引起哮喘發作。

3)環境污染 與哮喘發病關系密切。誘發哮喘的有害刺激物中,最常見的是煤氣(尤其是SO2)、油煙、被動吸煙、殺蟲噴霧劑等。煙霧可刺激處于高反應狀態的哮喘患者的氣道,是支氣管收縮,甚至痙攣,致哮喘發作。

4)精神因素 患者緊張不安、情緒激動等,也會促使哮喘發作,一般認為是通過大腦皮層和迷走神經發射或過度換氣所致。

5)運動 哮喘患者在劇烈運動后誘發哮喘發作,常表現為咳嗽、胸悶、喘鳴,聽診可聞及哮鳴音,多數患者在一小時內可自行緩解。有些患者雖無哮喘癥狀,但運動后誘發支氣管平滑肌痙攣。

6)藥物 有些藥物可引起支氣管哮喘發作,主要有包括阿司匹林在內的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和含碘造影劑,或交感神經阻斷劑等。

7)月經、妊娠等生理因素 不少女性哮喘患者在月經前34天有哮喘加重的現象,可能與經前期黃體酮的突然下降有關。

8)圍生期胎兒的環境 妊娠9周的胎兒胸腺已可產生T淋巴細胞,且在整個妊娠期胎盤主要產生輔助性 T細胞(Th2)因子,因而在肺的微環境中,Th2的反應是占優勢的,若母親已有特異性體質,又在妊娠期接觸大量的變應原或受到呼吸道病毒特別是合胞 病毒的反復感染,即可能加重其調控的變態反應,以至出生后存在變態反應和哮喘發病的可能性。

二、臨床表現

1. 典型的支氣管哮喘出現反復發作的胸悶、氣喘、及呼吸困難、咳嗽等癥狀。在發作前常有鼻塞、打噴嚏、眼癢等先兆癥狀,發作嚴重者可短時間內出現嚴重呼吸困 難、低氧血癥。有時咳嗽為惟一癥狀(咳嗽變異型哮喘)。在夜間或凌晨發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哮喘癥狀可在數分鐘內發作。有些癥狀輕重可自行緩解,但 大部分需積極處理。

發作時出現兩肺散在、彌漫分布的呼氣相哮鳴音,呼氣相延長,有時吸氣、呼氣相均有干啰音。嚴重發作時可出現呼吸音低下,哮鳴音消失,臨床上稱為靜止肺,預示著病情危重,隨時會出現呼吸驟停。

哮喘患者在不發作時可無任何癥狀和體征。

2.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急性發作期、慢性持續期和臨床緩解期。慢性持續期是指不同頻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現癥狀(喘息、氣急、胸悶、咳嗽等);臨床緩解期是指經過治療或未經治療,癥狀、體征消失;肺功能恢復到急性發作前水平,并持續3個月以上。

三、檢查

1.變應原檢測

有體內的變應原皮膚點測試驗和體外的特異性lgE檢測,可明確患者的過敏癥狀,指導患者盡量避免接觸變應原及進行特異性免疫治療。

2.肺功能測定

主要有通氣功能檢測、支氣管舒張試驗、支氣管激發試驗和峰流速及其日變異率測定。是評估現場控制程度的重要依據之一,有助于疾病確診。

3.胸部X線檢查

多無明顯異常。但哮喘嚴重發作者應常規行胸部X線檢查,注意有無肺部感染、肺不張、氣胸、縱隔氣腫等并發癥的存在。

4.其他

痰液中嗜酸性粒細胞或中性粒細胞計數、呼出氣NO(FeNO)可評估與現場相關的氣道炎癥。

四、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臨床分期及檢查應作出確診。

五、治療

1.治療目的

應該積極進行治療,爭取完全控制癥狀。保護和維持盡可能正常的肺功能。避免或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關鍵是合理的治療方案和堅持長期治療。

2.藥物治療

根據其作用機制可分為具有擴張支氣管作用和抗炎作用兩大類,某些藥物兼有擴張支氣管和抗炎作用。

1)擴張支氣管藥物 β2受體激動劑茶堿類。

2)抗炎藥物 糖皮質激素白三烯調節劑、色甘酸鈉和尼多酸鈉、抗lgE單克隆抗體、抗組胺藥物

3.長期治療

哮喘的治療藥物根據其在哮喘長期治療中的地位,又分控制藥物和緩解藥物。

1)控制藥物 或稱為維持治療藥物,指需要長期每天使用的藥物,這些藥物主要通過抗炎作用使哮喘達到并維持臨床控制。

2)緩解藥物 或稱為急救藥物,指按需要使用藥物,這些藥物通過迅速解除起到痙攣從而緩解哮喘癥狀。

3)控制分級 治療應以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為基礎,根據其控制水平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案。

4.免疫治療

哮喘是變態反應性疾病,故免疫治療在哮喘中占有一定地位,免疫治療分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種。

5.急性發作的處理。

6.特殊類型哮喘的處理。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