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描述
自2023年10月中旬以來,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一直在監測中國監測系統的數據,這些數據顯示中國北方兒童呼吸道疾病有所增加。
在2023年11月1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家衛健委通報了全國呼吸道疾病發病率上升的情況,主要影響兒童。中國當局將這一增長歸因于COVID-19限制的解除和寒冷季節的到來,以及流感、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 (SARS-CoV-2)等已知病原體的傳播。已知支原體肺炎和RSV對兒童的影響大于成人。
2023年11月22日,世衛組織發現了媒體和ProMED關于中國北京、遼寧等地兒童醫院出現未確診聚集性肺炎病例的報道。世衛組織通過《國際衛生條例》機制,正式要求中國提供更多的流行病學和臨床信息,以及這些報告病例的實驗室結果和關于呼吸道病原體傳播的最新趨勢的數據。一個主要目的是確定北京和遼寧是否存在媒體報道中提到的“未確診聚集性肺炎病例”,如果是,這些是單獨的事件,還是已知的社區呼吸道疾病普遍增加的一部分。世衛組織還通過臨床網絡進行接觸,以獲取更多信息。
11月23日,世衛組織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的協助下,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北京兒童醫院的中國衛生部門舉行了電話會議,會上提供了所要求的數據,數據表明自5月以來因肺炎支原體肺炎以及自10月以來因RSV、腺病毒和流感病毒而就診和住院的兒童人數有所增加。其中一些增加比歷史上經歷的要早,但鑒于COVID-19限制的解除,這并不意外(與其他國家的情況類似)。中國衛生當局未報告疾病表現的變化。中國當局表示,包括北京和遼寧在內,尚未發現任何不尋常或新型病原體或不尋常的臨床表現,只發現上述由多種已知病原體導致的呼吸道疾病普遍增加的情況。他們進一步指出,呼吸道疾病的增加并未導致病人數量超過醫院的能力范圍。
中國當局表示,自10月中旬以來加強了對呼吸道疾病的門診和住院監測,涵蓋廣泛的病毒和細菌,首次包括肺炎支原體。這補充了現有的呼吸道監測機制,可能導致觀察到的兒童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現和報告增加。
自10月中旬以來,除了加強衛生保健機構和社區環境中的疾病監測外,中國當局還強調需要加強衛生系統管理患者的能力。中國已建立系統來收集有關流感、流感樣疾病(ILI)、RSV和SARS-CoV-2、肺炎和其他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趨勢的信息,并向全球流感監測和應對系統(GISRS)等平臺報告流感檢測結果。GISRS由世衛組織主導,用于人類流感的國際病毒學和流行病學監測。
世衛組織正在密切監測這一情況,并與中國國家當局保持密切聯系。世衛組織將繼續根據需要提供最新情況。
在目前的呼吸道疾病暴發中,報告的癥狀是幾種呼吸道疾病的常見癥狀,截至目前,中國監測和醫院系統報告說,臨床表現是由已知的傳播病原體引起的。肺炎支原體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病原體,也是兒童肺炎的常見原因,易于用抗生素治療。
中國有流感樣疾病(ILI)和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哨點監測系統。自10月中旬以來,中國實施了加強的呼吸道疾病監測系統,涵蓋廣泛的呼吸道病毒和細菌,包括肺炎支原體。
可用于充分描述這些報告的兒童呼吸道疾病病例的總體風險的詳細信息有限。但是,由于冬季的到來,預計呼吸道疾病會呈上升趨勢;各種呼吸道病毒的同時傳播可能會增加衛生保健機構的負擔。
根據向世衛組織FluNet報告并由中國國家流感中心公布的監測數據,每年這個時候的流感樣疾病高于正常水平,并且在北方省份有所增加。檢測到的流感病毒主要是A(H3N2)和B/ Victoria譜系病毒。
根據現有信息,世衛組織建議中國民眾采取措施降低呼吸道疾病風險,包括酌情接種推薦的針對流感、COVID-19和其他呼吸道病原體的疫苗;遠離患病的人;生病時呆在家里;根據需要接受檢測和醫療護理;適當佩戴口罩;室內確保通風良好并經常洗手。
世衛組織不建議對前往中國的旅行者采取任何特定措施。一般而言,如果可能,人們在出現提示呼吸道疾病的癥狀時應避免旅行;如果在旅行期間或之后出現提示癥狀,鼓勵旅行者就醫并將旅行史告知衛生保健服務提供者。
根據目前有關此事件的信息,世衛組織建議不要實施任何旅行或貿易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