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名】秘魯共和國(Republic of Peru,República del Perú)。
【面 積】1285216平方公里,居拉美第四位。
【人口】3339.67萬(2022年)。其中印第安人占45%,印歐混血種人占37%,白人占15%,其他人種占3%。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一些地區通用克丘亞語、阿伊馬拉語和其他30多種印第安語。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 利馬(Lima),人口1000萬(2022年)。年平均氣溫18.7℃。
【國家元首】 總統迪娜·博魯阿爾特(Dina BOLUARTE),2022年12月7日就職。
【重要節日】 獨立日:7月28日。
【簡 況】 位于南美洲西部。北鄰厄瓜多爾、哥倫比亞,東界巴西,南接智利,東南與玻利維亞毗連,西瀕太平洋。海岸線長2254公里。全境從西向東分為熱帶沙漠、高原和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西部12℃~32℃,中部1℃~14℃,東部24℃~35℃。
公元11世紀,印第安人以庫斯科城為首都,在高原地區建立印加帝國。15~16世紀初形成美洲三大古代文明之一——印加文明。1533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544年成立秘魯總督區,成為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統治的中心。1821年7月28日宣布獨立,成立秘魯共和國。1835年,秘魯與玻利維亞合并,成立秘魯─玻利維亞邦聯,1839年邦聯瓦解。1879至1883年,聯合玻利維亞同智利進行了“太平洋戰爭”,秘戰敗割地。之后長期遭受內亂外患,軍人曾多年執政。1980年5月,舉行民主選舉,恢復文人政府。1990年至2000年,“改革90”領導人藤森(日裔)兩次擔任總統,2000年11月辭職流亡日本。2001年至2006年,“秘魯可行”黨領導人托萊多任總統。2006年至2011年,阿普拉黨領袖加西亞任總統。2011年至2016年,民族主義黨主席烏馬拉任總統。2016年6月,“為了變革的秘魯人”黨候選人庫琴斯基當選總統,2018年3月21日,庫辭職。3月23日,第一副總統比斯卡拉依憲接任總統。2020年11月9日,國會通過對比斯卡拉的彈劾案。10日,國會主席梅里諾依憲就任代總統。15日,梅里諾辭職。17日,國會主席薩加斯蒂宣誓就任代總統。2021年7月20日,左翼自由秘魯黨候選人卡斯蒂略當選總統。2022年12月7日,國會通過對卡斯蒂略的彈劾案。同日,副總統博魯阿爾特接任總統。
【政 治】 政府首任內閣施政綱領包括促進社會安定、凝聚政治共識、推動針對弱勢群體社會項目、推動經濟復蘇、促進地區發展、反腐反暴力、教育、醫療、基礎設施服務等。
【憲 法】 現行憲法于1993年12月31日生效。憲法規定總統可連任一屆,隔屆可再當選;增設第一和第二副總統;國會由兩院制改為一院制;對恐怖分子可處極刑等等。2000年11月2日,秘國會通過憲法修正案,規定總統不得連任。2005年3月11日,秘國會再次通過憲法修正案,正式賦予軍人和警察投票權。
【議 會】 稱國會,一院制,由130名議員組成。議員由選舉產生,任期5年,不可連選連任。國會每年有兩次立法周期,休會期間由常務委員會主持工作。每屆國會任期5年。2021年4月11日,秘魯舉行國會選舉,選出130名議員和5名安第斯議會議員。2023年7月,“爭取進步聯盟”黨議員亞歷杭德羅·索托·雷耶斯(Alejandro SOTO Reyes)當選為新任國會主席,任期至2024年7月。
【政 府】本屆內閣于2022年12月成立,由部長會議主席和18名部長組成,2023年1月10日通過國會信任投票,系博魯阿爾特總統任內首屆內閣。部長會議主席路易斯·奧塔羅拉(Luis OTAROLA),外交部長安娜·赫瓦西(Ana GERVASI),國防部長豪爾赫·查韋斯(Jorge CHÁVEZ)、經濟和財政部長亞歷克斯·孔特雷拉斯(Alex CONTRERAS),內政部長比森特·羅梅羅(Vicente ROMERO),司法和人權部長愛德華多·阿拉納(Eduardo ARANA),教育部長米麗婭姆·龐塞(Miriam PONCE,女),衛生部長塞薩爾·巴斯克斯(CésarVÁSQUEZ),農業和灌溉部長珍妮弗·孔特雷拉斯(Jennifer CONTRERAS,女),勞動和就業促進部長丹尼爾·毛拉特(Daniel MAURATE),生產部長安娜·瑪麗亞·喬克萬卡(Ana María CHOQUEHUANCA,女),外貿和旅游部長胡安·卡洛斯·馬修斯(Juan Carlos MATTHEWS),能源和礦業部長奧斯卡·貝拉(Oscar VERA),交通和通信部長勞爾·雷耶斯(Raúl REYES),住房、建設和用水部長阿尼婭·佩雷斯·德奎利亞爾(Hania PÉREZ DE CUÉLLAR,女),婦女和弱勢群體部長南希·托倫蒂諾(Nancy TOLENTINO,女),環境部長阿爾維娜·魯伊斯(Albina RUIZ,女),文化部長萊斯利·烏特亞加(Leslie URTEAGA,女),發展與社會融合部長胡利奧·德馬爾蒂尼(Julio DEMARTINI)。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26個一級行政區,包括24個省(大區)、卡亞俄憲法省和利馬省(首都區)。
【司法機構】 法院分四級:最高法院、高級法院、一審法院和調解法院。各級法官均通過全國或地方法官委員會考核推薦,由總統任命。最高法院院長從大法官中選舉產生,任期2年。現任最高法院院長哈維爾·阿雷瓦洛(Javier Arévalo)。
國家檢察院為獨立機構,檢察長由最高檢察團選舉產生,任期3年,可連選連任一次,但第二任期不得超過2年。現任國家檢察長帕特里西亞·貝納維德斯(Patricia BENAVIDES)。審計署為獨立機構,審計署長由政府提名,國會任命,任期7年。現任國家審計署長內爾松·愛德華多·沙克·雅爾塔(Nelson EDUARDO Shack Yalta)。
【政 黨】 實行多黨制。主要政黨有:
(1)自由秘魯黨(PPNPL):2016年成立。主張由勞動者、社會團體、政黨和憲法專家組成制憲會議,制定新憲法,摒棄新自由主義發展模式,建立“人民市場經濟”,加強政府對經濟調控,保障國家能資源主權,整飭社會治安,加強基層組織配合。黨主席弗拉基米爾·塞隆(Vladimir CERRÓN)。目前國會議席數量12。
(2)人民力量黨(Fuerza Popular):2010年藤森慶子(Keiko FUJIMORI,女)為參加2011年大選創建“2011力量”黨,后改名為人民力量黨。政治立場中右。尊重民主與法制,主張平等和社會正義,促進地區均衡發展。倡導根除腐敗、嚴打各種犯罪行為,維護社會治安。黨主席藤森慶子。國會黨團議席數量21,系秘國會第一大黨。
(3)人民行動黨(Partido Acción Popular):1956年由費爾南多·貝朗德(Fernando BELAÚNDE)等人在原“全國青年民主陣線”基礎上創建。核心政治主張為民主、民族主義和革命。對內主張實行代議制民主和混合經濟模式;對外強調獨立自主和不結盟原則,支持拉美一體化。該黨曾于1963—1968年、1980—1985年執政,時任黨主席貝朗德出任總統。現任黨主席梅西亞斯·格瓦拉·阿馬西富安(Mesías Guevara AMASIFUÉN)。國會黨團議席數量7。
(4)爭取進步聯盟(Alianza para el Progreso):2015年成立。主張人本主義、地方分權和加強民主,通過增加投資實現社會公平,建設高質量教育、醫療體系和完善的基礎設施。黨主席為前總統候選人塞薩爾·阿庫尼亞·佩拉爾塔(César ACUÑNA Peralta)。目前國會黨團議席數量11。
(5)國家前進黨(Avanza País):2000年成立。主張推動教育、生產、交通、道德、旅游業變革,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社會融合。現任黨主席阿爾多·法布里齊奧·博雷羅·羅哈斯(Aldo Fabrizio BORRERO Rojas)。目前國會黨團議席數量9。
【重要人物】博魯阿爾特總統。1962年5月出生于秘魯阿普里馬克大區西南部城市查爾萬卡。秘魯圣馬丁德波雷斯大學法學學士、碩士。2007年至2021年任國家身份和婚姻登記局法律辦公室主任。2017年加入自由秘魯黨前身自由主義黨。2021年,博代表自由秘魯黨與卡斯蒂略搭檔參加大選,當選第一副總統,兼任社會發展和融合部部長。12月7日國會將卡斯蒂略彈劾去職后,博接任總統,成為秘歷史上首位女總統。
【經 濟】傳統農礦業國,經濟在拉美國家中居于中等水平。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2408.84億美元,經濟增長率2.68%,貧困率25.9%,通脹率8.46%。截至2023年7月,外匯儲備為738.06億美元。(資料來源:秘魯中央儲備銀行、國家統計局)
【資 源】礦業資源豐富,銀儲量位居世界第一,銅、鉛、鉬儲量均位居前列,是世界第二大產銅國、產鋅國(2022年)。森林面積78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58%,在南美洲僅次于巴西。漁業資源豐富,魚粉產量居世界前列。2021年,石油儲量6.6億桶,液化天然氣儲量6.96億桶,銅礦儲量7700萬噸,鐵礦儲量11.6億噸。
【對外貿易】秘魯實行自由貿易政策。主要出口礦產品、石油、紡織品、農漁產品等。2022年進出口總額1177.76億美元,出口額631.93億美元,進口額545.83億美元,同比增長9.6%、3.7%、8.4%。2023年1至8月進出口總額729.35億美元,出口額411.64億美元,進口額317.71億美元,同比增長9.6%、3.7%、8.4%。
【軍 事】總統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國防委員會為最高軍事決策機構,總統任主席。最高軍事指揮機構是武裝力量聯合指揮部,直屬總統領導,成員為三軍司令,并輪流擔任主席。現任聯指司令曼努埃爾·戈麥斯·德拉托雷(Manuel GÓMEZ de la Torre),陸軍司令大衛·吉列爾莫·奧赫達·帕拉(David Guillermo OJEDA Parra),海軍司令路易斯·何塞·波拉爾·菲加里(Luis José POLAR Figari),空軍司令阿方索·哈維爾·阿爾塔迪·薩萊蒂(Alfonso Javier Artadi Saletti),國民警察司令豪爾赫·路易斯·安古洛·特哈達(Jorge Luis ANGULO Tejada)。秘魯實行義務兵制,服役期兩年。
【教 育】 秘魯政府重視發展教育事業。現行教育體制為:學前教育1至2年,小學6年,中學6年,大學5年。
秘全國著名高等院校大多集中在首都利馬。最著名的國立大學是圣馬科斯大學(建于1551年),亦是拉美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排名前五位的私立大學分別是:天主教大學、利馬大學、圣馬丁·德彼雷斯大學、里卡多·帕爾馬大學和太平洋大學。
【新聞出版】 全國共有各種報紙及刊物20余種。主要有:《商報》,發行量約28萬份;《快報》,發行量15萬份;《共和國報》,發行量15萬份;《秘魯人報》,發行量25萬份;《太陽報》,發行量3萬份。主要政論期刊有:《假面具》周刊,發行量3.5萬份;《請聽》和《是》各發行1萬份。
秘魯新聞社和安第斯新聞社為官方通訊社。
全國共有廣播電臺1107家,除一家國家電臺外,其余均為私人電臺。影響較大的電臺有:國家電臺、圣羅莎電臺、秘魯節目電臺、團結電臺和聯合電臺等。
全國共有電視發射臺和轉播臺90家,其中7家有全國廣播網。電視七臺為國家臺,其余均為商業性電視臺。影響較大的商業性電視臺有拉丁臺(電視二臺)、美洲臺(電視四臺)、泛美臺(電視五臺)、安第斯臺(電視九臺)、OK臺(電視十一臺)和全球網臺(電視十三臺)。
【對外關系】秘魯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強調外交為經濟發展服務。主張在國際事務中遵循國際法、聯合國憲章和泛美體系準則,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支持聯合國改革,主張加強聯合國的權威。積極發展同拉美國家關系,支持地區團結和一體化,反對地區軍備競賽,努力拓展同歐盟及亞太國家關系。現與130多個國家保持外交關系。
秘是聯合國、不結盟運動、“七十七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美洲國家組織、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南美國家聯盟、安第斯國家共同體、拉美一體化協會、拉美經濟體系、亞馬孫合作條約、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南太平洋常設委員會、太平洋聯盟、南美進步論壇等國際和地區組織的成員國。2015年10月,秘魯舉辦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2016年11月,秘魯繼2008年后再次主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8年4月,第八屆美洲國家首腦會議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2022年10月,秘承辦美洲國家組織第52屆年會。2023年8月,秘接任太平洋聯盟輪值主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