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瑪雅文明的重地尤卡坦半島上,至今仍有數座保留著昔日輝煌的瑪雅古城遺址。于公元5世紀初現規模、11-13世紀達到全盛的奇琴伊察古城是現存最大的瑪雅古城之一。奇琴伊察因當地石灰巖地質表面坍塌形成天然水井這一現象而得名,“伊察”是當年居住此地的部落名,奇琴則為“井口”之意。由于奇琴伊察對人類文明的重大意義,1988年它被錄入《世界遺產名錄》。
奇琴伊察古城位于梅里達市東100多公里處,城內散布的幾百座建筑物周圍為熱帶雨林所環繞。奇琴伊察古城的發展處在古瑪雅文明中后時期,城中的庫庫爾坎金字塔、千柱群、天文觀象臺、勇士廟、圣井和球場等都是古瑪雅高度發展的文明和宗教習俗的體現。
建于公元10世紀的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奇琴伊察最高的建筑,總高30米。9層漸次減小的四方塔身共高24米,頂部為高6米的方形神廟。神廟中的紅色美洲豹石雕周身鑲有玉石碎片等飾物,而廟內兩根圓柱上的羽蛇神浮雕的風格顯示出這一時期的瑪雅文化已受到一些托爾特克文化的影響。金字塔四面的中央位置各有91級臺階通向頂部神廟,加上頂部進入神廟的一層平臺,正好為365級臺階,與1年的天數吻合。而每年春分和秋分的日落時分,金字塔北面會由上而下出現一道曲折的陰影,與底部巨大的羽蛇頭相接,隨太陽位置變化而緩慢蠕動的陰影就如一條巨蛇一般,持續3小時20分方會消失。庫庫爾坎金字塔的設計顯示了瑪雅人所掌握的豐富天文知識,令人震驚!
位于庫庫爾坎金字塔南面的天文觀象臺位于高大的方形底座上,其圓形的主體設計為瑪雅遺跡所罕見。天文臺內部的螺旋形樓梯直通塔頂,頂部的8個小窗口設計精巧,每年春分和秋分都可在天文臺的北面窗口看到半圓的落日。而窗口正好對準肉眼不可見的天王星和海王星這一現象,成為瑪雅文明的又一謎團。
庫庫爾坎金字塔西面的球場是了解瑪雅宗教文化的重要場所。在古瑪雅社會,球場是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球賽由瑪雅祭司主持,球隊兩方分別代表雨或旱、吉或兇等不同含義,輸的一方作為祭品祭天。奇琴伊察球場長100米,寬30多米,東墻底部描繪球賽意義的石雕,清晰的傳達了瑪雅人的宗教觀。
奇琴伊察7口井中最北端的圣井,是進行活人祭祀的地方。直徑60米的深井中埋葬著眾多戴滿金銀珠寶的亡靈,寥寥無幾的生還者則幸運的被當作上天旨意的傳授者,受到崇拜。
奇琴伊察古城中的大量遺跡,無論是庫庫爾坎金字塔東面的勇士廟以及勇士廟前曾經的巨型建筑的遺跡千柱群,還是其他幾百座大小建筑,都讓我們在贊嘆奇琴伊察古城發達文明的同時,不由徒添一份感慨。
景點旅游提示
門票:80比索,1日內可重復進入,周日免費。
開放時間:8:00-17:30,冬季為8:00-17:00。
到達方式:梅里達有開往奇琴伊察的汽車,車程約3小時左右。
飲食:奇琴伊察除入口餐廳外,內部沒有飲食供應,請提前準備所需飲食。
旅游注意事項:奇琴伊察內的浮雕禁止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