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埃可病毒11型?
埃可病毒11型(Echovirus 11, E-11)屬于腸道病毒的一種,隸屬于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為無包膜病毒。
E-11在酸性環境及一般溶劑中(氯仿、乙醇、乙醚)穩定,但對熱、紫外線和干燥等敏感,各種氧化劑(高錳酸鉀、漂白粉等)、甲醛等可以滅活病毒。
二、埃可病毒11型可導致哪些疾病?
部分人感染E-11后無任何臨床表現,屬于隱性感染;有臨床癥狀患者大多癥狀較輕,如皮疹、發熱、咳嗽等。E-11引起的疾病譜較為廣泛,少部分人感染后可引起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極個別人可引起腸道病毒性葡萄膜炎(Enterovirus Uveitis, EU)、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和急性弛緩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等。新生兒感染E-11后,易累及消化、神經及心血管系統,可引起嚴重黃疸、肝功能衰竭、休克、多系統出血等病癥,其較高的病死率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三、哪些人群易感染埃可病毒11型?
人是腸道病毒的唯一天然宿主,E-11作為腸道病毒的一種,在人群中普遍易感。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是E-11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后可導致重癥或死亡。
四、埃可病毒11型是如何傳播的?
E-11通常主要經糞-口途徑、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被感染,通過接觸被E-11患者或感染者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也可引起感染。國外亦有通過母體垂直傳播給新生兒的報道。
五、如何預防埃可病毒11型感染?
目前尚無針對E-11的有效疫苗。預防E-11感染的主要手段包括:講究個人衛生,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居室要經常通風,要勤曬衣被;避免接觸患病人員。圍產期感染E-11婦女要做好阻斷母嬰傳播措施,母親與新生兒應該分區隔離,避免同病房產婦及新生兒病房發生院內感染。
六、怎樣對日常用品進行消毒?
如果家里無E-11感染患者,采用一般家庭的預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劑。如果家里有人被E-11感染,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熱水浸泡30分鐘或者煮沸3分鐘;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劑(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說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糞便、擦拭用紙等都最好倒入適量消毒劑,攪拌消毒后再丟入廁所。
七、被埃可病毒11型病毒感染后如何治療?
目前國內還沒有針對E-11感染的特異性抗病毒治療藥物。輕癥病例,采取緩解癥狀的一般對癥治療措施即可,重癥病例需要住院治療,以對癥和支持治療為主。新生兒感染E-11,需早期救治,靜脈注射高效價免疫球蛋白,可降低重癥和死亡病例發生的幾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