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類流行性感冒的簡稱。禽流感分為甲乙丙三型,甲型禽流感致病性強,常見的甲型禽流感有h5n1、h7n9、h9n2等亞型,其中以h5n1亞型的致病力最強。
二、人是怎樣感染上禽流感的?
禽流感病毒可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人體傳染給人,人類直接接觸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糞便或直接接觸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過飛沫及接觸呼吸道分泌物也是傳播途徑。
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現?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急,早期表現類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現為發熱,體溫大多在39℃以上,持續1~7天,一般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癥狀。重癥患者還可出現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現,甚至可導致死亡。
四、科學防范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市疾控中心專家提示大家,面對禽流感疫情不要驚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可防、可控、可治,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并積極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一是平時應加強體育鍛煉,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不吸煙,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
二是保持室內清潔,使用可清洗的地墊,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墻壁清潔,確保排水道通暢;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盡量少去空氣不流通的場所。
三是注意飲食衛生,進食禽肉、蛋類要徹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搞好廚房衛生,不生食禽肉和內臟,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徹底洗手。
四是發現疫情時,應盡量避免與禽類接觸;公眾特別是兒童應避免密切接觸家禽和野禽。
五是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處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熱,100℃下1分鐘即可滅活。對干燥、紫外線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藥都很敏感。
六是一旦患病,應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藥,多休息、多飲水,注意個人衛生。
五、我市全面加強人感染禽流感防治工作
近年來,我市衛生系統高度重視人感染禽流感防控工作,一是設立了人感染禽流感高危人群監測點,開展職業暴露人群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其環境的監測,定期采集禽類養殖、販賣和屠宰等高危人群標本和禽類養殖監測點的水、禽類糞便及籠具表面等環境標本進行實驗室檢測。二是確定市中心醫院為流感監測哨點醫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國家流感監測網絡實驗室,常年開展流感樣病例監測,未發現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每年冬春季節都要下發通知,要求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加強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主動搜索,及時發現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和不明原因的傳染病病例,做到科學防控,確保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