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無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發現H5和H7兩種亞型。由于種屬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況可以感染人.可以表現為呼吸道癥狀、結膜炎、甚至死亡。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后常表現為高熱等呼吸道癥狀,往往很快發展成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和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H5N1和H7N9禽流感已被我國列為法定報告傳染病。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國家流感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5月,四川省報告了我國第一例,也是全球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截至2016年1月4日,我國累計有3個省份報告6例H5N6禽流感病例,其中四川省1例、廣東省3例、云南省2例,死亡4人。但H5N6禽流感病毒在我國禽類的傳播范圍正在不斷擴大,僅2015年農業部就報告30多起H5N6禽流感疫情。需要農業、衛生等相關部門共同行動。
目前已有證據提示活禽市場暴露是人感染禽流感發病的危險因素,攜帶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傳染來源。臨近春節,鄭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王萬民提醒廣大市民要注意以下事項:
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直接接觸活禽類、鳥類或其糞便,尤其是病(死)禽;若曾接觸,須盡快用肥皂及水洗手。兒童應避免直接接觸家禽和野禽。如果發現病(死)禽、畜,不要自行處理,應報告有關部門。
不要購買活禽自行宰殺,不接觸、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購買無檢疫證明的鮮、活、凍禽畜及其產品。
生禽、畜肉和雞蛋等一定要燒熟煮透。
注意飲食衛生,在食品加工、食用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處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在加工處理生禽畜肉和蛋類后要徹底洗手。
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本病非常重要。平時應加強體育鍛煉,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不吸煙,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
若有發熱及呼吸道癥狀,應帶上口罩,盡快就診,并切記要告訴醫生發病前有無外出旅游或與禽類接觸史。應在醫生指導下正規治療和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