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寧波首例禽流感患者已脫離生命危險

2016-03-24 09:21 作者:寧波日報

    昨天,記者獲悉,今年我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人———老張歷經80多天的生死磨難,已脫離生命危險,目前處于康復中。雖然還住在重癥監護病房里,老張已能自主呼吸,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寫字。

    “2016年1月3日7時,51歲的老張因接觸活禽發熱轉入重癥監護病房時,肺幾乎全白。”昨天,鄞州人民醫院重癥監護主任安敏飛想起那一幕,至今難以忘懷。從那天起,醫護人員全副武裝,戴上n95口罩,穿上隔離衣、鞋套,戴上防護眼罩及帽子,陪著老張闖過鬼門關。

打響“保肺戰”

    “當時老張已神志不清,口唇發紫……”安敏飛說,若再不采取措施保護肺,他隨時會因呼吸衰竭缺氧而死。該院禽流感專家組決定用人工肺進行呼吸替代治療,使老張的氧供得以維持,并實現損傷肺的休息和保護。

    浙江省人民醫院和寧波二院的體外膜肺氧合團隊趕到,給老張實施緊急留置血管導管并體外轉流。

    1月5日15時,鄞州人民醫院副院長俞萬鈞冒著被感染的危險,親自為老張進行支氣管鏡檢查,吸痰操作并吸出大量痰液……

    經過醫務人員兩天兩夜的全力搶救,總算把老張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月10日21時30分,老張突然出現全身寒戰抽搐,右股靜脈管置管處有滲血,體溫上升至39.4度,情況不妙。

    院方立即組織禽流感專家小組搶救,但老張的病情越來越危重。

    當務之急是盡快找到病因。

    一項項檢查展開,在血培養里發現了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經過專家組研究討論后,確定是導管相關性血行感染。醫生立馬對癥下藥,經過一天一夜的搶救,直至次日17時,老張的生命體征總算恢復平穩。

    剛松了一口氣,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由于氣管插管留置時間太久,若不拔管容易造成口腔潰瘍等并發癥,但老張還要靠呼吸機輔助呼吸。

    怎么辦?醫生最后決定先暫停抗凝藥物2個小時,然后再進行氣管切開術。俞萬鈞親自主刀,歷時近一個小時,手術過程很順利。

    老張的病情變化莫測,反復無常,醫生每天在為選擇保護他的哪個臟器而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

    病程持續了近一個月,人工肺已使用了20多天,多次嘗試暫停人工肺氧合器失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老張突然又出現氣胸、血小板偏低、肺部感染加重等癥狀。

    2月3日,專家組果斷決定撤離管置治療。撤機后老張的血氧飽和度一度難以維持,并出現感染性休克,調高呼吸機參數及抗感染治療后,循環呼吸才逐漸恢復正常。

    一個月后指標轉陰

    經過一個月的精心護理及搶救,老張的禽流感病毒指標總算轉陰,肺部感染也得到了控制,總算挺過最艱難的一關。

    “這一個月對我們來說簡直是度日如年,我媽媽更是整天以淚洗面。”兒子小張一提及父親的病情,至今仍膽戰心驚。

    安敏飛也禁不住感慨:不僅醫生時刻監測病情變化,不斷調整治療方案,護理團隊也三班倒,24小時不間斷護理。護士的活動區域局限在那間十平方米不到的負壓隔離“艙”房內。為避免上廁所,每個人進“艙”前不能喝水,輪到換班時,脫掉防護服,里邊的工作服像從水里撈出來一樣。她們的面頰因為長時間戴著厚厚的防護口罩被捂得發紅,眼睛水腫,有的甚至出現過敏……

    經過近一個月的康復鍛煉,老張的四肢肌力及呼吸功能逐漸恢復。如今他可以自行打開收音機聽音樂、玩手機、看報紙了。

    “看著爸爸一天天好轉,我很感激鄞州人民醫院所有的醫務人員,是他們救了我爸爸……”昨天,兒子小張激動地告訴記者。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