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農業部新聞辦公室又發布一起湖南省桑植縣發生一起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湖南省桑植縣一家禽養殖場飼養的雞出現疑似禽流感癥狀,發病605只,死亡293只。湖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診斷為疑似禽流感疫情,最終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確診為h5n6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疫情發生后,當地按照有關預案和防治技術規范要求,切實做好疫情處置各項工作。已對29625只家禽進行了撲殺和無害化處理。目前,該起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近幾年禽流感對于我國家禽的直接危害最大,并且即使作為一個不是同行業的人也知道禽流感的毒銖變異頻繁。并且疫情呈現多血清亞型,多基因型,多抗原群毒銖共存的復雜局面。其中h5和h7為高致病性毒銖,h9為中低致病性毒銖,其他亞型也均為低致病性毒銖。
2016年毒株的變異已經成定勢,盡管h5n2和h5n8并行存在,但從目前防控的效果看,河南山東以北地區以h5n2為主、h5n8和h7處于低發率水平;安徽、江蘇等地主要以h7為主,h5n8在今年冬季會有發展趨勢,h5n2應該比較少見,廣西、貴州、湖南等地應重視h5n8的發生,h7應該比較少見,和世界h5n8多國大面積流行趨勢相比,我國本毒株的流行比預想的相比較輕。這一分支毒銖致病力最強。
在自然情況下,由于禽流感8個片段的變異性導致了現在的流行毒銖較多,日益復雜。雞主要以h5n2和h5n1為主,同時又存在h5n6和h5n8兩個重組毒株;水禽主要以h5n6和h5n8為主,少量h5n1毒株。在水禽和雞上,不同的毒株發病情況有所差異,致病力也不相同。
疫苗的免疫接種在防控禽流感上起著重要作用,但是禽流感毒株變異頻繁,現在的常規疫苗研制跟不上病毒的變異速度,導致目前的疫苗普遍存在保護率低的問題,且家禽存在免疫應激次數過多,同時還有轉群、換料、霉菌毒素、疫病等因素,對禽機體自身免疫機能影響大容易導致群體抗體水平不高、均勻度差,更嚴重的可能緊急接種后導致潛在病癥爆發。
養殖周期短,禽流感次數防疫次數少,抗體產生速度更慢,在15-30日齡時抗體水平只能達到2-3log2左右,直接導致了免疫空白期,抗體水平根本無法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襲,為禽流感的高發埋下伏筆,在養殖后期更是加大了禽流感疫情的發生幾率。
那么問題來了,禽流感這樣多變難防,并且養殖過程中不穩定因素眾多,及時打了疫苗也可能效果大打折扣,有什么好的方法或者產品可以比較全面的防控嗎?
一項好技術和產品的產生必將經過成年累月的科研攻關,并且也會耗費大量的科研資金、依托豐厚的科研技術力量和團隊,只有這樣的“背景帝”才可能經歷各種市場和用戶的考驗。
普度特異性免疫微生態克服了傳統疫苗的注射應激大,防疫速率慢、毒株變異速度快難防控、用工成本高等缺點,只需要通過飲水口服的途徑,進入消化道內作用于動物共同粘膜免疫系統,將dc細胞靶向肽作為特異性免疫介導,作用于小腸上皮的免疫系統,這樣在消化道內刺激產生的帶有特異性抗體受體的淋巴細胞通過在內循環游走,不斷地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反應,介導全身粘膜免疫起到保護作用。并且畜禽發病感染后還可用于緊急接種,作為輔助治療利器,當然不存在疫苗緊急接種后引發的潛在病癥,使用2-3天后明顯降低雞群死淘率,并提升整體的健康水平。
當然這樣的“背景帝”的科技含量肯定不可能就這樣簡單!!普度1號禽流感制劑通過對500株禽源乳酸菌的篩選和特異性選育,最終才確定植物乳桿菌lp-381作為制劑核心菌株,并復配了具有協同作用的青春雙歧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這些成分在誘發免疫效應細胞活化、細胞因子表達等免疫級聯反應以及對于對腸道內菌群平衡都發揮多重作用。這些科技含量的存在在提高家禽機體抵抗禽流感病毒攻擊能力以及腸道營養和增強機體總體免疫力上絕對是作用卓越的。
選擇這樣的“背景帝”,你便是選擇了科技和創新!!相信普度,相信明天會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