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期間,市衛計部門沒有放松,繼續開展除“四害”尤其是滅蚊宣傳和行動,預防登革熱。
記者了解到,10月1日,該局召開系統工作人員會議,要求各單位在國慶期間,不能放松除“四害”工作,尤其是要重視開展滅蚊工作,既清潔環境,又預防登革熱及其他傳染病。據疾控中心專家介紹,近段時間臺風頻發,臺風天帶來濕熱的氣候條件是蚊子繁殖叮咬最兇猛的時刻,各種疾病如登革熱、寨卡、黃熱病等都可能通過蚊子叮咬傳播。
人感染登革熱后,會有一些特異的表現:如發燒,突發高熱(39℃以上);造成三痛:劇烈頭痛、眼眶痛、關節肌肉疼痛;發燒3至6天后,面部四肢還會出現紅色皮疹或出血疹。還有可能有出血的現象,包括鼻子出血、牙齦出血、皮膚下出血、尿血等;同時出現疲勞乏力以及惡心、嘔吐等。
目前,防控登革熱的最主要措施是防蚊和滅蚊,切斷傳播登革熱病毒的源頭。措施有:在登革熱流行區,應穿著長袖衣服及長褲,并使用驅蚊液,預防蚊子叮咬;在家中可使用殺蟲劑滅蚊,但要按照產品的說明進行操作,避免兒童接觸;防止積水,清除伊蚊孳生地。重要的是,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進行大規模的衛生大掃除,使用一些消殺藥物等。
專家介紹,防蚊滅蚊,不僅可以預防登革熱,還可以減少感染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基孔肯雅熱、寨卡病毒病、絲蟲病等80多種傳染病的危險。因此,廣大群眾要積極行動,防蚊滅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