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登革熱疫情逐漸升溫,疾管署今天公布,國內上周新增17例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其中包含1起國人至馬來西亞旅游群聚感染,已有2名互為親友確診為登革熱,為今年單周新增數最多,另上周亦新增1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為菲律賓。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今年截至8月20日國內累計3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近20年來同期最低,另計有189例境外移入病例,為近20年同期次高,其中7月至8月20日共發生5起境外移入群聚,造成13人感染。
郭宏偉進一步指出,近期馬來西亞、越南、泰國、斯里蘭卡、寮國及柬埔寨登革熱疫情呈上升或處于高水平,其中越南今年累計病例數已逾9萬例,較去年同期上升67.8%;斯里蘭卡累計逾13萬例,寮國逾5700例,病例數均高于去年同期;馬來西亞累計近6萬例、泰國近3萬例,病例數與去年同期相當。
另今年截至8月20日止,國內累計9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為菲律賓6例及印尼3例;我國自2007年將屈公病納入法定傳染病以來,累計103例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個案感染國別90%為東南亞國家,其中以印尼有57例及菲律賓21例為多。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登革熱若及早發現予以治療,致死率可以小于1%,反之致死率將高于20%,現處病媒蚊活躍期,民眾前往流行地區,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于皮膚裸露處涂抹衛福部核可的防蚊藥劑、居住在有紗窗、紗門或空調設備的房舍等;返國后如有發燒、頭痛、后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癥狀,應儘速就醫,并告知旅游活動史。
另2017年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已于8月19日展開,這段期間各國來臺旅客將增加,為防范疫病因境外移入造成本土疫情,疾管署將協同地方衛生單位加強病媒蚊與疫情監測,并建置「登革熱病例群聚地圖」供民眾查詢;也吁請醫療院所加強詢問就診民眾旅游史、職業別(是否為世大運參賽人員)、接觸史及群聚情形,如發現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以利衛生單位進行防治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