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劉穎琪)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7月14日消息,最新發布《2023全球艾滋病防治進展報告–終結艾滋病之路》①顯示,2022 年全球有130萬艾滋病病毒(HIV)新發感染,63萬人死于艾滋病相關疾病。
7月14日,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副教授沈明望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表示,我國艾滋病防控主要通過擴大檢測和治療來有效控制疾病的感染及傳播。
兒童艾滋病達到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
《2023全球艾滋病防治進展報告–終結艾滋病之路》指出,艾滋病防治工作實現了有效進展,其中包括消除兒童艾滋病。2010年至2022年,兒童艾滋病病毒新發感染人數減少了58%,達到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
就我國而言,“經輸血/血制品途徑傳播、注射毒品傳播和母嬰傳播已得到有效控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以下簡稱中國疾控中心艾防中心)最新數據顯示②,2020年至2022年,經輸血/血制品途徑傳播報告病例數為零,2022年新報告病例中,經注射毒品傳播和母嬰傳播占比分別下降到0.4%和0.2%。可見這幾類傳染途徑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沈明望指出。
中國疾控中心艾防中心數據②還顯示,“我國艾滋病患者的感染途徑仍以性途徑傳播為主,近年來,我國每年報告病例經性傳播比例均在95%以上,2022年新報告病例中經性傳播比例達97.6%,其中異性性傳播為72.0%,男性同性性傳播為25.6%。”

1985-2022年新報告HIV/AIDS患者的傳播途徑構成。中國疾控中心艾防中心 圖 [2]
近年來艾滋病防治尤為關注三個重點人群:男同性戀群體、老年男性、大學生群體。中國疾控中心艾防中心數據顯示③,男同性戀群體感染者占當年新報告病例總數的構成比從2010年的12.0%上升至2020年的23.3%,60歲以上老年男性感染者占當年新報告病例總數的構成比自2010年的7.41%上升至2020年的18.21%。2010-2019年全國共有23307例新報告HIV 陽 性 青 年 學 生,男女性別比為34∶1,平均年齡僅(19.9±2.05)歲。
因此,未來在艾滋病的防控中,這些人群更應加強防控。同時,如果發生高危性行為存在暴露風險時,盡早檢測及服用阻斷類藥物可以很好地防止病毒感染。
ART仍是控制病毒流行最有效方式之一
《2023全球艾滋病防治進展報告–終結艾滋病之路》指出,全球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的人數增加了4倍,從2010年的770萬上升到2022年的2980萬。自2000年以來,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已挽救了2080萬人的生命,同時保護了340萬兒童免受艾滋病病毒的威脅。
ART仍是目前控制艾滋病病毒流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提出“2030年全球消除艾滋病”目標,具體是實現“三個95%”:即95%的感染者通過檢測知道自己的感染狀況,95%已診斷的感染者接受ART,95%接受ART的感染者病毒得到抑制。
“繼續擴大ART覆蓋率有利于減少新發感染人數及相關死亡人數,但是,治療中斷率的增加、依從性的降低均可能抵消擴大治療覆蓋所帶來的收益,并且可能進一步加重HIV傳播性耐藥的流行。所以,未來在艾滋病的治療中針對現治療人群,減少其治療中斷、增加其治療依從性是關鍵。④”沈明望說。
參考文獻: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最新報告|2022年全球130萬人新感染艾滋病病毒,2023.7.1。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韓孟杰:我國艾滋病流行形勢分析和防治展望,中國艾滋病性病,2023.3。中華疾病控制雜志:中國艾滋病流行病學研究新進展,2021.12。西安交通大學衛生公共學院沈明望:基于傳播動力學模型評估治療中斷對HIV和耐藥毒株傳播的影響,艾滋病,2023.6。
(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