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賈湧強)12月1日是第36個“世界艾滋病日”,我國今年宣傳主題為“凝聚社會力量,合力共抗艾滋”。強調艾滋病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全社會要共同參與,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凝心聚力,目標一致,共同抗擊艾滋病,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北京市疾控中心通報了本市艾滋病疫情的數據,北京市艾滋病疫情整體處于低流行水平,新報告病例數穩中有降。
北京市自1985年報告全國首例艾滋病病例以來,截至2023年10月31日,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40,840例。全部感染者及病人中,經性傳播93.45%,其中男性同性性行為傳播68.41%、異性傳播25.04%;經注射吸毒傳播3.32%;其它途徑傳播3.24%。
北京市艾滋病疫情整體處于低流行水平,新增病例數穩中有降。與2015年同期相比,2022年全年新增病例數下降49.31%。已經連續8年持續下降。
2023年1-10月,新增現住本市感染者及病人1,404例,較去年同期減少3.97%。新增病例中,經性傳播占95.51%,其中男性同性性行為傳播71.94%、異性傳播23.58%,其他傳播途徑為4.49%。經性傳播仍是艾滋病主要的傳播途徑。我市近年新增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例,經性傳播比例超過93%。今年1至10月達到95%。
注射吸毒傳播持續保持較低水平。我市戒毒藥物維持治療門診在治的海洛因成癮者中,已連續11年未出現因注射吸毒導致的新發感染。2023年1-10月,未收到經注射吸毒感染病例報告。
北京市不斷健全檢測篩查網絡,提升檢測便利性。全市已建立確證中心實驗室1家,確證實驗室12家,篩查中心實驗室16家,篩查實驗室252家,檢測點363家。同時,北京市在全國率先建立了“互聯網+多元化”檢測服務體系。本市高質量開展治療關懷,實現“早診早治”,已在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開通抗病毒治療轉診“綠色通道”,讓患者及早進行治療,提升治療有效性。男男性行為人群是高感染HIV和其他性病風險的群體,而由于當前性病診療服務規范化程度不高、知識不足和歧視、污名化造成的畏懼求醫,使這一群體得不到所需的醫療服務。目前全市91所高校建立了“青春紅絲帶社團”,累計會員達到18.57萬余人,首都高校青春紅絲帶社團已經成為我市防艾宣傳品牌。廣泛開展線上、線下艾滋病防治科普知識宣傳,落實防艾知識宣傳進社區、進企業、進醫院、進校園、進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