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2024-04-07 11:27

【國名】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The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面積】796095平方公里(不包括巴控克什米爾地區)。

【人口】2.4億。巴是多民族國家,其中旁遮普族占63%,信德族占18%,普什圖族占11%,俾路支族占4%。烏爾都語為國語,官方語言為烏爾都語和英語,主要民族語言有旁遮普語、信德語、普什圖語和俾路支語等。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國教),少數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錫克教等。

【首都】伊斯蘭堡(Islamabad),人口110萬(2017年)。地處內陸,海拔503—610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旱季和雨季界限分明,年均降水量1143毫米,最高氣溫47℃,最低氣溫0℃。

【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現任總統阿里夫·阿爾維,2018年9月9日就任。看守政府總理安瓦爾·卡卡爾,2023年8月14日就任。

【重要節日】國慶日:3月23日;獨立日:8月14日。

【簡況】巴位于南亞次大陸西北部。東接印度,東北與中國毗鄰,西北與阿富汗交界,西鄰伊朗,南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980公里。除南部屬熱帶氣候外,其余屬亞熱帶氣候。南部濕熱,受季風影響,雨季較長;北部地區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終年積雪。年平均氣溫27℃。

巴原為英屬印度的一部分。1858年隨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1940年3月,全印穆斯林聯盟通過了關于建立巴基斯坦的決議。1947年6月,英國公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獨立,成為英聯邦的一個自治領,包括東、西巴基斯坦兩部分。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成立,仍為英聯邦成員國,1972年退出,1989年重新加入。1971年3月,東巴基斯坦宣布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同年12月孟正式獨立。

【憲法】巴建國后于1956年、1962年和1973年頒布三部憲法。1977年,齊亞·哈克實行軍法管制,部分暫停實施憲法。1985年通過了憲法第8修正案,授予總統解散國民議會和聯邦內閣、任免軍隊首腦和法官的權力。1991年7月通過的憲法第12修正案規定聯邦政府有權設立特別法庭和上訴法庭,以打擊犯罪,整治社會治安。1997年4月,謝里夫政府在議會通過憲法第13修正案,取消總統解散國民議會和聯邦內閣的權力,并將解散省議會和省內閣、任免省督、三軍參謀長和參聯會主席以及最高法院法官的權力歸還總理行使。隨后,巴議會通過旨在嚴禁議員叛黨的憲法第14修正案“反跳槽法”。

1999年穆沙拉夫執政后頒布臨時憲法1號令,宣布暫停實施憲法。2002年8月,穆頒布“法律框架令”(LFO),宣布恢復1973年憲法和哈克時代憲法第8修正案,規定總統有權解散國民議會、任命參聯會主席和三軍參謀長。2003年12月29日,巴議會通過憲法第17修正案,規定總統經最高法院批準后有權解散議會,與總理協商后有權任免三軍領導人。

2010年4月8日和15日,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分別通過憲法第18修正案,將總統部分權力移交給總理,并在涉及中央與地方分權等重大敏感問題上作出調整。2010年12月22日,巴議會通過憲法第19修正案,賦予總理任命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法官一定的決定權,并由總統對決定結果進行最終認可。2012年2月20日,巴議會通過憲法第20修正案,取消了由總統任命看守政府總理的權力,改由總理和反對黨領導人協商確定。修正案還包括延長選舉委員會任期等內容。

2015年1月,巴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分別通過憲法第21修正案,建立為期兩年的軍事法庭,以快速審理恐怖主義及危害國家安全的案件。2016年6月,第22修正案通過,對調整選舉委員會成員任職資格進行了調整。2017年1月,巴國民議會和參議院通過第23修正案,恢復第21修正案建立的軍事法庭并延期兩年。

【議會】聯邦立法機構。1947年建國后長期為一院制,1973年憲法頒布后實行兩院制,由國民議會(下院)和參議院(上院)組成。國民議會經普選產生,參議院按每省議席均等的原則,由省議會和國民議會選舉產生。

國民議會共有342個議席,其中272席為普選議席。60席為婦女保留席位,10席為非穆斯林保留席位,由各政黨按普選得票比例分配。國民議會設議長和副議長各1人,議員任期5年。2022年4月16日,拉賈·佩爾瓦伊茲·阿什拉夫當選為國民議會議長。參議院設104個議席,議員任期6年,每3年改選半數。設主席和副主席各1人,任期3年。由于2018年5月巴政府將聯邦直轄部落區(FATA)并入開伯爾-普什圖赫瓦省,該區8個議席將在后續選舉中取消。2021年3月3日參議院改選中,聯邦直轄部落區4個議席取消,參議院總議席數降為100席。3月12日,參議院主席桑吉拉尼成功連任。

【政府】2023年8月17日,看守政府總理卡卡爾組建看守內閣,現包括16名看守部長、3名總理顧問、6名總理特別助理。

【行政區劃】全國共有旁遮普、開伯爾–普什圖赫瓦、俾路支、信德4個省和伊斯蘭堡首都特區。各省下設專區、縣、鄉、村聯會。

【司法機構】最高法院為最高司法機關,各省和伊斯蘭堡設高等法院,各由1名首席大法官和若干法官組成。現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為卡奇·法埃茲·伊薩(Qazi Faez Isa)。全國設總檢察長,各省設省檢察長,F任總檢察長曼蘇爾·烏斯曼·阿萬(Mansoor Usman Awan)。

【政黨】巴實行多黨制,F有政黨200個左右,派系眾多。目前全國性大黨主要有:

(1)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謝里夫派)(Pakistan Muslim League-Nawaz):簡稱“穆盟(謝派)”。成立于1906年,當時稱作全印穆斯林聯盟,1947年巴立國后改稱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黨章規定要在巴實現政治、社會和經濟改革。

(2)巴基斯坦人民黨(Pakistan People’s Party):簡稱“人民黨”。成立于1967年12月,主要勢力在信德省和旁遮普省,主張議會民主、自由平等、經濟私有化。現任黨主席為巴已故前總理貝·布托之子比拉瓦爾·布托(Bilawal Bhutto)。

(3)正義運動黨(Pakistan Tehreek-e-Insaf):1996年成立,主席為巴基斯坦家喻戶曉的板球明星、前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

(4)主要黨派還有: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領袖派)[Pakistan Muslim League(QA)]、伊斯蘭促進會(Jamaat-i-Islami)、統一民族運動黨(Muttahidah Qaumi Movement)、人民民族黨(Awami National Party)等。

【重要人物】總統阿里夫·阿爾維。正義運動黨創始人之一。職業牙醫,曾任巴基斯坦牙醫協會主席。2006年至2013年任正義運動黨秘書長,2016年起任該黨信德省主席。2013年、2018年兩次當選國民議會議員。2018年9月4日當選巴基斯坦總統。

總理安瓦爾·卡卡爾。2013年加入穆斯林聯盟(謝里夫派),2018年以獨立候選人身份當選參議員,同年創立俾路支人民黨并成為該黨黨團領袖。2023年8月14日,宣誓就任巴基斯坦第8任看守政府總理。

【經濟】巴基斯坦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22%,工業基礎薄弱。2022-2023財年(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3415.54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568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0.29%。

貨幣名稱:巴基斯坦盧比。

匯率:1美元約合287盧比(2023年)。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數據和巴基斯坦年度經濟調查報告)

【資源】主要礦藏儲備有:天然氣6056億立方米、石油1.84億桶、煤1860億噸、鐵4.3億噸、鋁土7400萬噸,還有大量的鉻礦、大理石和寶石。森林覆蓋率4.8%。2020/2021財年,巴生產原油2756萬桶,天然氣約362.2億立方米,發電裝機容量3726萬千瓦。

【工業】2022/2023財年,巴工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18.47%,工業增長率為-2.94%。最大的工業部門是棉紡織業,其他還有毛紡織、制糖、造紙、煙草、制革、機器制造、化肥、水泥、電力、天然氣、石油等。

【農業】2022/2023財年,巴農業增長率為1.55%,其中種植業產值占農業產值33.7%,減少1.49%,畜牧業占農業62.68%,增長3.78%,林業增長3.93%,漁業增長1.44%。主要農產品有小麥、大米、棉花、甘蔗等。全國可耕地面積5768萬公頃,其中實際耕作面積2168萬公頃。農業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63%。近幾年主要農作物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

2017/2018

2018/2019

2019/2020

2020/2021

2021/2022

2022/2023

小麥

2507.6

2434.9

2524.8

2746.4

2639.4

2763.4

大米

745.0

720.2

741.4

842.0

932.3

732.2

玉米

590.2

682.6

788.3

894.0

1063.5

1018.3

甘蔗

8333.3

6717.4

6638.0

8100.9

8865.1

9111.1

棉花(萬包)

1194.6

986.1

914.8

706.4

832.9

491.0

(資料來源:巴基斯坦財政部年度經濟報告)

【旅游業】發展較慢,旅游者多為定居在歐美的巴基斯坦人和海灣國家公民。主要旅游點有卡拉奇、拉合爾、白沙瓦、拉瓦爾品第、伊斯蘭堡、奎塔、費薩拉巴德等。2003年巴正式成為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游目的地國。

【交通運輸】國內客貨運輸以公路為主。

公路:全長26萬公里,有各種機動車輛約941.38萬輛。巴基斯坦公路客運占客運總量的90%,公路貨運占貨運總量的96%。

鐵路:全長11900公里。

水運:現有卡拉奇和卡西姆兩個國際港口,承擔巴基斯坦國際貨運量的95%。

空運:巴基斯坦國際航空公司有民航飛機44架,飛往38個國際機場和24個國內機場。航線總長38.97萬公里。五個國際機場分別在伊斯蘭堡、卡拉奇、拉合爾、白沙瓦和木爾坦。

城市軌道交通:2020年10月,拉合爾軌道交通橙線項目運營開通,這是巴全國首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

【財政金融】2022/2023財年,巴基斯坦財政收入6.938萬億盧比,其中稅收收入為5.618萬億盧比,非稅收入為1.320萬億盧比。巴財政支出為10.017萬億盧比。

(資料來源:巴基斯坦財政部年度經濟報告)

【對外貿易】近年來,巴政府一直努力加速工業化,擴大出口,縮小外貿逆差。與9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近幾年外貿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

2017/2018

2018/2019

2019/2020

2020/2021

2021/2022

2022/2023

出口額

220

247.7

225.3

256.4

324.7

279.1

進口額

480

556.7

436.5

542.7

721.5

519.9

差額

–260

–309

-211.2

-286.3

-396.8

-240.8

(資料來源:巴基斯坦財政部年度經濟報告)

主要進口石油及石油制品、機械和交通設備、鋼鐵產品、化肥和電器產品等。主要出口大米、棉花、紡織品、皮革制品和地毯等。

【外國投資】近年來,巴政府推行廣泛的結構改革,改善投資環境,大力吸引外資。2022-2023財年,巴基斯坦獲得外國直接投資14.558億美元。

【人民生活】巴基斯坦政府努力解決社會問題,改善人民生活條件,特別是就業和醫療衛生問題。全國有一些社會和宗教福利組織從事福利活動。政府還大力發展信息技術,讓更多的普通百姓使用高科技信息設備。

【軍事】巴基斯坦憲法規定,總統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實行募兵制,陸軍服役期限為7年,海、空軍為7—8年。武裝力量由現役部隊、預備役部隊和地方軍組成。總兵力為67.5萬人。

【教育】實行中小學免費教育。巴基斯坦政府大力提高識字率,改善大中專學校的教育設施和條件,同時決定增加教育經費,2021—2022年財年,教育公共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1.7%。10歲(包括10歲)以上識字率(巴政府數據)為62.8%。全國共有小學18.0萬所,初中4.72萬所,高中3.42萬所,大學247所。著名高等學府有旁遮普大學、卡拉奇大學、伊斯蘭堡真納大學和白沙瓦大學等。全國在校注冊學生人數5537.3萬,教職員工181.9萬。

【新聞出版】英文報紙有《新聞報》《黎明報》《國民報》等;烏爾都文報紙有《戰斗報》《時代之聲》和《東方報》等。主要報紙發行量在5萬—30萬份之間。

主要通訊社:巴基斯坦聯合通訊社(APP,國營),巴基斯坦國際通訊社(PPI,私營)。

廣播電臺:巴基斯坦廣播公司,有27個電臺,對外用7種語言廣播。

電視臺:巴基斯坦電視公司(PTV),主要城市均有電視臺,人口覆蓋率達87.8%。

【對外關系】巴基斯坦奉行獨立和不結盟外交政策,注重發展同伊斯蘭國家和中國的關系。致力于維護南亞地區和平與穩定,在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同時,發展同西方國家的關系。支持中東和平進程。主張銷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呼吁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重視經濟外交。要求發達國家采取切實措施,縮小南北差距。

【同中國的關系】見“中國巴基斯坦雙邊關系”

【同美國的關系】冷戰期間,巴美關系密切。此后,巴基斯坦因核試驗和政變招致美國制裁。“9·11”事件后,巴基斯坦參加國際反恐戰爭,助美打恐,并采取措施打擊國內極端主義勢力。

美國奧巴馬政府上臺后,出臺對阿富汗、巴基斯坦新戰略,加大對巴基斯坦軍事和經濟投入。2009年10月,美出臺5年內向巴基斯坦提供75億美元援助的“克里–盧格法案”。兩國建立了戰略對話機制。

同時,兩國間存在不少分歧。巴基斯坦對美無人機頻頻進入巴基斯坦境內打恐十分不滿。2011年,受本·拉登在巴基斯坦境內被擊斃、美北約越境空襲巴基斯坦邊境哨所事件等影響,巴基斯坦關閉境內北約后勤補給線,一度中斷同美高層互訪。美暫停部分對巴基斯坦軍事援助。兩國關系降至低點。

2012年以來,兩國高層逐漸恢復接觸。4月,巴基斯坦議會通過關于調整對美關系和整體外交政策的指導原則,要求美尊重巴基斯坦主權,就越境空襲事件無條件道歉,停止無人機越境打擊等。7月,美方就越境空襲事件正式道歉,巴基斯坦隨后重開北約后勤補給線。兩國關系逐步得到改善。2013年6月,總理謝里夫執政后,主張改善與美關系,同時反對美對巴進行無人機襲擊。7月底,美國務卿克里訪巴,雙方同意重啟巴美戰略對話。10月,謝里夫總理訪美,會見美總統奧巴馬,雙方同意建立持久合作伙伴關系,美方宣布恢復向巴提供16億美元經濟和軍事援助。11月,美無人機在巴境內擊斃巴基斯坦塔利班頭號人物馬赫蘇德,導致巴政府同巴塔和談進程停滯。巴方對此表示強烈反對,兩國關系受到沖擊。隨后,巴美政府仍堅持改善雙邊關系政策,并于2014年3月重啟巴美戰略對話。

2017年8月,美總統特朗普宣布對阿富汗和南亞新政策,要求巴加大反恐力度。9月巴總理阿巴西在聯大期間會見美副總統彭斯。10月,巴外長阿西夫應邀訪美,會見美國務卿蒂勒森、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馬斯特。當月,巴軍方成功營救2012年在阿富汗境內被綁架的美籍人質,特朗普總統和蒂勒森國務卿發表聲明對巴方表示感謝。12月,特朗普發布《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指責巴反恐不力。

2018年1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推文,指責巴基斯坦欺騙了美國,得到美方大量援助卻為阿富汗恐怖分子提供安全天堂。4日,美國務院宣布,由于巴基斯坦反恐不力,美方決定暫停對巴基斯坦安全援助。3月,巴總理阿巴西訪美,會見美副總統彭斯、眾議院亞太事務委員會主席泰德。9月,美國務卿蓬佩奧在赴印度出席美印“2+2”對話會途中短暫訪巴。10月,巴外長庫雷希赴美出席聯合國大會,并同蓬佩奧會見。

2019年7月,巴總理伊姆蘭·汗訪美,此系其就任巴總理以來首次訪美。12月,美國宣布恢復向巴提供“國際軍事教育和訓練項目”。

2021年1月29日,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就阿富汗問題、地區局勢以及雙邊經貿合作交換意見。

2022年5月,巴基斯坦外長比拉瓦爾赴美參加“全球糧食安全行動呼吁”部長級會議并同美國務卿舉行會晤。

【同印度的關系】巴基斯坦和印度于1947年、1965年和1971年三次爆發戰爭。1971年巴印斷交,1976年復交。2004年,巴印啟動全面對話進程,雙邊關系持續緩和。

2008年7月,兩國啟動第五輪全面對話,并首次開通跨克什米爾控制線貿易。11月,印度孟買發生重大恐怖襲擊事件,印指責巴境內組織有染,巴印關系驟然緊張。在國際社會斡旋下,兩國間緊張形勢有所緩和。

2009年,印總理辛格分別同巴總統扎爾達里和總理吉拉尼在上海合作組織峰會與不結盟首腦會議期間舉行會晤。

2010年2月,巴外秘巴希爾同印外秘拉奧琪在新德里舉行外秘級對話。4月,兩國總理在南盟峰會期間會晤。7月,巴外長庫雷希同印外長克里希納在伊斯蘭堡舉行會談。

2011年2月,兩國外交部宣布重啟對話進程,包括克什米爾、反恐、水資源等8個議題。3月,應印總理辛格邀請,巴總理吉拉尼赴印觀看板球世界杯印巴間的半決賽,并與辛格會晤。7月,巴外長希娜和印外長克里希納在新德里舉行會晤。11月,兩國總理在第17屆南盟峰會期間再度會晤。印在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選舉中投票支持巴。

2012年4月8日,巴總統扎爾達里以私人名義訪印并會見印總理辛格,推動兩國關系繼續改善。2013年初,巴、印雙方在克區控制線附近多次發生越境交火事件,巴、印各有多名軍人死傷,對雙邊關系改善造成一定干擾。

2013年6月,謝里夫當選總理后,表示將致力于改善巴印關系。印總理辛格派特使訪巴。同時,巴印雙方在克什米爾爭端等問題上的立場分歧嚴重。

2014年5月,謝里夫總理應邀參加印總理莫迪就職儀式,這是1947年巴印分治后巴總理首次赴印參加印總理就職儀式。8月,由于巴駐印度高專會見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泛黨自由大會”領導人,印方宣布取消兩國外秘級對話。10月以來,巴印在控制線附近連續發生交火,造成雙方至少17人死亡。雙方相互指責對方挑起事端。

2015年3月,印外秘蘇杰生訪巴。7月,上海合作組織烏法峰會期間,巴總理謝里夫和印總理莫迪舉行會晤,兩國關系出現積極勢頭,但并未恢復全面對話。

2016年以來,兩國關系因克什米爾等問題持續緊張。

2017年初,巴印相互釋放善意,交換在押對方國家囚犯,兩國關系有所緩和。4月,巴法院判處印度間諜賈達夫死刑,印對此反應強烈,雙方關系進一步惡化。年內,巴印兩國在克什米爾控制線附近地區頻繁交火,雙方均有人員傷亡,關系持續緊張。

2018年5月,巴、印達成一致,同意遵守2003年簽訂的;饏f議,恢復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的和平。7月,印總理莫迪同巴正義運動黨主席伊姆蘭·汗通話,對其帶領的正義運動黨在大選中獲勝表示祝賀。8月,莫迪總理向伊姆蘭·汗總理致就職賀信,提議雙方開展建設性互動。9月,印外交部確認兩國外長將在紐約第73屆聯大期間會見。此后,印媒爆出所謂巴方殘殺印控克區警察和巴發行克區“自由戰士”郵票等消息,印外交部宣布取消兩國外長會面。巴印關系改善勢頭受挫。11月,巴印啟動印錫克教徒赴巴朝圣邊境走廊建設,巴舉行奠基儀式,伊姆蘭·汗總理、多名巴軍政高官與印官員共同出席儀式。

2019年2月14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自殺式襲擊事件,造成印警員重大傷亡。印度指責巴基斯坦支持恐怖分子實施此次襲擊,出動戰機對巴境內目標發動打擊。此后,巴印在控制線附近發生空中沖突并多次在地面交火,各有人員傷亡。在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斡旋下,兩國緊張局勢在5月印大選結束后基本平復。8月5日,印通過修憲取消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特殊地位。巴方認為印方此舉系單方面改變克區作為爭議地區的屬性,將改變當地人口結構,對此強烈反對。8月16日,聯合國安理會就克什米爾問題舉行非正式會議。11月,巴基斯坦舉行巴印卡塔普爾邊界朝圣通道巴方一側開通儀式,巴總理伊姆蘭·汗出席儀式并發表講話,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出席儀式。當日,印最高法院就阿約迪亞羅摩廟—巴布里清真寺土地糾紛案作出不利于穆斯林的判決,引發巴不滿。

2020年4月,印內政部發布行政令,調整克區永久居留政策,擴大符合印控克區永居權的人員類別。8月,巴政府發布首版政治地圖,將印控克區標注為“印度非法占領”。雙方相互指責對方今年已違反;饏f議2000余次,造雙方大量人員傷亡。

2021年2月25日巴印陸軍作戰部門負責人發表聯合聲明,同意自2月25日零時起在兩國邊境地區實現;,并將通過現有熱線聯系和邊境會議機制應對意外情況或誤解。

【同阿富汗的關系】巴基斯坦與阿富汗在地理、歷史、文化、宗教、種族等方面關系密切。“9·11”事件后,巴參與國際反恐戰爭,打擊塔利班和基地組織,努力發展與阿政府的關系,積極參與阿重建。

2013年4月以來,巴、阿在“杜蘭線”(英國殖民者人為劃定的巴阿邊界,阿方一直不予承認)附近發生交火,在推動阿富汗塔利班參與阿和談問題上矛盾上升,關系再度趨冷。7月,巴總理國家安全和外交事務顧問阿齊茲訪阿,修復巴阿關系,推動卡爾扎伊總統訪巴。8月,阿總統卡爾扎伊訪巴,同謝里夫總理舉行會談,雙方就巴阿關系、阿和解進程、地區局勢等交換意見。11月,謝里夫總理訪阿。

2014年9月,巴總統侯賽因出席阿總統加尼就職典禮。11月,加尼總統訪巴。加尼多次表示愿在任內推動巴阿關系改善。2015年5月,巴總理謝里夫訪阿。

2015年7月,阿政府與塔利班公開和談中止后,阿方指責巴方缺乏誠意,兩國關系再度緊張。12月,加尼總統赴巴出席伊斯坦布爾進程第五次外長會,巴阿關系出現轉圜。

2016年,巴、阿國內均發生多起恐怖襲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雙方相互指責,兩國關系又陷入低谷。

2017年10月,巴陸軍參謀長巴杰瓦訪阿,巴阿關系出現積極緩和勢頭。12月,首次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三方外長對話在北京舉行,三方達成一系列共識并發表了新聞公報。

2018年4月,巴總理阿巴西訪阿,雙方在政治、經濟、安全等領域達成許多共識,向外釋放改善關系的積極信號。9月,巴外長庫雷希訪阿,同阿領導人舉行會見會談,雙方就改善關系作出積極表態。12月,第二次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三方外長對話在阿富汗喀布爾舉行。

2019年6月,阿總統加尼訪巴,與巴總理舉行了一對一會談,并會見了巴外長庫雷希。9月,第三次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三方外長對話在巴基斯坦伊斯蘭堡舉行。

2020年7月,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三方副外長級戰略對話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9月,阿富汗國家和解高級委員會主席阿卜杜拉訪巴。

2022年3月,中阿巴三方外長會晤在屯溪舉行。

2022年11月29日,巴基斯坦外交國務部長正式訪問阿富汗。

 

責編:小朱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