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名】 沙特阿拉伯王國(Kingdom of Saudi Arabia)
【面 積】 225萬平方公里
【人 口】 3218萬(2023年6月),其中沙特公民約占58.4%。伊斯蘭教為國教,遜尼派占85%,什葉派占15%。
【官方語言】 阿拉伯語
【首 都】 利雅得(Riyadh)市,人口約700萬。
【國家元首】 國王: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2015年1月23日繼位,是沙特第七任國王。
【重要節日】 國慶日:9月23日;建國日:2月22日;開齋節:伊歷10月第一天;宰牲節:伊歷12月10日。
【貨 幣】 沙特里亞爾(Riyal),1美元=3.75沙特里亞爾。
【自然地理】 位于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阿曼、也門等國接壤,并經法赫德國王大橋與巴林相接。海岸線長2448公里。地勢西高東低。除西南高原和北方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外,其他地區均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炎熱干燥,最高氣溫可達50℃以上;冬季氣候溫和。年平均降雨不超過200毫米。
【簡 史】 7世紀,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及其繼承者統一阿拉伯半島,建立阿拉伯帝國。16世紀,被奧斯曼帝國統治。1727年,沙特家族建立第一個沙特酋長國,1818年被奧斯曼帝國滅亡。1824年,沙特家族建立第二個沙特酋長國,1891年因統治家族內訌滅亡。1902年,阿卜杜勒阿齊茲建立第三個沙特酋長國,之后逐步統一阿拉伯半島大部分地區,于1932年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國。
【政 治】 沙特是君主制國家,禁止一切政黨活動。無憲法,以《古蘭經》和《圣訓》(記錄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談話的文集)為國家立法、執法依據。國王亦稱“兩圣地(麥加和麥地那)仆人”,行使最高行政權和司法權,有權任命、解散或改組內閣,有權立、廢王儲,解散協商會議,有權批準和否決內閣會議決議及與外國簽訂的條約、協議。1992年3月1日,法赫德國王頒布《治國基本法》,規定沙特國王由開國君主阿卜杜勒阿齊茲子孫中的優秀者出任。
【政 府】 本屆政府于2022年9月組成,目前共有成員37人,主要包括: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HRH Prince Mohammed bin 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HRH Prince Abdulaziz bin 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國防大臣哈立德·本·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HRH Prince Khalid bin 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外交大臣費薩爾·本·法爾漢·阿勒沙特(HH Prince Faisal bin Farhan Al Saud),文化大臣巴德爾·本·阿卜杜拉·本·法爾漢·阿勒沙特(HH Prince Badr bin Abdullah bin Farhan Al Saud),財政大臣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杰德安(Mohammed bin Abdullah Al-Jadaan),商務大臣馬吉德·本·阿卜杜拉·卡斯比(Majid Bin Abdullah Al-Qasabi)等。
【議 會】 沙特協商會議于1993年12月29日成立,是國家政治咨詢機構,無立法權。協商會議由主席和150名議員組成,均由國王任命,任期4年,可連任。現任主席為阿卜杜拉·本·穆罕默德·阿勒謝赫(Abdullah Bin Mohammed Al Sheikh),2009年2月就任,2013年1月、2016年12月、2020年10月三次連任。
【行政區劃】 全國分為13個省:利雅得省、麥加省、麥地那省、東部省、卡西姆省、哈伊勒省、阿西爾省、巴哈省、塔布克省、北部邊疆省、吉贊省、納季蘭省、焦夫省。省下設一級縣和二級縣,縣下設一級鄉和二級鄉。
【司法機構】以《古蘭經》和《圣訓》為執法依據。由司法部和最高司法委員會負責司法事務的管理。2007年,阿卜杜拉國王頒布《司法制度及執行辦法》和《申訴制度及執行辦法》,建立新的司法體系。設立最高法院、上訴法院、普通法院(一級法院)等三級法院,并建立刑事、民事、商業、勞工等法庭。最高法院院長由國王任命。申訴制度規定設立直屬于國王的三級行政訴訟機構,即最高行政法庭、行政上訴法庭和行政法庭。
【重要人物】
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國王。生于1935年。自幼接受伊斯蘭正統教育,長期擔任利雅得省省長。2011年11月被任命為國防大臣。2012年6月18日任王儲兼副首相和國防大臣。2015年1月23日繼任沙特第七任國王。曾于1999年4月、2014年3月、2017年3月訪華。2022年12月,習近平主席對沙特進行國事訪問,同薩勒曼王國舉行會見。
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王儲兼首相。生于1985年。薩勒曼國王第六子。2014年4月任國務大臣、內閣成員。2015年1月任國防大臣、王宮辦公廳主任、國王私人顧問。2015年4月任王儲繼承人兼第二副首相、國防大臣。2017年6月任王儲兼副首相、國防大臣。2022年9月任王儲兼首相。曾于2014年、2016年、2019年3次訪華。2022年12月,習近平主席對沙特進行國事訪問,同穆罕默德王儲兼首相舉行會談。
【經 濟】 石油工業是沙特經濟支柱。近年來,為擺脫對石油產業的依賴,積極推進經濟多元化發展,2016年以來提出“2030愿景”以及一系列重大發展規劃和倡議。沙特是二十國集團中唯一的阿拉伯國家。
2022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11081億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8.7%
進出口總額:5987億美元
進口額:4104億美元
出口額:1883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44萬美元
通貨膨脹率:2.5%
【資 源】 原油探明儲量382億噸,占世界儲量的17.3%,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氣探明儲量61.9億噸,占世界儲量的4.5%,居世界第六位。此外,還有金、銅、鐵、錫、鋁、鋅、磷酸鹽等礦藏。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總量的20%左右。
【工 業】 以石油和石化工業為主。石油收入占國家財政收入的68.2%,石油天然氣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7.4%。2022年原油產量約5.24億噸。近年來,沙特政府充分利用能源產業收益,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大力發展鋼鐵、煉鋁、水泥、海水淡化、電力工業、農業、服務業等非石油產業。
【農 業】沙特70%的面積為半干旱荒地或低級草場,可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1.6%,約343萬公頃(2020年)。永久性草地占國土面積的1.9%,約378.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0.5%(2020年)。耕地集中分布在降水量較充沛的西南部地區。主要農產品有小麥、水稻、玉米、椰棗、柑橘、葡萄、石榴等。畜牧業主要有綿羊、山羊、駱駝等。
【對外貿易】 實行自由貿易和低關稅政策。出口以原油和石油產品為主,約占出口總額的90%。進口主要是機械設備、食品、紡織品、化工產品等。主要貿易伙伴是中國、印度、阿聯酋、日本、韓國、美國、德國等。2022年沙特進出口總額為6010.61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4111.84億美元,進口額為1898.77億美元。
【軍 事】 奉行積極有效的防御性國防政策。武裝力量由武裝部隊、國民衛隊和其他準軍事部隊組成。武裝部隊包括陸軍、海軍、空軍、防空軍、戰略導彈部隊五大軍種,共計12.7萬人。國民衛隊由國民衛隊部指揮,共計約10萬人。內政部所轄安全部隊超過2.45萬人,下設9個地區指揮部。國家安全總局所轄特別安全部隊和特別應急部隊分別有3.5萬人和3萬人。實行志愿兵役制,戰時實行義務兵役制,一般兵種服役期2年,特殊兵種服役3年。2021年國防開支556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6%,排名世界第八。
【教 育】 重視教育和人才培養,實行免費教育。包括初等教育、職業培訓、各類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實行9年義務教育。全國共有各類學校2.3萬所,其中綜合性大學25所、學院78所、高等宗教大學5所。
【新聞出版】 奉行以伊斯蘭法為原則的新聞政策。全國發行數十種報紙、上百種雜志。阿拉伯語報紙主要有《利雅得報》、《中東報》(在倫敦出版)、《生活報》、《國家報》、《歐卡茲報》等,英文報紙主要有《阿拉伯新聞》、《沙特公報》、《沙特經濟概覽》等。
官方通訊社:沙特通訊社,1971年1月成立,直接受文化新聞部領導,用阿、英、法文發稿,設有4個國內分社(麥加、麥地那、吉達、達曼)和6個國外分社(開羅、突尼斯城、巴黎、倫敦、波恩、華盛頓)。
廣播電臺:有20多個電臺,使用中波、短波和調頻播出。吉達廣播電臺、利雅得廣播電臺和《古蘭經》廣播電臺是最大的3家電臺。
電視臺:1964年建立電視網,1965年開始播放黑白電視節目,1976年開始彩色播映,F有4個電視臺。
【對外關系】 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已同130多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依托政治、宗教影響力及經濟實力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核心成員和二十國集團中唯一的阿拉伯國家,于2020年3月、11月分別主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2021年正式獲得上海合作組織對話伙伴地位。2017年6月,沙特聯合阿聯酋、埃及、巴林同卡塔爾斷交,2021年1月同卡塔爾復交并全面恢復人員往來。沙特同伊朗長期對立,于2016年1月同伊朗斷交。2023年3月、4月,在中方支持和推動下,沙伊雙方在北京先后成功舉行國家安全顧問級對話和外長會晤,兩國恢復外交關系。4月,沙特同也門胡塞組織就政治解決也門問題進行對話。5月,沙特和敘利亞恢復駐對方國家使館工作并推動敘利亞重返阿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