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來臨,氣溫回升,手足口病流行季節即將到來。近期,中國疾控以及一些地方疾控如陜西、廣東、廣西等都發布了預警。
中國疾控表示,學校和托幼機構等人員密集場所發生聚集性疫情的風險升高。
手足口病是5歲及以下兒童常見急性傳染性疾病,主要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每年有兩個發病高峰,4月至7月為春夏季高峰,10月至11月為秋季高峰。
我國屬于手足口病高疾病負擔國家。面對流行季到來,如何提前防控受到關注。
有專家提醒稱,需警惕不典型性手足口病新特點,后者容易造成漏診,同時又會成為重要傳染源。

警惕不典型性手足口病
可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幾十種(型),其中以腸道病毒EV-A71和CVA16最為常見。
手足口病從感染到出現癥狀約為2天至10天,平均3天到5天,臨床表現多以發熱,口腔粘膜出現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為主,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癥狀。患兒通常病情癥狀較輕,呈自限性,一般預后良好,7天至10天病程可完全康復。少數重癥患者的病情會快速惡化,出現神經系統并發癥和多器官衰竭,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2020年至2022年,受新冠疫情防控干預措施的影響,全國手足口病發病數明顯下降。2023年,新冠疫情防控干預措施放開后,手足口病流行強度在回歸。
《熱帶病與寄生蟲學》2023年8月發表了一篇題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后我國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與趨勢分析》,通訊作者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管理處常昭瑞。研究顯示,2023年1月至6月,全國報告手足口病病例557 940例,報告發病率為39.68/10萬,低于2017年至2019年同期平均報告發病率(64.97/10萬),高于2020年至2022年同期平均報告發病率(26.37/10萬)。
“從2023年來看,手足口病例數高于過去三年同期數量,而2024年情況會如何,目前不好說。整體看,手足口病的流行時間規律沒有發生很大改變,在流行季到來時,仍需要重視手足口病預防。目前還沒有針對手足口病治療的特效藥,以對癥治療為主。”河南省兒童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宋春蘭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宋春蘭說,目前也需要警惕不典型性手足口病新特點出現,可表現為皮疹不典型。手足口病的典型皮疹表現為手、足、臀、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丘疹、皰疹等,不典型皮疹通常小、厚、硬、少,也可表現為大皰樣改變,且不限于手、足、口部位,可出現在耳、口周、軀干和四肢等其他部位。在手足口病的臨床診斷中,皮疹作為主要的診斷依據,但當皮疹表現不典型時常為診斷工作帶來困難,容易造成手足口病漏診,同時又會成為重要傳染源。
手足口病的危害
1981年,手足口病開始在我國出現。2008年,手足口病被我國納入法定報告的丙類傳染病。手足口病防控的目的,是降低發病水平,減少重癥和死亡。
宋春蘭表示,雖然目前手足口病重癥病例在減少,但還不能掉以輕心,重癥手足口病的危害在于,可能會出現一些嚴重的并發癥,如神經源性肺水腫、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嚴重危及兒童生命安全,甚至一些危重癥手足口病病例,可能會遺留肢體運動障礙,吞咽困難,呼吸異常等嚴重后遺癥。
河南省兒童醫院成怡冰和中國疾控中心李昱等人自2017年3月在河南省兒童醫院開展了一項基于醫院的回顧性隊列研究,評價了2010-2016年確診EV-A71或CVA16感染的176例手足口病合并神經系統并發癥的病例的長期臨床預后,中位隨訪時間為4.3年(范圍:1.4-8.3)。該研究提示手足口病伴有神經系統并發癥的患兒,可能在神經系統、運動、語言、認知、適應行為和呼吸功能等方面存在異常,有必要對兒童的神經發育和呼吸功能進行長期隨訪。
手足口病的預防
宋春蘭表示,防止手足口病重癥發生,需要在早期階段識別,并采取干預手段。面對流行季到來,兒童盡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如果要去,盡量佩戴好口罩、勤洗手。但預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方式,仍是接種疫苗。EV-A71感染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從2015年12月底起,我國已獲批上市了三款EV-A71疫苗。EV-A71疫苗可用于6月齡至5歲兒童預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雖然EV-A71疫苗僅針對預防腸道病毒EV-A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但在一定程度上能減輕手足口病的癥狀,減少重癥和死亡病例。
有研究顯示,目前也需要加強對重癥手足口病的病原體監測。
《病毒學報》2024年3月發表的一篇題為《2012⁃2023年882例重癥手足口病病例病原譜及CV-A6基因特征分析》研究,通訊作者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張勇。
該研究結果顯示:2016年后重癥手足口病的病例數開始逐年下降。一方面原因是,2016年EV‐A71滅活疫苗上市后開始推廣應用,減少了EV‐A71相關手足口病重癥病例的數量,而在此之前,EV‐A71一直是導致重癥手足口病最主要的病原體,在病原譜中的比例一直在50%以上;另一方面是干預措施逐年在完善,手足口病疾病預防控制相關健康教育開展,增強兒童體質等措施都可以降低手足口病發病率,從而降低重癥手足口病病例數,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間,重癥手足口病病例數明顯下降,居家隔離措施等應該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這篇研究也提示稱,2018年以后EV‐A71在重癥手足口病病原譜中的比例顯著減少,以CVA6和CVA10為代表的其它腸道病毒的比例顯著增高,逐漸取代EV ‐ A71和CVA16成為導致重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CVA6感染同樣會出現無菌性腦膜炎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值得引起重視。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附件:
責編: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