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2024-04-15 15:44

  【國 名】 也門共和國(Republic of Yemen)。

  【面 積】 52.8萬平方公里。

  【人 口】 2980萬。絕大多數(shù)是阿拉伯人,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伊斯蘭教為國教,什葉派占20-25%,遜尼派占75-80%。

  【首 都】 薩那(Sana'a),人口295.7萬。

  【國家元首】 總統(tǒng):阿卜杜拉布·曼蘇爾·哈迪(Abdu-Rabbuh Mansour Hadi),2012年2月21日作為唯一候選人當選。

  【重要節(jié)日】 5月22日(國慶日)

  【簡 況】 位于阿拉伯半島西南端。與沙特、阿曼相鄰,瀕紅海、亞丁灣和阿拉伯海,海岸線長1906公里。境內山地和高原地區(qū)氣候較溫和,沙漠地區(qū)炎熱干燥,年平均最高氣溫39℃,最低氣溫-8℃。

  【簡 史】 也門有3000多年文字記載的歷史,是阿拉伯世界古代文明搖籃之一。公元前14世紀起先后建立麥因、薩巴、希米亞里特等王朝,公元575年并入波斯帝國,7世紀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9世紀建立拉希德王朝,16世紀后先后遭葡萄牙、奧斯曼帝國和英國入侵與占領。1918年,建立獨立王國。1934年,英國迫使王國承認英對也門南部的占領,也門被正式分割為南北兩方。1962年9月,阿卜杜拉·薩拉勒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fā)動革命,推翻北部的巴德爾王朝,成立阿拉伯也門共和國。1967年,南部也門擺脫英殖民統(tǒng)治獲得獨立并成立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1990年5月22日,北、南也門宣布統(tǒng)一,成立也門共和國。1994年5月,也門北南方領導人在統(tǒng)一等問題上矛盾激化,爆發(fā)內戰(zhàn)。7月內戰(zhàn)結束,也門社會黨領導的南方軍隊失敗,該黨主要領導人逃亡國外。9月,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將總統(tǒng)委員會制改為總統(tǒng)制,10月1日薩利赫當選總統(tǒng)。1999年9月,薩在也門統(tǒng)一后的首次全民大選中當選總統(tǒng)。2006年9月,薩再次當選連任。

  【政 治】 也門實行共和制,人民是權力的來源和主體,通過選舉投票直接行使政治權利。自2011年初起,也門發(fā)生要求薩利赫總統(tǒng)下臺的反政府示威。后經海合會、聯(lián)合國等有關方面斡旋,薩利赫于11月23日正式簽署海合會倡議,執(zhí)政黨全國人民大會(簡稱“全人大”)與反對黨聯(lián)盟同時簽署該協(xié)議實施機制。根據(jù)協(xié)議,薩利赫將總統(tǒng)權限移交給副總統(tǒng)哈迪;成立全國軍事委員會;組成全國和解政府;提前舉行總統(tǒng)選舉。2012年2月21日,也門舉行總統(tǒng)選舉,哈迪作為唯一候選人當選新一任總統(tǒng)。

  【憲 法】 1989年11月30日,原北、南方領導人薩利赫和比德在亞丁簽署了統(tǒng)一憲法草案。1990年5月21日,雙方議會通過了憲法,其中規(guī)定,伊斯蘭法是也門共和國一切立法之本。2001年再次修改憲法,將總統(tǒng)任期由5年延至7年,并賦予總統(tǒng)解散議會的權力。

  【議會和協(xié)商會議】 議會是國家立法機構,負責制定財政預、決算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大綱等國家大政方針;對政府工作進行指導和監(jiān)督,議員可以向正、副總理、各部正副部長提出質詢;經1/3議員署名,議會可對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如獲多數(shù)通過,總理須向總統(tǒng)提出政府辭呈;總統(tǒng)作出的解散議會的決定,須在30日內舉行全民公決,多數(shù)贊成才能生效。2009年議會選舉因各派分歧嚴重而延期。2019年4月13日,也門議會召開特別會議,選舉全國人民大會黨副總書記、議會黨團主席巴爾卡尼為議長。

  【政 府】 本屆政府于2020年12月18日成立,總理為穆因•阿卜杜勒馬利克•賽義德(Maeen Abdulmalik Saeed),主要成員有外交部長艾哈邁德·歐德·本·穆巴拉克(Ahmad Awad bin Mubarak)、國防部長穆罕默德·阿里·馬格迪西(Muhammad Ali Al-Maqdashi)、內政部長易卜拉欣·阿里·海丹(Ibrahim Ali Haydan)、財政部長薩利姆·薩利赫·本·布里克(Salem Saleh bin Brik)。

  【行政區(qū)劃】 也門行政區(qū)劃為21個省和1個直轄市:薩那、亞丁、塔伊茲、拉赫季、荷臺達、阿比揚、伊卜、舍卜沃、宰馬爾、哈德拉毛、哈杰、邁赫拉、貝達、薩達、邁赫維特、馬里卜、焦夫、阿姆蘭、達利、利瑪、索科特拉和薩那市。

  【司法機構】 1991年7月,成立最高司法委員會,由1名主席和9名委員組成;最高法院設最高法院院長、第一副院長和副院長各1名、委員45名。2006年9月進行改組,下設12個小組,共67位委員,并設立技術辦公室,共12名委員。

  【政 黨】 也門主要政黨有:

  (1)全國人民大會黨:1982年8月成立,曾長期擔任執(zhí)政黨,2011年也門政局動蕩后同其他黨派聯(lián)合執(zhí)政。

  (2)伊斯蘭改革集團黨:成立于1990年9月,是也門統(tǒng)一后成立的最大反對黨。2011年也門政局動蕩后,伊斯蘭改革集團同也門社會黨等反對黨組成共同會晤政黨聯(lián)盟。12月,反對黨聯(lián)盟與全人大共同組建全國和解政府聯(lián)合執(zhí)政。

  (3)也門社會黨:1978年10月成立。1990年5月,也社黨同全人大合作實現(xiàn)了也門統(tǒng)一。1994年5月,兩黨矛盾激化,爆發(fā)內戰(zhàn),也社黨敗北,成為在野黨。2011年也門政局動蕩后,也社黨同伊斯蘭改革集團等反對黨組成共同會晤政黨聯(lián)盟,參與聯(lián)合執(zhí)政。

  其他政黨還有納賽爾人民統(tǒng)一組織、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拉沙德黨等。

  【重要人物】 阿卜杜拉布·曼蘇爾·哈迪(Abdu-Rabbuh Mansour Hadi),1944年生于阿比洋省。曾在埃及、英國、蘇聯(lián)學習軍事,獲埃及納賽爾高等軍事學院碩士和蘇聯(lián)伏龍芝軍事學院碩士學位。曾任南也門作戰(zhàn)訓練局局長、供應局局長、后勤事務副總參謀長等職。1990年也門統(tǒng)一后任總統(tǒng)委員會顧問。1994年5月任國防部長,同年10月任副總統(tǒng)。1991年加入全國人民大會,1995年任全人大副主席,2008年任全人大副主席兼總書記。2012年2月21日作為唯一候選人當選總統(tǒng)。

  穆因·阿卜杜勒馬利克·賽義德:總理。1976年出生于塔茲。開羅大學伊斯蘭建筑與設計理論專業(yè)博士,曾在扎瑪爾大學任區(qū)域規(guī)劃與設計講師、教授。2004年任也門島嶼發(fā)展機構顧問。2013—2014年,在也門全國對話會議中擔任機構與專門問題獨立小組組長、調解委員會成員。2014年任制憲委員會成員、憲法起草人。2015年至2018年10月,任也門道路與工程部副部長、部長、沙特支持也門重建項目協(xié)調與落實委員會也方副主席。2018年10月15日被任命為也門政府總理。2020年12月18日也門政府改組,再次被任命為總理。

  【經 濟】 也門經濟落后,是世界上最不發(fā)達的國家之一。經濟發(fā)展主要依賴石油出口收入。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儲量約40億桶,已探明天然氣儲量18.5億立方英尺。也門未參加任何石油組織,因而不受國際石油組織配額限制,在生產上較具自主性。政府極為重視石油的勘探和開采,通過出口石油、天然氣和開放礦產資源克服經濟困難。

  2020年主要經濟數(shù)據(jù)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201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871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8.9%。

  貨幣名稱:也門里亞爾(RIAL)。

  匯率:1美元≈1048里亞爾。

  【資 源】 除石油外,也門還有銅、鐵、鋁、鉻、鎳、鈷、金、銀、煤、鹽、大理石、硫磺、石油、天然氣、石膏等。

  【工 業(yè)】 也門工業(yè)不發(fā)達,有紡織、石油、化工、制鋁、制革、水泥、建材、卷煙、食品及加工工業(y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開采石油。

  【農 業(yè)】 全國有可耕地145萬公頃,已耕地面積約137萬公頃。農業(yè)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71%。農產品主要有棉花、咖啡、高粱、谷子、玉米、大麥、豆類、芝麻、卡特和煙葉等。糧食不能自給,一半依靠進口,棉花和咖啡可供出口。

  【交通運輸】 全國無鐵路。

  公路:總長69263公里,其中柏油路13678公里,非柏油路55495公里。

  空運:也門主要有6個國際機場,薩那、亞丁、塔茲、穆卡拉、賽永和荷臺達,國內機場7個。

  海運:有港口7個。亞丁港是最大港口,有泊位30個,可停靠萬噸級貨輪。

  【財政金融】 2020年實際財政赤字約10.2億美元。

  【對外貿易】 實行進口許可證制度。運輸工具、機械設備等國內建設所需物資以及大量輕工產品均需進口。出口產品主要有石油、棉花、咖啡、煙葉、香料和海產品等。主要貿易伙伴有中國、美國、阿聯(lián)酋、意大利、 沙特等。2020年對外貿易額40.27億美元,其中出口額4.59億美元,進口額35.68億美元。

  【人民生活】 全國有醫(yī)院282家;設有床位的衛(wèi)生中心1261家,衛(wèi)生站3309家,母嬰中心155家,床位175張,藥房1420家。全國有出租車 92749輛、私家車287948輛,商業(yè)運輸車422154輛。全國有郵局203所。也門電話線達130萬條。

  【新聞出版】 也門統(tǒng)一后,報紙雜志出版量迅速增長,已達90余種,其中政府發(fā)行17種,各黨派組織13種,獨立報刊39種,還有一些專業(yè)性報紙或期刊。《也門時報》《觀察家》等以英文出版,其余多為阿拉伯文版。主要報紙有:《革命報》《共和國報》《十月十四日報》《九月二十六日報》。

  也門通訊社(簡稱“薩巴社”)為官方通訊社。1990年5月22日也門統(tǒng)一后,由原北也門薩巴通訊社(創(chuàng)建于1968年)和原南也門亞丁通訊社(創(chuàng)建于1970年)合并而成。每日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對外發(fā)稿。在美國、英國、埃及等9個國家及地區(qū)設有駐外記者站。

  廣播電視總公司為新聞部附屬機構。下設電視一臺(薩那,建于1975年)、電視二臺(亞丁,建于1964年);國營廣播一臺(薩那,創(chuàng)建于1948年)、國營廣播二臺(亞丁,創(chuàng)建于1954年)。目前還有私營電視臺和一些地方廣播電臺。

  【對外關系】 也門統(tǒng)一后,政府重申恪守過去北、南雙方分別同各國簽署的一切協(xié)議和國際條約,遵守《聯(lián)合國憲章》和《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憲章》;奉行和平、不結盟政策;堅持睦鄰友好、和平共處、不干涉內政,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爭端與分歧。也門已同100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責編:小朱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