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名】 拉脫維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Latvia)
【面 積】 64589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62046平方公里,內水面積2543平方公里。
【人 口】 189.37萬。拉脫維亞族占62%,俄羅斯族占25.4%,白俄羅斯族占3.3%,烏克蘭族占2.2%,波蘭族占2.1%。此外還有猶太、愛沙尼亞等民族。官方語言為拉脫維亞語,通用俄語。主要信奉基督教路德教派和東正教。
【首 都】 里加(Riga),人口63.26萬 ,1月平均氣溫-4.6℃,7月平均氣溫21.4℃,全年平均氣溫6.7℃。
【國家元首】 總統埃吉爾斯·萊維茨(Egils LEVITS),2019年7月就職,任期4年。
【重要節日】 獨立日(國慶日):11月18日
【簡 況】 位于波羅的海東岸,北與愛沙尼亞,南與立陶宛,東與俄羅斯,東南與白俄羅斯接壤。國界線總長1862公里。平均海拔87米,地貌為丘陵和平原。氣候屬海洋性氣候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的中間類型。1月平均氣溫-4.6℃,7月平均氣溫21.4℃,夜晚平均氣溫11℃。平均年降水量732毫米。
公元10世紀,建立早期的封建公國。12世紀末至1562年,被日耳曼十字軍侵占,后歸屬德利沃尼亞政權。1583~1710年,先后被瑞典、波蘭—立陶宛公國瓜分。1710~1795年,被沙皇俄國占領。1795~1918年,拉東部和西部分別被俄羅斯和德國割據。1918年11月18日,拉成為獨立的共和國。1939年8月,蘇聯和德國簽訂秘密條約,拉被劃入蘇聯勢力范圍。1940年6月,蘇軍根據蘇拉雙邊友好協議進駐拉,建立蘇維埃政權,同年7月21日成立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8月5日并入蘇聯。1941~1945年,被德國侵占。二戰結束后,重新并入蘇聯。1990年5月4日,拉最高蘇維埃通過關于恢復拉脫維亞獨立的宣言,并改國名為拉脫維亞共和國。1991年8月22日,拉最高蘇維埃宣布拉脫維亞共和國恢復獨立。同年9月6日,蘇聯國務委員會承認拉獨立。9月17日,拉加入聯合國。
【政 治】政局基本穩定。2019年1月,新團結黨、新保守黨、KPV LV黨(意為“國家屬于誰”)、為了發展黨、民族聯盟組成新一屆聯合政府,新團結黨成員卡林什任總理,任期至2022年。2021年6月,KPV LV黨宣布退出執政聯盟,其余四黨組成新執政聯盟繼續工作?偫怼⑼忾L等內閣部長留任。
【憲 法】 1993年7月6日,拉議會通過決議,恢復1922年拉獨立初通過的憲法。憲法規定拉脫維亞是獨立的民主共和國,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構,總統由議會選舉產生,任期四年,最多任兩屆,總任期不超過八年?偨y任命總理并授權其組成政府(須經議會簡單多數通過)。
【議 會】 國家最高立法機構,實行一院制,由100名議員組成,任期四年,議員由18歲以上的公民直接選舉產生。參選黨必須獲得5%以上的選票才能進入議會。本屆議會是2018年10月選舉產生的第十三屆議會,共有7個議會黨團,其中和諧黨19席,新保守黨13席,民族聯盟黨13席,為了發展黨11席,新團結黨11席,綠黨和農民黨聯盟10席,KPV LV黨6席,無黨派獨立議員17席。現任議長伊娜拉·穆爾涅采(Inara Murniece),女,民族聯盟成員,2018年11月連任拉第十三屆議會議長。議會領導機構為議會主席團,由主席(即議長)、兩名副主席、秘書長和副秘書長5人組成。議會下設15個委員會,每年舉行春季和秋季兩次會議。
【政 府】 現政府于2021年6月成立,成員名單如下:總理克里什亞尼斯·卡林什(Krisjanis KARINS,新團結黨),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阿爾提斯·帕布里克斯(Artis PABRIKS,為了發展黨),副總理兼司法部長亞尼斯·博爾丹斯(Janis BORDANS,新保守黨),外交部長埃德加斯·林克維奇斯(Edgars RINKEVICS,新團結黨),經濟部長亞尼斯·維滕博格斯(Janis VITENBERGS, 民族聯盟),財政部長亞尼斯·雷伊爾斯(Janis REIRS,新團結黨),內政部長高盧貝娃(Marija Golubeva ,為了發展黨),教育和科技部長穆茲涅采(Anita Muizniece ,新保守黨),文化部長納里斯·普圖里斯(Nauris PUNTULIS ,民族聯盟),福利部長艾格里提斯(Gatis Eglitis,新保守黨),交通部長塔利斯·林凱茨(Talis LINKAITS,新保守黨),衛生部長丹尼爾斯•帕夫魯茲(Daniels PAVLUTS,為了發展黨),環境保護和地區發展部長阿圖爾斯·湯姆斯·佩萊什(Arturs Toms PLESS,為了發展黨),農業部長卡斯帕爾斯·蓋爾哈爾茲(Kaspars GERHARDS,民族聯盟)。
【主要網址】 總統府:http://www.president.lv;議會:http://www.saeima.lv;政府:http://www.mk.gov.lv;外交部:http://www.mfa.gov.lv。
【行政區劃】 設有35個縣和7個市。
【司法機構】 最高法院院長安格爾斯·斯特魯佩斯(Aigars STRUPISS),2020年就職?倷z察長尤瑞斯·斯圖坎斯(Juris STUKANS),2020年就職。
【政 黨】 進入拉脫維亞第十三屆議會的政黨有:
。1)新保守黨(New Conservative Party):執政聯盟成員。中右翼政黨,奉行保守主義、反腐、親歐路線。2014年5月成立,在第十三屆議會中有13個議會席位,首次進入議會。
。2)民族聯盟—一切為了拉脫維亞、為了祖國和自由/民族保守黨聯盟(National Alliance “All For Latvia!” – “For Fatherland and Freedom/LNNK”):簡稱民族聯盟。執政聯盟成員。民族主義右翼政黨。由極右翼的一切為了拉脫維亞黨(All For Latvia!)和右翼的為了祖國和自由/民族保守黨聯盟(For Fatherland and Freedom/LNNK)于2010年結盟組成。2011年7月23日轉為單一政黨。民族聯盟在第十三屆議會中有13個議席。
(3)為了發展黨(Development/For):執政聯盟成員。自由主義中右翼政黨。2018年4月由拉脫維亞發展黨、為了黨和發展黨三黨合并成立。為了發展黨在第十三屆議會中有11個議會席位,首次進入議會。
。4)新團結黨(New Unity):執政聯盟成員。中右翼政黨。前身為2010年由新時代黨(New Era)、公民聯盟(Civic Union)和政治變革社團(Society for Political Change)合并成立的團結黨(Unity)。2018年,團結黨先后合并5個地方政黨——庫爾迪加縣黨、為了瓦爾米埃拉和維澤梅黨、為了圖庫姆斯市和圖庫姆斯縣黨、葉卡布皮爾斯地區黨以及拉特加爾黨組成新團結黨。新團結黨在第十三屆議會中有11個議席。
。5)和諧黨(Harmony):在野黨。左翼社會民主黨。2010年由人民和諧黨合并新中心黨、社會民主黨成立,原名和諧中心黨,2014年更名為和諧黨。和諧黨在第十三屆議會中有19席,仍保持議會第一大黨地位。
(6)綠色農民聯盟(Union of Greens and Farmers):在野黨。綠色保守主義、重農主義中右翼政黨。由拉脫維亞農民聯盟(Latvian Farmers’Union)和拉脫維亞綠黨(Green Party of Latvia)于2002年合并成立。在第十三屆議會中有10個議席。
(7)KPV LV黨(Who owns the state):執政聯盟成員。民粹主義、反建制中右翼政黨。2016年5月由拉獨立議員阿爾圖斯·凱民什(Artuss Kaimins)發起成立。KPV LV黨在第十三屆議會中有6個議會席位,首次進入議會。
【重要人物】 總統:埃吉爾斯·萊維茨(Egils LEVITS) ,男,1955年出生于拉脫維亞巴爾噶斯市,童年時隨父母移居德國 。畢業于漢堡大學法律學院并就職德國東歐問題研究所。歷任拉駐德國等大使、副總理兼司法部長、議員、歐洲人權法院法官。2019年5月29日當選拉新一任總統,7月8日宣誓就職。
總理:克里什亞尼斯·卡林什(Krisjanis KARINS),男,1964年出生于美國。先后就讀于美國圣約翰學院和賓夕法尼亞大學。1994年移居拉脫維亞后長期從事經商活動。2002年參與創建拉脫維亞新時代黨(新團結黨前身)并出任議會議員。2004年起,先后任拉經濟部長和歐洲議會議員。2018年任新團結黨共同主席并被推舉為總理候選人。2019年1月任總理。
伊娜拉·穆爾涅采(Inara Murniece)議長,女,1972年出生于拉脫維亞里加市。2007年畢業于拉脫維亞大學經濟文化系,進入政壇前擔任記者、編輯,2011年辭去記者職務參加議會選舉并成功當選第十一屆議會議員,2014年9月當選第十二屆議會議員,11月就任議長,2018年11月連任第十三屆議會議長。
【經 濟】 1991年恢復獨立后,拉脫維亞按西方模式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推行私有化和自由市場經濟。1998年被正式接納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2008年遭國際金融危機重創,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兩年下降達20%。2009年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盟75億歐元貸款援助,成功實施財政緊縮,2011年起恢復經濟增長。2014年加入歐元區。
2020年拉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293億歐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3.6%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5431歐元
失業率8.1%(資料來源:拉脫維亞投資發展署)
【資 源】 有泥炭、石灰石、石膏、白云石、石英沙等少量礦產。有1.4萬個野生物種。森林面積349.7萬公頃,其中168.6萬公頃為國有林,覆蓋率為49.9%。
【工 業】 工業支柱產業有采礦、加工制造及水電氣供應等。2020年工業產值為46.03億歐元,同比下降23.7%,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15.7%,其中制造業同比下降0.9%,采礦、采石業產出增長8.8%,電力、天然氣供應產出下降6%。
【農 業】 包括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行業,2018年農業生產總值9.74億歐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3.8%。2018年拉農業總產量1068萬噸,同比下降11.6%。(資料來源:拉脫維亞中央統計局)
【服務業】 服務業是拉脫維亞的支柱產業。2018年拉服務業產值為187.3億歐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73.1%。
【旅游業】2020年拉接待游客共計146.29萬人,同比下降48.7%。游客主要來自立陶宛、愛沙尼亞、俄羅斯、挪威、瑞典、德國等國。2019年中國游客赴拉旅游20233人,較上年下降11%。拉主要旅游城市和風景區有:里加古城、尤爾馬拉海濱、希古達和采西斯風景區、露天民俗博物館、隆達列宮等。全國共有旅游公司主要有:拉脫維亞旅游公司(Latvia Tours)、里加旅行社(Riga Travel Agency)、塔斯旅游公司(Tas Travel Agency)、大學生青年旅行社(Student and Youth Travel)、波羅的海旅游公司(Baltic Travel Group)等。
【交通運輸】 鐵路:總長1860公里,其中250公里電氣化鐵路,2019年鐵路貨運量4148.95萬噸,客運量1.86萬人次。
公路:國家級公路線總長20093公里。2018年公路貨運量7670萬噸。
水運:內河航線全長350公里。主要海港有里加、文茨皮爾斯和利耶帕亞。2019年拉脫維亞港口貨運量6237.92萬噸,同比下降6.7%。
空運:有里加、文茨皮爾斯、利耶帕亞三個國際機場。里加機場是波羅的海三國最大的機場,屬于拉脫維亞國營機場。2020年,里加國際機場客運量為 201.1萬人次,同比下降74.2%;貨運量2.32萬噸,同比下降14.8%。波羅的海航空公司(AIR BALTIC)創建于1995年,是拉唯一的國際航空公司,國家占80.05%股份,丹麥商人Lars Thuesen持有該公司近20%的股份。目前該公司擁有30架空客A220-300。里加現有直飛莫斯科、倫敦、曼徹斯特、斯圖加特、維也納、巴黎、羅馬、米蘭、法蘭克福、都柏林、慕尼黑、布魯塞爾、斯德哥爾摩、赫爾辛基、哥本哈根、華沙、特拉維夫、布拉格、塔林、維爾紐斯、基輔、奧德薩、明斯克、塔什干、伊斯坦布爾等地的國際航班。
輸油管道總長766公里,其中原油輸送管道437公里,石油產品輸送管道329公里。天然氣輸送管道1242公里。
【財政金融】2020年拉中央政府財政收入98.9億歐元,財政支出100億歐元,財政赤字1.1億歐元,占GDP總量0.375%。
拉脫維亞銀行(央行)成立于1922年9月19日,1991年9月3日拉脫維亞銀行恢復了可以發行貨幣的央行地位,1993年拉脫維亞銀行正式發行拉特。截至2019年底,拉共有15家商業銀行和1家政策性銀行。主要商業銀行有:Swed銀行(Swed Banka)、SEB聯合銀行(SEB Banka)、DnB銀行(DnB Banka)、Citadele銀行(Citadele Banka)、芬蘭北歐銀行拉脫維亞分行(Nordea Banak Finland Latvia Branch)、Rietumu銀行(Rietumu Banka)。(資料來源:拉脫維亞商業銀行協會)
【對外貿易】 拉脫維亞與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2020年拉進出口貿易總額為282.66億歐元,同比下降0.89%。其中進口150.77億歐元,同比下降4.12%,出口131.89億歐元,同比上升3.08%。
近年進出口貿易額情況如下(單位:億歐元):
| 2018 | 2019 | 2020 |
出口額 | 123.4 | 127.94 | 131.89 |
進口額 | 154.6 | 157.26 | 150.77 |
差 額 | -31.2 | -29.32 | -18.88 |
。ㄙY料來源:拉脫維亞中央統計局)
拉脫維亞主要貿易伙伴為周邊歐盟成員國和獨聯體國家,經濟發展對周邊國家依賴程度較高。2020年拉前五大出口目的地國為立陶宛、愛沙尼亞、俄羅斯、德國和瑞典;前五大進口來源國為立陶宛、愛沙尼亞、俄羅斯、德國和波蘭。截止到2019年12月,中國為拉脫維亞第十九大出口市場和第十一大進口來源地。拉主要出口商品是木材、木制品及木炭、鋼鐵、礦物燃料;主要進口商品為礦物燃料、機械用具及零配件、車輛及零配件。主要出口商品是木材、木制品及木炭、鋼鐵、礦物燃料;主要進口商品為礦物燃料、機械用具及零配件、車輛及零配件。
【對外投資】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拉對外投資累計20.97億歐元,其中對歐盟國家投資達15.32億歐元,占對外投資總額73.05%。對外投資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險業、批發零售、機動車和摩托車修理、制造業、科研和技術活動等領域。
【外國資本】世界銀行發布的《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中,拉脫維亞在190個國家和地區的營商便利度排名中排在第19位。世界經濟論壇《2019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拉脫維亞在全球最具競爭力的141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在第41位。2019年外國對拉脫維亞投資存量為159.25億歐元。對拉進行投資的主要國家有瑞典、俄羅斯、愛沙尼亞、荷蘭。對拉投資主要集中在金融和保險業、房地產、批發零售、機動車和摩托車修理、制造業等領域。拉已同奧地利、保加利亞、白俄羅斯、比利時、加拿大、中國、瑞士、捷克、丹麥、埃及、西班牙、愛沙尼亞、芬蘭、法國、英國、希臘、克羅地亞、匈牙利、冰島、以色列、意大利、韓國、科威特、立陶宛、摩爾多瓦、挪威、荷蘭、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新加坡、斯洛伐克、瑞典、土耳其、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簽署投資保護協定。
【著名公司】 (1)“阿爾達利斯”啤酒廠(Aldaris):拉最大的啤酒釀造企業,有140余年歷史。主要生產各種啤酒和無酒精飲料,年銷售額近3800萬美元。產品出口愛沙尼亞、立陶宛、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
。2)“萊依瑪”巧克力廠(Laima):拉最大的巧克力糖果生產企業,1924年建廠,年銷售額3500多萬美元。主要產品有:巧克力糖、巧克力糕點、奶糖、水果糖等。產品出口美國、德國、以色列、瑞典、瑞士、愛沙尼亞、立陶宛等國家和地區。
。3)“格林戴克斯”制藥有限公司(Grindex):波羅的海三國制藥行業的龍頭企業,經營范圍包括藥品研發、生產、銷售等。生產多種藥品,包括幾種專利產品,其產品銷售到50多個國家。在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俄羅斯有子公司,在多個國家設有辦事處。
。4)拉脫維亞黑藥酒公司(Latvijas balzams),成立于1900年,現屬于琥珀飲料控股集團,是波羅的海地區最大的酒精飲料生產商,旗下130 多種品牌產品出口至全球170多個市場,名牌產品為里加黑藥酒(Riga Black Balsam),由多種傳統草藥加入純伏特加制作而成。
(5)富友聯合食品公司(Food Union),是一家全球化的乳制品和冰淇淋制造商,總部設在里加,在拉脫維亞擁有里加牛奶廠、瓦爾米耶拉牛奶廠、里加乳業公司,還在愛沙尼亞、立陶宛、丹麥、挪威、羅馬尼亞、 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建廠經營,產品出口至全球25個市場。該公司于2018年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建成日處理740余噸鮮奶、年生產能力近20萬噸的乳制品加工基地,生產產品涵蓋酸奶及新鮮奶酪。
(6)里加油漆涂料廠(Riga Varnish and Paint Factory)是波羅的海最大的礦物漆和涂料生產工廠,成立于1898年,現為一家私營企業。該工廠生產的礦物漆以其環保、色正、抗菌等優良特性受到中國消費者的歡迎,F已被應用于北京大興新機場10萬平方米的核心區域,并將應用于哈爾濱市老城區改造及新城區建設。
【人民生活】 2020年,拉人均稅前工資1143歐元/月,同比增長6.2%。拉脫維亞醫療條件較好,截至2019年,拉醫院床位數共計10379張,醫院實行醫藥分開制度,藥品供應正常,價格合理,藥品銷售監管嚴格。拉脫維亞實行強制醫療保險。根據拉中央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9拉脫維亞平均預期壽命為:男性70.8歲,女性79.9歲,總預期壽命為75.6歲。
【軍 事】 1991年8月23日開始組建軍隊,11月成立國防部。國防力量由陸、海、空軍和國民衛隊組成。2006年前實行義務兵役,2007年1月開始實行軍隊職業化。根據本人意愿,軍隊與士兵簽署3—15年的服役合同。軍隊實力計劃維持在5100人左右。在組建軍隊過程中,特別是2004年4月拉加入北約后,美、英、德、法及北歐國家為拉提供了培訓和武器裝備等方面的協助。迄今,拉已同40多個國家的軍隊建立聯系,同近30個國家簽署了軍事合作協議。從1996年4月起,拉軍開始參加國際維和行動。目前,拉國防預算已達到北約要求占到GDP2%的水平。
【文 化】截至2019年,拉脫維亞共有115所博物館、20家電影院、558個文化中心、1541所圖書館和8家劇院。
【教 育】 拉脫維亞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允許私人辦學校。大學實行公費和自費兩種制度。截至2019年,拉在校學生42.03萬人。其中學前班人數為10.02萬,普通院校21.4萬,職業學校為2.67萬,高等院校7.94萬人。主要高等院校有:拉脫維亞大學、里加工業大學、拉脫維亞農業大學、波羅的海俄羅斯學院、拉脫維亞醫學院、拉脫維亞海洋學院、拉脫維亞音樂學院、拉脫維亞藝術學院等。創辦于1919年的拉脫維亞大學是拉建校最早的大學。
【新聞出版】拉報紙和雜志主要用拉文和俄文發行。拉文報紙主要有:《拉脫維亞報》《日報》《獨立報》《經濟日報》《里加晚報》等。俄文報紙主要有:《今日新聞報》《電訊報》(周報)。英文報紙有《波羅的海時報》(周報)。
主要通訊社有拉脫維亞通訊社(LETA)和波羅的海新聞社(BNS)。拉通社成立于1920年,原為國家通訊社,1997年實行私有化,主要提供波羅的海三國新聞,用拉、俄、英三種文字發稿。波羅的海通訊社1990年成立于愛沙尼亞,于1992年在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成立子公司,主要提供北歐和環波海地區國家新聞,用拉脫維亞文、立陶宛文、愛沙尼亞文、俄文和英文5種文字發稿。拉有20多名駐外記者,主要在俄羅斯、立陶宛、愛沙尼亞、美國、比利時等國進行采訪報道。在拉現有100多名外國常駐記者,其中50余名來自俄羅斯各大報紙、通訊社和電視臺,其他來自中國、立陶宛、愛沙尼亞、波蘭、芬蘭、丹麥、德國、加拿大等國。路透社、德通社和新華社在拉設有記者站。有47家全國和地方廣播電臺,分別用拉語和俄語廣播。拉國家廣播電臺為公共電臺,成立于1925年。
全國和地方電視臺有25家。拉脫維亞國家電視臺(LTV)是拉最大的公共電視臺,成立于1954年。商業電視臺主要有:拉脫維亞獨立電視臺(LNT)、電視三臺(TV3)和電視五臺(TV5)。另有59家有線電視臺,Baltcom TV和Telia Multicom用戶最多,可收看俄羅斯、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波蘭等國的電視節目。
【對外關系】恢復獨立后,拉將加入歐盟和北約作為外交優先方向。2004年4月2日,拉正式加入北約;5月1日,正式加入歐盟;12月30日,拉宣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拉特與歐元正式掛鉤,匯率浮動不超過1%。2014年1月1日,拉正式啟用歐元,成為歐元區第18個成員國。2015年上半年首次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在對外關系上,拉全力深化與歐盟、美國的關系,謀求發展與俄羅斯的務實合作,拓展外交空間。截至2020年,拉與189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同中國的關系】1991年9月12日,中拉兩國建立外交關系。1992年1月4日,中國在拉設立大使館。同年1月底,拉政府與臺灣當局簽署所謂“建立領事關系的聯合聲明”,于2月上旬允許臺在里加開設“總領事館”。中國政府決定從拉撤出大使館。1994年7月,拉政府代表團前往北京,承諾斷絕同臺灣的領事關系,雙方簽署了中拉兩國關于實現關系正;穆摵瞎珗。同年8月,中國大使館恢復在里加工作。
2019年中拉友好合作關系進一步發展。4月,拉經濟部長耐米羅率團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高級別會議。10月,拉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帕布里克斯來華出席第九屆香山論壇和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同月,我文化和旅游部部長雒樹剛訪問拉脫維亞并為里加中國文化中心揭牌。11月,拉經濟部長耐米羅來華出席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同月,拉國家警察總局長伊恩茨·庫茲訪華,并同我公安部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拉脫維亞共和國國家警察總局關于加強合作打擊跨電信網絡等新型有組織犯罪諒解備忘錄》。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0年中拉貿易總額為12.52億美元,同比下降2.8%,其中中方出口額10.52億美元,同比下降3.8%,進口額2億美元,同比增長2.4%。中國是拉第21大出口市場和第7大進口來源地。 拉出口商品主要是機械和電子設備、運輸工具、金屬制品、化工產品、木材及其制品等,進口商品主要是紡織品、機械設備和電子設備、金屬制品等。據中國商務部統計,截至2020年底,中國對拉脫維亞直接投資存量1395萬美元,拉對華直接投資存量420萬美元。中國對拉脫維亞主要投資領域為通信行業、木材加工、建筑、電氣設備、房地產和酒店餐飲。中資企業主要有:施丹蘭公司、拉脫維亞華大智造有限責任公司、華為技術拉脫維亞子公司、通宇通訊(拉脫維亞)有限責任公司。同時,數十家從事食品工業、銀行業、信息技術和高科技、翻譯、化妝品、木材加工、物流、房地產、機械和礦產生產的拉脫維亞企業已進入中國市場。
中國駐拉脫維亞大使:梁建全。館址:5 Ganibu Dambis Street,Riga,LV–1045,Latvia。電話:00371–67357023,67357024;傳真:67357025。電子郵箱:chinaemb_lv@mfa.gov.cn。經濟商務參贊處地址:2 Darba Street,Riga,LV–1046,Latvia。電話:00371–67805475;傳真:67805470。電子郵箱:lv@mofcom.gov.cn。
拉脫維亞駐華大使:馬尼卡(Maija MANIKA)。館址:北京市朝陽區東方東路22號亮馬橋外交公寓A區02-02別墅。電話:010–85323009;傳真:85321925。電子郵箱:embassy.china@mfa.gov.l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