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名】 挪威王國(The Kingdom of Norway, Kongeriket Norge)。
【面 積】 38.5萬平方公里(包括斯瓦爾巴群島、揚馬延島等屬地)。
【人 口】 538.5萬(2020年底)。86%為挪威人,有薩米族約3萬人,主要分布在北部。官方語言為挪威語和薩米語(部分地區)。多數人信奉基督教路德宗,挪威教會成員占人口總數的71.5%。
【首 都】 奧斯陸(Oslo),人口約69萬(2020年底)。年平均氣溫5.7℃,降水量763毫米。
【國家元首】 國王哈拉爾五世(Harald V),1991年1月21日即位。
【重要節日】 憲法日:5月17日(紀念1814年5月17日通過第一部憲法)。
【貨 幣】 挪威克朗(Krone),1美元約合8.45挪威克朗(2021年8月)。
【簡 況】 位于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東鄰瑞典,東北與芬蘭和俄羅斯接壤,南同丹麥隔海相望,西瀕挪威海。海岸線長21192公里(包括峽灣)。大部分地區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9世紀形成統一王國。9-11世紀進入全盛期。14世紀中葉開始衰落,1397年與丹麥和瑞典組成卡爾馬聯盟,受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一世統治。1814年被丹割讓予瑞典。1905年6月7日脫離瑞挪聯盟獨立,選丹麥王子為國王,稱哈康七世。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德國占領。1945年5月德占領軍宣布投降,挪威光復。1947年接受“馬歇爾計劃”,經濟逐步恢復。1949年加入北約。1959年加入歐洲自由貿易聯盟。1972年和1994年,挪兩次公民投票分別反對加入歐共體和歐盟。1999年,挪加入申根協定。
【政 治】 政局穩定。2013年10月,由保守黨和進步黨組成的右翼聯合政府就職。2017年9月,以執政的保守黨為首的中右聯盟在議會大選中以微弱優勢勝出。2018年1月,由保守黨、進步黨和自由黨組成的新一屆政府完成組閣。2019年1月,基督教民主黨入閣。2020年1月,進步黨退出執政聯盟,保守黨、自由黨和基督教民主黨組成聯合政府。2021年9月,挪威將舉行新一屆議會選舉。
【憲 法】 現行憲法于1814年5月17日通過,后經多次修訂。憲法規定挪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為國家元首兼武裝部隊統帥,并提名首相人選,但無權解散議會。
【議 會】 國家最高立法機關,擁有立法權、財政監督權和行政監督權。實行一院制,由169名議員組成。議會大選采用比例代表直選制,每四年舉行一次。本屆議會于2017年9月選舉產生,工黨49席,保守黨45席,進步黨27席,中間黨19席,社會主義左翼黨11席,基督教民主黨8席,自由黨8席,綠色環境黨1席,紅黨1席。議長托娜·威廉森·特羅恩(Tone Wilhelmsen Trøen,保守黨)。
【政 府】 本屆政府于2018年1月17日組成,2019年1月、2020年1月兩度改組。現內閣大臣共20人,其中保守黨12人,自由黨4人,基督教民主黨4人。主要內閣成員有首相埃爾娜·索爾貝格(Erna Solberg,保守黨,女)、教育與融合大臣居里·梅爾比(Guri Melby,自由黨,女)、兒童與家庭事務大臣謝爾·英格夫·羅普斯塔(Kjell Ingolf Ropstad,基督教民主黨)、外交大臣伊娜·埃里克森·瑟雷德(Ine Eriksen Søreide,保守黨,女)等。
【主要網址】 政府http://www.regjeringen.no;議會http://www.stortinget.no
【行政區劃】 全國設1市10郡。
【司法機構】 法院獨立行使職能,分三級:最高法院,6個高等法院,64個區、市初審法院。此外還設有勞資糾紛法院、社會保障法院、土地認證法院等。最高法院設1名院長和19名大法官,院長為圖莉爾·瑪麗·厄于耶(Toril Marie Øie,女),2016年3月就任。檢察院隸屬司法部,總檢察長為約恩·西居爾·馬烏呂德(Jørn Sigurd Maurud),2019年11月就任。
【政 黨】 全國有20多個注冊政黨。
(1)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執政黨,1884年成立。代表金融、航運和工商業大壟斷資本利益,強調自由市場競爭,堅定擁護加入歐盟。黨員2.9萬人。主席埃爾娜·索爾貝格。
(2)自由黨(Liberal Party):執政黨,1884年成立。代表中小資產階級利益,反對極端壟斷和社會化,主張國際參與。黨員7000人。主席居里·梅爾比。
(3)基督教民主黨(Christian Democratic Party):執政黨,1933年成立。維護基督教傳統道德觀念,反對加入歐盟,支持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經援。黨員2萬人。主席謝爾·英格夫·羅普斯塔。
(4)工黨(Labour Party):在野黨,1887年成立。挪第一大黨。對內主張實行福利社會,實現充分就業、可持續發展、公正分配和加強社會福利。對加入歐盟持積極態度。黨員5.3萬人。主席約納斯·加爾·斯特勒(Jonas Gahr Støre)。
(5)進步黨(Progress Party):在野黨,1973年成立。對外國移民和申請避難者態度較苛刻,贊成加入歐盟,主張減稅。黨員2萬人。主席西芙·延森(Siv Jensen,女)。
(6)中間黨(Centre Party):在野黨,1920年成立。代表農場主和家庭農戶利益,堅決反對加入歐盟。黨員1.9萬人。主席特呂格韋·施拉斯沃德·維杜姆(Trygve Slagsvold Vedum)。
(7)社會主義左翼黨(Socialist Left Party):在野黨。1975年成立。奉行激進的社會民主主義路線,反對加入歐盟。主張外交上對美國相對獨立,注重環保。黨員1.2萬人。主席奧于敦·比約洛·里斯巴肯(Audun Bjørlo Lysbakken)。
其他政黨:綠色環境黨(The Green Party)、挪威共產黨(Norwegian Communist Party)、紅黨(The Red Party)等。
【重要人物】 國王哈拉爾五世:1937年生。1940年4月德國入侵挪威后,隨其母及兩個姐姐僑居美國,戰后回國。1955年入挪威軍事學院學習。1960年至1962年在英國牛津大學學習,1984年獲英國約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1977年獲陸海空上將軍銜。1957年9月被立為王儲,1991年1月21日即位。1985年4月以王儲身份訪華。1997年10月偕宋雅王后對華進行國事訪問。2008年8月偕宋雅王后來華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并觀賽。2018年10月偕宋雅王后對華進行國事訪問。
首相埃爾娜·索爾貝格:1961年生。社會、政治、統計和經濟學碩士。1989年起任議員,歷任議會財政、地方事務、選舉、衛生與護理、外交與國防事務等委員會委員。2001至2005年任地方政府與地區發展大臣。2004年起任保守黨主席。2013年10月起任首相。2006年以議會外交政策委員會副主席身份訪華。2017年4月對華進行正式訪問。
【經 濟】 挪威是擁有現代化工業的發達國家。20世紀70年代經濟發展速度較快,80年代有起有落,90年代初因取消石油生產限額,收入劇增,外貿順差大幅增加。1990年成立石油基金,2006年更名為“政府養老基金—全球”(即主權財富基金)。在油氣出口巨額收益的支撐下,近年來挪經濟狀況良好,失業率和通脹率維持在較低水平。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挪政府出臺了一攬子應對方案,挪經濟未受明顯沖擊,在較短時間內恢復穩定并重新實現連續增長。2014年以來,受油價下跌影響,挪油氣產業投資減少,經濟增速放緩,但基本面保持良好。2020年全球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后,挪實行較嚴格防控措施,疫情形勢總體可控,社會基本面保持穩定,經濟較快實現止跌復蘇。2020年主要經濟指標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約4026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7.9萬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0.8%
失業率:5.0%
挪主權財富基金市值:約1.31萬億美元(2020年底)
【資 源】 油氣、水力、森林、漁業資源豐富。截至2020年底,原油及天然氣預計總儲量為157億立方米(石油當量),已開采48%。水力資源豐富,可開發的水電資源約2140億度/年,已開發62%。北部沿海是世界著名漁場。
【工 業】 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海洋石油、化工、航運、水電、冶金等尤為發達。歐洲重要鋁、鎂生產國和出口國,硅鐵合金產品大部分供出口。20世紀70年代,挪近海石油工業興起,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挪現為世界第三大天然氣出口國,第八大石油出口國。
【農林漁業】 近三分之一國土在北極圈以內,農業面積98.2萬公頃,僅占國土面積2.6%,其中牧草地65.2萬公頃。農業以畜牧業為主,蛋、奶制品基本自給,蔬菜水果主要依靠進口。森林覆蓋率占國土面積37%。漁業是重要的傳統經濟部門,養殖業以三文魚為主,主要捕撈魚種為鱈魚、鯡魚、鮐魚、毛鱗魚等。2020年漁業捕撈量248萬噸,總價值216億挪威克朗;魚產品總出口量270萬噸,總價值1057億挪威克朗,其中三文魚110萬噸,總價值701億挪威克朗。
【服務業】 包括商業、旅游、運輸、通訊、金融、建筑、房地產、公共服務等。主要旅游城市有首都奧斯陸、第二大城市卑爾根等,西北部地區的峽灣和冰川等自然景觀享有盛名。
【交通運輸】 海運業發達。主要港口有奧斯陸、特隆赫姆和卑爾根,奧斯陸港年吞吐量約577萬噸。主要機場有奧斯陸、卑爾根和斯塔萬格。
【對外貿易】 主張自由貿易。外貿在經濟中地位重要。主要出口原油、天然氣、焦炭與精煉石油制品、金屬、各類機械、漁產品。主要進口機械、機動車、電子光學產品、金屬、化學原料及制品、食品。主要進口國包括瑞典、德國、中國等。主要出口國有英國、德國、荷蘭等。2020年,挪貨物進出口總額為1764億美元,同比下降6.0%。其中,出口1018億美元,同比下降0.9%;進口746億美元,同比下降12.2%。對外貿易順差272億美元,同比增長53.9%。
【對外援助】 重視對外援助,堅持將國民總收入(GNI)的1%用于外援。主要受援國有敘利亞、阿富汗、南蘇丹等。
【經濟團體和大公司】 挪威工商聯合會(NHO):1989年1月成立,由雇主協會、工業協會和手工業協會合并組成,是挪最大的企業家組織,成員包括全國1萬多個企業。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成立于1972年,是挪最大石油公司、北海最大原油生產商和西歐最大原油銷售商。2006年底與挪海德魯公司油氣部合并,現擁有2.1萬名員工。
挪威海德魯公司(Norsk Hydro):創建于1905年,全球著名鋁制品生產商。主要經營化工、輕金屬、化肥、水電、食品、醫藥等,34.3%的股本為挪威政府所有。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有1.3萬名員工。
【軍 事】 國王為名義上的最高統帥。內閣通過國防大臣掌握全軍。最高作戰指揮機構為最高國防司令部,國防司令埃里克·克里斯托弗森上將(Eirik Kristoffersen,2020年8月上任)。奉行與美國和北約結盟的防務政策,建有北約軍事基地。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12個月。現役軍人和文職人員共約1.6萬人。自1947年以來先后參加40余項國際維和行動,參加人員約6萬人次。
【文化教育】 1998年起實行十年制義務教育。學校大多數為公立,中央負責高等教育,地方負責中等和初等教育。各類在校學生總數約116萬人,教師9.9萬。有高等院校44所,學生約29萬人。奧斯陸大學為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大學,成立于1813年,在校學生約2.7萬人。此外還有卑爾根大學、挪威科技大學、特羅姆瑟大學、挪威生命大學、挪威商學院等高校。
【科 研】 科研經費40%以上由政府提供,其余由科研單位自籌。主要研究機構為“挪威科研理事會”,下設六個部門,分別負責工業和能源、生物生產和改良、環境與發展、文化和社會、自然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研究工作。
【新聞出版】 全國出版各種日報約60種,日平均發行量202萬份。另有其他報刊100余種。主要報紙有:《晚郵報》、《世界之路報》、《日報》、《卑爾根時報》等。
挪威通訊社(NTB):1867年成立,非官方。
挪威國家廣播公司(NRK):1933年建立,分廣播、電視兩部分,隸屬文化部。
【對外關系】 重視聯合國作用,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和國際及地區熱點問題斡旋,擔任2021—2022年度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挪威人賴伊于1946年至1953年擔任首任聯合國秘書長。是北約成員,將北約視為安全政策基石,前首相斯托爾滕貝格為現任北約秘書長。未加入歐盟,但高度重視同歐盟關系。是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和申根成員國。認為俄羅斯是最重要的鄰國,主張同俄發展建設性關系。主張深化和加強北歐內部協調與合作,在國際事務中“抱團發聲”。重視同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的關系,先后制定了“亞洲戰略”和“拉美計劃”。視北極事務為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是最先出臺北極戰略和政策文件的北極國家。重視氣候變化及減排問題,是最早批準《巴黎協定》的發達國家之一。重視對外援助,堅持將國民總收入(GNI)的1%用于外援。與140多個國家有外交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