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2024-04-19 11:37

【國名】瑞士聯邦(Swiss Confederation)。

【面積】41284平方公里。

【人口】873.8萬人,其中外籍人口約占26.5%。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及拉丁羅曼語4種語言均為官方語言,居民中講德語的約占62%,法語23%,意大利語8%,拉丁羅曼語0.5%,其他語言23%。信奉天主教的居民占33%,新教21%,其他宗教14%,無宗教信仰32%。(資料來源:瑞士聯邦統計局網站)。

【首都】伯爾尼(Bern),市區人口14.44萬。(資料資源:伯爾尼市官方網站)。

【國家元首】聯邦委員會全體成員集體作為國家元首。聯邦主席由聯邦委員會七名委員輪任,對外代表瑞士,任期一年。2023年聯邦主席是阿蘭·貝爾塞(Alain Berset,社民黨)。

【重要節日】新年:1月1日;復活節:春分月圓后第一個星期日;國慶節:8月1日;圣誕節:12月25日。

【簡況】位于中歐的內陸國。與奧地利、列支敦士登、意大利、法國和德國接壤。地處北溫帶,受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氣候交替影響,氣候變化較大,年平均氣溫9℃。

1291年8月1日,烏里、施維茨和下瓦爾登三個州在反對哈布斯堡王朝的斗爭中秘密結成永久同盟,此即瑞士建國之始。1815年維也納會議確認瑞士為永久中立國。1848年制定憲法,設立聯邦委員會,成為統一的聯邦制國家。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保持中立。

【政體】實行議會民主制。

【憲法】1848年制訂通過,1874年以來曾多次修改。瑞士實行“公民表決”和“公民倡議”形式的直接民主。凡修改憲法條款、簽訂期限為15年以上的國際條約或加入重要國際組織,必須經過公民表決并由各州通過方能生效。1999年瑞士公民表決通過新憲法,明確規定瑞士是聯邦制國家,各州有自己的憲法。聯邦政府管轄外交、財政、金融、聯邦稅收、貨幣、國防、海關、鐵路、郵電、能源、電視、廣播和社會保障等,其它事務由各州管轄。各州必須遵守聯邦的全國性法規并接受聯邦的監督。新憲法還確定了國際法高于國內法的原則。

【議會】聯邦議會是最高立法機構,由具有同等權限的國民院和聯邦院組成。只有兩院一致批準,法律或決議方能生效。國民院有200名議員,由公民普選產生,任期4年;聯邦院有46名議員,由各州選派,任期因州而異,最長4年。兩院議長任期均為1年。2022/2023年度國民院議長馬丁·堪迪納斯(Martin Candinas,中間黨),聯邦院議長布里吉特·哈伯莉—科勒(Brigitte Häberli-Koller,中間黨)。

本屆議會2019年10月產生,各主要政黨在兩院所占席位如下:

­

國民院

聯邦院

瑞士人民黨

55

7

社會民主黨

39

6

基督教民主人民黨新教人民黨/公民民主黨(中間黨團)

31

14

綠黨

30

5

自由民主黨

29

12

自由綠黨

16

-

【政府】聯邦委員會是國家最高行政機構,由7名委員組成,分任7個部的部長,實行集體領導,任期四年。設主席和副主席,由聯邦委員輪任,任期1年,不得連任。2023年度聯邦委員會組成如下:

聯邦主席兼內政部長阿蘭·貝爾塞(Alain Berset,社民黨),聯邦副主席兼國防、民防和體育部長薇奧拉·阿姆赫德(Viola Amherd,女,中間黨),聯邦委員兼經濟、教研部長居伊·帕姆蘭(Guy Parmelin,人民黨),聯邦委員兼財政部長卡琳·凱勒-祖特爾(Karin Keller-Sutter,女,自民黨),聯邦委員兼外長伊尼亞齊奧·卡西斯(Ignazio Cassis,自民黨),聯邦委員兼環境、交通、能源和通信部長阿爾伯特·羅斯提(Albert Rösti,人民黨),聯邦委員兼司法警察部長伊麗莎白·鮑梅—施耐德(Elisabeth Baume-Schneider,女,社民黨)。

【行政區劃】瑞士的行政區劃分為三級,即聯邦、州、市鎮。全國由26個州組成(其中6個州為半州):蘇黎世、伯爾尼、盧塞恩、烏里、施維茨、上瓦爾登(半州)、下瓦爾登(半州)、格拉魯斯、楚格、弗里堡、索羅圖恩、巴塞爾城(半州)、巴塞爾鄉(半州)、沙夫豪森、外阿彭策爾(半州)、內阿彭策爾(半州)、圣加侖、格勞賓登、阿爾高、圖爾高、提契諾、沃州、瓦萊、紐沙泰爾、日內瓦、汝拉。

【司法機構】聯邦法院是瑞最高司法機構。法院內設民事、刑事、公法和社會法法庭,現有聯邦法官38名,均由議會選舉產生,正、副院長每兩年改選一次。現任聯邦法院院長為伊夫·唐薩雷斯(Yves Donzallaz),副院長為弗朗索瓦·柴克斯(François Chaix)。

此外,瑞士還設有聯邦行政法院和聯邦刑事法院,負責審理行政申訴或上訴案件、瀆職案件及恐怖襲擊、泄密、叛國、洗錢等特殊刑事案件。

【政黨】大小政黨共有30多個,主要政黨有:

(1)人民黨(SVP),法語區稱中間民主聯盟,1971年由農民黨和民主黨合并組成。現任主席馬克·謝莎(Marco Chiesa)。

(2)自由民主黨(FDP),法語區稱激進民主黨,1894年成立。主席蒂埃里·布爾卡特(Thierry Burkart)。

(3)社會民主黨(SP),法語區稱社會黨,1888年成立。雙主席瑪蒂亞·梅耶爾(Mattea Meyer)和塞德里克·韋爾姆斯(Cédric Wermuth)。

(4)中間黨(Die Mitte),2021年1月由基督教民主人民黨(CVP)和公民民主黨(BDP)合并而成。主席格哈德·普菲斯特(Gerhard Pfister)。

(5)綠黨 (GPS),建于1983年。主席為巴爾特哈薩·格萊特里(Balthasar Glättli)。

(6)自由綠黨(GLP),建于2004年,自2007年起在全國范圍內參選。主席約爾克·格羅森(Jürg Grossen)。

(7)新教人民黨(EVP),建于1919年。主席莉莉安·施圖德(Lilian Studer)。

【重要人物】阿蘭·貝爾塞:聯邦主席兼內政部長,51歲,社民黨。經濟學博士。2003年至2011年任聯邦議會聯邦議員,其間任2008/2009年度聯邦議長。2011年12月當選聯邦委員,2012年1月起出任聯邦委員兼內政部長,2017年、2022年輪任聯邦副主席,2018年、2023年輪任聯邦主席(任期1年)。

【經濟】瑞士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實行自由經濟政策,政府盡量減少干預,對外主張自由貿易。

瑞士主要經濟數字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7316億瑞郎(2021年)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4055瑞郎(2021年)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4.2%(2021年)

貨幣名稱:瑞士法郎(簡稱瑞郎),1瑞郎=100生丁

通貨膨脹率:2.8%(2022年)

失業率:2,0%(2023年3月)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經濟事務秘書處、瑞士國家統計局)

【資源】瑞士礦產資源匱乏,僅有少量鹽礦、煤礦、鐵礦和錳礦。生產生活所需能源、工業原料主要依賴進口。水力資源豐富。森林面積131.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1.8%。

【工業】機械制造、化工、醫藥、高檔鐘表、食品加工是瑞士的主要支柱產業。工業技術水平先進,產品質量精良,在國際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除ABB、雀巢、諾華、蘇爾壽等著名大公司外,絕大多數為中小企業。

【農業】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燕麥、馬鈴薯和甜菜。肉類基本自給,奶制品自給有余。

【旅游業】旅游業十分發達,是僅次于機械制造和化工醫藥的第三大創匯行業。2022年1至11月,瑞士接待過夜游客350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8.4%,其中本地游客過夜數增長0.3%,外國游客增長99.7%。日內瓦、蘇黎世、巴塞爾等傳統旅游目的地游客明顯減少。

【交通運輸】以公路和鐵路運輸為主。

鐵路:總長5317公里,全部電氣化,鐵路密度居世界前列。2019年,列車客運周轉量達217億人公里。

公路:總長84675公里,分國道、州道、鎮道,其中國道1859公里,為公路交通主干。2020年公路客運周轉量達1108億人公里。

水運:水路航線總長562公里。2019年,全國私人船只9.6萬艘。重要內河港口為巴塞爾。

空運:主要國際機場有蘇黎世機場和日內瓦機場。2021年,民航總客運量1970萬人次。

管道運輸:有輸油管道109公里,天然氣管道1986公里。

【財政金融】近幾年聯邦財政收支情況如下:(單位:億瑞郎)

­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收入

710.8

725.2

744.7

719

778

支出

682.8

696.2

714.1

878

892

盈余

28

29

30.6

-159

-114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統計局網站)

金融業發達,2020年全國共有銀行約243家。最大城市蘇黎世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是僅次于倫敦的世界第二大黃金交易市場。

【對外貿易】外貿在經濟中占重要地位。95%的原料、能源和60%的消費品依靠進口;工業產品的70%-90%外銷,商品和服務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0%。近年進出口情況如下:(單位:億瑞郎)

­

2019

2020

2021

進口額

2760

2737

2965

出口額

3119

2994

3477

差額

359

257

512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統計局網站)

主要出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化工產品、醫藥、精密儀器、鐘表及食品,主要進口商品是原料、半成品和耐用消費品。主要貿易伙伴是歐盟、美國和中國。

【對外投資】2021年瑞士對外直接投資同比減少1113億瑞郎,投資存量達1.49萬億瑞郎。

(資料來源:瑞士央行網站)

【對外援助】瑞士將幫助戰亂國家恢復和平、發展經濟、消除貧困作為其發展援助的主要目標,并通過雙邊和多邊途徑加以實施。援助對象主要是非洲、亞洲、拉美地區貧窮的中、小發展中國家以及東歐和獨聯體國家。2021年,瑞士對外援助支出35.89億瑞郎,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0.51%。

【外國投資】2021年外國在瑞士直接投資同比減少1434億瑞郎,投資存量達1.06萬億瑞郎。

(資料來源:瑞士央行網站)

【軍事】實行民兵制,現役編制兵力14萬人,有陸、空軍兩個軍種。凡20-34歲身體健康的男性公民都必須服兵役,服役人員一生中參加軍訓時間總計280天。服役期間和退役后,單兵武器裝備均歸個人保管。1995年,瑞士頒布了第一部民役法,規定自1997年起公民可在軍役和民役間自由選擇。聯邦委員會擁有最高指揮權并通過國防部領導軍隊。總體作戰指導思想是防御戰。2021年國防開支約52.4億瑞郎,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71%。

【文化教育】教育事業由各州管理,自籌經費,自編教材。全國實行9年義務教育制,各類學校1萬余所。有3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和洛桑聯邦理工大學直屬聯邦。2020/2021年度9年義務教育學生約97.6萬人。2021/2022年度高等院校學生27.7萬人。

【新聞出版】有1個通訊社:瑞士通訊社。全國有報紙約80種,影響較大的是德語報紙《新蘇黎世報》、《每日導報》和《一瞥報》。瑞士榮格集團(Ringier AG)創立于1883年,是瑞士最大的綜合性媒體集團,總部在蘇黎世,全球擁有員工約7千余人。

各語區均有各自語言的廣播電視。瑞士公共廣播電視公司(SRG),總部設在伯爾尼,1997年開播,享有聯邦廣播特許權,負責用四種官方語言制作和播送廣播和電視節目。瑞士國際廣播電臺用官方語言和英語、西班牙語及阿拉伯語制作節目,通過無線電短波、衛星向國外傳送。

【對外關系】瑞士為永久中立國,自1815年以來一直奉行中立政策。自2002年9月加入聯合國以來,瑞外交政策更加突出人權和人道主義,大力開展斡旋外交,力圖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獨特作用,擴大瑞的國際影響。瑞2020年至2024年外交政策重點為維護和平與安全、促進國家繁榮、推動可持續發展、鞏固數字化治理。瑞現為2023/2024年度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責編:小朱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