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2024-04-23 11:48

【國 名】 布隆迪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Burundi,La République du Burundi)。

【面 積】 27834平方公里。

【人 口】 1260萬(2022年)。由胡圖(84%)、圖西(15%)和特瓦(1%)三個民族組成。官方語言為基隆迪語和法語,國語為基隆迪語,部分居民講斯瓦希里語。居民中61%信奉天主教,24%信奉基督教新教,2.5%信奉伊斯蘭教,3.2%信奉原始宗教,其余信奉其他宗教或不信教。

【首 都】 政治首都基特加(Gitega),人口約13.5萬。經濟首都布瓊布拉(Bujumbura),人口約130萬。

【國家領導人】 總統埃瓦里斯特·恩達伊施米耶(Evariste NDAYISHIMIYE),2020年6月18日當選。副總統普羅斯珀·巴宗班扎(Prosper BAZOMBANZA),總理熱爾韋·恩迪拉科布卡(Gervais NDIRAKOBUCA)。

【重要節日】 7月1日國慶節(獨立日)。

【簡 況】 位于非洲中東部赤道南側。內陸國。北與盧旺達接壤,東、南與坦桑尼亞交界,西與剛果(金)為鄰,西南瀕坦噶尼喀湖。西部湖濱與河谷及東部為熱帶草原氣候;中西部屬熱帶山地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0~24℃,最高可達33℃。2~5月為大雨季,9~11月為小雨季,其他月份為旱季。

17世紀以前建立了封建王國。1890年成為德屬東非的一部分。1922年成為比利時委任統治地。1946年聯合國將布交由比利時“托管”。1962年7月1日宣布獨立,成立布隆迪王國。1966年11月28日米歇爾·米孔貝羅(Michel MICOMBERO)發動政變成立布隆迪共和國。1976年11月1日讓·巴蒂斯特·巴加扎(Jean-Baptiste BAGAZA)發動政變成立布隆迪第二共和國。1987年9月3日皮埃爾·布約亞(Pierre BUYOYA)政變上臺就任總統,成立第三共和國。1992年實行多黨制。1993年6月,布舉行多黨總統和立法選舉,胡圖族最大政黨布隆迪民主陣線(簡稱“民陣”)主席梅爾希奧·恩達達耶(Melchior NDADAYE)當選總統,民陣獲議會絕對多數。10月,布發生軍事政變,恩達達耶總統被害身亡。政變引發大規模民族流血沖突。1994年1月,國民議會選舉民陣成員西普里安·恩塔里亞米拉(Cyprien NTARYAMIRA)為總統。4月6日,恩塔里亞米拉遇空難身亡。9月,民陣同原執政黨、圖西族政黨爭取民族進步統一黨(又稱“烏普羅納黨”,簡稱“烏黨”)等反對黨達成權力分配“政府契約”,國民議會選舉民陣成員西爾維斯特·恩蒂班通加尼亞(Sylvestre NTIBANTUNGANYA)為總統。1996年7月25日,由圖西族控制的軍隊發動政變,廢黜恩蒂班通加尼亞,推舉前總統布約亞為總統。2000年8月,在國際社會和周邊國家調解下,布政府與各政治派別簽署阿魯沙和平與和解協議。2001年11月1日,布過渡政府成立,布約亞出任過渡期前18個月總統,原民陣總書記、胡圖人多米蒂昂·恩達伊澤耶(Domitien NDAYIZEYE)出任副總統。2003年4月30日,根據阿魯沙和平與和解協議順利實行政權交接,恩達伊澤耶接任總統,圖西人阿爾方斯-馬里·卡德蓋(Alphonse-Marie KADEGE)出任副總統,布過渡期平穩進入第二階段。11月,布政府和最大的反政府武裝保衛民主力量(FDD)簽署一攬子和平協議,FDD加入過渡政府,布和平進程取得重大進展。

【政 治】 2005年6月至8月,布順利舉行地方、立法和總統選舉。FDD在地方、國民議會和參議院選舉中分別贏得63%、55%和88%的席位,成為執政黨,其領導人皮埃爾·恩庫倫齊扎作為唯一候選人當選總統,8月26日就職,隨后組成新政府。2006年9月7日,布政府與最后一支反政府武裝全國解放陣線(FNL)簽署全面停火協議。此后,雙方因有關落實協議的談判陷入僵局多次交火,并在國際社會斡旋下多次簽署停火或和平協議。2009年4月,全國解放陣線正式宣布放棄軍事斗爭。2010年6月28日,布舉行總統選舉,反對黨指責政府和執政黨在此前舉行的地方選舉中舞弊拒絕參選,恩庫倫齊扎作為唯一候選人以91.62%得票率蟬聯。2015年年初,布各方因大選問題產生嚴重分歧,國內局勢趨于緊張,并于5月發生未遂軍事政變。7月21日,布舉行總統選舉,恩庫倫齊扎以69.41%得票率勝出連任。2018年5月,布舉行公投高票通過修憲草案。2020年5月20日舉行總統選舉,執政黨候選人、總書記恩達伊施米耶以絕對優勢勝選,6月18日宣誓就職。2020年6月8日,恩庫倫齊扎因病去世。

【憲 法】 2005年3月18日,布頒布實施《后過渡時期憲法》。憲法規定:實行多黨制。胡圖和圖西兩族在政府和國民議會中所占比例分別不超過60%和40%,在參議院中各占50%。政府成員由總統征詢副總統意見后任命,由不同政黨代表組成,對總統負責。國防和安全力量服從于國家文職權力機關,由專業人員組成,不參加任何黨派,任何一族在國防力量中比例不得超過50%。2018年5月,布舉行修憲公投,并以73.26%支持率高票通過新憲法,主要內容包括:總統任期從5年延長至7年,可連任一次;政體從總統制變為半總統半議會制;將兩位副總統改為一位副總統和一位總理,均由總統任命。

【議 會】 兩院制,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組成。本屆國民議會和參議院于2020年8月成立。國民議會共有123席,議長熱拉澤·達尼埃爾·恩達比拉貝(Gelase Daniel NDABILABE),第一副議長恩塔魯蒂馬納(女,Sabine NTAKARUTIMANA),第二副議長加沙特西(Abel GASHATSI)。參議員共有39席,參議長埃瑪紐爾·辛佐哈蓋拉(Emmanuel SINZOHAGERA),第一副參議長斯佩·卡里塔斯·恩杰巴里卡努耶(女,Sprès Caritas NJEBARIKANUYE),第二副參議長希里亞克·恩施米里馬納(Cyriaque NSHIMIRIMANA)。

【政 府】 本屆政府成立于2020年6月,并于2022年9月改組,由總理和15名部長組成,名單如下:總統埃瓦里斯特·恩達伊施米耶(Evariste NDAYISHIMIYE);副總統普羅斯珀·巴宗班扎(Prosper BAZOMBANZA),總理熱爾韋·恩迪拉科布卡(Gervais NDIRAKOBUCA);內政、市鎮發展與公共安全部長馬丁·尼泰雷采(Martin NITERETSE);國防和退伍軍人部長阿蘭·特里貝爾·穆塔巴齊(Alain Tribert MUTABAZI);司法部長多米內·班揚金博納(Domine BANYANKIMBONA);外交與發展合作部長阿爾貝·欣吉羅(Albert SHINGIRO);財政、預算和經濟規劃部長奧達斯·尼永齊馬(Audace NIYONZIMA);國民教育與科研部長弗朗索瓦·哈維亞里馬納(François HAVYARIMANA);公共衛生與艾滋病防治部長利迪納·巴拉達哈納(Liduine Baradahana);環境、農業與牧業部長普羅斯珀·多迪科(Prosper Dodiko);基礎設施、裝備與社會住房部長迪厄多內·杜昆達內(Dieudonné DUKUNDANE);公職、勞動和就業部長韋努斯特·穆亞巴加(Venuste Muyabaga);水利、能源和礦業部長亞伯拉罕·烏維澤耶(Abraham UWIZEYE);商業、交通、工業和旅游部長卡比托麗娜·尼永茲吉耶(女,Capitoline NIYONZIGIYE);東共體事務、青年、體育和文化部長熱爾韋·阿巴耶霍(Gervais Abayeho);國家團結、社會事務、人權與性別平等部長伊梅爾德·薩布希米克(女,Imelde SABUSHIMIKE);通信、信息技術與媒體部長瑪麗·尚達爾·尼金貝雷(女,Marie Chantal NIJIMBERE)。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1個直轄市(布瓊布拉市)和17個省,各省名稱如下:布班扎、布瓊布拉農業、布魯里、坎庫佐、錫比托克、基特加、卡魯齊、卡揚扎、基隆多、馬康巴、穆朗維亞、穆因加、恩戈齊、魯塔納、魯伊吉、魯蒙蓋、姆瓦羅。2022年7月,布政府宣布重新劃分地方行政單位,全國改為5個省、42個區。同年12月,國民議會投票通過新區劃方案,計劃于2025年正式實施。

【司法機構】 司法權獨立于立法權和行政權,由各級法院、法庭依法行使。主要司法機構包括最高法院、憲法法院、特別最高法院、上訴法院、審計院、商業法庭、勞動法庭、省級法院,及總檢察院、地方檢察院等。最高法院和憲法法院成員由總統任命。現任最高法院院長埃瑪紐爾·加特雷茲(Emmanuel GATERETSE),憲法法院院長瓦朗坦·巴戈里坤達(Valentin Bagorikunda),總檢察長西爾韋斯特·恩揚德維(Sylvestre NYANDWI)。

【政 黨】 根據《憲法》和2011年9月頒布的《新政黨法》,實施多黨制,政黨依法在內政部注冊登記。截至目前,共有30余個合法政黨。

(1)保衛民主全國委員會-保衛民主力量(Comité National pour la Défense de la Démocratie-Forces pour la Défense de la Démocratie,CNDD-FDD),執政黨,以胡圖族為主體。曾為布最大反政府武裝力量,1994年從民主陣線中分裂出來。隨后內部又發生了兩次分裂,分成CNDD-FDD主流派及兩個少數派。主流派以恩庫倫齊扎為首,少數派分別萊奧納爾·尼昂戈馬(Léonard NYANGOMA)和讓·博斯科·恩達伊崗古魯基耶(Jean Bosco NDAYIKENGURUKIYE)為首。后兩派勢單力薄,影響有限。2003年11月與布過渡政府達成停火協議,2004年9月正式轉為合法政黨,并在2005年各級選舉中獲勝,成為執政黨。2007年2月,FDD召開特別黨代會,會議決定黨內最高權力機構為賢人委員會,并選舉恩庫倫齊扎總統為該委員會主席,前總書記馬納塞·恩佐博尼姆帕(Manassé NZOBONIMPA)擔任委員會書記;會議還選舉熱雷米·恩岡達庫馬納(Jérémie NGENDAKUMANA)為黨的新任主席。2012年3月,保衛民主力量舉行第二屆全國代表大會,選舉帕斯卡爾·尼亞本達(Pascal NYABENDA)為主席、維克多·布里庫基耶(Victor BURIKUKIYE)為第一副主席、約瑟夫·恩塔卡盧蒂馬納(Joseph NTAKARUTIMANA)為第二副主席。2016年8月,保衛民主力量舉行特別黨代會,對黨內機構進行改組,選舉出由5人組成的賢人委員會,恩庫倫齊扎總統擔任賢人委員會主席和終身成員。會議還決定以總書記取代黨主席一職,埃瓦里斯特·恩達伊施米耶(Evariste NDAYISHIMIYE)任黨總書記。2021年1月,保衛民主力量舉行特別黨代會,選舉雷韋里安·恩迪庫里(Réverien Ndikuriyo)約為新任總書記。2020年大選后,該黨在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分別占據86席和34席。

(2)全國自由大會黨(Congrès National pour la Liberté):最大反對黨,2019年2月在“布隆迪人民的希望”聯盟基礎上成立。黨主席阿加東·盧瓦薩(Agathon Rwasa)曾任全國解放力量黨主席,在2020年總統選舉中得票率24.19%,位列第二。2020年大選后,該黨在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分別占據32席和1席。

(3)爭取民族進步統一黨(Union pour le Progrès National,UPRONA):簡稱烏黨,1959年1月成立,是圖西族最大政黨。布獨立以后長期執政。1993年6月多黨選舉失敗后,失去執政黨地位。1996年布約亞重新執政后,黨內出現分裂。2001年11月,布過渡政府成立,布約亞出任過渡期前18個月總統。2005年大選后,烏黨成為第三大黨。2010年在國民議會和參議院選舉中,烏黨成為第二大黨。2016年8月,烏黨舉行全國黨代會,選舉新一屆領導班子,阿貝爾·加沙特西(Abel GASHATSI)任黨主席。2020年大選后,該黨在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分別占據2席和1席。

(4)布隆迪民主陣線(Front pour la démocratie au Burundi-FRODEBU):簡稱民陣,胡圖族主要政黨之一,1986年成立。黨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尊重、捍衛、促進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的真正的主權國家。1993年,民陣在總統大選和立法選舉中獲勝,黨主席恩達達耶當選總統,民陣成為執政黨。10月,恩遇刺身亡。1994年黨內因政見分歧而發生分裂。2001年11月1日過渡政府成立后,民陣前總書記恩達伊澤耶出任副總統,民陣主席米納尼任國民議會議長。2005年立法選舉失敗后,米納尼被罷免主席職務,原總書記萊昂斯·恩岡達庫馬納(Léonce NGENDAKUMANA)當選主席,厄弗拉希·比基爾馬納(Euphrasie BIGIRMANA)當選總書記。2006年3月,宣布退出政府,成為反對黨。

(5)保衛民主全國委員會(Conseil National pour la Défense de la Démocratie-CNDD),于1994年10月從民主陣線中分裂出來,即CNDD-FDD尼昂戈馬派。原主張武裝斗爭、國際軍事干預和改組布軍隊。1998年6月,尼昂戈馬參加阿魯沙和談,后簽署了阿魯沙和平與和解協議并加入過渡政府。黨主席尼昂戈馬現流亡國外。

2015年8月,CNDD與民陣(FORDEBU)、真正民陣(FORDEBU-Nyakuri)、爭取和平與發展聯盟(UPD)和執政黨保衛民主力量中部分成員、公民社會代表等在亞的斯亞貝巴成立反對派聯盟“遵守阿魯沙協議和重建法治國家全國委員會(CNARED)“,要求成立過渡政府,重新組織大選。聯合國、非盟、東共體及美西方均要求布政府與以CNARED為代表的反對派開展包容性對話,通過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危機,但布當局以CNARED中包含布國內暴力事件策劃者為由,拒絕CNARED參與對話。

其他政黨還有:公民權利運動(MRC)、盾黨(MSP INKINZO)、胡圖人民解放黨(PALIPEHUTU)、人民和解黨(PRP)、人民黨(PP)、爭取民主和經濟社會發展集合運動(RADDES)、布隆迪人民聯盟(RPB)、爭取權利和發展全國聯盟(ANADDES)、自由黨(PL)、社會民主黨(PSD)、勞動者獨立黨(PIT)、布非拯救聯盟(ABASA)、民族復興黨(PARENA)、遠見者同盟(INTWARI)、布隆迪爭取民主與和解黨(PDR)、布隆迪爭取發展自由聯盟(ALIDE)、布隆迪爭取民主和發展新同盟(NADEBU)、布隆迪爭取和平與發展聯盟(UPD)等。

【重要人物】 埃瓦里斯特·恩達伊施米耶(Evariste NDAYISHIMIYE),1968年出生于基特加省,胡圖族。1991年考入布瓊布拉大學法律系。1995年加入反政府武裝保衛民主力量,2004年被任命為布國防軍負責后勤的副總參謀長。此后恩先后擔任總統府軍辦主任、民辦主任、內政和公安部長等實權要職。2016年成為布執政黨總書記,2020年6月18日當選總統。

【經 濟】 農牧業國家,經濟以農業為主。上世紀90年代以來,布隆迪戰爭頻仍,局勢動蕩。1996年7月政變后遭受長達30個月的經濟制裁,西方國家援助基本停滯,加之難民問題和氣候因素,經濟形勢嚴重惡化,國內生產總值比戰前累計下降了22-25%。2000年布政府與各政治派別達成和平協議后,國際援助逐步恢復,經濟形勢有所好轉。2009年1月,布達到重債窮國減債倡議完成點,獲得減免14億美元的債務。2012年2月,布出臺《第二代增長和減貧戰略框架》文件。10月,布政府在日內瓦召開“布發展合作伙伴大會”,與會各方承諾提供資金26億美元。2018年8月,布出臺《國家發展規劃(2018-2027)》,旨在為布未來10年經濟社會發展指明方向,力爭到2027年實現10.7%的經濟增長。2015年年初以來,因國內局勢緊張,外援大幅減少,布經濟狀況急劇惡化。2022年主要經濟指標估算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36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85.7美元。

經濟增長率:3.3%。

貨幣名稱:布隆迪法郎(簡稱布郎)。

匯率:1美元≈2826布郎。

通貨膨脹率:18.3%。

(資料來源:商務部)

【資 源】 礦藏主要有鎳、泥炭、鈰、釩、錫、金、高嶺土等。鎳礦儲量2.61億噸,品位為1.5%。泥炭儲量約5億噸。磷酸鹽儲量3050萬噸,品位11.1-12.6%。釩儲量1600萬噸。石灰石儲量200萬噸。金礦分布較廣,西北部儲量較大,開采于20世紀30年代。森林覆蓋率為10.9%。

【工 業】 工業基礎薄弱。從業人數占勞動力人口的2%。2020年工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7.6%,主要有農產品加工、化工、紡織、煙酒和發電等,均為中小企業。啤酒業是布產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工業。

【農牧業】 約有90%的勞動力人口從事農牧業。已耕地面積8851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31.8%,其中可灌溉面積約200平方公里。2021年農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8.7%。糧食種植面積占耕地面積的90%,主要有玉米、大米、豆類、薯類、芭蕉等。近年來糧食年產量為120多萬噸。經濟作物占耕地面積的10%,主要有咖啡、茶葉、棉花等。畜牧業原較發達,現逐年衰退。天然牧場7277平方公里,占全國面積的28.2%,畜牧業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

【服務業】 近年來,服務業發展較快,2020年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0%。

【交通運輸】 無鐵路。

公路:各類公路總長13600公里。經濟首都布瓊布拉為交通樞紐。陸運主要線路由布瓊布拉向北經盧旺達、烏干達至肯尼亞的蒙巴薩港,全長2025公里。

水運:主要航道為坦噶尼喀湖,航線總長175公里。主要線路系由坦噶尼喀湖南下至坦桑尼亞基戈馬港,再轉鐵路抵達累斯薩拉姆港,全長1428公里。主要港口為布瓊布拉港,有500米長碼頭,可同時停靠5艘貨輪。

空運:布瓊布拉國際機場可起降波音747客機等大型客機,由布隆迪國家航空管理局(RSA)管理,2012至2014年布瓊布拉機場出入境旅客人數穩定在每年25萬人左右。比利時航空公司開通了從布瓊布拉直飛布魯塞爾的航班。布國家航空公司還辟有通往盧旺達、烏干達、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和南非的航線。

【通信設施】 世界上電話覆蓋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國家電信局是布唯一的固定電話運營商,全國共有固話用戶18300個(2021年)。全國有U-Com,Onatel,Africell和Econet,Lacel,Lumitel六家移動電話運營商,用戶776萬個。互聯網普及率約為13.3%,由U-Com,Onatel,Usan Bu和Cbinet四家網絡運營商提供網絡支持。布隆迪布瓊布拉城域網項目于2015年初開始運營,連通肯尼亞蒙巴薩、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的海底電纜,可以向消費者提供寬帶網服務。

【財政金融】 財政收入主要靠各種稅收和外國、國際組織的貸款和贈款。近年來由于舉行選舉和國家重建,政府預算有所增加。2020-2021年財政收入1.14萬億布郎。

主要銀行有:布隆迪共和國銀行,1964年成立,為中央銀行,在政府指導下制定官方匯率。最大的三家商業銀行分別是布瓊布拉信貸銀行、布隆迪商業銀行和互助銀行。

【對外貿易】 主要出口產品有咖啡、茶葉等,主要進口產品為工業制成品和燃料等。2022年主要出口對象國是阿聯酋、剛果(金)、瑞士、巴基斯坦,主要進口來源國是中國、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印度、坦桑尼亞。外貿連年逆差。近年進出口貿易情況如下(單位:百萬美元):

­ 2020 2021 2022
出口 121.8 177.5 190
進口 690.5 785.5 1162

(資料來源:商務部)

【外國援助】 1996年7月政變后,鄰國對布實行經濟制裁,外援大量減少。1999年制裁解除,西方援助相繼重新啟動。主要來自法、比、美、日、挪威、聯合國難民署、世界糧食計劃署、歐盟、國際開發協會等。因2015年選舉危機,西方主要援助伙伴暫停預算和項目援助,僅保留人道主義緊急援助。2022年接受官方發展援助4.202億美元。

【人民生活】 約86%人口生活在農村,50%以上不足17歲,平均每名婦女生育6個孩子,年人口增長率2.7%。2021年平均預期壽命62歲,新生兒死亡率38%,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8.17%。貧困人口占人口總數的64.6%。

【醫療衛生】 采用醫療互助基金和醫療證辦法,軍人就醫全部免費,平民實行部分免費醫療,公職人員每月向互助基金交納工資的6%,政府財政補貼4%。醫療證可全家使用,憑醫療證就醫者交納醫藥費的20%。2006年,布政府提出實施5歲以下兒童醫療免費和婦女分娩免費政策。平均每25000人有一個衛生醫療中心,70%的醫生集中在首都。常見病有瘧疾、艾滋病、血吸蟲病、肝炎、霍亂等。15-49歲人群中,HIV病毒攜帶者為0.9%(2021年)。

【軍 事】 1967年3月7日建軍,2005年結束過渡期后組建新的國防軍和警察部隊,胡圖和圖西族官兵各占50%。布國防軍由陸軍、空軍、水軍組成。總統為武裝部隊統帥。軍隊總參謀部下設海軍局和空軍局分管水軍和空軍。總參謀長普里姆·尼勇加博(Prime NIYONGABO)。

全國設1個衛戍區和5個軍區,20個兵營。總兵力約4.3萬人,其中陸軍、水軍和空軍共2.7萬人,警察1.6萬人。陸軍有步兵、裝甲兵、機械兵、炮兵、通訊兵、工兵、建筑工程兵和偵察營等。空軍在布瓊布拉和基特加設有空軍基地,另有一個傘兵營。士兵服役期為6年,軍官為職業軍人。國防開支一般占國家預算的20%。戰亂期間,軍費開支比例較高,一度占財政預算的30%。近年來,隨著布和平進程的推進,軍費開支有所下降。2021年軍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約1.9%。近年來,布積極參與聯合國和非盟的維和行動,是派遣維和士兵最多的非洲國家之一。

【文化教育】 內戰期間許多學校關閉或被毀。2005年9月起實行小學6年免費義務教育制,小學入學新生大幅增加,校舍短缺。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統計,自布實施小學免費教育以來,布學生入學率已經從2005年的58%增長至2018年的93%。2021年布15歲以上人口識字率約75%。中學教育分普通中學、中等師范學校和中等技術專業學校3種類型。布隆迪有7所公立大學,29所私立大學。布隆迪大學是唯一的綜合性公立大學,2017年在校生達13000余人。此外還有高等農業學院、城市建設規劃技術學院、軍事干部學院、神學院、國際關系研究中心和高等貿易、新聞、司法警官等大專院校。

【新聞出版】 主要報刊有:《新生報》,官方法文日報,1978年4月創刊;《團結》周刊,基隆迪文官方刊物,主要面向農村;此外還有多家私營報紙。

布隆迪新聞社為官方通訊社,1976年6月創建。

布隆迪廣播電臺是國家電臺,分一臺和二臺,一臺用基隆迪語對內廣播,二臺用法語、英語和斯瓦希里語對內對外廣播。此外還有數家民辦電臺。

布隆迪電視臺為國家電視臺,1982年12月由法國援建,每天17~23時用基隆迪語、法語播放新聞和專題節目。

【對外關系】 奉行睦鄰友好、不干涉別國內政、不結盟及國際合作的外交政策。重視睦鄰友好,希望通過地區合作推動本國內部問題的解決,支持非洲經濟一體化呼吁國際社會關注布局勢并對布提供援助。2015年以來,因大選問題與西方國家持續對抗。2020年大選后同西方國家關系趨于緩和。目前,布已與129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同比利時的關系】 布曾是比殖民地,兩國傳統關系較深。1996年布發生政變后,比曾一度中斷了與布的合作。近年來,比加大了對布援助力度。2005年3月和12月,恩達伊澤耶總統和恩庫倫齊扎總統先后訪比。2007年4月和7月,比外交大臣德古赫特和國防大臣弗拉奧分別訪布。2008年3月,布外長巴圖姆布維拉訪比,與比方簽署兩國政府合作協議。2009年10月,恩庫倫齊扎總統訪比。2010年1月,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瓦納克爾訪布。11月,比國防大臣戴爾庫爾訪布。2012年1月和3月,布第二副總統魯菲基里、外長卡瓦庫雷分別訪比。7月,比利時王儲菲利普出席布獨立50周年慶典。2014年4月,恩庫倫齊扎總統赴比出席第四屆歐非峰會,并順訪比。2015年,比以布選舉不透明、公平、可信且布政府拒絕與反對派對話為由,中止了對布除人道主義援助外的其他援助。布隨后驅逐了比駐布大使。布政府、執政黨保衛民主力量多次公開指責比干涉布內政,支持反對派策劃顛覆布政權。2016年10月,比新任駐布大使遞交國書。2017年3月,布外長尼亞米特韋訪比并會見比外交大臣雷德爾斯。2021年4月至5月,布外長欣吉羅訪問比利時、法國和瑞士及歐盟機構。2022年2月,歐盟正式解除對部經濟制裁,恩達施米耶總統應邀赴布魯塞爾參加第六屆歐非峰會,其間外長欣吉羅會見比外交大臣維爾梅斯。

【同法國的關系】 布法關系長期穩定發展,兩國簽有經濟、技術、軍事、文化等合作協定。法在布專家、技術人員共150余人。1996年7月布發生政變后,法一度停止了與布的合作,僅向布提供人道援助。2000年阿魯沙和平與和解協議簽署后,法逐步恢復了對布援助,并宣布免除布所有債務。2005年10月,布法達成協議恢復兩國間軍事合作。2006年2月,法外長杜斯特-布拉齊訪布,會見恩庫倫齊扎總統。11月,恩庫倫齊扎總統訪法。2007年2月,恩庫倫齊扎總統赴法出席第24屆法非首腦會議。2011年7月,法國民議會議長阿夸耶訪布。2013年3月,恩庫倫齊扎總統對法進行國事訪問。12月,恩庫倫齊扎總統赴法出席在巴黎舉行的法非和平安全峰會。2014年6月,恩庫倫齊扎總統再度訪法。2015年布危機爆發后,法中止了與布國防和安全領域合作。2016年7月,法提議的關于向布派遣228名聯合國警察的2303號決議在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布國內爆發大規模反法游行。2021年4月,布外長欣吉羅訪問法國。

【同美國的關系】 美在醫療衛生、農業、環保、能源和培訓等方面向布提供援助。2005年8月,美負責非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詹達伊·弗雷澤出席布總統就職儀式。9月,恩庫倫齊扎總統赴美參加紀念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12月,美將布納入“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2006年3月,布國民議會議長納哈約訪美。2007年3月,美負責非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詹達伊·弗雷澤訪布,會見了恩庫倫齊扎總統。11月,美參議院代表團訪布。12月,美宣布將對布年度財政援助由1860萬美元上調至2860萬美元。2008年5月,恩庫倫齊扎總統訪美。2012年3月、2013年6月,布第二副總統魯菲基里兩次訪美。2014年2月,美同布簽署《美軍地位協定》。8月,恩庫倫齊扎總統赴美出席首屆美非峰會。2015年11月,美認為恩庫倫齊扎總統謀求連任違反民主良政原則,將布從“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中除名。同月,美宣布對包括布公安部長在內的4人實施制裁。2018年11月,美宣布繼續延長對布公安部長等4人制裁,2021年11月美宣布將制裁解除。2022年2月,美宣布與布簽署總額達4億美元的一攬子援助協議;12月,布總統恩達伊施米耶應邀赴美出席第二屆美非峰會。

【同非洲國家關系】 重視睦鄰友好,強調鄰國對布和平的重要作用,積極恢復和發展同周邊國家關系。1999年1月22日,第7次布隆迪問題大湖地區國際組織首腦會議決定中止對布經濟制裁后,布與鄰國關系不斷改善。2006年4月,大湖地區“三方加”會議在布瓊布拉召開,布隆迪、盧旺達、剛果(金)外長和烏干達國防部長,以及美國、歐盟、非盟、聯合國等國家和組織與會,會議就打擊本地區非法武裝,加強安全合作等進行討論,并發表聯合公報。2007年7月,布正式加入東部非洲共同體。2012年7月,布舉行獨立50周年慶典活動,非洲國家中肯尼亞、中非、赤道幾內亞、索馬里、剛果(金)、坦桑尼亞六國總統以及烏干達副總統、盧旺達總理等出席。2013年7月,盧旺達、肯尼亞總統和加蓬國民議會議長、烏干達副總理等外國政要出席布獨立51周年慶典。2016年2月,南非、加蓬、塞內加爾、毛里塔尼亞總統及埃塞俄比亞總理受非盟峰會委托共同訪布,參與解決布危機的談判。2018年4月,加蓬總統邦戈訪布。2019年2月,索馬里總統穆罕默德訪布。2020年11月,恩達伊施米耶訪問赤道幾內亞,赴加蓬出席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第18次峰會。2021年2月,埃塞俄比亞總統薩赫勒-沃克·祖德訪布;3月,恩達伊施米耶總統對埃及進行正式訪問;4月,恩達伊施米耶總統赴剛果(布)參加薩蘇總統就職典禮;5月,恩達伊施米耶總統赴肯尼亞參加肯獨立日活動。2022年7月,布隆迪接任東非共同體輪值主席,積極推動解決非洲大湖地區熱點問題。

布隆迪同盧旺達獨立前同屬比利時托管地,兩國在民族、宗教、語言、文化和風俗等方面相同或相似,在民族、僑民等問題上時有摩擦。1996年7月布發生政變后,盧參加了對布制裁。制裁中止后,兩國關系迅速改善。布總統布約亞、恩達伊澤耶、恩庫倫齊扎等多次訪盧。2008年5月,布第一副總統薩欣古武訪盧。7月,盧參議長比魯塔訪布。2010年8月,恩庫倫齊扎總統同卡加梅總統互致賀電,祝賀對方成功連任。2011年1月、9月,盧總統卡加梅兩次訪布。2015年布危機爆發后,布指責盧支持布叛亂分子,盧方予以否認。2016年8月,布政府宣布中止對盧貿易,并停止了兩國間公共交通線路運營。同年12月,布方召回其駐盧大使。2020年6月布新政府上臺后,布盧互動有所增加。2020年10月,兩國外長舉行會晤。2022年一季度,布盧互派總統特使,兩國司法部長和總檢察長實現會晤;10月,布宣布重新開放布盧陸路邊境。

布與剛果(金)在歷史、地理、經濟、文化方面有著密切聯系。1998年剛果(金)沖突爆發后,布政府軍進入剛境內,兩國關系惡化。2001年約瑟夫·卡比拉任剛總統后,兩國關系有所改善。剛允諾不再支持布反政府武裝,布從剛撤軍。2003年2月,布約亞總統與剛(金)和盧旺達外長簽署了旨在推動地區和平進程的《布魯塞爾約定》。2005年2月,布外長西農古魯扎訪剛。2010年3月,布在時隔15年后再次向剛派遣大使。4月,恩庫倫齊扎總統訪剛,這是布總統25年來首次訪剛,雙方就布選舉、安全合作等問題交換了意見。2012年底剛果(金)東部局勢再度惡化后,布政府支持剛果(金)政府打擊叛軍。2017年10月,兩國外長、防長召開首屆部長級磋商,重點討論加強兩國邊境地區安全等議題。2019年1月,布第二副總統布托雷赴剛出席齊塞克迪總統就職儀式。6月,齊塞克迪總統對布進行工作訪問。2020年10月,剛外長通巴訪布。2021年7月,布總統恩達伊施米耶訪剛。2022年5月,剛總統齊塞克迪訪布。

布重視發展同坦桑尼亞關系。布一半以上進出口物資經坦轉運。目前仍有大量布難民流落在坦。1996年7月布發生政變后,坦聯合其它布鄰國對布實施經濟制裁,兩國關系嚴重惡化。1999年制裁中止后,布坦關系開始改善,兩國總統多次互訪。2008年1月,恩庫倫齊扎對坦進行工作訪問。6月,布第一副總統薩欣古武赴坦參加次地區發展問題首腦峰會。11月,布第一副總統薩欣古武赴坦出席基奎特總統就職儀式。2015年5月布發生政變時,恩庫倫齊扎正在坦參加東共體特別峰會。在坦方協助下,恩順利回國。2016年2月,坦前總統姆卡帕被東非共同體任命為布危機調解人,與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一道就布問題進行調停。2017年7月,恩庫倫齊扎訪坦,會見馬古富力總統。2020年9月,恩達伊施米耶訪坦,與馬古富力總統舉行會談。11月,布總理本約尼赴坦出席馬古富力總統就職典禮。2021年7月,坦桑尼亞總統哈桑對布進行國事訪問,10月布總統恩達伊施米耶對坦桑尼亞進行國事訪問。

布同烏干達關系較密切,布大量物資須途經烏進口。1996年7月布發生政變后,烏在對布制裁問題上態度強硬。1998年布啟動和平進程后,烏對布制裁終止。2000至2008年,布總統多次訪烏。2010年4月,布第一副總統薩欣古武赴烏出席第三屆東共體投資大會。10月,布第二副總統魯菲基里作為布政府特使訪烏,出席在坎帕拉舉辦的國際商業展及烏獨立48周年慶典活動。2012年底剛果(金)東部局勢再度惡化后,布在大湖地區國際會議(CIRGL)框架下與烏加強溝通與合作,恩庫倫齊扎總統多次赴坎帕拉出席CIRGL峰會。烏總統穆塞韋尼被東共體委任為布危機調解人。2021年5月,恩達伊施米耶總統赴烏干達出席穆塞韋尼總統就職儀式。2022年10月,恩達施米耶總統赴烏出席烏獨立60周年慶典并會見穆塞韋尼總統。

­

 

責編:小朱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