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2024-04-24 11:36

  【國名】津巴布韋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Zimbabwe)。

  【面積】39萬平方公里。

  【人口】1690萬。主要有紹納族(占84.5%)和恩德貝萊族(占14.9%)。官方語言為英語、紹納語和恩德貝萊語。58%的居民信奉基督教,40%信奉原始宗教,1%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哈拉雷(Harare),人口187萬。9~11月平均氣溫為16~32℃,4~8月平均氣溫為7~21℃。

  【國家元首】總統(tǒng)埃默森·姆南加古瓦(Emmerson Mnangagwa ),2017年11月24日就任,2018年8月當選連任。

  【重要節(jié)日】獨立日:4月18日;英雄節(jié):8月11日;建軍節(jié):8月12日;團結日:12月22日。

  【簡況】非洲東南部內陸國。東鄰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和西北與博茨瓦納、贊比亞毗鄰。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均氣溫22℃;10月溫度最高,平均32℃;7月溫度最低,平均13~17℃。

  公元1100年前后開始形成中央集權國家。13世紀,卡倫加人建立莫諾莫塔帕王國,15世紀初王國達到鼎盛時期。1890年淪為英國南非公司殖民地,1895年被命名為南羅得西亞。1923年英國政府接管該地,給予“自治領”地位。1953年,英國將南羅得西亞、北羅得西亞(今贊比亞)和尼亞薩蘭(今馬拉維)合組為“中非聯(lián)邦”。1963年底“聯(lián)邦”解體。1964年,南羅得西亞白人右翼勢力組成以伊恩·史密斯為首的政府,并于1965年11月宣布獨立。20世紀60年代,津巴布韋非洲人民聯(lián)盟(簡稱人盟)和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聯(lián)盟(簡稱民盟)先后成立,進行反對白人種族主義統(tǒng)治的武裝斗爭。1979年,津巴布韋各派在英國主持下召開倫敦制憲會議。1980年2月底舉行議會選舉,穆加貝領導的民盟獲勝。同年4月18日獨立,定國名為津巴布韋共和國。

  【政治】獨立后,政局曾長期穩(wěn)定。2000年至2002年,津政府實施“快速土改計劃”,征收白人土地,用于安置無地或少地的黑人農民,導致社會矛盾激化,經濟下滑,陷入政、經危機,朝野尖銳對立。西方國家對津實施經濟制裁,對津高官實行禁止入境等一系列“精確制裁”,支持反對黨,要求穆加貝總統(tǒng)下臺。

  2008年3月29日,津舉行總統(tǒng)、議會和地方政府“三合一”選舉。在議會眾議院選舉中,民盟首次輸給民革運茨萬吉拉伊派,失去多數席位,在總統(tǒng)選舉中,民革運茨萬吉拉伊派候選人茨萬吉拉伊得票47.9%,民盟候選人穆加貝得票43.2%。選舉結果未及時公布并因此引發(fā)爭議。由于二人票數均未過半,2008年6月27日津舉行第二輪總統(tǒng)選舉,茨萬吉拉伊在選前退出,穆加貝以85.5%的得票率當選,但反對黨和西方國家對此不予承認。9月15日,在南非總統(tǒng)姆貝基的調解下,津民盟、民革運茨萬吉拉伊派和民革運穆坦巴拉派簽署組建聯(lián)合政府的《全面政治協(xié)議》。2009年2月13日,津聯(lián)合政府成立。穆加貝繼續(xù)擔任總統(tǒng),茨萬吉拉伊任總理,民革運穆派總裁穆坦巴拉、茨派副總裁庫佩任副總理。津聯(lián)合政府成立后運轉正常,國內局勢基本穩(wěn)定。2013年7月31日,津舉行總統(tǒng)、議會和地方政府“三合一”選舉。穆加貝以61%的得票率擊敗茨萬吉拉伊(得票率約為34%),當選津新一屆總統(tǒng),穆領導的民盟獲得眾議院2/3以上議席。8月22日,穆加貝總統(tǒng)宣誓就職。2017年11月,津政局發(fā)生突變,穆加貝在各方壓力下辭去總統(tǒng)職務,姆南加古瓦就任總統(tǒng)。2018年7月30日,津舉行總統(tǒng)、議會和地方政府“三合一”選舉,姆南加古瓦以50.8%得票率當選總統(tǒng)。8月26日,姆南加古瓦總統(tǒng)宣誓就職。民盟獲得眾議院2/3以上議席。2018年、2019年民盟兩次全國代表大會推舉和確認姆南加古瓦為2023年總統(tǒng)選舉民盟唯一候選人。

  【憲法】首部憲法于1979年12月在英國主持下由津巴布韋各主要黨派在倫敦蘭開斯特大廈舉行的制憲會議上制訂,獨立時開始生效,后經數次修改。憲法規(guī)定津實行總統(tǒng)內閣制。2005年,國民議會通過第17號憲法修正案,增設參議院,規(guī)定津議會實行兩院制。2007年,津議會通過第18號憲法修正案,規(guī)定總統(tǒng)任期由6年改為5年,與議員任期相同;總統(tǒng)、議會和地方政府選舉同時舉行,并對議會議席數量和產生方式進行調整。根據2008年9月15日津兩黨三方簽訂的分權協(xié)議,津議會于2009年2月通過了第19號憲法修正案,確立聯(lián)合政府的框架結構,并將在津聯(lián)合政府成立兩年內完成制定新憲法。2013年3月,津新憲法草案順利通過全民公投,并于5月經穆加貝總統(tǒng)簽署生效。新憲法對總統(tǒng)權力予以限制,規(guī)定總統(tǒng)任期不得超過兩屆(十年后生效),總統(tǒng)作出解散議會等重大決定須經議會三分之二多數通過等。

  【議會】本屆議會于2018年7月選舉產生,9月3日就職。眾議院有270個議席,其中民盟占179席,民革運聯(lián)盟占88席,民革運茨派占1席,愛國先鋒黨占1席,獨立議員1席。 眾議長雅各布·穆登達(民盟),2013年9月就任,2018年9月連任。參議院共有80個議席,民盟占34席,民革運聯(lián)盟占25席,民革運茨派占1席,酋長18席,殘疾人代表2席。參議長邁布爾·奇諾莫娜(民盟,女),2018年9月就任。

  【政府】實行總統(tǒng)內閣制,內閣成員由總統(tǒng)任命。2018年9月組成新一屆內閣,目前主要成員如下:總統(tǒng)埃默森·姆南加古瓦(Emmerson Mnangagwa),副總統(tǒng)康斯坦丁諾·奇溫加(Constantino Chiwenga),財政和經濟發(fā)展部長穆蘇利·恩庫貝(Mthuli Ncube),國防和老兵部長奧帕·穆欣古里(Oppah Muchinguri),地方政府部長朱利·莫約(July Moyo),外交和國際貿易部長弗雷德里克·沙瓦(Frederick Shava),公共服務、勞工和社會福利部長保羅·馬維馬(Paul Mavima),工商部長塞克賽·恩曾扎(Sekesai Nzenza),內政和文化遺產部長卡贊貝·卡贊貝(Kazembe Kazembe),高等教育和科技發(fā)展部長阿蒙·穆爾維拉(Amon Murwira),基礎教育部長凱恩·馬泰馬(Cain Mathema),土地、農業(yè)、水資源、文化和農村重新安置部長安克希斯·馬蘇卡(Anxious Masuka),礦業(yè)部長溫斯頓·奇坦杜(Winston Chitando),能源和電力開發(fā)部長蘇達·澤木(Soda Zhemu),交通和基礎設施發(fā)展部長菲利克斯·姆霍納(Felix Mhona),新聞、宣傳和廣播服務部長莫妮卡·穆茨萬古瓦(Monica Mutsvangwa),信息通訊和郵政部長詹凡·穆斯韋雷(Jenfan Muswere),環(huán)境、旅游和接待行業(yè)部長曼加利索·恩德洛武(Mangaliso Ndlovu),青年、體育、藝術和娛樂部長柯絲蒂·考文垂(Kirsty Coventry),衛(wèi)生和兒童福利部長康斯坦丁諾·奇溫加Constantino Chiwenga)(兼),司法和議會事務部長齊揚比·齊揚比(Ziyambi Ziyambi),婦女事務、社區(qū)和中小企業(yè)發(fā)展部長西滕比索·尼奧尼(Sithembiso Nyoni),國家住房和社會福利設施部長丹尼爾·加爾韋(Daniel Garwe),國家安全部長歐文·恩庫貝(Owen Ncube)。

  【行政區(qū)劃】 2004年2月全國行政區(qū)劃調整,由8個省增加到10個省,各省的名稱分別為:馬尼卡蘭(Manicaland)、東馬紹納蘭(Mashonaland East)、中馬紹納蘭(Mashonaland Central)、西馬紹納蘭(Mashonaland West)、馬旬戈(Masvingo)、北馬塔貝萊蘭(Matabeleland North)、南馬塔貝萊蘭(Matabeleland South)、中部(Midlands)、哈拉雷(Harare)和布拉瓦約(Bulawaya)。

  【司法機構】津全國司法首腦為首席大法官,也是憲法法院和最高法院的首腦,由總統(tǒng)任命。現(xiàn)任首席大法官戈弗雷·奇迪奧西庫(Godfrey Chidyausiku),2001年8月就職。司法系統(tǒng)由以下法院組成:憲法法院、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勞工法院、行政法院、地方法院、習慣法法院等。總檢控官約翰內斯·托馬納(Johannes Tomana)。

  【政黨】實行多黨制。主要政黨有:

  (1)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聯(lián)盟—愛國陣線(Zimbabwe African National Union-Patriotic Front):簡稱民盟,津獨立以來執(zhí)政至今。1963年8月8日成立,1987年與津巴布韋非洲人民聯(lián)盟合并,仍稱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聯(lián)盟—愛國陣線, 約有300萬黨員。黨的宗旨是“建立和保持一個依據我們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實際的社會主義社會,并為實現(xiàn)經濟獨立、繁榮和平均分配國家財富創(chuàng)造條件”。 2017年12月,民盟舉行全國代表大會,姆南加古瓦出任黨主席兼第一書記。同月,奇溫加、莫哈迪出任副主席兼第二書記。

  (2)爭取民主變革運動(Movement for Democratic Change):簡稱民革運,最大反對黨。約有120萬黨員。1999年9月在哈拉雷成立,得到大部分城鎮(zhèn)居民和一些白人的支持。2001年以來,其候選人先后當選馬旬戈、布拉瓦約、哈拉雷等市市長。在2002年3月舉行的總統(tǒng)選舉中,其候選人獲得42%的選票。2005年下半年,民革運在是否參加參議院選舉問題上陷入內部紛爭,并于2006年初分裂為“參選派”和“抵制派”。兩派均自稱民革運正統(tǒng),分別選舉各自的組織機構。“抵制派”主席為摩根·茨萬吉拉伊(Morgan Tsvangirai)。“參選派”主席原為亞瑟·穆坦巴拉(Arthur Mutambara)。2011年1月,該派舉行全國代表大會,選舉該黨原秘書長、聯(lián)合政府工商部部長紐比為新主席。此后,“穆派”改稱為“鈕派”。2014年10月31日至11月1 日,民革運茨派舉行第四屆全國代表大會,茨萬吉拉伊連任黨主席。2018年2月,茨萬吉拉伊去世,茨派原副主席查米薩聯(lián)合穆祖瑞等黨內大佬,完成黨內力量整合。同年3月,查米薩被任命為茨派主席。但另一名茨派原副主席庫佩不承認查米薩領導地位,并繼續(xù)使用茨派黨徽。2018年7月大選前,查米薩領導茨派聯(lián)合鈕派等其他6個小黨,組成民革運聯(lián)盟并成為該聯(lián)盟總統(tǒng)候選人。在總統(tǒng)選舉中,查米薩以44.3%的得票率位居第二。2021年1月民革運舉行特別黨代表大會,道格拉斯·姆旺祖拉(Douglas Mwonzora)當選新任總裁。

  【重要人物】埃默森·姆南加古瓦:總統(tǒng)、民盟主席兼第一書記。1942年9月生。早年參加津民族獨立斗爭。1980年津獨立后,歷任國家安全部長,司法、法律和議會事務部長,代理財政部長,眾議長,農村住房與社會和諧部長,國防部長,司法部長等職。2014年12月起任副總統(tǒng)兼司法部長、民盟副主席兼第二書記。2017年10月至11月,先后被解除司法部長、副總統(tǒng)、民盟副總統(tǒng)兼第二書記職務,并被開除黨籍。津政局突變后,于11月19日恢復民盟副主席兼第二書記職務。24日,接任總統(tǒng)。12月,出任黨主席兼第一書記并成為2018年大選民盟總統(tǒng)候選人。

  康斯坦丁諾·奇溫加:副總統(tǒng)、民盟副主席兼第二書記。1956年7月生。1973年加入民盟。曾在贊比亞和坦桑尼亞接受軍事訓練。1978年,任民盟最高軍事指揮部副政委。1981年起歷任津陸軍旅長、陸軍司令部后勤局局長、陸軍參謀長、陸軍司令。2004年出任國防軍司令,晉升上將。2017年12月卸任國防軍司令并退出現(xiàn)役,出任副總統(tǒng)兼國防與老兵部長、民盟副主席兼第二書記。2018年9月連任副總統(tǒng)。

  【經濟】自然資源豐富,工農業(yè)基礎較好,正常年景糧食自給有余,曾為世界第三大煙草出口國。2000年以來,因實施“快速土改計劃”受到西方制裁,經濟大幅縮水。外匯、燃油和生活必需品短缺,通貨膨脹率激增,大量人口涌入鄰國。2008年3月后,經濟狀況進一步惡化,至當年年底經濟基本崩潰,財政、金融和稅收等關鍵部門基本停止運轉,水電、通訊、醫(yī)療、教育等社會公共管理職能幾近癱瘓。2009年2月,聯(lián)合政府成立后,經濟形勢有所好轉。2016年以來,經濟困難加劇,流動性嚴重短缺。2017年12月,姆南加古瓦政府成立后,努力建設“經濟新秩序”,但仍面臨諸多困難。2019年以來,受風災和旱災影響,經濟陷入萎縮。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貿易、旅游、投資降幅較大。

  2020年主要經濟指標如下:(數據來自倫敦經濟季評)

  國內生產總值(名義):197億美元。

  經濟增長率(實際):-4.4%。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322美元

  貨幣:津巴布韋元

  通貨膨脹率:595%

  外債總額:130億美元

  【資源】自然資源豐富,有煤、鉻、鐵、鉑金、金、鉆石等。煤蘊藏量約270億噸。鐵蘊藏量約2.5億噸。鉻和石棉的儲量均很大。工業(yè)用林面積11.5萬公頃。

  【工礦業(yè)】工業(yè)門類主要有金屬和金屬加工、食品加工、石油化工、飲料和卷煙、紡織服裝、造紙和印刷等。工業(yè)從業(yè)人口約占總勞力的15%,礦業(yè)從業(yè)人口約占4.5%。津新政府成立后,召開礦業(yè)投資大會,推進國有企業(yè)改革,將礦業(yè)和制造業(yè)列入優(yōu)先發(fā)展領域,建立黃金加工中心,出臺鉆石開采措施,增加礦產品出口附加值。

  【農牧業(yè)】主要生產玉米、煙草、棉花、花卉等,畜牧業(yè)以養(yǎng)牛為主。耕地面積3328萬公頃,農業(yè)人口占全國人口的67%。受干旱影響,2015年和2016年糧食作物出現(xiàn)大面積歉收。2017年農業(yè)雖獲得豐收,但缺糧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2018年谷物產量估計下降24%左右,但煙草產量創(chuàng)近年來新高。2019年受颶風“伊代”和旱災影響,農業(yè)產值下降8%。2020年降水增加,農業(yè)生產面臨有利條件,糧食緊張有望在一定程度緩解。

  【旅游業(yè)】津勞動力總數中有4.5%從事旅游業(yè),另有4%從事與此相關行業(yè)。全國有70多家星級旅館。最著名的風景點為維多利亞瀑布,還有26個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保護區(qū)。2013年8月,津與贊比亞聯(lián)合舉辦第20屆聯(lián)合國旅游組織大會。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大,萎縮嚴重。

  【交通運輸】以鐵路、公路和航空為主,海運主要通過南非的德班港(距哈拉雷1700公里)和莫桑比克的貝拉港(距哈拉雷600公里)。鐵路通往南非、莫桑比克、贊比亞和博茨瓦納。

  鐵路:總長4300公里,其中哈拉雷至達布卡(DABUKA)的300公里為電氣化鐵路。2000/2001年度客運量133萬人次,貨運量884萬噸。

  公路:總長8.5萬公里,其中1.9萬公里為國家級公路,1.5萬公里為瀝青路面。

  空運:津巴布韋航空公司曾經營多條國際及國內航線。有3個國際機場,分別為哈拉雷、布拉瓦約和維多利亞瀑布機場。

  【對外貿易】主要出口煙草、黃金、鐵合金,主要進口機械、工業(yè)制成品和化工產品。約與27個國家或地區(qū)有貿易關系。2020年出口額約為42億美元,進口額約為46.5億美元。(資料來源:倫敦經濟季評)

  【外國援助】2002年起,國際金融機構和西方主要國家停止向津提供除糧援等人道主義援助外的其他援助。2008年3月津發(fā)生選舉爭議及8月爆發(fā)霍亂疫情后,國際社會加大了對津人道援助。2014年11月,歐盟解除對津發(fā)展援助限制。2017年12月津新政府成立后,歐盟先后承諾向津提供兩筆共3200萬美元援助。

  【人民生活】近年來,由于工資上漲幅度遠低于通貨膨脹率,導致實際工資下降。全國共有各類醫(yī)院244個,診所1378個,病床2.1萬張,醫(yī)護人員與病人比例約1:430。艾滋病問題嚴重,感染率為14%。

  【軍事】津國防軍于1980年建立,是由原民盟、人盟游擊隊和白人政權軍隊整編而成。實行志愿兵役制。最高軍事決策機構是國防委員會。總統(tǒng)兼武裝部隊總司令。津國防軍下設陸軍和空軍兩個軍種。總兵力4萬人,其中陸軍3.5萬人,空軍5000人。現(xiàn)國防軍司令菲利普·西班達(Philip Sibanda)上將,陸軍司令埃德扎·齊蒙約(Edzai Chimonyo)中將,空軍司令埃爾森·莫約(Elson Moyo)中將。

  【教育】實行中小學低收費普及教育。現(xiàn)有小學4734所,中學1570所,高等學校13所。1996~2002年,小學入學率年平均80%。成人識字率為89%, 其中男性為93%,女性為85%。津巴布韋大學是津最著名的綜合性大學,始建于1953年。

  【新聞出版】《先驅報》為津最大日報,發(fā)行量16.5萬份。該報主要反映政府觀點,政府擁有該報50%的股份。其他主要報紙有《星期日郵報》、《新聞日報》、《每日新聞報》《記事報》、《金融公報》、《津巴布韋獨立報》等。

  津巴布韋全非通訊社(ZIANA):成立于1981年10月。為津官方通訊社。

  津巴布韋廣播公司(ZBC):1933年成立,為政府所有。分電臺和電視臺兩部分。電臺有4個臺,即英語臺、非洲臺、音樂臺和教育臺,分別以英 語、紹納語和恩德貝萊語播出;電視臺建于1960年。

  【對外關系】奉行不結盟政策。推行睦鄰友好方針,以發(fā)展同非洲國家特別是南部非洲國家關系為外交重點。大力推行“東向”政策,加強與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的關系。在“民主、人權”等問題上與西方國家存在嚴重分歧。與西方國家關系緊張,受到英國、美國及歐盟等制裁,但津新政府成立后雙方關系有所緩和。積極參與地區(qū)和國際事務,是不結盟運動、77國集團、非洲聯(lián)盟、南部非洲發(fā)展共同體成員國。同110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同中國的關系】 見“中國同津巴布韋的關系”

  【同美國的關系】美曾為津的主要援助國之一。2001年以來,兩國關系惡化。2001年8月,美國會參議院通過《津巴布韋民主和經濟恢復法案》,其中包含多條制裁津的內容,津政府對此予以批評。2002年以來,美國對津領導人實行禁止入境等制裁。2005年1月,美將津列為全球6個“暴政前哨國家”之一。2008年3月津大選后,美不承認選舉結果,要求穆加貝總統(tǒng)下臺。2008年7月,美與英國一道強行推動聯(lián)合國安理會表決制裁津決議草案,有關決議草案最終被否決。 2009年2月,津聯(lián)合政府成立后,美對津政策有所緩和,加大了對津人道援助。2013年以來,美國務院負責非洲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布里吉提、前駐聯(lián)合國代表安德魯·楊先后訪津,美并放松對津制裁,但未邀請穆加貝總統(tǒng)出席于2014年8月舉行的美非峰會。2017年1月奧巴馬總統(tǒng)發(fā)表公告,決定將對津制裁再延長一年。津新政府上臺后,美恢復對津高層接觸。2018年和2019年,特朗普總統(tǒng)兩次決定將對津巴布韋制裁再延長一年。2019年6月,姆南加古瓦總統(tǒng)赴莫桑比克出席美非商業(yè)峰會。10月,美國增加津受制裁對象,津外長莫約發(fā)表聲明警告美方勿干涉津內政。2020年9月,美助理國務卿納吉同津外長莫約通電話。2021年3月,拜登總統(tǒng)決定對津巴布韋制裁延長一年。

  【同英國的關系】津英關系曾十分密切。英國是津主要貿易伙伴,并在津有大量投資。2000年,由于津政府推行快速土改觸動英利益,兩國關系惡化。2002年津大選后,英國指責民盟政府舞弊,對津實行禁止高官入境、凍結其海外財產、禁售軍火等制裁并一再延長、擴大。2003年12月,英聯(lián)邦首腦會議在英推動下決定繼續(xù)中止津成員國資格,津隨即退出英聯(lián)邦。2008年3月津大選后,英公開要求穆加貝總統(tǒng)下臺,并與美聯(lián)手強行推動聯(lián)合國安理會表決制裁津決議草案。津新政府成立后,英對津政策有所緩和。2014年以來,歐盟大幅減輕對津制裁,英國對津制裁與歐盟保持一致。姆南加古瓦就任總統(tǒng)后,英方先后派出3位首相特使訪津,推動英津關系正常化。2019年7月,津外長莫約訪英。英國脫歐后,仍維持對津制裁。

  【同其他國家關系】2019年1月,姆南加古瓦總統(tǒng)訪問俄羅斯、白俄羅斯、阿塞拜疆和哈薩克斯坦。10月,姆南加古瓦總統(tǒng)再次赴俄,出席首屆俄非峰會。8月,姆南加古瓦總統(tǒng)赴日本出席東京非洲發(fā)展國際會議(TICAD)橫濱峰會。

  【同非洲國家的關系】重視發(fā)展同非洲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積極參與地區(qū)政治事務和經濟合作;與莫桑比克簽有友好條約和防務協(xié)定;與安哥拉、納米比亞和剛果(金)關系密切,簽有共同防務協(xié)定;與南非、贊比亞和馬拉維等周邊國家保持睦鄰關系,重視與南非在經貿領域的合作。2019年8月,第39屆南部非洲發(fā)展共同體峰會決定將10月25日設定為“反制裁日”,呼吁解除對津制裁。南共體國家已連續(xù)兩年在“反制裁日”呼吁盡早解除對津制裁。

 

責編:小朱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