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2024-04-25 09:43

【國 名】 科特迪瓦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ôte d'Ivoire, La République de Côte d'Ivoire )。

【面 積】 322463平方公里。

【人 口】 2938萬(2022年)。全國有69個民族,分為4大族系:阿肯族系約占42%,曼迪族系約占27%,沃爾特族系約占16%,克魯族系約占15%。近年來,來自布基納法索、加納、幾內亞、馬里和利比里亞等國的外國僑民人口數目增長較快,目前約占人口總數的26%。各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全國大部分地區通用迪烏拉語(無文字)。官方語言為法語。42%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34%信奉基督教,16.7%無宗教信仰,其余信奉原始宗教等。

【首 都】 政治首都亞穆蘇克羅(Yamoussoukro),人口約25萬。經濟首都阿比讓(Abidjan),人口約551萬。2~4月氣溫最高,平均為24~32℃;8月氣溫最低,平均為22~28℃。1983年3月12日,科決定將首都遷往亞穆蘇克羅,但至今政府機構和外交使團仍留在阿比讓,2018年成立的參議院位于亞穆蘇克羅。

【國家元首】 阿拉薩內·德拉馬內·瓦塔拉(Alassane Dramane Ouattara)

【重要節日】 國慶日:8月7日。

【簡 況】 位于非洲西部。西與利比里亞和幾內亞交界,北與馬里和布基納法索為鄰,東與加納相連,南瀕幾內亞灣,海岸線長約550公里。屬熱帶氣候。北緯7°以南為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5℃;北緯7°以北為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略高于南部。全年分為四個季節:4月至7月中旬為大雨季,7月中旬至9月為大旱季,9月至11月為小雨季,12月至次年3月為小旱季。

中世紀時期境內曾建立過一些小王國。11世紀,塞努弗人在北部建立的宮格城為當時西非南北貿易中心之一。15世紀后半葉,葡萄牙、荷蘭、法國殖民者相繼入侵。1893年淪為法自治殖民地。1958年12月,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1960年8月7日獨立,但仍留在“法蘭西共同體”內。翌年4月脫離共同體。首任總統費利克斯·烏弗埃-博瓦尼,曾7次蟬聯,直至1993年12月7日逝世。議長亨利·科南·貝迪埃繼任總統。1995年10月,貝迪埃勝選蟬聯。1999年12月,前總參謀長羅貝爾·蓋伊發動軍事政變,自任總統和全國救國委員會主席。2000年10月,人民陣線候選人巴博當選總統。2002年9月,科部分軍人發動兵變,引發內戰,政府軍與叛軍形成南北對峙局面。2007年3月,科政府與叛軍簽署《瓦加杜古協議》,結束內戰,宣布進入政治過渡期。2010年10月和11月,科先后舉行兩輪總統選舉,巴博和反對黨“共和人士聯盟”候選人瓦塔拉分別宣布勝選并宣誓就職總統,雙方對立最終升級為全國范圍的武裝沖突,并以巴博被捕宣告選后危機結束。

【政 治】 瓦塔拉于2011年5月宣誓就職,并于6月組建新政府。2015年10月,瓦塔拉以83%的高得票率贏得大選,蟬聯總統。2016年10月,科特迪瓦舉行全民公投,以93.4%支持率通過新憲法,決定設立副總統一職,增設參議院。2020年7月,統一黨總統選舉候選人、總理庫利巴利因病去世,瓦塔拉再次宣布參選。11月,瓦塔拉再次以94.27%的得票率贏得大選連任,任期至2025年。2022年4月,瓦塔拉改組政府并任命蒂耶莫科·科內為副總統,任命帕特里克·阿希繼續擔任總理。

聯合國于2004年4月向科部署駐科特迪瓦行動團(簡稱聯科團)。隨著近年科政局恢復穩定,2016年4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決定全面解除對科制裁,并于2017年6月30日前撤出聯科團。2017年6月,聯科團正式從科特迪瓦全部撤出。

2016年3月13日,科特迪瓦海濱城市大巴薩姆發生科歷史上首次恐怖襲擊,造成15名平民和3名士兵死亡,30余人受傷。基地組織北非分支伊斯蘭馬格里布宣布對此事件負責。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科暴發,科政府迅速建立國家防控指揮體系,啟動疫苗接種計劃,截至2022年9月,科約40%人口已完成至少1劑疫苗接種。2023年4月,科特迪瓦宣布結束新冠疫情衛生緊急狀態,新冠疫情轉入常態化管理。

【憲 法】 2000年7月全民公決通過科獨立后的第二部憲法。憲法規定,科實行共和總統制,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分立?偨y是國家元首,也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享有最高行政權力,由普選產生,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一次。總理為政府首腦,由總統任命。

【議 會】 實行兩院制,即國民議會和參議院,是國家最高立法機構,每屆任期5年。2021年3月科舉行新一屆國民議會選舉,在255個議席中,執政黨統一黨占137席,反對派共占91席(其中民主黨63席,人民陣線2席,其它反對黨26席),獨立候選人26席,空缺1席。現任議長為阿達馬·比克多戈(Adama Bictogo)。參議院共有99個席位,其中三分之二通過選舉產生,三分之一由總統任命。2018年3月舉行參議院選舉,執政聯盟獲得50席,獨立參議員獲得16席。本屆參議院2018年4月成立,原總統府負責政治對話和機構關系部長讓諾·阿胡蘇—夸迪奧當選首任參議長。

【政 府】 本屆政府于2021年4月成立,F政府成員包括:總理,政府首腦:帕特里克·阿希(Patrick Achi);國務部長兼外交、非洲一體化與海外僑民部長:坎迪婭·卡米索科·卡馬拉(Kandia KAMISSOKO CAMARA,女);國務部長兼國防部長:泰內·比拉希馬·瓦塔拉(Téné Birahima OUATTARA);國務部長兼農業與農村發展部長:科貝納·夸西·阿朱馬尼(Kobenan Kouassi ADJOUMANI);掌璽,司法與人權部長:讓·桑桑·康比萊(Jean Sansan KAMBILE);內政與安全部長:瓦貢多·迪奧曼德(Gal Vagondo DIOMANDE);水資源與森林部長:阿蘭·理查德·東瓦希(Alain Richard DONWAHI);計劃與發展部長:尼婭萊·卡巴(Nialé KABA,女);交通部長:阿馬杜·科內(Amadou KONE);經濟與財政部長:阿達馬·庫利巴利(Adama COULIBALY);公職與行政現代化部長:安妮·德西蕾·烏洛托(女Mme Anne Désirée OULOTO);建設、住房與城市化部長:布魯諾·納巴涅·科內(Bruno Nabagné KONE);預算與國有資產部長:穆薩·薩諾戈(Moussa SANOGO);水利部長:洛朗·查巴(Laurent TCHAGBA);裝備與道路養護部長:阿梅德·科菲·夸庫(Amedé Koffi KOUAKOU);國民教育與掃盲部長:瑪麗亞圖·科內(Mariatou KONE,女); 和解與民族團結部長:貝爾坦·夸迪奧·科南(Bertin KOUADIO KONAN);貿易與工業部長:蘇萊曼·迪亞拉蘇巴(Souleymane DIARRASSOUBA);體育促進與體育經濟發展部長:保蘭·克洛德·丹霍(Paulin Claude DANHO);新聞、媒體與法語國家事務部長,政府發言人:阿馬杜·庫利巴利(Amadou COULIBALY);青年發展、就業安置與公民服務部長,政府副發言人:馬馬杜·杜爾(Mamadou TOURE);私營部門投資與發展促進部長:埃馬紐埃爾·埃斯梅爾·埃西斯(Emmanuel Esmel ESSIS);中小企業促進、手工業與非正式部門轉型部長:費利克斯·阿諾布萊(Félix ANOBLE);動物與水產資源部長:西迪·蒂耶莫科·杜爾(Sidi Tiémoko TOURÉ);旅游與娛樂部長:西安杜˙福法納(Siandou FOFANA); 促進良政、能力建設與反腐部長:埃皮法納·佐羅·比·巴洛(Epiphane ZORO BI BALLO);數字經濟、通訊與創新部長:羅歇·費利克斯·阿多姆(Roger Félix ADOM);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長:阿達馬·迪亞瓦拉(Adama DIAWARA);健康、公共衛生與全民醫療保險部長:皮埃爾·丹巴(Pierre DIMBA);礦業、石油與能源部長:托馬斯·卡馬拉(Thomas CAMARA);清潔與衛生部長:布瓦凱·福法納(Bouaké FOFANA);團結與減貧部長:米絲·貝爾蒙德·多戈(Myss Belmonde DOGO,女);就業與社會保障部長:阿達馬·卡馬拉(Adama KAMARA);婦女、家庭與兒童部長:娜塞內巴·杜爾(Nassénéba TOURÉ,女);技術教育、職業培訓與學習部長:科菲·恩蓋桑(KOFFI N’GUESSAN);文化、藝術產業與演出部長:阿萊特·巴杜·恩蓋桑·夸梅(Arlette Badou N’GUESSAN KOUAMÉ,女);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部長:讓-呂克·阿西( Jean-Luc ASSI);外交、非洲一體化與海外僑民部負責非洲一體化的部長:阿爾西德·杰杰(Alcide DJÉDJÉ);建設、住房與城市化部負責社會住房的國務秘書:恩蓋桑·拉塔耶·科菲(N’Guessan Lataille KOFFI);公職與行政現代化部負責行政現代化的國務秘書:布里斯·夸梅·夸西( Brice Kouamé KOUASSI);交通部負責海洋事務的國務秘書:塞萊斯坦·塞雷·多赫(Célestin SEREY DOH);就業與社會保障部負責社會保障的國務秘書:克拉麗絲·卡沃·馬希(Clarisse KAVO MAHI,女)。

【行政區劃】 科特迪瓦行政區劃劃分為地區、大區、省三級,共有14個地區(2個自治地區和12個普通地區)、31個大區、109個省。

【司法機構】 科司法機構主要包括初審法院、上訴法院、最高法院和特別最高法庭。各級法院設有相應的檢察院或總檢察院。

【政 黨】 1990年4月宣布實行多黨制,現有150多個政黨,主要有:

(1)統一黨即“爭取民主與和平烏弗埃主義者聯盟”(Rassemblement des Houphouëtistes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a Paix,RHDP),執政黨。前身是以共和人士聯盟(Rassemblement des Républicains)為主體的政黨聯盟,以科開國總統烏弗埃·博瓦尼的治國理念為指導思想,目標是重建團結,服務國家建設,促進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實現國家繁榮。2018年7月,統一黨召開成立大會,定名為“爭取民主與和平烏弗埃主義者聯盟”,推舉瓦塔拉為黨主席并負責組建統一黨領導委員會和臨時機構。2019年1月,統一黨召開首屆黨代會,并正式確認瓦塔拉為黨主席。

(2)科特迪瓦民主黨(Parti Démocratique de Côte d'Ivoire):反對黨。1946年4月30日成立,創始人為科首任總統費利克斯·烏弗埃-博瓦尼,是科成立最早的政黨。在阿肯族為主的中東部地區特別是亞穆蘇克羅和布瓦凱市影響較大。口號是和平、自由、務實、開放和對話,主張對內通過“對話”和“和解”,實現民族團結;對外通過“對話”和“和平”,在正義的基礎上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該黨曾于科1960年獨立后至1999年底執政。2010年該黨總統候選人貝迪埃與瓦塔拉結成競選聯盟,該黨成員加入了瓦塔拉組成的新政府。2018年9月,民主黨主席貝迪埃宣布該黨退出執政聯盟和統一黨建設進程,但仍有不少民主黨人士繼續留在政府任職。主席亨利·科南·貝迪埃(Henri Konan Bédié),總書記阿爾方斯·馬蒂·杰杰(Alphonse Mady Djédjé)。

(3)科特迪瓦人民陣線(Front Populaire Ivoirien):簡稱人陣,主要反對黨。1983年3月在法國成立,骨干力量為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克魯族為主的中西部地區及經濟首都阿比讓影響較大。主張平等、自由、公正和多黨民主,奮斗目標是建立人人平等的民主制度,實行社會主義。1999年12月軍事政變后,參與過渡政府。2000年10月,該黨候選人巴博在大選中獲勝后上臺執政。2011年4月科大選危機結束后,巴博及黨主席恩蓋桑等被關押,部分骨干流亡加納,原第二副主席、國民議會議長庫利巴利7月宣布退出人陣并另立新黨。11月,巴博被科政府移交國際刑事法院。人陣抵制了立法選舉。2013年8月,人陣黨主席恩蓋桑獲釋。2019年1月,巴博被國際刑事法院有條件釋放,2021年6月巴博返科。目前人陣主席阿菲·恩蓋桑(Affi N'Guessan),總書記阿涅·莫奈(Agnès Monnet,女)。

其他政黨還有科特迪瓦民主愛國聯盟(Union Démocratique et Patriotique de Côte d’Ivoire)、公民民主聯盟(Union Démocratique et Citoyenne)、社會民主黨(Parti Social Démocrate)等。

【重要人物】 總統阿拉薩內·德拉馬內·瓦塔拉:1942年1月1日生于科特迪瓦丁博克羅。信奉伊斯蘭教。曾留學美國,獲經濟學碩士、博士學位。長期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西非國家中央銀行工作。1990年11月被博瓦尼總統任命為科首任總理。1999年任“共和人士聯盟”主席。2011年5月正式就任總統。2015年10月,瓦塔拉獲得連任。2020年10月,瓦塔拉再次當選總統。

【經 濟】 獨立后,實行以“自由資本主義”和“科特迪瓦化”為中心內容的自由經濟體制。20世紀60、70年代經濟發展迅速,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創造了“經濟奇跡”。進入80年代后,受西方經濟危機的影響,經濟狀況惡化。90年代中期曾一度復蘇。1999年科發生軍事政變后,經濟急劇惡化。2007年內戰結束后,經濟低速回升。2011年4月科大選危機結束后,新政府積極開展恢復重建,大力扶持港口、石油等重點部門,振興咖啡、可可等支柱產業,整頓金融市場,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積極爭取外援和外資,取得一定成效。2012-2015年科經濟年均增長率約為9.2%。瓦塔拉連任總統后,提出經濟結構轉型,制定了2016-2020國家發展規劃,2021年提出2021-2025國家發展規劃(PND)。2022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GDP):651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200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6.5%。

貨幣名稱: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franc de la Communauté financière d’Afrique),簡稱非洲法郎(FCFA)。

匯率:1歐元=656非洲法郎。

通貨膨脹率:5.3%。

(資料來源:2023年第二季度《倫敦經濟季評》)

【資 源】 主要礦藏有鉆石、黃金、錳、鎳、鈾、鐵和石油。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約2.2億桶,天然氣儲量1.1萬億立方米,鐵礦石15億噸,鋁礬土12億噸,鎳4.4億噸,錳3500萬噸。森林面積250萬公頃。受長期戰亂影響,科能礦資源開發對國民財富的貢獻率不到1%,2017年科石油產量為1244萬桶?频V產資源開發占國內生產總值不到5%,目前僅有黃金和錳實現工業化開采,2019年黃金和錳礦石產量分別為32噸和118萬噸。2014年3月,科國民議會通過新《礦業法》。2021年科近海勘探發現大規模油氣田,初步探明原油儲量約15至20億桶、天然氣約510至680億立方米。

【工 業】 農產品加工業是主要工業部門。其次是棉紡織業、煉油、化工、建材和木材加工工業。1996年新油田開采后,礦產能源業在工業領域所占比重逐年增加。2015年科石油產量為1073萬桶,同比增加55.6%?圃俏鞣请娏Υ髧嘤嚯娏ο蜇悓帯⒍喔绲葒隹凇J軕饋y影響,電力行業一度發展緩慢,2010年甚至從周邊國家進口電力。2012年起發電量逐步增加,2015年發電量約為85.27億千瓦時,同比增加3.79%,并為科創造約1.65億美元外匯收入。2017年發電量為2200兆瓦。

【農 業】 農業是科經濟基礎。全國可耕地面積為802萬公頃。農業從業人口占全國勞動力的49%。2013年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6.3%。主要經濟作物是可可和咖啡,種植面積占全國可耕地面積的75%。可可生產和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供給量的40%,2022年產量240萬噸?Х壬a居非洲第三位,2022年產量9.5萬噸。可可和咖啡的出口占出口總額的50%,國內生產總值的約15%。2011年11月以來,科著手改革可可行業,成立了可可咖啡委員會,負責行業的監管、穩定和發展工作。近年來,科腰果產量增加,現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的腰果生產國,占全球產量的40%,年產量約100萬噸。棉花也是科傳統重要經濟作物。2010年-2015年,因棉價回升和良種的使用,產量不斷恢復,棉花產量2015年45萬噸。2016年受氣候影響,減產至31萬噸,2017年為32.8萬噸,2018年為38.7萬噸,2019年達45.8萬噸,總產量居非洲第三?剖鞘澜绲谖宕、非洲第二大棕櫚油生產國,2018年產量為51.4萬噸。糧食不能自給,大米年消費60%需進口。主要作物有玉米、小米、高粱、稻米、木薯、山藥等。2022年科糧食總產量為100萬噸。近年來熱帶水果出口量有所增加,主要有香蕉、菠蘿、木瓜等。

森林資源豐富,木材一直是科主要出口產品。由于過量采伐、農業開發、干旱和森林火災等原因,森林面積銳減;1960年有1500萬公頃,1991年僅余250萬公頃。當前森林面積約2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16%。畜牧業不發達。禽蛋基本自給,88%的奶制品、56%的肉類依靠進口。漁業產值占農業生產總值的7%,就業人口7萬。年捕魚量8~10萬噸,僅能滿足20~25%的國內消費需求。

【服務業】 服務業以商業和運輸業為主。2013年服務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2.4%。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電信業發展迅速,營業額由2007年的5440億非郎增至2008年度的6820億非郎,其中82%的營業額來源于手機通訊業務。2008年度,電信業投資額達1220億非郎,直接創造就業機會4000多個。2009年電信業產值占當年GDP的5.5%?乒潭娫捰脩艚攴定在30萬戶左右。2019年手機用戶3400萬,手機普及率136%,1400萬人使用移動網絡,1350萬人使用手機支付服務,電信領域創造就業崗位20萬個。全國共鋪設2.5萬千米光纖。截至2010年年底,科共擁有23家信貸機構,其中22家銀行,1家金融機構。儲蓄額增長10%,達27330億非郎,貸款額增長13%,為24680億非郎。

【旅游業】 重視發展旅游業和開發旅游資源。重要的景點有科莫埃國家公園、塔伊國家公園、寧巴山自然保護區和亞穆蘇克羅和平圣母大教堂。前三者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歷史城鎮大巴薩姆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經濟首都阿比讓毗鄰幾內亞灣,環繞潟湖,風景優美。由于多年戰亂,旅游業受到嚴重影響,自2011年選后危機平息后,科政府將旅游業發展作為農業和工業之后的第三大產業,加大了對旅游業投入。

【交通運輸】 是非洲交通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尤以海運和公路為最。

海運:98%以上的進出口貿易通過海運。阿比讓自治港是西非最重要的天然良港和集裝箱碼頭之一,也是布基納法索、馬里等西非內陸國家的主要出海口和進出口貨物的集散地。港口設備較完善,可同時停泊60多艘船只,年裝卸標準集裝箱約60萬只。設計年吞吐量為2000萬噸。2011年受選后危機影響,港口吞吐量為1660萬噸,同比下降26%。2012年科局勢穩定以來,港口吞吐量穩步增長。2019年港口吞吐量為2583萬噸。圣佩德羅港是第二大港口,年吞吐量120萬噸,裝卸標準集裝箱8萬只。主要承運木材、可可等。

鐵路:阿比讓-瓦加杜古鐵路科境內段為科唯一一條鐵路?傞L630公里。2008年貨運量83萬噸,客運量50萬人次。

公路:公路網四通八達,系西非地區公路最發達的國家。總長近8.3萬公里,占整個西非經貨聯盟道路里程的45%,其中一級公路6500公里(瀝青路面)、二級公路7000公里;全國有5850個貨運商行,各種車輛31.1萬輛,其中貨車1.7萬輛。

空運:全國有大小機場28個,其中阿比讓、布瓦凱、亞穆蘇克羅三個機場可供大型飛機起降。阿比讓機場是法語非洲國家最大的機場,2000年完成擴建和改造,年客運量由120萬人次增至200萬人次。由于戰亂,客運量一直不高,近年有所回升。據科民航總局統計,2019年運送旅客227萬人次。目前20多家航空公司經營30余條國際航線。由法航控股的新科特迪瓦航空公司(NAI)于2001年3月開始運營,2011年9月破產。2012年5月,新的航空公司科特迪瓦航空公司(Air Côte d'Ivoire)成立,公司資本約為250億非郎(約合5000萬美元)科政府擁有51%股份,法航擁有20%股份,阿加汗集團擁有15%股份,私人投資者擁有14%股份。

【財政金融】2017年至2021年財政收支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如下:

­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收入 14.4 14.4 15.3 15.1
支出 17.3 20.5 20.9 22.4
赤字 2.9 4.1 5.6 7.3

­

外匯儲備88億美元(2022年)。(資料來源:2023年第二季度《倫敦經濟季評》)

【對外貿易】 外貿連年順差,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出口可可、原油、咖啡、木材、腰果、金槍魚、棕櫚油、棉花、橡膠、黃金等,進口石油制品、機械設備、交通工具、化學制品、建筑材料、電器、食品等。

2017年,科主要向以下國家出口:荷蘭11.8%,美國7.8%,法國6.5%,比利時6.4%;主要從以下國家進口:尼日利亞15%,法國13.8%,中國11.7%,美國4.4%。近年進出口情況如下(單位:百萬美元):

­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出口額 11918 12629 12500 15320 16614
進口額 9715 9477 9518 12267 16668
貿易順差 2203 3151 2982 3053 54

(資料來源:2023年第二季度《倫敦經濟季評》)

【外國援助】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統計,2013年科獲得的官方發展援助為21億(美元,下同)。主要捐助方為:德國5.1億,美國3.05億,日本2.42億,法國2.39億,西班牙2.34億。2009年3月,科特迪瓦達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重債窮國”減債計劃決策點,被正式列入減貧促進增長計劃。2012年6月,科達到“重債窮國”減債計劃完成點,獲得減免總計44億美元債務(“重債窮國”減債計劃和“多邊債務”減債計劃合計)。2013年2月,歐盟宣布將向科提供1.15億歐元(約合756億非郎)的預算援助,支持科政府鞏固和平、減少貧困、實現經濟增長。3月,聯合國與科方簽署聯合國援助發展框架計劃(2013-2015),聯合國將向科提供3.426億美元的援助,用于增加就業、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教育、衛生、防治艾滋病、飲用水安全等。3月,日本政府決定免除2012年6月1日到期的1100億非郎(約合2.2億美元)債務,要求科政府將其用于減貧和發展等國家發展戰略。6月,德國政府免除科2521億非郎(約合5.04億美元)債務,其中2389億非郎(約合4.78億美元)立即免除,另131.2億(約合2624萬美元)以轉移支付方式免除,希科政府將轉移支付部分的資金用于市鎮環境保護項目。2014年1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科期間承諾日將向科提供770萬美元援助。2017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向科提供1.365億美元貸款。據科特迪瓦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科共獲得3.76億歐元國際發展援助。2023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向科提供35億美元貸款。

【人民生活】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的《2022年人類發展報告》,2022年科人類發展指數在世界191個國家中排名第159位。居民平均壽命58歲,人口增長率2.5%。77%的城市居民和不到15%的農村居民使用電力照明。2012年通電率為47.3%?剖俏鞣堑貐^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國家,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52%,首都阿比讓集中了全國人口的20%。2004年,全國共有137所醫院(其中婦產醫院70家),婦幼保健站27個,農村醫療點366個,各種醫療中心51個,平均10萬人擁有12名醫生,平均3226人擁有1名護士;平均1000人擁有0.8張病床。截至2004年,全國84%的人口能飲用干凈水,60%的人口享受基本醫療。艾滋病傳播迅速,2007年艾滋病患者占15-49歲年齡段人數的4.7%。2016年艾滋病發病率為2.7%。目前,約有57萬人感染艾滋病。隨著近年電信產業的迅速發展,電話、網絡普及迅速。

【軍 事】 全國武裝力量創建于1960年7月27日,由武裝部隊、憲兵和共和國衛隊組成。國防委員會為最高軍事決策機構,總統兼任武裝力量總司令,國防部長具體負責武裝力量的管理。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6個月。武器裝備主要由法國提供。2011年3月,瓦塔拉宣布組成“科特迪瓦共和力量”(Forces républicaines de Côte-d'Ivoire),以原北方叛軍“新生力量”為主,并吸收了支持瓦的其他武裝力量。“共和力量”隨即向支持巴博的政府軍發動攻勢,并迅速控制全國。6月新政府成立后著手進行軍隊整合工作,F任總參謀長拉西納·杜姆比亞中將(Lassina DOUMBIA),2019年1月任職。泰內·比拉伊馬·瓦塔拉(Téné Birahima OUATTARA)任國防部長。

【文化教育】 沿用法國教育體制。初等教育6年,中等教育分兩個階段共7年,高等教育3至4年。科政府重視教育事業。2018年度全國教育、培訓投入占占GDP的4.37%。2018年小學入學率99.8%?铺氐贤邍⒋髮W是一所綜合性大學,設2個分校和12個學院。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2006-2007學年科全國教師總數約為6.8萬。2007年科高等教育普及率為9%,在國外就讀學生約4萬人(資料來源:科特迪瓦財政部2008年度財政預算報告,世界銀行)。

【新聞出版】 全國有報刊20余種:主要報紙有《博愛晨報》(發行量約3萬份)、《科特迪瓦晚報》(發行量約2萬份)、《我們的道路》、《愛國者》、《民主黨人》、《今日報》、《陣線》和《24小時》等日報。

科特迪瓦通訊社:官方通訊社,1961年6月2日成立。在全國各地設10個分社和6個省級記者站,同法新社、路透社及泛非國家通訊社有業務聯系。

科特迪瓦國家廣播電臺:國家電臺,分一臺和二臺,用法語、英語和當地語言廣播。“希望電臺”為私營的天主教電臺,1991年3月開播。

【對外關系】 奉行獨立、主權、平等和不干涉內政的外交政策,強調國際合作伙伴多元化。堅持睦鄰友好,重視非洲團結與合作,積極參與次地區和非洲經濟一體化,呼吁國際社會增加對非援助,減輕非洲債務負擔。瓦塔拉政府重點發展同法、美等西方國家關系。同約90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是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不結盟運動、伊斯蘭合作組織、法語國家組織、非洲聯盟、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和西非經濟貨幣聯盟等組織成員國,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瓦塔拉總統擔任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執行主席。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瓦塔拉總統擔任西非經濟貨幣聯盟輪值主席。

 

責編:小朱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