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2024-04-26 10:21

【國名】摩洛哥王國(The Kingdom of Morocco,Le Royaume du Maroc)。

【面積】45.9萬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26.6萬平方公里)。

【人口】3667萬人(2022年)。阿拉伯人約占80%,柏柏爾人約占20%。阿拉伯語為國語,通用法語。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拉巴特(Rabat)。

【國家元首】穆罕默德六世國王(S.M. Le Roi Mohammed VI),1999年7月30日登基。

【重要節日】國慶日(國王登基日):7月30日;獨立日:11月18日(1956年)。

【簡況】位于非洲西北端。東、東南接阿爾及利亞,南部為西撒哈拉,西瀕大西洋,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相望,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門戶。海岸線1700多公里。

最早的居民是柏柏爾人。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進入。8世紀建立第一個阿拉伯王國。1660年阿拉維王朝建立并延續至今,穆罕默德六世國王是該王朝的第22位君主。從15世紀起,西方列強先后入侵。1912年3月30日,摩淪為法國的保護國。同年,法國同西班牙簽訂《馬德里條約》,摩北部地帶和南部伊夫尼等地劃為西班牙保護地。1956年獨立。1957年8月14日定國名為摩洛哥王國,蘇丹改稱國王。1961年2月,穆罕默德五世國王逝世。同年3月,哈桑二世國王登基。1999年7月23日,哈桑二世國王病逝,王儲西迪·穆罕默德于同日即位,7月30日正式登基,稱穆罕默德六世。

【政治】摩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擁有最高權力。穆罕默德六世國王于1999年即位后,堅持君主立憲制、多黨制等既定政策,注重發展經濟,強調依法治國,優先解決貧困、就業等社會問題。同時加大反恐力度,積極參與國際反恐合作。2011年,穆罕默德六世國王主動進行全面憲法改革,7月1日,摩公投通過新憲法,11月25日,摩舉行眾議院選舉,伊斯蘭政黨公正與發展黨獲勝,該黨總書記班基蘭被國王任命為首相。2012年1月,摩新政府成立,2013年10月政府改組。2016年10月,摩舉行新憲法頒布后的第二次眾議院選舉,伊斯蘭政黨公正與發展黨再次成為眾議院第一大黨,但該黨總書記班基蘭組閣遲遲未果,2017年3月,穆罕默德六世國王解除班職務,任命公發黨全國委員會主席、前外長歐斯曼尼出任新首相。4月,摩新政府成立。2019年10月,摩內閣重組,歐斯曼尼首相留任。2021年9月,全國自由人士聯盟在立法選舉中成為議會第一大黨,其黨主席阿赫努什出任首相,10月組建新內閣。目前,摩政局總體保持穩定。但摩區域發展不均衡、失業率較高,游行、罷工等事件仍有發生。

【憲法】摩獨立以來已頒布六部憲法。現行憲法于2011年7月1日經公投通過。憲法規定:摩為君主立憲制國家;國王是國家元首、宗教領袖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首相由議會選舉中得票最多的政黨任命,擁有提名和罷免大臣、解散議會等重要權力,議會擁有唯一立法權,眾議院占主導地位。

【政府】本屆政府為摩獨立以來第34屆政府,成立于2021年10月,內閣成員共25人,主要包括首相阿齊茲·阿赫努什(Aziz Akhannouch)、內政大臣阿卜杜勒瓦菲·拉夫提(Abdelouafi Laftit)、外交、非洲合作與海外僑民大臣納賽爾·布里達(Nasser Bourita)、司法大臣阿卜杜拉提夫·瓦赫比(Abdellatif Ouahbi)等。

【政府網址】www.maroc.ma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12個大區(包括西撒哈拉),62個省和13個省級市,1503個市鎮。

【司法機構】司法機構分四級:最高法院、上訴法院(21個)、初級法院(68個)和初級法院派駐的法官處。全國設有最高司法委員會。法院院長和法官由國王任命。

【政黨】實行多黨制。各黨均宣布擁護國王和伊斯蘭教,在大政方針上與國王保持一致。2021年9月立法選舉后,共有12個政黨在眾議院中擁有席位,形成聯合組閣的多數派(全國自由人士聯盟、真實性與現代黨、獨立黨等)和在野的反對派(公正與發展黨等):

(1)全國自由人士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 des Indépendants):1978年成立,長期參政,眾議院第一大黨,在395個議席中占102席。現任主席阿齊茲·阿赫努什(Aziz Akhannouch)。

(2)真實性與現代黨(Parti Authenticité et Modernité):2008年成立,由5個小黨派合并而成。眾議院第二大黨,在395個議席中占87席。現任總書記伊利亞斯·奧馬里(Ilyas Omari)(2017年8月辭職,但該黨中央政治局駁回了其辭職請求)。

(3)獨立黨(Parti de l’Istiqlal):1943年成立。系摩最早的民族主義政黨,黨內領導層多為大企業家、大農場主,在工商界、政界及人民群眾中均有較大影響,長期執政或參政。摩眾議院第三大黨,在395個議席中占81席。現任總書記尼查爾·巴拉卡(Nizar Baraka)(摩經社理事會主席)。

(4)人民力量社會主義聯盟(Union Socialiste des Forces Populaires):簡稱社盟,1975年成立,代表中、小資產階級及知識分子的利益,在知識分子、青年學生和工人中頗有影響。在眾議院395個議席中占34席。現任總書記德里斯·拉什加爾(Driss Lachgar)。

(5)人民運動(Mouvement Populaire),1957年成立,全力支持國王的各項政策。在眾議院395個議席中占28席。現任總書記穆罕尼德·安索爾(Mohand Laenser)。

(6)進步與社會主義黨(Parti du Progrès et du Socialisme):1943年成立,是目前北非地區最大的共產黨,也是阿拉伯國家中人數較多,且具有一定政治影響的共產黨。在眾議院395個議席中占22席。現任總書記穆罕默德·納比爾·本·阿卜達拉(Mohamed Nabil Benabdallah)。

(7)憲政聯盟(Union Constitutionnelle):1983年成立,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力量,主要由資本家、高級官員及知識分子和律師等自由職業者組成。在眾議院395個議席中占18席。現任總書記穆罕默德·薩吉德(Mohamed Sajid)。

(8)公正與發展黨(Parti de la Justice et du Développement):前身是1967年成立的“人民民主憲政運動”,1998年更用現名。溫和的伊斯蘭政黨,擁護君主制,反對暴力和恐怖主義,主張以漸進方式對社會進行變革、實行溫和的伊斯蘭主義。在395個議席中占13席。現任總書記阿卜杜拉·班基蘭(Abdelilah Benkirane)。

【重要人物】國王穆罕默德六世:1963年8月21日生,是已故哈桑二世國王的長子。1985年畢業于拉巴特穆罕默德五世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1993年獲法學博士學位。1979年被立為王儲。1985年被國王任命為皇家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協調員。1994年晉升少將軍銜。1999年7月30日登基。愛好閱讀、游泳和賽艇運動,精通阿拉伯語和法語,懂英語和西班牙語。有一子一女。

首相阿齊茲·阿赫努什:1961年1月生于摩洛哥西南部蘇斯馬薩大區。1986年獲加拿大舍布魯克大學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長期從商,系摩洛哥首富。2003年當選蘇斯馬薩大區議會主席,2007年加入全國自由人士聯盟,并被任命為農業大臣。2016年起任全國自由人士聯盟黨主席。2021年9月被穆罕默德六世國王任命為首相。已婚,有3個子女。

【經濟】摩經濟總量在非洲排名第五,北非排名第三。磷酸鹽出口、旅游業、僑匯是摩經濟主要支柱。農業有一定基礎,但糧食不能自給。漁業資源豐富,產量居非洲首位。工業發展勢頭良好,特別是汽車產業發展迅速且初具規模。2016年和2017年汽車銷售量連續兩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前五大銷售品牌為:達西亞、雷諾、大眾、現代和標致。紡織服裝業是重要產業之一。摩1983年開始實行經濟改革,推行企業私有化和貿易自由化,1996年同歐盟簽署聯系國協議后,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改善投資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2010年同歐盟建立自由貿易區。摩政府致力于擴大內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扶持紡織、旅游等傳統產業,發展信息、清潔能源等新興產業,積極吸引外資,經濟繼續保持增長。2022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1428.7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900美元。

經濟增長率:+1.3%。

貨幣名稱:迪拉姆(Dirham)。

匯率:1美元≈10.19迪拉姆。

失業率:11%。

【資源】磷酸鹽為主要資源,估計儲量1100億噸,占世界儲量的75%。其它礦產資源有鐵、鉛、鋅、鈷、錳、鋇、銅、鹽、磁鐵礦、無煙煤、油頁巖等。

【工礦業】工業部門主要有農業食品加工、采礦、紡織服裝、皮革加工、化工醫藥和機電冶金工業等。摩是世界第一大磷酸鹽出口國,磷酸鹽是摩重要經濟支柱。摩有紡織企業約1700家,從業人口超過20萬,紡織服裝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6%,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30%,主要出口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英國、德國等。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位置,主要產品有毛毯、皮革制品、金屬加工品、陶瓷和木制家具。

【能源】摩能源資源貧乏,目前超過95%的基礎能源依賴進口,18%的電力從西班牙進口,每年能源需求增速達6.5%。風能、太陽能資源較豐富。摩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制定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

【農牧漁業】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農業產量起伏較大,糧食不能自給,農業人口約占全國總勞力的42%,出口(主要為柑橘、橄欖油)占總出口收入的30%。可耕地895萬公頃,蓄水壩90余座,可灌溉土地100萬公頃,糧食種植面積558萬公頃。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水果、蔬菜等。2008年,摩推出“綠色摩洛哥”計劃,以提高摩農業生產技術。2020年糧食產量達到324萬噸。摩是非洲最大的漁業產品生產國,世界第十七大漁業產品生產國和世界第一大沙丁魚出口國。

畜牧業較發達,草地和牧場2029萬公頃。漁業資源豐富,是非洲第一大產魚國,沙丁魚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為保護漁業資源,政府規定休漁期長達8個月。

【旅游業】旅游業發達,已成為摩第二大支柱產業、第二大平衡國際收支來源和第二大吸引就業行業。2010年摩提出旅游業發展的“2020愿景”戰略。摩是非洲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國。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游客人數及旅游收入大幅下降,共吸引游客140萬人,旅游收入約37億美元。2022年,摩旅游收入達89.6億美元,較2021年增長166.1%,較疫情前增長15.9%。主要旅游城市有:拉巴特、馬拉喀什、卡薩布蘭卡、非斯、阿加迪爾、丹吉爾等。

【交通運輸】陸路交通較發達。在國內運輸業中占主導地位,90%的客運和75%的貨運通過陸路交通完成。

鐵路:摩洛哥在鐵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位居非洲前列,投入運營線路1907公里,其中復線483公里,電氣化鐵路1014公里。另有765公里磷酸鹽運輸線。2003年,摩洛哥與西班牙達成協議,兩國共同修建一條穿過直布羅陀海峽的海底復線鐵路,該工程將是連接歐、非兩大洲的首條鐵路線。摩政府計劃在2030年建成兩條高鐵線路,分別是丹吉爾—卡薩布蘭卡—阿加迪爾線和卡薩布蘭卡—烏吉達線,這兩條高鐵線路總長度約為1500公里,造價總額將超過1000億迪拉姆(約合125億美元)。摩同法國合作修建丹吉爾—卡薩布蘭卡的高鐵線路,時速320公里,該項目于2011年啟動,2018年11月竣工。

公路:總長42158公里,其中一級公路10119公里,二級公路9253公里,三級公路22768公里。高速公路1588公里,包括有拉巴特—丹吉爾、拉巴特—卡薩布蘭卡—塞達特、拉巴特—梅克內斯—非斯—烏季達,卡薩布蘭卡—馬拉喀什等多段高速公路。

水運:現擁有海運港口十幾個,主要有卡薩布蘭卡、朱爾夫萊斯費爾、丹吉爾、穆罕默迪耶、薩非、阿加迪爾等。丹吉爾地中海港、朱爾夫萊斯費爾港和卡薩布蘭卡港三大港口占總運量的83%。

空運:全國共有機場28個,其中國際機場12個,如卡薩布蘭卡穆罕默德五世機場、拉巴特-薩累機場、阿加迪爾機場、丹吉爾機場等。摩皇家航空公司(RAM)有飛機47架,開通75條航線,航線通往四大洲32個國家,總航線30多萬公里。摩皇家航空公司制定2016—2025年發展規劃,擬通過增設新航線加強對非洲覆蓋率,飛機數量將于2025年擴充至105架,投資將達37.89億美元。2019年,摩機場接待旅客數量達2506萬人。2005年,摩與歐盟簽署“天空開放”協議,摩航空市場對歐洲航空公司開放。

1996年12月,經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至西班牙、葡萄牙的馬格里布—歐洲天然氣管道正式開通。管道全長1385公里,初期每年可輸送天然氣90億立方米,摩每年可獲10億立方米天然氣。2005年起,摩首次將該管道的過境天然氣截留配額用于發電,可滿足全國17%的電力需求。2017年5月,摩同尼日利亞簽署了連接兩國并最終抵達歐洲的天然氣管道協議。2021年8月,阿爾及利亞同摩洛哥斷交,阿方決定在馬格里布—歐洲天然氣管道合同10月31日到期后不再同摩方續約。

【通訊電信】摩信息與通信技術使用率位列非洲第四。具有良好的有線和無線通訊系統,5條國際海底電纜和3個衛星地面站與國際衛星組織和阿拉伯衛星組織相連。通訊樞紐是卡薩布蘭卡和拉巴特。摩主要電信運營商為摩洛哥電信(Maroc Telecom,MT)和地中海電信(Meditelecom,Meditel)。

【財政金融】2022年底外匯儲備335.3億美元。

【對外貿易】摩同9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主要貿易伙伴為歐洲國家,占摩進出口總額約70%。西班牙和法國是摩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國。2004年,摩與突尼斯、埃及、約旦簽署了“阿加迪爾協定”,宣布成立四國自由貿易區。同年,摩分別與美國和土耳其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議。2006年1月,摩美自貿協定正式生效。2008年,摩獲得歐盟給予的優先地位(介于成員國與聯系國之間),2010年摩與歐盟建立自由貿易區。近年外貿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總額

632

561

596

601.7

643.4

600

671

688.2

950.3

889.6

1152

出口

209

172

198

222.3

227.9

210

237

243.4

365.1

548.9

422

進口

423

389

398

379.4

415.5

390

434

444.8

585.2

340.7

730

逆差

214

217

200

157.1

187.6

180

197

201.4

220.1

208.2

308

2022年主要貿易伙伴:

出口:西班牙(23.9%)、法國(22%)、意大利(4.4%)。

進口:西班牙(15.4%)、中國(12.2%)、法國(12%)。

主要出口機電產品、運輸設備、非針織服裝、肥料、無機化學品、建筑材料等。主要進口礦物燃料、機電產品、機械設備、運輸設備、糧食等。

【外國資本】摩鼓勵外國投資,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后,把鼓勵和促進外國投資作為優先政策之一,頒布了“投資法”和“投資指南”,放寬外匯管理,簡化投資手續,保證外國投資者的利益。法國、阿聯酋、西班牙、沙特阿拉伯、美國、德國等在摩均有投資。摩外來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工業、房地產、能礦和金融等領域。摩在非洲最具投資吸引力國家中排名第二,僅次于南非。2021年,摩吸引外國直接投資21.5億美元,同比增長52.48%;摩對外直接投資5.04億美元,同比增長9.8%。

【外國援助】摩洛哥接受的援助主要來自歐盟、海灣合作委員會、世界銀行和非洲開發銀行等。近年來,歐盟對摩提供的無償援助穩定在每年2億歐元,沙特、阿聯酋等海灣國家對摩援助承諾增長迅速。沙特、阿聯酋、科威特、卡塔爾四國2012-2016年每年向摩提供10億美元的無償援助。摩是法國的第二大受援國,西班牙的第一大受援國。

【人民生活】摩政府執行振興經濟、增加就業、發展醫療衛生、司法及其它社會服務,逐步縮小社會差別,改善低收入者生活水平的政策,對生活必需品給予部分補貼。2014年摩貧困線以下人口160萬,城市居民貧困率1.6%,農村人口貧困率9.5%。摩居民人均支出15900迪拉姆。93%的農村人口能用上電。2020年7月起,摩最低工資標準為每小時14.81迪拉姆,月最低工資為2828.71迪拉姆。全國有公立醫院12所,軍醫院5所,綜合醫院13所,私人醫院102所,醫療中心和醫療診所1360個,地方醫院78所,產院、計劃生育中心443個,大學醫務中心2所,共有病床3萬張。每省有一衛生中心,全國共有專科醫生約3800名。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20年度人類發展報告,摩在189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21位。

【軍事】摩皇家武裝部隊建于1956年5月14日,1957年和1960年先后建立空軍和海軍。5月14日為建軍節。現無國防部,只設國防行政管理機構,主管國防行政事務。陸、海、空三軍均設有總監(將軍、大臣級),由國王直接指揮。穆罕默德六世國王為軍隊最高統帥兼總參謀長。1966年7月,開始實行義務兵役制,兵役期18個月。

截至2021年底,摩三軍總兵力19.58萬人,憲兵和輔助部隊4萬人。裝備主要來源于美國、法國等。其中陸軍17.5萬人,編有3個司令部,4個機械化旅,2個傘兵旅,11個機械化團等。海軍7800人,包括1500人的陸戰部隊,有4個海軍基地,29艘作戰艦艇,裝備有導彈驅逐艦、護衛艦、海防艦艇、兩棲艦艇、支援艦艇。空軍1.3萬人,有6個中隊,96架作戰飛機,裝備有戰斗機、偵察機、武裝直升機、訓練機、地空導彈、空空導彈等。還有預備役15萬人,準軍事人員5萬人。

【教育】摩視教育為國家發展的根基,強調教育普及化,教材統一化,教師摩洛哥化和教學阿拉伯化。每年教育預算約占國家預算總支出的1/4。全國文盲率已從1960年的87%降至2015年的25.4%。現有高校64所,中學1168所,小學4350所。6歲兒童入學率為95%,7-12歲兒童入學率為94.5%,12-14歲少年入學率為73%,小學在校學生410萬,教師13.28萬;中學生180萬,教師8.68萬名;大學在校學生28.6萬,教師9773名。國立中、小學教師已全部摩洛哥化,大學教師97%為摩洛哥人。大學24所,較為著名的高等學府有穆罕默德五世大學、哈桑二世大學、穆罕默德一世大學、卡迪伊亞德大學、卡魯維因宗教大學和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大學。

【科研】1980年4月,摩設立皇家科學院,由30名摩洛哥常任院士和30名外籍聯系院士組成。由穆罕默德六世領導,國王委派常務秘書主持日常工作。2001年,摩洛哥成功發射第一顆科學衛星。2005年,摩加入歐盟“伽利略”衛星導航計劃,成為第一個加入該計劃的非洲和阿拉伯國家,也是繼中國、印度、以色列、烏克蘭后第五個加入該計劃的非歐盟國家。2017年11月,摩地球觀測衛星穆罕默德六世-A號在法屬圭亞那成功發射。

【新聞出版】目前出版的報刊共約560種,其中阿拉伯文版375種,法文版185種。主要報刊及發行量:官方《新聞報》;半官方《撒哈拉晨報》;《輿論報》,獨立黨法文機關報;《旗幟報》,獨立黨阿拉伯文機關報;《宣言報》,進社黨機關報;《馬格里布報》,自由人士聯盟機關報;《民族使命報》,憲政聯盟機關報。

馬格里布阿拉伯通訊社:成立于1959年,1977年成為國家通訊社。現有記者247名。與阿拉伯國家通訊社間有供稿聯系,與法新社、美聯社、塔斯社和新華社等簽有交換新聞的協定,截至2022年9月,與亞、非、拉共70個通訊社簽有合作協定。在摩以外13個國家設有分社,下轄全球范圍內近百家地區業務辦公室。

摩洛哥廣播電臺:建于1928年,1959年歸國家掌握,由新聞部領導。在全國設有9個分臺,采用阿、法、英、西班牙和柏柏爾語三種方言廣播。另有私營的地中海國際廣播電臺,1980年7月成立,法、阿文廣播。

摩洛哥電視臺:建于1962年,1972年開始播放彩色電視節目,建有64個轉播站,平均每天播放12小時,全國84%的人可收看電視。1989年建立私人電視臺摩洛哥電視二臺,每天播放10小時左右的節目,1996年被政府收購70%的資本。

【對外關系】奉行不結盟、靈活、務實、多元的外交政策,注重對外關系均衡發展。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保持和加強與歐、美等西方國家的傳統關系。1996年,摩與歐盟簽署聯系國協議。2008年,摩獲得歐盟給予的優先地位。2010年,首屆歐盟—摩洛哥峰會在西班牙舉行。注重加強阿拉伯世界的團結,尤其重視與海灣國家發展關系。努力在國際事務特別是中東和平進程和伊斯蘭世界中發揮作用。2011年,海灣合作委員會與摩建立“優先伙伴關系”。穆罕默德六世國王現任伊斯蘭合作組織下屬的耶路撒冷委員會主席。摩主張對西撒哈拉地區擁有主權,1984年因非洲統一組織(簡稱非統,非盟前身)接納“西撒國”而宣布退出該組織。2017年1月,摩洛哥重返非盟。截至目前,摩與近150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同美國關系:摩美關系密切,兩國間高層互訪頻繁。美在摩建有戰略油庫為美第六艦隊提供補給。美已取代法國成為摩最大小麥供應國。美還在摩丹吉爾修建了美本土之外最大的“美國之音”轉播站。2004年美總統布什宣布給予摩非北約成員主要盟國地位。同年,摩美簽署自由貿易協定。2012年9月,摩美在華盛頓舉行首屆戰略對話。2014年4月,美國務卿克里訪摩,并同摩外交與合作大臣梅祖阿爾共同主持第二輪摩美戰略對話。8月,摩首相班基蘭赴美出席美非峰會。2015年4月,摩外交與合作大臣梅祖阿爾與美國國務卿克里在華盛頓共同主持了第三輪摩美戰略對話。2016年2月,摩外交與合作大臣梅祖阿爾訪美,會見美國國務卿克里。12月,穆罕默德六世國王與美當選總統特朗普舉行電話會談。2017年9月,摩外交與國際合作大臣布里達訪美。2018年4月,第四屆摩美經貿論壇在華盛頓召開。同月,美國國會代表團訪摩。2019年10月,摩外交大臣布里達赴華盛頓出席第四屆摩美戰略對話。同年12月,美國務卿蓬佩奧訪摩。2020年9月,摩外交大臣布里達同美國務卿蓬佩奧舉行視頻會議。同年10月,美防長埃斯珀訪摩。12月,摩國王穆罕默德六世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特簽署聲明承認摩在西撒擁有完全主權,宣布美方將在西撒達赫拉設領事館。2021年5月,摩外交大臣布里達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話。11月,布里達外交大臣訪問美國。2022年5月,美摩聯合舉辦打擊“伊斯蘭國”國際聯盟部長級會議。12月,摩首相阿赫努什出席在華盛頓舉行的第二屆美非峰會。2023年2月,美國參議員代表團訪摩,摩外交大臣布里達同其會見。3月,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率團訪摩,分別會見摩政府負責國防事務的大臣級代表盧迪伊、軍隊總監兼南部軍區司令法魯克等軍方人士。同月,摩外交大臣布里達訪問美國,分別會見美國務卿布林肯、白宮國家安全事務顧問沙利文。5月,摩外交大臣布里達同美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6月,美第一夫人吉爾·拜登訪摩。

同法國關系:摩法有傳統關系,兩國元首和首相多次互訪。法是摩第一大投資國和最大債權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兩國軍事關系密切,摩軍裝備大部分由法提供。2013年4月,法總統奧朗德訪摩;4月,摩國王顧問費赫里率國王特使團訪法;5月至6月,穆罕默德六世國王私人訪法。2015年2月,穆罕默德六世國王私人訪法期間同奧朗德總統舉行會談,同月,法內政部長卡澤納夫訪摩;4月,法三軍總參謀長德維利耶、總理瓦爾斯、財政部長薩班分別訪摩;6月,穆罕默德六世國王在拉巴特會見法國前總統薩科齊;9月,法總統奧朗德對摩洛哥進行友好工作訪問;11月,穆罕默德六世國王訪法,同奧朗德總統舉行會見。2016年2月,穆罕默德六世國王對法國進行工作友好訪問,同奧朗德總統舉行會談。2017年5月,摩國王穆罕默德六世在巴黎會見法國總統奧朗德;穆罕默德六世國王向法當選總統馬克龍致賀信并同馬通電話。6月,法國總統馬克龍訪摩,同穆罕默德六世國王舉行會談。10月,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昂訪摩。11月,法國總理菲利普訪摩,同首相歐斯曼尼共同主持兩國第13次政府間對話。2018年3月,法國前總統奧朗德訪摩。4月,穆罕默德六世國王訪法。11月,穆罕默德六世國王赴法出席在巴黎舉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0周年紀念活動。2019年6月,法國外長勒德里昂訪摩。同月,摩外交大臣布里達赴馬賽出席“地中海兩岸國家峰會”。2020年11月,法國外長勒德里昂訪問摩洛哥。2021年4月,摩外交大臣布里達同法國外長勒德里昂舉行視頻會晤。2022年11月,摩國王穆罕默德六世同法國總統馬克龍通話。12月,法國外長科隆納訪問摩洛哥。

同西班牙關系:摩西有傳統關系。兩國領導人互訪不斷。西是摩第一大貿易伙伴和主要援助國,在摩有大量投資。2009年摩在西有71萬僑民。摩西有領土糾紛,摩要求收回現為西控制的休達、梅利利亞及地中海沿岸一些小島,西則認為這些領土主權屬西。兩國曾因摩北部地中海沿岸雷拉島主權歸屬問題發生爭端。2007年11月,因西班牙國王訪問休、梅兩市,摩短期召回駐西大使。2013年7月,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對摩進行正式訪問。2014年2月,摩外交與合作大臣梅祖阿爾、工貿大臣阿拉米、外交與合作大臣級代表布艾達在馬德里共同出席了與西企業家見面活動;同月,西國防部總參謀長桑切斯訪摩;6月,西外長馬爾加羅訪摩;7月,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夫婦訪摩;11月,西國防部長厄拉特訪摩。2015年6月,摩首相班基蘭和西首相拉霍伊在馬德里共同主持第11屆摩—西高層會議。2016年3月,摩內政大臣哈薩德和國家安全總局兼國土監察局局長訪西。12月,西內政大臣胡安·宰伊德訪摩。2017年2月,西外交與合作大臣達斯蒂斯訪摩。5月,摩外交與國際合作大臣布里達在馬德里會見西外交大臣達斯蒂斯;西國防大臣訪摩。8月,西內政大臣伊索多訪摩。9月,西眾議長帕斯托爾訪摩。10月,摩外交與國際合作部發表公報,反對西加泰羅尼亞地區單方面宣布獨立,表示尊重西主權和領土完整,摩現在和將來都不會承認加泰羅尼亞地區獨立。2018年12月,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訪摩。2021年4月,西班牙接受西撒人陣領導人加利在西治療新冠肺炎。摩隨后放松邊境管制,約1萬名非法移民自摩越境進入西在北非飛地休達。摩西兩國關系趨于緊張,摩隨后召回駐西大使。2022年4月,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訪摩,其間宣布西方支持摩方西撒自治方案,雙方關系實現轉圜。9月,摩外交大臣布里達出席第77屆聯大會議期間同西班牙外交大臣阿爾瓦斯舉行會晤,雙方同意自2023年1月起恢復兩國自2020年3月以來中斷的陸上貨物通關。2023年2月,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訪摩,其間出席第十二屆摩洛哥-西班牙高級別會議。

同阿爾及利亞關系:摩與鄰國阿爾及利亞歷史上存在領土糾紛,曾因邊界問題發生武裝沖突。1976年因阿支持西撒人陣并承認西撒國,摩阿斷交。1988年5月兩國復交。穆罕默德六世國王執政以來摩阿關系有所改善。2005年3月,摩國王與阿總統恢復中斷14年之久的元首會晤。2007年12月,摩國王與阿總統布特弗利卡通電話,對阿首都發生恐怖襲擊表示慰問。2009年4月,穆罕默德六世國王致電祝賀布特弗利卡總統連任。2012年1月,摩外交與合作大臣歐斯曼尼訪阿。2013年2月,摩外交與合作部秘書長布里達訪阿。近兩年,摩阿雙邊往訪較少。2017年10月,阿外長梅薩赫勒稱,摩向非洲販賣大麻并洗錢,摩對梅上述言論反應強烈并召回其駐阿大使。2018年3月,內閣大臣拉提夫訪阿。11月,穆罕默德六世國王發表“綠色進軍”日講話,釋放改善摩阿關系信號。2019年7月,穆罕默德六世國王在登基20周年紀念日講話中再次表達改善摩阿關系的意愿。2020年11月,摩方在西撒哈拉蓋爾蓋拉特緩沖區發動小規模軍事行動,驅散舉行示威的西撒人陣民兵,阿方對此表示譴責。2021年7月,阿方強烈譴責摩方在聯合國散發文件支持阿卡比利地區獨立及利用間諜軟件在阿實施竊密,阿方并召回駐摩大使。8月,阿爾及利亞宣布同摩洛哥斷交。9月,阿爾及利亞宣布對摩洛哥關閉領空。阿多次指責摩對西撒地區軍事行動造成平民傷亡,摩官方未對此回應。2022年11月,摩外交大臣布里達出席在阿爾及利亞舉行的第31屆阿盟峰會。

同其它阿拉伯國家的關系:摩同大部分阿拉伯國家保持良好關系。摩同海灣產油國關系尤為密切,海灣國家是摩外援和能源的重要來源。2014年1月,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赴摩出席伊斯蘭合作組織耶路撒冷委員會第20次會議;2月,摩拉希德親王赴突尼斯出席突新憲法頒布儀式;同月,突總理朱瑪訪摩;同月,摩首相班基蘭訪問約旦;3月,摩首相班基蘭同卡塔爾首相兼內政大臣阿勒薩尼共同在拉巴特主持召開第五屆摩卡高級混委會會議;同月,摩參議長比耶迪拉訪問卡塔爾;5月,沙特國王阿卜杜拉對摩進行私人訪問;同月,摩國王穆罕默德六世訪問突尼斯;7月,摩外交與合作大臣梅祖阿爾訪問埃及;同月,毛里塔尼亞總統特使、外交與合作部長提克迪訪摩;9月,摩首相班基蘭出席突尼斯國際投資會議;10月,摩外交與合作大臣梅祖阿爾訪問毛里塔尼亞;11月,摩國王穆罕默德六世訪問阿聯酋;同月,突尼斯總理朱瑪訪摩。2015年2月,科威特外長薩巴赫訪摩,并舉行第八屆摩科混委會;6月,摩首相班基蘭訪問突尼斯,與突總理綏德共同主持第18次摩突大型混委會會議;12月,穆罕默德六世國王訪問阿聯酋。2016年3月,摩首相班基蘭赴沙特出席代號“北方雷霆”軍演閉幕式活動;4月,穆罕默德六世國王訪問沙特并出席摩洛哥—海灣國家峰會,隨后訪問巴林、卡塔爾和阿聯酋;5月,突尼斯總理綏德訪摩,會見摩政府首腦首相班基蘭。2017年3月,摩首相班基蘭在多哈出席第4屆卡塔爾信息與技術展示大會,會見卡埃米爾塔米姆;第24屆阿拉伯議會聯盟大會在拉巴特舉行,摩眾議長馬爾基當選該組織主席;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訪摩,會見穆罕默德六世國王;5月,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議長阿吉拉訪摩;6月,穆罕默德六世國王特使、摩外交與國際合作大臣布里達先后訪問阿聯酋、科威特和沙特,尋求卡塔爾斷交風波的妥善解決;突尼斯總理沙海德訪摩,出席兩國第19次高級別混委會;穆罕默德六世國王向沙特國王及新王儲致賀,并與新王儲通話。11月,穆罕默德六世國王訪問阿聯酋、卡塔爾。2018年3月,摩眾議長馬爾基訪問突尼斯。4月,馬爾基訪問埃及。2020年2月,摩外交大臣布里達訪問毛里塔尼亞。同月,摩國王顧問希瑪、外交大臣布里達訪問沙特、卡塔爾。2021年1月,阿聯酋外交大臣阿卜杜拉訪摩。4月,摩國王穆罕默德六世同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通話。同月,摩國王穆罕默德六世應黎巴嫩請求,以個人名義向黎捐贈90噸食品物資。同月,摩外交大臣布里達同科威特外交大臣薩巴赫、卡塔爾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舉行視頻會晤。5月,摩國王穆罕默德六世命令向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民捐贈40噸人道物資。7月,布里達外交大臣訪問突尼斯。9月,毛里塔尼亞外長艾哈邁德訪問摩洛哥。12月,阿赫努什首相訪問阿聯酋并出席迪拜世博會。2022年5月,埃及外長舒克里訪問摩洛哥。8月,因突尼斯邀請西撒領導人加利參加“非洲開發會議”(TICAD),摩宣布抵制會議并召回駐突大使。2022年9月,摩外交大臣布里達訪問約旦。2023年1月,摩外交大臣布里達訪問伊拉克。2023年2月,巴勒斯坦人民斗爭陣線總書記馬吉達拉尼訪問摩洛哥。

同以色列的關系:摩洛哥同以色列有較深的歷史淵源。二戰中,摩王室為保護猶太人作出貢獻。1994年,摩以互設利益代表處,2000年9月底以巴發生沖突后,摩召回駐以代表,關閉以駐摩代表處。2006年2月,以工黨領袖佩雷茨訪摩,摩國王會見。2007年7月,摩外交大臣本·伊薩與以外長利夫尼在巴黎舉行非正式會談。2014年6、7月,針對巴以形勢,摩外交與合作部多次發表公報,譴責以色列在東耶路撒冷建立定居點,呼吁以立刻停止對加沙不可接受的、無理的攻擊。2017年7月,穆罕默德六世國王以耶路撒冷委員會主席身份致信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強烈譴責以色列政策,要求以方停止單方面決定耶路撒冷命運的行動,呼吁國際社會予以關注。2020年12月,穆罕默德六世國王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話,特朗普宣布摩洛哥同以色列關系正常化。同月,美、摩、以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摩以兩國全面恢復外交關系,重新互開聯絡辦公室,并恢復直航。2021年7月,以色列開通摩以兩國商業直飛航線。2021年8月,以色列外長拉皮德訪問摩洛哥。11月,以色列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甘茨訪問摩洛哥。2022年7月,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科哈維訪摩,此系以軍方高層首次訪摩。2023年6月,以色列議長奧哈納訪摩,此系以議長首次訪問穆斯林國家。7月,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向摩國王穆罕默德六世致信,表示以政府決定承認摩對西撒哈拉地區主權,正積極考慮在西撒地區達赫拉市開設領事館。

【對當前重大國際問題的態度】

關于國際形勢:國際關系中緊張和沖突的因素仍未消除。世界經濟發展失衡,貧富差距擴大,發展中國家處于極不平等的地位,這是威脅全球穩定的根本因素。主張加強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要求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援助,大幅削減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并通過技術轉讓縮小南北間日益擴大的數字鴻溝。

關于聯合國和安理會改革:認為聯合國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應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不應為安理會改革預設期限,且不能與聯合國整體改革相割裂。應首先考慮協商一致和地域分配公平原則,各地區席位如何分配應由本地區自行決定,有關方案不應從外部強加。摩贊同非洲在安理會擁有兩個常任理事國席位,認為應由非洲國家輪流擔任。摩還要求給予阿拉伯國家一個常任理事國席位。

關于氣候變化:認為氣候變化是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最嚴重威脅的問題之一。呼吁國際社會采取共同的、團結的、強有力的行動應對氣變問題,特別要關注非洲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應對氣變問題的脆弱性。摩制定了到2020年實現可再生資源滿足國內42%能源需求的目標,并于2015年正式提交了國家自主貢獻行動目標。2016年11月,摩在馬拉喀什主辦了第22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關于反恐問題:認為恐怖主義是對世界和平、穩定與安全的最嚴重威脅之一。譴責并堅決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活動。反對將恐怖主義歸咎于特定宗教,堅決反對歪曲和妖魔化伊斯蘭教。支持建立國際反恐中心,呼吁伊斯蘭國家加強團結協作,從根源上消滅恐怖主義。

關于伊斯蘭極端主義:伊斯蘭極端主義是對伊斯蘭教的歪曲。強調摩信奉溫和、開放的伊斯蘭教,拒絕一切損害這一寬容宗教同一性的行為,反對無謂的宗教分裂。

關于巴以問題:穆罕默德六世國王擔任伊斯蘭合作組織下轄的耶路撒冷委員會主席,強烈反對以色列單方面改變耶路撒冷及阿克薩清真寺歷史、法律地位的行為。摩認為巴勒斯坦問題是整個伊斯蘭世界的核心問題,呼吁以色列歸還其占領的所有阿拉伯土地,以實現中東地區的和平。支持巴勒斯坦獨立建國,支持巴以完整成員國身份加入聯合國,并認為巴獨立建國是中東實現和平穩定的重要保證。呼吁國際社會承擔責任,為巴問題尋找新的處理方式。針對美國將駐以色列使館遷往耶路撒冷,摩方對此表示反對,認為這一舉動違反了安理會決議,威脅地區安全穩定。2020年12月,摩、以宣布恢復全面外交關系,但摩方同時強調仍支持“兩國方案”,摩以關系改善不會影響摩捍衛巴勒斯坦人民正義事業、推動中東實現公正、持久和平的承諾。2021年5月,摩外交大臣布里達出席阿盟耶路撒冷局勢緊急外長會,反對一切改變耶路撒冷地位及阻礙巴人民獲得自由獨立的單邊行為。

關于馬格里布聯盟建設:強調馬盟建設不僅是摩必然的戰略選擇,同時也是摩與其他地區組織加強合作的基礎。積極主張加強馬盟組織建設,完善其機構設置。

­

 

責編:小朱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