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2024-04-26 17:04

【國 名】 南蘇丹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outh Sudan)。

【面 積】 約62萬平方公里。

【人 口】 約1459萬(2022年)。系多部族國家,有丁卡、努維爾、希魯克、巴里等64個部族。居民大多信奉原始部落宗教,約1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約17%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官方語言為英語,通用阿拉伯語。

【首 都】 朱巴(Juba),人口約50萬。

【國家元首】 總統薩爾瓦·基爾·馬亞爾迪特(Salva Kiir Mayardit),2011年南蘇丹獨立建國后首位總統。

【重要節日】 和平日:1月9日;建軍日:5月19日;獨立日:7月9日;烈士日:7月30日。

【自然地理】 位于非洲東北部,北緯4-10度線之間,系內陸國。東鄰埃塞俄比亞,南接肯尼亞、烏干達和剛果民主共和國,西鄰中非共和國,北接蘇丹。地形呈槽型,東部、南部、西部邊境地區多丘陵山地,中部為粘土質平原,南部邊境的基涅提山(Kinyeti)海拔3187米,為全國最高峰。熱帶草原氣候,每年5-10月為雨季,氣溫20-40℃,11-4月為旱季,氣溫30-50℃。

【簡 史】 19世紀以前,南蘇丹沒有成文歷史。一般認為,丁卡族、努維爾族和希魯克族于10世紀左右進入南蘇丹。16至18世紀,阿贊德人與阿凡加拉人相繼在該地區建立統治。18世紀初開始,歐洲人在阿拉伯人協助下,在包括南蘇丹在內的非洲大陸獵奴。19世紀初,埃及與蘇丹侵入南蘇丹地區。1899年英國與埃及共管蘇丹,并于1902年將南北作為兩個實體分而治之。1955年,蘇丹宣布獨立前夕,約瑟夫·阿古領導黑人部隊發動兵變,南北蘇丹第一次內戰爆發。1972年,阿古與蘇丹政府簽署《亞的斯亞貝巴協定》,第一次內戰結束。1983年,約翰·加朗發動兵變,成立“蘇丹人民解放運動/解放軍”,第二次內戰爆發。2005年1月,蘇丹南北雙方簽署《全面和平協議》(CPA),第二次內戰結束。根據協議,南蘇丹于2011年1月舉行全民公投,98.83%選民贊成獨立。7月9日,南蘇丹共和國成立。

【政 治】 南蘇丹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體制,中央、州兩級政權享有立法權。2013年12月,南蘇丹總統基爾與前副總統馬夏爾為首的反對派之間爆發武裝沖突。2015年8月,南蘇丹沖突各方簽署《解決南蘇丹沖突協議》。2016年4月,南蘇丹組建民族團結過渡政府。7月,南蘇丹政府軍再度與反對派爆發武裝沖突。2018年8月5日,南蘇丹沖突各派在蘇丹首都喀土穆達成共識,基爾將繼續擔任總統,馬夏爾擔任第一副總統。9月12日,南蘇丹主要派別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簽署《解決南蘇丹沖突重振協議》(簡稱《重振協議》),就政治權利分配、政治過渡進程、安全安排等達成一致。根據該協議,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為政治過渡預備期,之后開始為期三年的政治過渡期并建立全國過渡預備期委員會、國家修憲委員會、聯合防務委員會等政治過渡期機制。2019年5月,東非政府間發展組織(伊加特)通過決議,同意南蘇丹各派將政治過渡預備期延長半年至11月。11月,經蘇丹、烏干達斡旋,南蘇丹各派將政治過渡預備期再次延長100天。2020年2月,南蘇丹成立聯合過渡政府。3月,南蘇丹過渡政府任命內閣部長、副部長。此后,南蘇丹有關各派就行政州分配達成一致。2021年1月,南蘇丹國內各派達成共識,確定政治過渡期延續至2023年2月。2022年8月,南蘇丹主要派別簽署協議,將政治過渡期自2023年2月起延長24個月至2025年2月,并于2024年12月舉行大選。2023年3月,南蘇丹總統基爾先后解除國防部長及內政、外交部長職務,任命執政黨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官員擔任國防部長。

【憲 法】 2011年7月9日南蘇丹獨立當日,原南方自治政府主席基爾簽署南蘇丹過渡期憲法,宣誓就任南蘇丹共和國首任總統。過渡期憲法共16部分201條,分為總章、公民基本權利、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國家機構、軍隊、州及地方政府和土地所有制與自然資源管理等內容。2015年8月,南蘇丹沖突各方簽署《解決南蘇丹沖突協議》,根據協議要求成立國家修憲委員會,將協議內容納入憲法。2018年9月南蘇丹沖突各方簽署的《重振協議》亦要求成立國家修憲委員會,在過渡期開始24個月內完成永久憲法制定工作。2021年5月,南啟動永久憲法制定。

【立 法】 實行兩院制,包括國民議會(下院)和州委員會(上院)。2021年上半年,南蘇丹完成兩院重組并于8月宣誓就職。新當選的國民議會議長為杰瑪·努努·昆巴(Jemma Nunu Kumba,女),州委員會議長為鄧·鄧·阿孔(Deng Deng Akon)。

【政 府】 現政府2020年2月成立,由總統直接主持,不設總理職務。總統薩爾瓦·基爾·馬亞爾迪特(Salva Kiir Mayardit),第一副總統瑞克·馬夏爾(Riek Machar),副總統詹姆斯·瓦尼·伊加(James Wani Igga),副總統侯賽因·阿卜杜勒巴吉(Hussein Abdelbagi),副總統塔班·鄧·蓋(Taban Deng Gai),副總統麗貝卡(Rebecca Nyandeng De Mabior)。主要部長有:總統事務部長巴拿巴·馬瑞爾·本杰明(Barnaba Marial Benjamin),內閣事務部長馬丁·埃利亞·羅姆洛(Martin Elia Lomuro),外交與國際合作部代理部長鄧·達烏·鄧·馬利克(Deng Dau Deng Malek),國防與退伍軍人事務部長綽爾·通·巴洛克(Chol Thon Balok),國家安全部長奧布圖·馬穆爾·麥特(Obutu Mamur Mete),新聞、通訊技術與郵政服務部長邁克爾·馬奎·魯埃斯(Michael Makuei Lueth),財政與計劃部長迪爾·東·恩戈爾(Dier Tong Ngor),石油部長普奧特·康·綽爾(Puot Kang Chol)。

【行政區劃】 南蘇丹獨立時,全國共劃分為北加扎勒河、西加扎勒河、瓦拉卜、湖泊、團結、上尼羅河、瓊格萊、東赤道、中赤道和西赤道10州。2015年10月,基爾總統頒布總統令,撤銷原有10州,設立28州。南蘇丹反對派指責此舉違反憲法及和平協議精神。東非政府間發展組織(伊加特)、聯合國安理會等均呼吁南蘇丹暫停實施有爭議的28州方案。2017年1月,基爾總統頒布總統令,再次調整行政區劃,共設32州。2020年2月,南政府公布新的行政州劃設方案,共設立10個行政州和3個行政區。

【司法機構】 由最高法院、上訴法院、高等法院和其他法院等共同構成。過渡期憲法規定,各級行政和立法機構應尊重并保護司法機構的獨立性。最高法院由首席法官、副首席法官和不少于9名其他法官組成,皆由總統提名、議會三分之二多數通過。現任首席法官為錢·瑞克·馬杜特(Chan Reec Madut)。

【政 黨】 執政黨為蘇丹人民解放運動(SPLM),其他主要政治派別包括: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反對派(SPLM-IO)、南蘇丹反對派聯盟(SSOA)、其他政黨(OPP)等。

蘇丹人民解放運動:1983年由蘇丹政府軍軍官約翰·加朗在埃塞俄比亞成立。2011年南蘇丹獨立建國后,成為執政黨。目前,南蘇丹總統基爾和副總統瓦尼分別任黨主席和第一副主席。

【重要人物】 總統薩爾瓦·基爾·馬亞爾迪特(Salva Kiir Mayardit),1951年生,丁卡族人。20世紀60年代加入南方反政府的“阿尼亞尼亞”運動。1972年和平協議簽署后加入政府軍。1983年與加朗共同創立蘇丹人民解放軍(SPLA)。1986年出任SPLA副總參謀長。2005年7月擔任南方自治政府副主席。2005年8月出任蘇丹民族團結政府第一副總統、南方自治政府主席。2010年4月連任。2011年7月9日南蘇丹獨立后出任首任總統。

【經 濟】 南蘇丹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道路、水電、醫療衛生、教育等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嚴重缺失,商品基本依靠進口,價格高昂。國際社會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等方面向南蘇丹提供了大量援助。2011年7月,南蘇丹央行發行新貨幣南蘇丹鎊(SSP)。

南蘇丹經濟嚴重依賴石油資源,主要有1/2/4區、3/7區、5區等開發項目。石油收入約占政府財政收入的98%。2012年初,由于與蘇丹就石油利益分配問題矛盾不斷升級,南蘇丹全面關井停產。2013年4月,經過國際社會斡旋和兩蘇艱苦談判,南蘇丹恢復石油生產。2013年底和2016年7月,南蘇丹國內兩次爆發沖突,石油生產受到嚴重影響。受國際油價低迷和新冠疫情影響,南石油收入大幅下跌。目前,南蘇丹石油日產量約為16.91萬桶。

【資 源】 自然資源豐富,主要有石油、鐵、銅、鋅、鉻、鎢、云母、金、銀等,水利資源也很豐富。土地肥沃,適合大規模農林牧業發展。探明石油儲量約47億桶,可采儲量為22.6億桶。

【工 業】 幾乎沒有規模化工業生產,工業產品及日用品完全依賴進口。

【農 業】 可耕地面積約為2500萬公頃。適合耕種的作物種類很多,特別是一些熱帶和亞熱帶作物。主要作物有棉花、花生、高粱、小米、麥、阿拉伯膠、甘蔗、木薯、芒果、木瓜、香蕉、馬鈴薯、芝麻等。森林覆蓋率超過36%。

【軍 事】 南蘇丹武裝力量為“南蘇丹人民國防軍”。武裝部隊的使命是捍衛南蘇丹憲法,維護領土完整,保衛人民安全。總統基爾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國防部是軍隊最高領導機構,總參謀部是最高軍事指揮機關。

【文化教育】 南蘇丹教育水平相對落后,教學設施匱乏。文盲率超過70%,6歲以上兒童入學率不足40%。高等學府有朱巴大學、上尼羅河大學、倫拜克大學、托里特大學、北加扎勒河大學等。

【對外關系】南蘇丹建國后,已同包括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在內的90個多國家建交。2011年7月14日,南成為聯合國第193個成員國,此后相繼被納為非盟、伊加特、七十七國集團等組織成員。外交上,南蘇丹堅持睦鄰友好,尊重別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持不干涉內政,積極促進非洲國家團結和地區一體化合作,倡導以和平方式解決分歧。

【同美國的關系】南蘇丹曾與美國關系密切。1983—2005年蘇丹內戰期間,美國支持蘇丹南方。2001年9月,美國總統布什宣布介入蘇丹南北和平進程。“9·11”事件后,美國調整對蘇丹政策,加速推動蘇丹南北和平進程,并最終促成南北方于2005年1月簽署《全面和平協議》,結束了蘇丹長達22年的內戰。蘇丹南方自治政府成立以后,美國在南方首府朱巴設立總領館,并在自治政府中派遣眾多“志愿者”協助工作。2010年后,美國政府每年向南蘇丹提供約3億美元援助。南蘇丹獨立當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國務卿希拉里分別致賀,美方以互換照會方式同南蘇丹正式建交。2013年底南蘇丹內戰爆發后,美國積極介入調解,同英國、挪威共同組建南北蘇丹問題“三駕馬車”。2016年7月南蘇丹再度爆發內戰后,美國開始對南施加制裁,于2018年上半年連續推動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兩份對南蘇丹制裁決議。2018年11月,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在闡述對非洲新戰略時,公開批評南蘇丹領導人,強調美國不會向南蘇丹推進政治過渡提供資金支持。2019年12月,南蘇丹政府譴責美對南政策阻礙南和平進程,召回南駐美國大使。2020年1月,美非洲事務助理國務卿納吉訪南。11月,美國南蘇丹問題特使斯圖亞特訪南。2020年,美國向南蘇丹提供2180萬美元的抗疫援助。2021年初,美國承諾向南蘇丹提供4.82億美元的人道主義援助。5月,美國兩蘇問題特使布斯訪南。7月,美國總統拜登指責南蘇丹政府犯了種族屠殺和戰爭罪。2022年,美國通過“三駕馬車”多次發表聲明,指責南政府對暴力沖突負有責任,敦促南領導人采取行動結束暴力,并追究肇事者責任。9月,美通過“三駕馬車”發表聲明,反對南延長政治過渡期,呼吁南領導人承擔責任,切實落實全面和平協議。

【同蘇丹的關系】2011年7月9日,南蘇丹獨立建國,蘇丹和平分裂。但由于雙方在邊界劃分、石油利益分配、阿布耶伊地區歸屬等重大問題上分歧嚴重,有關談判進展緩慢,兩國齟齬不斷,并曾爆發激烈的邊境沖突。2012年9月,兩蘇元首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就雙邊合作以及邊境安全、經濟、公民地位等問題簽署一系列協議。但雙方在邊界劃分及阿布耶伊地區歸屬問題上仍存分歧。在非盟的積極斡旋下,2013年3月,兩蘇在亞的斯亞貝巴就執行邊界安全協議和非盟提出的執行已達成協議的時間表達成一致。9月,南蘇丹總統基爾訪問蘇丹。10月,蘇丹總統巴希爾訪問南蘇丹。2013年底南蘇丹內戰爆發后,蘇丹積極參與東非政府間發展組織(伊加特)的斡旋行動。2016年以來,兩蘇關系進一步緩和、改善。2018年,經蘇丹總統巴希爾大力斡旋,南蘇丹國內主要派別于9月在蘇丹首都喀土穆簽署全面和平協議,開啟政治過渡進程。2019年10月,蘇丹和平談判在南蘇丹首都朱巴正式啟動。2019年11月,經蘇丹等國斡旋,南蘇丹政治過渡預備期延長100天至2020年2月。2020年9月,南石油部長訪問蘇丹。10月,蘇丹過渡政府同主要反對派武裝在朱巴簽署《朱巴和平協議》。2021年3月,蘇丹主權委員會主席布爾漢訪問南蘇丹。8月,蘇丹過渡政府總理哈姆杜克訪問南蘇丹。2022年3月,蘇丹主權委員會主席布爾漢訪問南蘇丹。8月,蘇丹主權委員會主席布爾漢出席南蘇丹首批統一部隊畢業典禮。2023年1月,蘇丹主權委員會主席布爾漢訪問南蘇丹。2023年4月蘇丹發生武裝沖突后,南蘇丹總統基爾、外交部分別發表聲明,敦促蘇有關方面立即停火,通過對話解決沖突。

【同埃塞俄比亞的關系】南蘇丹與埃塞關系較為密切,南蘇丹是埃塞重要的商品出口市場。1972年,在埃塞皇帝海爾塞拉西調解下,蘇丹南北雙方簽署了《亞的斯亞貝巴協議》。埃塞的門格斯圖政府是蘇丹人民解放運動最重要的外國援助者。2011年7月,埃塞同南蘇丹建交。此后雙方高層互訪頻繁,兩國成立了部長級聯合委員會,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在交通、運輸、貿易、通訊、教育、能力建設、安全等領域加強合作。2013年底、2016年7月,南蘇丹兩度爆發內戰,埃塞作為伊加特輪值主席國,積極發揮調解、斡旋作用,并于2017年底至2018年上半年在亞的斯亞貝巴倡議召開3次“重振南蘇丹和平協議高級別論壇”會議。埃塞還同蘇丹、烏干達等國密切配合,促成南蘇丹國內主要派別簽署全面和平協議。埃塞在南蘇丹派有1200余人的維和部隊。2020年5月,埃塞外長格杜訪南。2021年8月,南蘇丹總統基爾訪問埃塞。2023年3月,埃塞總理阿比訪南。

【同肯尼亞的關系】肯尼亞是南蘇丹重要鄰國,雙方有200多公里共同邊界,長期保持友好關系。肯尼亞積極參與蘇丹南北和平進程,南北雙方2005年1月達成的《全面和平協議》就是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簽署的。肯尼亞積極幫助南蘇丹發展經濟,在醫療、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員培訓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援助。2013年底南蘇丹內戰爆發后,肯尼亞作為伊加特成員國,在南蘇丹問題上發揮積極調解作用,并與其他方一道,促成南蘇丹沖突各方簽署多份和平協議。2021年7月底,南蘇丹同肯尼亞決定實施兩國公民簽證互免。2022年5月,南蘇丹總統基爾赴肯尼亞出席肯前總統齊貝吉的葬禮。9月,南蘇丹總統基爾赴肯尼亞出席肯新任總統魯托的就職儀式。12月,肯尼亞總統魯托訪問南蘇丹。

【同烏干達的關系】烏干達是南蘇丹重要鄰國。2011年7月,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訪問朱巴,參加南蘇丹獨立慶典。同日,烏干達發表聲明承認南蘇丹。同月,烏干達和埃塞俄比亞簽署協議,成立部級委員會,共同支持南蘇丹發展。2013年底南蘇丹爆發沖突后,烏干達出兵協助南蘇丹政府打擊反對派武裝。2015年,烏干達宣布從南蘇丹撤軍。2016年7月南蘇丹再度爆發內戰后,烏干達再度出兵幫助南蘇丹維護社會穩定。2018年,烏干達積極參與促成南蘇丹國內主要派別簽署全面和平協議。2019年底,烏干達參與斡旋,促成南蘇丹政治過渡預備期技術性延長。2022年6月,南蘇丹國民議會議長昆巴訪問烏干達。7月,南蘇丹總統基爾訪問烏干達。

 

責編:小朱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