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蘇丹歷經多年戰亂,各地小規模沖突時有發生,民間槍支泛濫,各地治安狀況普遍較差,道路伏擊、惡性犯罪事件頻發。2016年7月首都朱巴曾爆發大規模武裝沖突,在南中資企業員工和華僑一度撤離。來南人員應加強安全防范,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夜間外出,避免前往治安問題高發區域和沖突地區。
南蘇丹氣候分為旱季(約11月至次年4月)和雨季(約5月至10月)。旱季期間,降水量銳減,蝗災、火災多發;雨季期間,降水量較大,尼羅河沿岸地區易發生洪災,易引發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1972年至2011年間,南蘇丹共發生過67次里氏4.0級以上地震,包括17次里氏5.0級以上地震。地震發生次數最多的是中赤道州,共42起,占總地震數的63%。1990年中赤道州曾發生里氏7.0級地震。2016年7月初,中赤道州發生低烈度地震,有明顯震感。2023年10月31日下午5點35分中赤道州首都朱巴東南62公里處發生5.0級地震,11月13日晚上8點55分南蘇丹與烏干達邊境發生4.9級地震,朱巴有明顯震感。
南蘇丹地處熱帶,熱帶傳染病較多,主要是瘧疾、霍亂、傷寒、痢疾等。其他傳染病包括麥地那龍線蟲病、昏睡病、布魯里潰瘍、血吸蟲病、埃博拉、象皮病及麻風病等。南蘇丹公共衛生條件極差,缺醫少藥,孕產婦及嬰兒死亡率居世界前列。建議來南人員自帶治療瘧疾、驅除蚊蟲的藥物及個人常用藥和蚊帳。入境后,如發現身體不適,出現發燒、肌肉關節酸痛等癥狀,應盡快到當地醫院檢查就醫。南瘧疾、傷寒高發,如不能及時確診,建議采取排除法,先服用自備抗瘧藥。南雨季蚊蠅較多,需格外重視防蚊防疫措施,建議有條件的處所定時組織噴灑滅蚊藥劑。
南蘇丹常年高溫,各類病源微生物繁殖快,食品容易腐敗變質,易引發食物中毒。易腐敗變質的食品以冷葷、涼菜、剩飯和肉制品等為主,應注意低溫保存、盡快食用。烹飪過程中生熟交叉污染、原料不及時冷藏、食材未燒熟煮透等,是引起霍亂、傷寒等腸胃疾病的重要原因,請務必注意烹飪衛生。
南蘇丹報警求助電話777。
在受到侵害、發生火災或者交通事故等緊急情況需要向警方求助時,可撥打南蘇丹報警電話,或向附近巡邏警察、轄區警局、治安點報告,由巡邏警察或值班警察通知相關部門到現場進行處置。發生交通事故、等待警察到場時,保持冷靜和友善態度,勿與當地人發生正面沖突。
遭遇意外需協助時可聯系中國駐南蘇丹使館,使館領保協助電話:00211-912386015,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24小時):+86-10-12308或+86-10-65612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