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病-烏干達(2023-01-14)

2023-01-14 14:56 作者:世衛組織
 形勢概述
2023年1月11日,烏干達衛生部宣布,由蘇丹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結束。該疫情影響了9個地區。疫情期間共報告164個病例(142例確診病例,22例可能病例),其中77例死亡(其中確診病例55例,可能病例22例)。
 疫情描述

2023年1月11日,烏干達衛生部宣布蘇丹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疫情結束。疫情影響了該國146個地區中的9個:本揚加布、金賈市、卡加迪、坎帕拉市、卡桑達、基格瓦、馬薩卡、穆本德和瓦基索。最后一例確診病例于2022年11月29日經檢測呈陰性,并于11月30日出院,最后一位確診死亡病例于2022年11月29日得到安全和有尊嚴的埋葬。隨后又經過42天方宣布疫情結束。

烏干達于2022年9月20日宣布由蘇丹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疫情,此前烏干達病毒研究所確認了穆本德區轉診醫院的一起病例。總共報告164個病例(142例確診,22例可能),其中77例死亡(確診病例55例,可能病例22例),康復患者87例。

男性病例比例較高(57.5%),受影響最大的年齡組是20-29歲(31%),其次是30-39歲(30%)。據報告,四分之一的病例為10歲以下兒童。總共19個確診病例和7例死亡為衛生保健工作者。

穆本德是疫情的中心,占確診病例的45%(64例確診病例和19例可能病例),其次是卡桑達,占確診病例的35%(49例確診和2例可能),坎帕拉占確診病例的13%(17例確診和1例可能),瓦基索占確診病例的3%(4例確診病例),基格瓦占確診病例的2%(3例確診病例),金賈占確診病例的1%(2例確診病例),本揚加布、卡加迪和馬薩卡各報告了1例確診病例(表1)。

1.­按地區分列的蘇丹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病例和死亡數量(確診和死亡),截至2023年1月10日

2023年9月20日至1月10日,共列出4793名接觸者,并報告11 025份警報,其中8088份(73%)得到調查,7382人(67%)被確認為蘇丹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病毒病疑似病例。

在此期間,進行了1087次安全和有尊嚴的埋葬(所有疑似死亡都必須接受檢測并給予安全和有尊嚴的埋葬),并對6681份樣本進行了蘇丹埃博拉病毒檢測。

在國際入境口岸共篩查314 603名旅客,發現4例疑似蘇丹埃博拉病毒病例,他們的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公共衛生應對

協調:烏干達衛生部與世衛組織和其他伙伴一道采取了應對措施,以控制疫情并防止進一步蔓延。衛生部啟動了國家和地區突發事件管理委員會以協調應對工作。

監測:世衛組織支持衛生部開展強化監測活動。多學科小組被派到現場,積極搜尋病例,查明接觸者,列出接觸者名單并跟進21天;

伙伴支持:在全球疫情警報和反應網絡發出援助請求后,從23個伙伴機構得到69份愿提供支持的回復。向現場部署了11名專家,3名專家仍在病例管理、感染預防和控制以及Go.Data實施等職能方面支持應對工作(Go.Data是一組公共衛生伙伴的倡議,由全球疫情警報和反應網絡管理,目的是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的現場數據收集提供疫情調查工具)。

從發展伙伴那里籌集了2700多萬美元的現金和實物捐助,包括美國國際開發署、英國援助計劃、挪威政府、諾和諾德基金會、中央應急基金、愛爾蘭援助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歐洲公民保護和人道主義援助行動總司、瑞典、盧森堡、大韓民國和向世衛組織應急基金捐款的捐助者。

疫苗接種世衛組織召開了一次專家會議,確定候選疫苗的優先次序。在與烏干達研究人員、衛生主管部門和監管機構的協調下,制定了環圍疫苗接種方案,并在當地獲得批準。確定了三種候選疫苗。五千多劑疫苗運抵該國,其中第一批于12月8日運抵,最后兩批于12月17日運抵。

幸存者護理規劃:在142例確診病例中,登記了87名幸存者。根據世衛組織關于埃博拉病毒病幸存者臨床護理的指導文件,建立了埃博拉幸存者規劃,目標是通過將幸存者衛生保健納入國家衛生部系統來改善幸存者的福祉。世衛組織領導了埃博拉幸存者規劃的制定,支持了需求評估,并在幸存者居住的地理區域設立了三個診所。三個診所中的兩個已經投入運營。所有幸存者都至少接受過一次臨床評估,并分別參加了診所和社區團隊的至少一次社會心理支持會議。

實驗室和臨床病例管理:世衛組織、全球疫情警報和反應網絡及其伙伴支持衛生部在受影響地區的指定參考醫院建立篩查、分診、隔離和護理區,以識別疑似患者;還支持在受影響地區建立埃博拉治療中心和埃博拉檢測流動實驗室。治療中心配備了基本藥物和物資,以提供安全、優化的支持性護理,包括個人防護裝備、監測設備、床旁實驗室檢測、靜脈輸液和支持性氧氣裝置。世衛組織和全球疫情警報和反應網絡部署了臨床專家,并組織了生物安全的患者流動回路,以便密切監測病例。隨著時間的推移,隔離區和治療中心能夠根據世衛組織指南和標準管理疑似和確診患者。對于確診患者,當地按照《監控下應急使用未注冊試驗用干預措施》倫理框架批準了擴大使用方案,并據此提供了試驗用產品,同時正在制定隨機臨床試驗方案。

風險溝通和社區參與活動:世衛組織支持衛生部開展的風險溝通和社區參與活動以及提高認識運動,包括由當地廣播電臺發布信息、社交媒體發布信息以及挨家挨戶進行社區宣傳。還制定了一項節日期間開展風險溝通和社區參與活動的計劃,以指導烏干達的相關活動和鄰國的預防工作。

鄰國的防范:各國衛生部、世衛組織、國內和國際伙伴支持通過風險評估確定為面臨風險的鄰國(布隆迪、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吉布提、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索馬里、南蘇丹、蘇丹、盧旺達和坦桑尼亞)開展蘇丹病毒病防范和業務準備活動。

在疫情暴發期間,2000多名衛生工作者接受了感染預防和控制、對患者和受影響家庭的社會心理支持和護理以及加強對蘇丹病毒病患者的臨床護理的培訓。

 世衛組織的風險評估

鑒于連續42天無新發病例報告,疫情已宣布結束。

鑒于蘇丹病毒病屬于地方性動物病,存在于該地區的動物宿主中,本次疫情并非意外。2022年最近一次疫情之前,烏干達在2000年、2011年和2012年報告過四起蘇丹病毒病疫情,此外還有2007年和2018年扎伊爾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兩起埃博拉疫情。因此,絲狀病毒很可能存在于該地區的野生動物宿主中。因此,不能排除任何因接觸動物宿主或持續存在的病毒而導致絲狀病毒再度出現的風險。

這次疫情表明,蘇丹病毒病的重新出現是烏干達的一個主要公共衛生關切。加強監測能力有助于發現未來的疫情,防止進一步傳播。

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種嚴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影響著人類。雖然現在已經有了數量有限的獲得許可的治療方法和疫苗可用于治療和預防扎伊爾埃博拉病毒感染,但目前尚無獲得許可的蘇丹病毒病疫苗或治療方法。

世衛組織認為,衛生保健環境中的流行病學監測、感染預防和控制規劃和做法等方面持續存在挑戰,加上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的影響,以及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裂谷熱、黃熱病、霍亂和麻疹等持續暴發,可能會危及該國快速發現和應對任何重新出現疫情的能力。

 世衛組織的建議

蘇丹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的成功控制依賴于采取一攬子干預措施,包括病例管理、早期支持性護理、風險溝通和社區參與、監測和接觸者追蹤、加強實驗室能力以及安全和有尊嚴的埋葬。

雖然疫情已經宣布結束,但世衛組織建議衛生主管部門繼續開展監測活動。世衛組織鼓勵鄰國保持警惕并繼續加強發現和應對傳染病暴發的能力。

世衛組織建議采取以下降低風險措施,這也是減少蘇丹病毒病和其它埃博拉病毒病在人間傳播的有效途徑:

  • 為減少因接觸受到感染的果蝠或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等野生動物以及食用其生肉而帶來的野生動物傳播給人的風險,處理動物時應戴手套并穿戴其他適當防護服。食用肉類前應燒熟煮透。
  • 為降低與有埃博拉癥狀的人(特別是其體液)直接或密切接觸造成人際傳播的風險,應鼓勵受影響社區的人們繼續經常保持手部衛生,包括在進入或訪問衛生設施時,并對埃博拉癥狀保持警惕。
  • 為降低病毒因在某些體液中持續存在而可能傳播的風險,世衛組織建議通過蘇丹病毒病幸存者護理規劃向康復患者提供醫護、社會心理支持和生物檢測(直至連續兩次檢測結果為陰性)。世衛組織不建議隔離血液蘇丹病毒病檢測結果為陰性的恢復期患者。
  • 為防止通過衛生保健造成傳播范圍擴大,建議在衛生保健系統內加強感染預防和控制規劃。無論對患者的診斷如何,醫務人員在醫治和護理患者時應始終采取標準的預防措施。需要在衛生保健中實施感染預防和控制措施(例如,手衛生、衛生工作者培訓、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物資、廢物管理、環境清潔和消毒等),并持續監測和監督措施的實施。
  • 對多學科衛生工作者進行培訓,以便及早發現、隔離和治療蘇丹病毒病例,并就安全和有尊嚴的埋葬及感染預防控制環圍方法開展再培訓。
  • 確保提供安全和有尊嚴的埋葬,在社區環境中支持感染預防和控制(包括足夠的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設施、手衛生能力和安全的廢物管理)以及社區參與和社會動員活動,對于預防未來的傳播至關重要。
  • 保持面臨危險地區或國家的后勤支持能力,包括基本藥物和物資的供應鏈(庫存),以便為疑似和確診患者提供優化的支持性護理。
  • 收集、分析和報告蘇丹病毒病患者的臨床特征描述,以便更好地了解臨床表型和表現以及對未來疫情中患者的診療和護理。建議使用世衛組織全球臨床平臺
  • 保持在未來發生疫情時快速擴大蘇丹病毒病臨床診療和護理的能力;這包括篩查方案、轉診途徑、蘇丹病毒病臨床指南、可用于擴大臨床服務的訓練有素的多學科人員以及可以提供以患者為中心、社區可接受且符合質量標準的蘇丹病毒病診療和護理的指定基礎設施/醫療保健站點。
  • 保持在未來發生疫情時使用世衛組織隨機對照試驗方案快速擴大和實施治療藥物臨床試驗的能力。

根據目前的風險評估和以往關于埃博拉疫情的證據,世衛組織不建議對烏干達采取任何旅行和貿易限制。

 更多信息

 

附件:
責編:江湖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