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堡病毒病-赤道幾內亞(2023-02-25)

2023-02-25 15:26 作者:世衛組織
 疫情描述

疫情速覽

2023年2月7日,赤道幾內亞衛生和社會福利部報告了多名疑似出血熱患者死亡。

2023年2月12日,塞內加爾達喀爾巴斯德研究所通過實時聚合酶鏈反應(RT-PCR)確認一份樣本呈馬爾堡病毒陽性。

正在進行調查以找到更多病例。世衛組織正在通過加強接觸者追蹤、病例管理、感染預防和控制、實驗室、風險溝通和社區參與來支持應對工作。

世衛組織評估疫情造成的風險在國家一級為高風險,在區域一級為中等風險,在全球層面為低風險。

疫情描述

這是赤道幾內亞報告的第一起馬爾堡病毒病疫情。

2023年2月7日,赤道幾內亞衛生和社會福利部報告稱,2023年1月7日至2月7日期間,里奧穆尼地區東部基埃 — 恩特姆省恩索克恩索莫區的兩個村莊發生了至少8例死亡。根據正在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病例出現發熱,隨后出現虛弱、嘔吐和腹瀉便血;兩例還出現皮膚損傷和耳出血(耳朵流血)。

2023年2月9日,從接觸者身上采集了8份血樣,并送往加蓬的弗朗斯維爾醫學跨學科研究中心,在那里通過實時聚合酶鏈反應檢測出埃博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均為陰性。

2023年2月12日,從其他接觸者身上采集了另外8份血樣,并送往塞內加爾達喀爾的巴斯德研究所。其中一份樣本取自通過實時聚合酶鏈反應確認馬爾堡病毒呈陽性的疑似病例。該病例出現發熱、非血性嘔吐、出血性腹瀉和抽搐,于2023年2月10日在埃貝比因區醫院死亡。該病例還與來自恩索克恩索莫區一個村莊的四名死亡病例存在流行病學聯系。

截至2023年2月21日,累計病例9例,其中確診1例,可能4例,疑似4例。所有病例均已死亡,其中1例死于醫療機構,另外8例死于社區。衛生工作者中沒有病例。目前正在隨訪34名接觸者。

 流行病學

馬爾堡病毒是馬爾堡病毒病的病原體,該病的病死率高達88%。馬爾堡病毒病最初于1967年在德國的馬爾堡和法蘭克福以及塞爾維亞的貝爾格萊德同時暴發后被發現。

北非果蝠被認為是馬爾堡病毒的天然宿主,通過它將病毒傳播給人類。

馬爾堡病毒病通過(破損的皮膚或粘膜)直接接觸被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以及直接接觸被這些體液污染的表面和材料(如床上用品、衣物等)進行人際傳播。曾出現過衛生工作者在治療疑似或確診的馬爾堡病毒病患者時被感染的情況。直接接觸死者尸體的葬禮也會導致馬爾堡病毒病的傳播。

潛伏期從2天到21天不等。由馬爾堡病毒引起的疾病起病突然,伴有高燒、嚴重頭痛和嚴重不適。第三天可能會出現嚴重的水樣腹瀉、腹痛和痙攣、惡心和嘔吐。癥狀出現后5到7天內會出現嚴重的出血表現,致命性病例通常有某種形式的出血,通常來自多個部位。在致命病例中,死亡最常發生在癥狀出現后8到9天之間,之前通常會出現嚴重失血和休克。

在病程早期,由于臨床癥狀的相似性,臨床診斷馬爾堡病毒病時很難與許多其他熱帶發熱性疾病區分開來。需要排除其他病毒性出血熱(包括埃博拉病毒病)以及瘧疾、傷寒、鉤端螺旋體病、立克次氏體感染和鼠疫。可以通過不同的檢測方法進行實驗室確認,例如抗體捕獲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抗原捕獲發現試驗、血清中和試驗、逆轉錄酶聚合酶鏈反應試驗、電子顯微鏡和通過細胞培養分離病毒。

盡管沒有疫苗或抗病毒療法被批準用于治療該病毒,但支持性護理(口服或靜脈注射液補液)和針對特定癥狀的治療可提高存活率。正在評估一系列潛在的治療方法,包括血液制品、免疫療法和藥物療法。

這是赤道幾內亞首次報告馬爾堡病毒病疫情。最近報告的馬爾堡病毒病疫情發生在2022年的加納(三例確診病例)。此前幾內亞(2021年)、烏干達(2017年、2014年、2012年、2007年)、安哥拉(2004-2005年)、剛果民主共和國(1998年和2000年)、肯尼亞(1990年、1987年、1980年)和南非(1975年)也曾報告過馬爾堡病毒病疫情)。

 公共衛生應對
  • 正在進行深入的流行病學調查以確定疫情的來源。
  • 國家工作隊已被派往疫情地區,以主動發現病例、追蹤接觸者、隔離病例并為他們提供醫療服務。
  • 世衛組織部署了流行病學、病例管理、感染預防、實驗室和風險溝通方面的專家,以支持國家應對工作并確保社區參與。
  • 世衛組織還在為運送帳篷、樣本收集和分析的材料以及病毒性出血熱工具包提供便利,其中包括供500名衛生工作者使用的個人防護裝備。
  • 世衛組織正在支持將樣本運送到塞內加爾和加蓬的實驗室,因為在該國建立實驗室設施的計劃仍在制定中。
 世衛組織的風險評估

赤道幾內亞首次面臨馬爾堡病毒病暴發,國家管理疫情的能力不足。

根據現有信息,所有9例死亡病例都與具有相同癥狀的一名親屬有過接觸,或參加了一名與馬爾堡病毒病相符癥狀的人的葬禮。現階段不能排除所有馬爾堡病毒病病例均已被發現,因此可能存在未被追蹤的傳播鏈。迄今為止,9名死者的大部分接觸者尚未確定。

還需要指出,除1例死于醫療機構外,其余8例均死于社區,埋葬情況不明。

在埃貝比因和(赤道幾內亞)恩索克恩索莫區之間、喀麥隆和加蓬之間跨境人口流動頻繁,邊境管理漏洞百出,這構成了跨境傳播的風險。

考慮到上述情景,國家層面被認為是高風險,區域層面中等風險,全球層面風險較低。

 世衛組織的建議

馬爾堡病毒病疫情控制依賴于一系列干預措施,即病例管理、監測(包括接觸者追蹤)、良好的實驗室服務、感染預防和控制(包括安全和有尊嚴的埋葬)以及社會動員。社區參與是成功控制馬爾堡病毒病暴發的關鍵。提高人們對馬爾堡病毒感染風險因素以及個人保護措施的認識可以有效減少人際傳播。

受到馬爾堡病毒病影響的社區應努力確保人們了解此疾病本身的性質以及疫情遏制方面的必要措施。

疫情遏制措施包括迅速、安全和有尊嚴地埋葬死亡病例,找到可能與馬爾堡病毒感染者接觸過的人并對他們的健康狀況監測21天,隔離確診患者并為他們提供醫療護理,以及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和環境整潔。

照顧患有或疑似患有馬爾堡病毒病的人的醫護人員除了標準的預防措施外,還應采取額外的感染控制措施,以避免接觸患者的血液和體液以及受污染的表面和物體。

世衛組織建議馬爾堡病毒病男性幸存者從出現癥狀起12個月內或直到他們的精液兩次檢測馬爾堡病毒呈陰性之前,采取安全的性行為和衛生習慣。應避免接觸體液,建議用肥皂和水清洗。世衛組織不建議對血液檢測馬爾堡病毒呈陰性的男性或女性康復期患者進行隔離。

根據當前疫情的現有信息,世衛組織建議不要對前往赤道幾內亞的旅行和(或貿易)施加任何限制。

 更多信息

 

附件:
責編:江湖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