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5N1)禽流感-柬埔寨(2023-02-26)

2023-02-26 15:26 作者:世衛組織
 疫情描述

疫情速覽

2023年2月23日,柬埔寨《國際衛生條例》國家歸口單位向世衛組織報告了一例人類感染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的確診病例。2023年2月24日報告了第二例病例,是第一例病例的家庭接觸者。正在進行疫情調查,包括確定這兩個報告病例的病毒暴露情況。

這是柬埔寨自2014年以來首次報告的兩例甲型(H5N1)禽流感病例。2003年12月,柬埔寨首次報告了影響野生鳥類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疫情。從那以后,直到2014年,柬埔寨零星報告了家禽傳人的人類病例。

人類感染H5N1可引發嚴重疾病,死亡率高,根據《國際衛生條例(2005)》屬于應通報的疾病。

病例描述

2023年2月23日,柬埔寨《國際衛生條例》國家歸口單位向世衛組織通報了一例人類感染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的確診病例。該病例是一名來自柬埔寨南部波蘿勉省的11歲女孩。2023年2月16日,該病例出現癥狀并在當地一家醫院接受治療。2023年2月21日,該病例因重癥肺炎被送入國家兒科醫院。同一天通過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哨點系統采集了一份樣本,并于同日在國家公共衛生研究所通過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檢測發現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呈陽性。樣本也被送往國家流感中心柬埔寨巴斯德研究所,后者證實了檢測結果;颊哂2023年2月22日死亡。柬埔寨通過可公開訪問的數據庫GISAID共享了指示病例的病毒基因序列數據。病毒測序顯示,該H5N1病毒屬于2.3.2.1c進化枝,與2014年以來在東南亞家禽中流行的2.3.2.1c進化枝病毒相似。

共確定了12名指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8名無癥狀密切接觸者和4名符合疑似病例定義的有癥狀密切接觸者),并采集了樣本,進行了檢測。實驗室調查于2023年2月23日確認了第二個病例,即指示兒童病例的父親。父親無癥狀,正在轉診醫院隔離。其他11個樣本的甲型(H5N1)和SARS-CoV-2檢測均呈陰性。

截至2023年2月25日,柬埔寨自2003年以來共報告了58例人類感染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病例,包括38例死亡(病死率為66%);2003年至2009年報告了9例病例和7例死亡,2010年至2014年報告了47例病例和30例死亡。

 公共衛生應對

指示病例所在省份正在進行一項動物與人類健康聯合調查,以確定傳播源和傳播方式。此外,政府正在采取高級別應對措施,以遏制病毒的進一步傳播。

 世衛組織的風險評估

這是柬埔寨自2014年以來首次報告的人類感染病例。人類感染可導致嚴重疾病,死亡率高。幾乎所有人類感染甲型(H5N1)流感的病例都與密切接觸被感染的活禽或死禽,或密切接觸甲型(H5N1)流感病毒污染的環境有關。根據目前的證據,病毒不會輕易感染人類,而且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似乎比較罕見。正在進行疫情調查,包括查明兩例報告病例的病毒暴露源。

由于在家禽種群中繼續檢測到病毒,預計還會有更多的人類病例。

每當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傳播時,由于接觸被感染的家禽或受污染的環境,就存在出現人類散發感染病例或小規模聚集性病例的風險。從2003年到2023年2月25日,全球21個國家共報告了873例人類感染甲型(H5N1)流感病毒病例和458例死亡。

人類和動物衛生機構都已采取公共衛生措施,包括對實驗室確診病例的接觸者進行監測。雖然這些人類病例的病毒特征還有待進一步鑒定,但現有的流行病學和病毒學證據表明,目前的甲型(H5)病毒尚未獲得在人類之間持續傳播的能力,因此持續的人際傳播的可能性很低.根據迄今為止的可得信息,世衛組織評估該病毒對大眾構成的風險較低。

隨著進一步的流行病學或病毒學信息的出現,將在必要時對風險評估進行審查。

針對大流行時使用的人用甲型(H5N1)禽流感疫苗已開發出來,但并未廣泛可得。世衛組織通過其全球流感監測和應對系統(GISRS)監測病毒的演變,進行風險評估,并建議開發更多新的候選疫苗病毒用于大流行的防范。

流行病學情況的密切分析、對最新(人類和家禽)病毒的進一步表征以及血清學調查對于評估相關風險和及時調整風險管理措施至關重要。

 世衛組織的建議

鑒于有關人類零星感染甲型(H5N1)流感病例的報告、禽類中的廣泛傳播以及流感病毒不斷演變的性質,世衛組織繼續強調全球監測的重要性,以發現和監測與可能影響人類(或動物)健康的新出現或正在傳播的流感病毒相關的病毒學、流行病學和臨床變化,并強調及時共享病毒以進行風險評估的重要性。

當禽流感病毒在一個地區傳播時,從事高風險工作的人員(例如對病禽進行采樣、撲殺、處理被感染的禽類、蛋、垃圾以及清潔受污染的場所)應被給與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并接受正確使用這類裝備的培訓。所有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員都應在當地衛生部門進行登記,并在與被感染家禽或其環境接觸的最后一天后的7天內被密切監測。

如果確診或疑似人類感染病例由具有大流行潛力的新型流感病毒(包括變異病毒)引起,則應對其動物接觸史、旅行史進行徹底的流行病學調查(即使還在等待實驗室結果確認),并應進行接觸者追蹤。流行病學調查應包括及早發現可能預示新型病毒人際傳播的不尋常呼吸道事件。而且,應當對從出現病例的時間和地點收集的臨床樣本進行檢測,并送往世衛組織合作中心作進一步的鑒定。

目前,還沒有廣泛可得的疫苗來預防人類感染禽流感。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從事家禽或鳥類工作的人都應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以降低重組的潛在風險。

旅行者前往已知發生動物流感疫情的國家,應避免前往養殖場、與活體動物市場中的動物接觸、進入可能屠宰動物的區域或接觸任何似乎被動物糞便污染的表面。一般預防措施包括經常洗手和采取良好的食品安全與食品衛生習慣。如果疫情地區的感染者出國旅行,他們的病情可能會在旅行期間或抵達后在他國被發現。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則認為不太可能在社區層面會發生進一步傳播,因為根據現有信息,這一病毒尚未獲得在人類之間輕易傳播的能力。

世衛組織建議不要根據有關這一事件的現有信息實施任何旅行或貿易限制。根據人與動物交界面上的流感病毒現狀,世衛組織不建議在入境口岸對旅行者進行專門的篩查或限制。

根據《國際衛生條例》,由新型流感亞型引起的所有人類感染均須通報。《國際衛生條例(2005)》締約方必須立即向世衛組織通報近期由可能導致大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類感染的實驗室確診病例。此類報告不需要疾病證據。

 更多信息

 

責編:江湖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