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尼泊爾(2023-03-14)

2023-03-14 15:26 作者:世衛組織
 疫情描述

形勢概覽

2023年1月2日,尼泊爾班克地區次級都市(SMC)尼泊爾根杰確認暴發麻疹疫情,此前曾有聚集性發熱和皮疹病例。確認后,通過主動病例搜索確定了指示病例,其癥狀出現于2022年11月24日。2022年11月24日至2023年3月10日期間,尼泊爾西部7個區和尼泊爾東部3個區(主要在德賴生態區)報告690例麻疹病例,包括1例相關死亡病例(病死率:0.14%)。大多數報告病例(n=591;86%)為15歲以下兒童。

雖然麻疹是尼泊爾的流行病,每年都有報告病例,但與前幾年相比,目前疫情的規模和程度異常之高。自2004年以來僅有散發孤立麻疹病例,當時的疫情大暴發報告超過12 000個病例。由于疫情從次級都市尼泊爾根杰蔓延到其他地區和省份,在流動性大、頻繁跨境旅行的人群中發現麻疹病例,以及受影響地區人口免疫力低下,麻疹傳播風險在國家一級被評估為高,在區域一級被評估為中等。在受影響地區實施了應對措施,包括主動搜索病例、病例管理和應對疫情的免疫接種工作(ORI)。

情況說明

2022年11月24日至2023年3月10日期間,尼泊爾西部七區(班克327例;蘇爾凱德62例;巴迪亞49例;凱拉利39例;堪錢布爾27例;巴久拉13例以及當德瓦庫里12例)和東部三區(馬奧塔里103例;孫薩里34例以及莫讓24例)共報告690例麻疹病例,包括1例相關死亡病例(病死率為0.14%)。

2022年12月29日藍毗尼省班克地區次級都市尼泊爾根杰報告聚集性發熱和皮疹病例后,尼泊爾西部的疫情拉開序幕。國家公共衛生實驗室于2023年1月2日確認麻疹疫情。次級都市尼泊爾根杰和鄰近城市確認發生疫情并主動搜索病例后,在尼泊爾根杰追溯確認首例麻疹病例,其癥狀出現于2022年11月24日。

國家公共衛生實驗室還在尼泊爾東部發現了實驗室確診麻疹病例。馬奧塔里、莫讓和孫薩里地區暴發疫情的日期分別報告為2022年12月24日、2022年12月23日和2023年1月16日。上述麻疹疫情仍在繼續,必須充分開展應對疫情的免疫接種工作,防止疫情蔓延至鄰近地區。

當前疫情集中發生在尼泊爾南部兩處與印度接壤地帶的若干地區(圖2)。由于國際邊境線管理松散,且麻疹在尼泊爾和印度均有流行,如果不能進一步開展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就無法準確判斷該國感染源。

120221124日至2023310日尼泊爾報告的麻疹病例數(n=690

如圖1所示,病例數在12月最后一周急劇增加,但在1月第二周開始下降,并繼續呈下降趨勢。

220221124日至2023310日尼泊爾報告的麻疹病例各區分布情況(n=690

據報道,大多數病例(n=327;47%)來自與印度接壤的藍毗尼省班克地區。此外,常規免疫外展接種站點和微觀規劃1的安排沒有社區參與,導致外展接種站點很少,宣傳不夠,大量兒童錯過疫苗接種。

大多數病例(n=591;86%)未滿15歲。然而,在年齡較大的年齡組(≥45歲)也發現9例麻疹病例,病例中年齡最大者為73歲。

當前出現疫情的民眾群體免疫力欠佳,部分原因是COVID-19大流行期間常規免疫服務中斷,以及2020年開展的全國麻疹-風疹補充免疫接種工作的質量問題。半數以上病例(58%;n=400)未接種疫苗,其中68%(n=272)未滿四歲。在1-4歲和5-9歲年齡組中,分別只有31%和28%的病例曾接種兩劑或兩劑以上麻疹風疹疫苗,體現出這些群體的易感性。根據世衛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國家免疫接種率的估計,2021年尼泊爾全國麻疹疫苗第一劑(MCV1)和第二劑(MCV2)的接種率分別為90%和87%。

­

320221124日至2023310日尼泊爾麻疹病例的年齡分布和疫苗接種狀況

 流行病學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傳染性強。病毒主要經由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后幾分鐘內擴散的呼吸道飛沫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也可通過直接接觸受感染的分泌物傳播。無癥狀有暴露的免疫者是否傳播病毒尚未得到證實。在空氣中或受感染的表面上,病毒的活性和傳染性可以保持長達兩個小時。患者在出現皮疹之前和之后四天內具有傳染性。病毒首先感染呼吸道,然后擴散到其他器官。沒有針對麻疹的特異性抗病毒藥物,大多數人在2-3周內康復。

對于幼兒、營養不良兒童、艾滋病毒感染者、癌癥患者或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孕婦,麻疹可引起嚴重并發癥,包括失明、腦炎、嚴重腹瀉、耳部感染、肺炎和死亡。

可通過安全有效的疫苗預防控制麻疹疫情。麻疹疫苗第一劑(MCV1)在9月齡接種,第二劑(MCV2)在15月齡接種。兩劑疫苗需要達到95%的人口接種率才能阻斷麻疹流行。

在疫苗接種率低的地區,通常每兩到三年發生一次病毒流行,一般持續兩到三個月,但持續時間因人口規模、擁擠程度和人口免疫狀況而異。

 公共衛生應對

衛生部在世衛組織、合作伙伴和非政府組織的支持下實施了應對措施。其中包括:

  • 堅持主動搜索病例,統計發熱和皮疹病例情況。有發燒和皮疹的患者接受維生素A治療。
  • 動員衛生部門人員實施應對措施,包括衛生保健工作者、當地非政府組織以及世衛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地區公共衛生辦公室和次級都市尼泊爾根杰衛生部門的技術人員。
  • 2023年1月6日,次級都市尼泊爾根杰針對所有6月齡至15歲兒童啟動應對疫情的免疫接種工作。截至2月6日,共有153 485名兒童接種了一劑麻疹風疹疫苗。應對疫情的免疫接種工作正在尼泊爾根杰(目標是100%覆蓋率)和鄰近城市(包括Khajura,Narainapur,Duduwa,Janki,Raptisenari,Baijanath和Kohalpur)開展。
  • 班克和凱拉利地區針對所有6月齡至15歲兒童持續開展應對疫情的麻疹風疹疫苗接種工作。政府計劃將這項應對疫情的免疫接種措施擴展至尼泊爾西部其他受影響/高風險地區。
  • 加強班克地區的麻疹監測和地區快速反應小組的動員工作。
  • 確保省級和聯邦政府有充足的疫苗儲備和后勤保障以及支持性治療藥物,以備急需。
 世衛組織的風險評估

雖然麻疹是尼泊爾的流行病,每年都有報告病例,但與前幾年相比,目前疫情的規模和程度異常之高。自2004年以來僅有散發孤立麻疹病例,當時的疫情大暴發報告12 074例。根據當前數據和現有信息,由于以下原因,國家一級的麻疹總體風險被評估為高:

  • 最初藍毗尼省尼泊爾根杰報告的疫情已經蔓延開來,尼泊爾西部鄰近城市和省份以及尼泊爾東部也報告了病例。
  • 病例實際數可能高于報告數,因為監測活動欠缺和發現病例報告不足,社區病例未能全部計入。
  • 外來和流動人口數量大,為麻疹易感人群:大量外來人口可能不了解信息或無法前往常規免疫接種點,可能錯過常規免疫接種。
  • 疫情發生在印度和尼泊爾邊界管理松散的地區。
  • 由于COVID-19大流行導致的工作中斷,疫苗接種率低,導致人群出現免疫缺口。2020年尼泊爾麻疹風疹疫苗接種工作(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開展)后針對接種率進行的獨立調查顯示,全國接種率為84%,表明有大量麻疹易感兒童。

疫情蔓延至鄰近地區和省份、流動性大的人口群體和少數民族社群中發現麻疹病例、受影響地區人口免疫力低以及跨境流動等因素表明,存在麻疹省內和省際以及國際傳播的風險。

區域一級的風險被評估為中度(在松散國際邊境線兩側持續流行傳播),在全球一級被評估為低度。

 世衛組織的建議

麻疹可以通過接種疫苗預防,疫苗能為大多數受種者提供終身免疫力。建議所有無禁忌癥的易感兒童和成人接種麻疹疫苗。國家免疫計劃必須確保安全提供免疫服務,讓所有兒童都能接種兩劑麻疹疫苗。在衛生系統情況一般以及較為薄弱的國家,定期開展麻疹免疫接種活動可以保護無法獲得常規衛生服務的兒童。世衛組織建議第一劑和第二劑麻疹疫苗應維持至少95%的同源接種率,并加強對麻疹和風疹的綜合流行病學監測,以便在公立、私立和社會保障衛生保健機構及時發現所有疑似病例。

必須快速識別并治療麻疹并發癥以減輕疾病嚴重程度,降低死亡率。通過支持性治療確保營養良好,攝入充足液體并使用世衛組織推薦的口服補液治療脫水,可以減少嚴重的麻疹并發癥。該補液可補充因腹瀉或嘔吐而流失的液體和其他必需營養元素。應開具抗生素治療眼部、耳部感染和肺炎。沒有針對麻疹的特異性抗病毒藥物,建議及時按治療劑量提供維生素A,減少感染兒童的并發癥和死亡率。

醫護人員應接種疫苗,避免醫院獲得性感染。

根據本事件現有相關信息,世衛組織不建議對尼泊爾實行任何旅行和/或貿易限制。

 更多信息

 

責編:江湖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