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的疫苗衍生2型脊灰病毒(cVDPV2)-肯尼亞(2023-07-28)

2023-07-28 20:13 作者:世衛組織
 疫情描述

疫情速覽

2023年7月11日,世衛組織收到一份官方報告,內容涉及在肯尼亞哈加德拉難民營的兩例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和在當地社區兩名無癥狀的健康兒童接觸者中發現循環的疫苗衍生2型脊灰病毒(cVDPV2)。該難民營是世界第二大難民營,有10萬多名難民。

基因測序分析結果顯示,所有四種分離株都與在索馬里巴納迪爾傳播的循環的2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有遺傳關聯。

世衛組織估計,由于難民營生活環境過于擁擠、營養不良率高、供水和衛生設施差以及索馬里人口頻繁流動,國家級總體風險很高。

疫情描述

2023年7月11日,世衛組織收到一份關于在肯尼亞發現循環的疫苗衍生2型脊灰病毒(cVDPV2)的官方報告。據報所發現的病例來自哈加德拉難民營。該難民營是世界第二大難民營,有超過10萬名難民。

在加里薩縣法菲區兩例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和當地社區兩名無癥狀健康兒童接觸者的樣本中分離出4例具有基因相關性的循環的疫苗衍生2型脊灰病毒。這些病例和社區接觸者都來自哈加德拉難民營,與鄰國索馬里的人口頻繁流動有關。

首例病例為一名接種了三劑口服脊灰病毒疫苗的2歲男童,無旅行史。他于5月26日出現麻痹。于6月1日和6月2日采集了其糞便樣本。第二例病例為一名2.7歲女童。她有前往索馬里南部下朱巴州Afmadhow旅行史。她接種了三劑口服脊灰疫苗,于5月27日出現癱瘓。于2023年6月2日和6月3日采集了其糞便樣本。

發現了一名社區接觸者,這是一名2歲無癥狀的健康男童。于2023年5月25日采集了其糞便樣本。這名男童未接種疫苗。在哈加德拉難民營還發現了第二名無癥狀的健康兒童接觸者。該接觸者與索馬里新出現的毒株相同。正在開展病例調查。

基因測序分析結果顯示,所有四種分離株均源自薩賓疫苗,核苷酸發生了65至73個變化。這四種分離株與在索馬里巴納迪爾傳播的循環的疫苗衍生2型脊灰病毒有遺傳聯系。

根據世衛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肯尼亞國家免疫率的估計,第三劑口服脊灰病毒疫苗和第一劑滅活脊灰病毒疫苗接種率在2021年為91%。截至2023年5月,哈加德拉難民營OPV3和滅活脊灰疫苗的覆蓋率為77%。

脊髓灰質炎的流行病學情況

脊灰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疾病,主要影響五歲以下兒童,可導致永久性癱瘓(大約每200例感染中就有1例)或死亡(占癱瘓者的2%-10%)。

病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偶爾也會通過常見載體(如受污染的水或食物)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并在腸道中增殖,然后可以從那里侵入神經系統并導致癱瘓。潛伏期通常為7-10天,但可達4-35天。多達90%的感染者要么沒有癥狀,要么癥狀輕微,感染后通常不易被發現。

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已有詳細記載,是從口服脊灰疫苗中最初包含的毒株突變而來。口服脊灰疫苗含有一種活的、弱化的脊灰病毒,在有限的時間內在腸道中復制,從而通過積累抗體來產生免疫力。在極少數情況下,當在胃腸道中復制時,口服脊灰疫苗病毒株會發生基因變化,并可能在未完全接種脊灰疫苗的社區傳播,特別是在個人衛生較差、環境衛生條件惡劣或人群過度擁擠的地區。人群免疫力越低,這種病毒存活的時間就越長,經歷的基因變化也就越多。

在極個別的情況下,疫苗衍生病毒可在基因上轉變為一種與野生脊灰病毒一樣可使人癱瘓的形式,這就是所謂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在至少兩個不同來源和至少相隔兩個月的情況下檢測到基因具有關聯并有證據顯示在社區中傳播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就歸類為“循環型”疫苗衍生2型脊灰病毒(cVDPV2)。

 公共衛生應對
  • 肯尼亞衛生部在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行動合作伙伴的支持下進行了風險評估和實地調查。
  • 該國衛生部通過疾病監測和應對司以及公共衛生應急行動中心啟動了一個技術協調委員會,根據國際商定的疫情應對指南,開始準備開展突發疫情應對工作,包括使用現有最合適的2型脊灰疫苗快速開展大規模補充免疫活動。
  • 作為快速應對工作的一部分,計劃使用新型2型口服脊灰疫苗開展次國家級免疫接種活動;考慮到人口流動因素,8月第一輪疫苗接種運動將針對疫情中心加里薩縣和鄰近縣索馬里人社區以及內羅畢(首都)為所有5歲以下兒童接種疫苗。計劃在9月和10月針對目標地區開展第二輪和第三輪擴大疫苗接種活動。
  • 正在進一步加強對更多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的主動監測工作。目前在考慮建立新的環境監測點。正在加強跨境監測和分析次國家級免疫接種水平,以確定潛在的未免疫或免疫接種不足的人口和/或地區。
 世衛組織的風險評估

肯尼亞衛生部于1980年建立了肯尼亞擴大免疫規劃(KEPI),以預防包括脊灰在內的六種重點疾病。

于2015年推出滅活脊灰疫苗。盡管該國在2014年沒有發生野生脊灰病毒疫情,但由于鄰國索馬里2013年的疫情持續到2014年7月,肯尼亞和其他非洲之角國家仍然面臨從索馬里輸入野生脊灰病毒的風險。在2013年脊灰疫情之后,肯尼亞啟動了脊灰病毒環境監測,以補充急性弛緩性麻痹監測(野生脊灰病毒基準監測)工作。

世衛組織評估認為,由于難民營生活環境過于擁擠、營養不良率高、供水和衛生設施差、索馬里人口大規模頻繁流動、難民不斷涌入難民營、較晚確認新來兒童、索馬里中朱巴州和下朱巴州新來兒童中未接種疫苗的兒童百分比較高以及監控欠佳,國家級總體風險很高。

世衛組織認為,由于人群免疫力低下、索馬里使用三價口服脊灰疫苗、監測欠佳、某些地區常規免疫水平不足以及大規模人口流動,該毒株的循環的2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國際傳播和/或出現的風險很高,特別是在非洲之角其他地區。

總之,現有疫情的持續蔓延,包括在肯尼亞發現的與索馬里流行的循環的2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有遺傳聯系的病例,以及循環的2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新疫情的出現,表明常規免疫覆蓋率存在重大缺口,在暴發疫情后相應疫苗接種工作不足。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常規免疫接種運動中斷,免疫接種率下降,這加劇了此類毒株進一步傳播或出現新毒株的風險。

 世衛組織的建議

重要的是,所有國家,特別是那些與受脊灰影響的國家和地區有往來和接觸的國家,應加強對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的監測,并開始有計劃地擴大環境監測,以便迅速發現輸入的任何新病毒,并促進迅速應對。各國家、領地和地區還應在區縣級,包括在難民或回歸者等弱勢人群中統一保持常規免疫高覆蓋率,以最大限度地減輕任何新病毒輸入的后果。

根據世衛組織國際旅行與健康建議,所有前往受脊灰影響地區的旅行者都應充分接種脊灰疫苗。來自受感染地區的居民(和旅行期超過4周的旅行者)應在旅行4周至12個月內額外接種一劑口服脊灰疫苗或滅活脊灰疫苗。

依照根據《國際衛生條例(2005)》召集的突發事件委員會的建議,脊灰病毒的國際傳播風險仍然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受脊灰病毒傳播影響的國家應接受臨時建議。為遵守針對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布的臨時建議,任何有脊灰病毒感染的國家都應宣布該疫情為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確保為居民和常住訪客接種疫苗,并在離境點限制未接種疫苗或無法證明接種狀況的個人旅行。

關于循環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最新流行病學信息每周都有更新。

 更多信息

 

責編:江湖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