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5N1)禽流感-柬埔寨(2023-11-29)

2023-11-29 20:57 作者:世衛組織
 形勢概述
2023年11月24日至25日,柬埔寨衛生部向世衛組織通報了貢布省同一村莊的兩例人類感染甲型(H5N1)流感確診病例。這兩例病例均為女性,一例為20-25歲年齡組,另一例不到5歲。首個病例在出現發燒、呼吸急促及咳嗽癥狀四天后到公立醫院就診。采集的樣本經檢測呈H5N1陽性,該病例在住院期間死亡。第二例報告病例是在公共衛生當局確認第一例報告病例后加強監測期間發現的。該病例出現發熱、咳嗽和皮疹,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這兩例病例都曾接觸過后院的禽類,據報道,這些禽類在前一個月生病,有些已經死亡。衛生部的國家和國家以下各級快速反應小組正在調查感染源,并協調應對活動,包括但不限于積極監測新增病例,確定密切接觸者以便進行監測,以及開展健康教育運動以防止社區傳播。今年柬埔寨共報告了6例甲型(H5N1)流感病例。人類感染甲型(H5N1)流感可引發嚴重疾病,死亡率高,根據《國際衛生條例(2005)》屬于應通報的疾病。
 疫情描述

2023年11月24日至25日,柬埔寨衛生部向世衛組織通報了發生的兩例人類感染甲型(H5N1)流感確診病例。這兩例病例居住在貢布省的同一個村莊。兩例均為女性,1例年齡在20-25歲,另1例不到5歲。

第一例報告病例在2023年11月19日出現發熱、咳嗽和呼吸急促,在家治療數日,然后于11月23日前往醫院就診。在醫院采集了樣本并送往國家公共衛生研究所進行檢測,隨后在國家公共衛生研究所的國家實驗室通過RT-qPCR檢測確認為甲型流感(H5N1),并由劍橋巴斯德研究所再次確認。該病例在醫院接受了重癥監護,2023年11月26日去世。第二例報告病例是針對首例報告病例在其他有發熱、咳嗽和皮疹等臨床表現的病例中進行主動監測期間發現的。該病例在2023年11月25日被送往醫院,在國家公共衛生研究所的國家實驗室對樣本進行了RT-qPCR檢測,結果顯示甲型H5N1流感呈陽性,劍橋巴斯德研究所再次確認了該結果。該病例目前在醫院呼吸科病房的隔離室接受治療。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這兩例病例在過去一個月里都曾接觸過據報生病和死亡的后院禽類。除了都居住在同一個村莊外,尚未證實這兩個病例之間存在流行病學聯系。

實驗室調查顯示,如系統發育分析所示,這些病毒屬于H5的分枝2.3.2.1c,與2013-2014年以來在柬埔寨和東南亞流行的病毒非常相似。這些序列與2023年10月報告的兩例人類病例中的病毒最接近。

 流行病學

動物流感病毒通常在動物中傳播,但也可以感染人類。人類感染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受感染的動物或受污染的環境。根據原始宿主的不同,甲型流感病毒可分為禽流感、豬流感或其他類型的動物流感病毒。

人類感染禽流感、豬流感和其他動物流感病毒可引起從輕度上呼吸道感染到較嚴重疾病的疾病,并可能致命。也有引起結膜炎、胃腸道癥狀、腦炎和腦病的報道。在無癥狀但在采集樣本前幾天接觸過受感染禽類的人中也發現了幾例甲型(H5N1)病毒感染。

診斷人類感染流感需要進行實驗室檢測。世衛組織定期更新關于采用分子檢測方法(例如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檢測人畜共患流感的技術指導方案。有證據表明,一些抗病毒藥物,特別是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扎那米韋)可以縮短病毒復制的持續時間,并在某些情況下改善生存前景。

這些確診病例是柬埔寨2023年報告的第5和第6例人類感染甲型(H5N1)流感病例,以及2023年報告的第4例死亡病例。從2003年至今,柬埔寨報告了62例人類感染甲型(H5N1)流感病例,包括41例死亡。

 公共衛生應對

衛生部的國家和國家以下各級快速反應小組在農業、林業和漁業部以及環境部的支持下,啟動并協調了貢布省禽流感疫情的詳細調查,包括尋找其他疑似病例和接觸者,收集和檢測后院禽類的樣本,以及開展健康教育活動以防止在社區傳播。

 世衛組織的風險評估

從2003年到2023年11月27日,全球23個國家共報告了882例人類感染甲型(H5N1)流感病例和461例死亡。幾乎所有人類感染甲型(H5N1)流感的病例都與密切接觸被感染的活禽或死禽,或密切接觸被甲型(H5N1)流感病毒污染的環境有關。根據目前的證據,病毒不會輕易感染人類,而且人際傳播似乎比較罕見。人類感染可導致嚴重疾病,死亡率高。由于該病毒繼續在家禽中傳播,特別是在柬埔寨農村地區,預計有可能出現更多的散發人類病例。

在這兩例病例中,雖然不能排除人際傳播,但很可能是分別接觸過病雞和死雞身上的病毒。

過去曾報告過小規模的甲型(H5)病毒感染,包括涉及衛生保健工作者的感染,但沒有證據表明存在持續的人際傳播。現有流行病學和病毒學證據表明,甲型(H5N1)病毒尚未獲得在人際間持續傳播的能力。因此,人與人之間持續傳播的可能性很低。根據迄今為止可以獲得的信息,世衛組織評估該病毒對大眾構成的風險較低。隨著進一步信息的出現,將在必要時對風險評估進行審查。

對流行病學情況的密切分析、對最新(人類和家禽中)甲型(H5N1)流感病毒的進一步表征以及血清學調查對于評估對公共健康的相關風險和及時調整風險管理措施至關重要。

目前尚無針對人類甲型(H5N1)流感的特定疫苗。不過,一些國家已經開發出可以預防人類感染甲型(H5)流感的候選疫苗,用于大流行防范。世衛組織繼續更新每年兩次在世衛組織關于流感病毒疫苗組合物磋商中選定的人畜共患流感候選疫苗病毒(CVV)清單。此類CVV清單可在世衛組織網站上查閱。此外,當代人畜共患流感病毒的遺傳和抗原特征公布在全球流感規劃的人 — 動物交界面網站­上。

 世衛組織的建議

這一事件不會改變世衛組織目前關于流感監測和公共衛生措施的建議。

鑒于有關人類零星感染甲型(H5N1)流感病例的報告、哺乳動物中的疫情、禽類中的廣泛傳播以及流感病毒不斷演變的性質,世衛組織繼續強調全球監測的重要性,以發現和監測與可能影響人類(或動物)健康的新出現或正在傳播的流感病毒相關的病毒學、流行病學和臨床變化,并強調及時共享病毒以進行風險評估的重要性。

公眾應避免接觸高風險環境,如活畜市場/農場和活家禽,或可能被家禽糞便污染的表面。此外,建議經常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洗手液來保持良好的手衛生。

公眾和處于風險中的個人應立即向獸醫當局報告動物生病或意外死亡的情況。應避免食用生病或意外死亡的家禽或野生禽類。

任何接觸過可能受感染的禽類或受污染環境并感到不適的人應立即就醫,并告知醫護人員可能的接觸情況。

世衛組織建議不要根據有關這一事件的現有信息實施任何旅行或貿易限制。根據人與動物交界面的流感病毒現狀,世衛組織不建議在入境口岸對旅行者進行專門的篩查或限制。

《國際衛生條例(2005)》的締約國必須立即向世衛組織通報經實驗室確認的最近由新的流感病毒亞型引起的人類感染病例。通報時不需要提供疾病證據。

 更多信息

 

責編:江湖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