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2024-05-10 16:31

【國 名】 澳大利亞聯邦(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面 積】 769.2萬平方公里。

【人 口】 2617萬(2022年10月)。74%為英國及愛爾蘭裔,亞裔占5%,土著人占2.7%,其他民族占18.3%。官方語言為英語,漢語為除英語外第二大使用語言。約63.9%的居民信仰基督教,5.9%的居民信仰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其他宗教。無宗教信仰或宗教信仰不明人口占30.2%。

【首 都】 堪培拉(Canberra)。

【國家元首】 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偠綖閲醮,任期5年。現任總督戴維·赫爾利(David Hurley),2019年7月1日宣誓就職。

【重要節日】 澳大利亞日(澳國慶日):1月26日。

【簡 況】 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和海外領土組成。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北、西、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海岸線長36735公里。北部屬熱帶,大部分屬溫帶。年平均氣溫北部27℃,南部14℃。

【簡 史】 最早居民為土著人。1770年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抵澳東海岸,宣布英國占有這片土地。1788年1月26日英國流放到澳的第一批犯人抵悉尼灣,英開始在澳建立殖民地,后來這一天被定為澳國慶日。1900年7月,英議會通過“澳大利亞聯邦憲法”和“不列顛自治領條例”。1901年1月1日,澳各殖民區改為州,成立澳大10月利亞聯邦。1931年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1986年,英議會通過“與澳大利亞關系法”,澳獲得完全立法權和司法終審權。

【議 會】澳聯邦議會成立于1901年,由女王(澳總督為其代表)、眾議院和參議院組成。議會實行普選。眾議院有151名議員,按人口比例選舉產生,任期3年。參議院有76名議員,6個州每州12名,2個地區各2名。各州參議員任期6年,每3年改選一半,各地區參議員任期3年。2022年5月,澳舉行聯邦大選,選舉產生第47屆議會。在眾議院中,工黨77個議席,聯盟黨58個議席,綠黨4個議席,其他政黨和獨立候選人共獲12議席。

【政 府】聯邦政府由眾議院多數黨或政黨聯盟組成,該黨領袖任總理,內閣部長由總理任命。政府一般任期3年。2022年5月,阿爾巴尼斯領導工黨贏得澳聯邦大選,工黨時隔9年再次執政。6月,澳大利亞新一屆政府就職,F有成員30人,其中內閣部長23人,非內閣部長7人。主要成員包括: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理查德·馬爾斯(Richard Marles)、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國庫部長吉姆·查默斯(Jim Chalmers)、財政部長兼公共事務及女性事務部長凱蒂·加拉格(Katy Gallagher)、貿易與旅游部長兼特別國務部長唐·法雷爾(Don Farrell)、就業及勞資關系部長兼藝術部長托尼·伯克(Tony Burke)、衛生及老年護理事務部長馬克·巴特勒(Mark Bulter)、氣候變化及能源部長克里斯·鮑恩(Chris Bowen)等。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6個州和2個地區。6個州分別是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昆士蘭、南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兩個地區分別是北方領土地區和首都地區。各州有州督、州議會、州政府和州長。

【司法機構】 聯邦高等法院是澳最高司法機構,對其他各級法院具有上訴管轄權,并對涉及憲法解釋的案件做出決定,由1名首席大法官和6名大法官組成,F任首席大法官蘇珊·基菲爾(Susan Kiefel),2017年1月就職。各州設最高法院、區法院和地方法院。首都地區和北領地區只設最高法院和地方法院。

【政黨】 澳主要政黨有:

(1)澳大利亞工黨(Australian Labor Party):成立于1891年,為澳最大政黨,同工會關系密切,工會會員多為其集體黨員。自1940年以來曾11次執政。上一次執政時期為2007年11月至2013年9月,2022年5月贏得聯邦大選再度執政,F任領袖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

(2)自由黨(Liberal Party):1944年成立,前身是1931年成立的澳大利亞聯合黨,長期與自由黨組成政治聯盟。主要代表工商業主利益。最近一次執政為2013年至2022年三屆。2022年5月大選失利,F任領袖彼得·達頓(Peter Dutton)。

(3)國家黨(National Party):成立于1918年,原稱鄉村黨,后稱國家鄉村黨,1982年改用現名。其勢力范圍主要在農村地區,代表農場主利益,1996年至2007年、2013年至2022年與自由黨聯合執政。2022年5月大選失利。現任領袖戴維·利特普羅德(David Littleproud)。

其他小黨有綠黨、單一民族黨和澳大利亞共產黨等。

【重要人物】戴維·赫爾利:總督。1953年8月生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畢業于澳皇家軍事學院。1993年率澳陸軍第一營赴索馬里參加維和軍事行動。2011年任澳國防軍司令。2014年退役并就任新南威爾士州州督。2019年7月就任澳第27任聯邦總督。

安東尼·阿爾巴尼斯:總理。1963年出生于澳大利亞悉尼,悉尼大學經濟學學士。1996年當選澳大利亞聯邦眾議員。1998年起先后任工黨就業和培訓、環境、水資源等事務發言人。2007年起任工黨政府基礎設施和交通部長、區域發展和地方政府事務部長、工黨眾議院領袖等職。2013年任副總理。2019年任工黨領袖。2022年5月出任總理。

【經濟】澳大利亞是一個工業化國家,農牧業發達,自然資源豐富,盛產羊、牛、小麥和蔗糖,同時也是世界重要的礦產品生產和出口國。農牧業、采礦業為澳傳統產業,制造業和高科技產業發展迅速,服務業已成為國民經濟主導產業。上世紀70年代以來,進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大力發展對外貿易,經濟保持較快增長。1991年至2019年,連續28年經濟保持正增長。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山火災害影響,2019/2020財年經濟出現負增長。2020/2021財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5%。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2021/2022財年):2.1萬億澳元。

經濟增長率(2021/2022財年):3.9%。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21/2022財年):約7.8萬澳元。

貨幣:澳元(1澳元≈0.64美元,2022年10月)。

失業率:3.5%(2022年8月)。

外匯儲備:773億澳元(2022年5月)。

【資 源】 礦產資源豐富,至少有70余種。其中鉛、鎳、銀、鈾、鋅、鉭的探明經濟儲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鋰、鋯生產國,黃金、鐵礦石、煤、鋰、錳礦石、鎳、銀、鈾、鋅的產量也居世界前列。澳還是世界最大的煙煤、鋁礬土、鉆石、鋅精礦出口國,第二大氧化鋁、鐵礦石、鈾礦出口國,第三大鋁和黃金出口國。已探明的有經濟開采價值的礦產蘊藏量包括:鋁礬土約53億噸,鐵礦砂146億噸,黑煤403億噸,褐煤300億噸,鉛2290萬噸,鎳2260萬噸,銀4.14萬噸,鉭40835噸,鋅4100萬噸,黃金5570噸。原油儲量2270億升,天然氣儲量2.2萬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21%,天然森林面積約1.63億公頃(2/3為桉樹)。漁業資源豐富,捕魚區面積比國土面積多16%,是世界上第三大捕魚區,有3000多種海水和淡水魚以及3000多種甲殼及軟體類水產品,其中已進行商業捕撈的約600種。最主要的水產品有對蝦、龍蝦、鮑魚、金槍魚、扇貝、牡蠣等。

【工 業】 以制造業、建筑業和礦業為主。2020/2021財年,制造業產值1073.8億澳元,建筑業產值1307.9億澳元,礦業產值2161.1億澳元。

【農牧業】 農牧業發達,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2020/2021財年,澳農牧業產值3144.6億澳元。主要農作物為小麥、大麥、棉花、高粱等,主要畜牧產品為牛肉、牛奶、羊肉、羊毛、家禽等。

【服務業】 服務業為澳經濟最重要和發展最快的部門。經過30余年的經濟結構調整,已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2018/2019財年,服務業產值1.33萬億澳元,占澳國內生產總值的68%,服務業中產值最高的五大行業是金融保險業、醫療和社區服務業、專業科技服務業、公共管理和安全服務、教育培訓服務。澳是亞太地區最大、最發達的金融服務市場之一。2018/2019財年,金融業產值為1694.4億澳元,金融服務業對澳GDP貢獻約為8.7%。2020/2021財年,澳服務貿易出口共625.3億澳元。

【旅游業】 旅游業是澳經濟重要部門。2021年,赴澳外國游客為24.6萬人次,同比下降86.5%,創1987年以來最低紀錄。主要游客來源國為新西蘭、新加坡、英國、印度。旅游資源豐富,著名的旅游城市和景點有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阿德萊德、珀斯、黃金海岸、達爾文、大堡礁、艾爾斯巖(烏魯魯)等。

【交通運輸】 國際海、空運輸業發達。悉尼是南太平洋主要交通運輸樞紐。交通運輸情況如下:

鐵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鐵路行業進行了公司化和私有化改革。目前全國鐵路總長度約3.3萬公里,其中10%為電氣化線路。2020/2021財年,鐵路系統共運送貨物4206億噸公里,城市鐵路系統運送乘客6.8億人次。

公路:全國公路總長88萬公里。2021年全國注冊機動車輛總數約2014萬輛,客車占74.7%。其中,汽油動力車輛占73.6%,柴油動力車輛占24.4%。

水運:港口超過100個,墨爾本為全國第一大港。2018/2019財年,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約16.9億噸。

空運:2020/2021財年,運行國內航班39.4萬架次,運送國內旅客2498萬人次。其中墨爾本—悉尼、布里斯班—悉尼、布里斯班—墨爾本航線為最重要的三條國內航線。主要國內航空公司有“澳洲航空”(Qantas)和“捷星航空”(Jetstar)。2020年4月,澳航空公司“維珍澳洲”(Virgin Australia)宣布破產。2020/2021財年,運行國際航班4.5萬架次,運送國際旅客112.3萬人次。主要機場為: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珀斯、阿德萊德、黃金海岸、凱恩斯、堪培拉、霍巴特和達爾文。

【財政金融】 財政年度為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2018/2019財年,政府財政赤字大幅縮減至6.9億澳元,經濟增長率1.9%,通貨膨脹率1.7%。2021/2022財年財政赤字預計為1697億澳元,占GDP的5%。

金融業成熟完善,監管嚴格。擁有全球第五大金融體系和資本市場。澳儲備銀行(RBA)為中央銀行。國民銀行、聯邦銀行、西太銀行、澳新銀行為最主要的四大銀行,總資產占全部銀行資產的50%以上。金融監管框架由澳審慎金融監管局(APRA)、澳證券和投資委員會(ASIC)、澳儲備銀行三大獨立機構組成。

股票市場發達,由澳股票交易所(ASX)運作,三種傳統主要股票指數包括綜合普通股指數(All Ordinaries)、綜合工業股指數(All Industrials)和綜合資源股指數(All Resources)。自2000年4月起,澳證券交易市場重要股指以標準普爾(S&P)為基準。目前,主要股指包括S&P/ASX300、S&P/ASX200、S&P/ASX100、S&P/ASX50和S&P/ASX20,其中S&P/ASX200代表了本地市場82%的市場份額(2017年3月),被認為是衡量澳股票市場運行狀況的最重要指標。

【對外貿易】 澳對國際貿易依賴較大。澳主要貿易伙伴依次為中國、美國、日本、韓國、英國、新加坡、印度、新西蘭、德國、馬來西亞、泰國等。近年來商品和服務貿易進出口情況如下(單位:億澳元):

­

2017/2018

2018/2019

2019/2020

2020/2021

出口額

4032

4702

4752

5192

進口額

3954

4214

3979

3981

逆順差

78

488

773

1210

澳主要出口商品為鐵礦石、煤、教育與旅行服務、黃金、原油、天然氣、小麥、鋁礬土、銅礦、牛肉、銅、羊毛制品等。主要進口商品為原油、摩托車、精煉油、航空器材、藥物、通訊器材、計算機、公交車、貨車、黃金等。

【對外投資】 20世紀80年代以來,澳在海外投資持續增長。截至2021年底,澳在海外投資累計達3.3萬億澳元。主要投資對象為美國(1.1萬億澳元)、英國(5380億澳元)、日本(1284億澳元)、新西蘭(1133億澳元)、加拿大(951億澳元)、開曼群島(942億澳元)、德國(774億澳元)等。

【對外援助】 澳對外援助主要集中于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南太平洋島國和東南亞國家。近年來援助總額情況如下(單位:億澳元):


2017/2018

2018/2019

2019/2020

2020/2021

­

援助額   

40.75

43.79

40.69

44.80

占GDP(%)

0.23

0.24

0.2

0.22

【外國資本】 澳重視吸引外國投資。截至2021年底,外國對澳投資存量共計4.1萬億澳元。其中主要來源為美國(1.05萬億澳元)、英國(7186億澳元)、比利時(3935億澳元)、日本(2587億澳元)、中國香港(1269億澳元)、新加坡(1214億澳元)等。主要外國投資領域為能礦業、制造業、財政金融業和房地產業等。

【著名公司】 澳主要上市企業有:

1、國民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 Ltd.):澳最大的商業銀行,成立于1858年。1893年公司化,1984年成為有限公司。2021年,總資產9250億澳元,雇用員工約3.2萬人。董事會主席菲利普·克羅尼肯(Philip Chronican),首席執行官羅斯·麥克尤恩(Ross McEwan)。

2、澳大利亞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澳第二大商業銀行,也是澳客戶人數最多的銀行。成立于1912年。2021年,總資產1.092萬億澳元,雇用員工4.9萬人。董事會主席凱瑟琳·利文斯通(Catherine Livingstone),首席執行官馬特·科明(Matt Comyn)。

3、西太銀行(Westpac Banking Corporation):澳大利亞最老的銀行。前身新南威爾士銀行(Bank of New South Wales)成立于1817年,1982年更名。2021年,總資產約為9350億澳元,雇用員工約4萬人。董事會主席約翰·麥克法蘭(John McFarlane),首席執行官彼得·金(Peter King)。

4、澳新銀行(ANZ BANK):澳主要商業銀行之一,創始于1835年。2021年,總資產9790億澳元,雇用員工4萬人。董事會主席大衛·岡斯基(David Gonski),首席執行官廖賢志(Shayne Elliott)。

5、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 LTD.-Broken Hill Proprietary Billiton Ltd.):以經營石油和礦產為主的著名跨國公司。BHP于1885年在墨爾本成立。Billiton于1860年成立。2001年6月,兩公司合并。2021年,總資產1089億美元,凈利潤約94.4億美元,雇用員工8萬人。董事會主席肯·麥肯齊(Ken MacKenzie),首席執行官韓慕睿(Mike Henry)。

6、麥格里集團(Macquarie Group Limited):成立于1969年,是一家多元化國際金融機構,提供銀行、金融顧問及投資服務。2021年,營業收入127.7億澳元,雇用員工1.6萬人。董事會主席皮特·沃納(Peter Warne),首席執行官謝默拉·薇克拉馬納雅克(Shemara Wikramanayake)。

7、澳電信公司(TELSTRA):澳最大電信企業,成立于1901年,1991年成為有限公司。澳政府分別于1997年、1999年和2006年出售該公司股票,逐漸將其私有化,目前澳政府持股17%。2021年,營業收入215.6億澳元,凈利潤19億澳元。董事會主席約翰·馬倫(John Mullen),首席執行官安德魯·潘(Andrew Penn)。

8、西農集團(Wesfarmers Limited):澳最大的零售公司之一。前身為西澳州農民合作社,成立于1914年,1984年上市。業務涉及零售、家裝、煤礦、保險等廣泛領域,2007年收購當時澳最大的零售公司科爾斯公司(Coles)。2021年,營業收入339.4億澳元,凈利潤23.8億澳元,雇用員工11.4萬人,是澳雇員人數最多的私人企業。董事會主席邁克爾·錢尼(Michael Chaney),首席執行官理羅布·斯科特(Rob Scott)。

9、力拓集團(Rio Tinto Group):世界第二大礦業公司,成立于1873年。在全球擁有60多家子公司。2021年,總資產1028.9億美元,凈利潤211億美元,雇用員工4.9萬人。董事會主席鮑達文(Dominic Barton),首席執行官石道成(Jacob Stausholm)。集團包括力拓股票上市公司(Rio Tinto plc,總部在英國倫敦)和力拓有限公司(Rio Tinto Limited,總部在墨爾本)。

【教 育】 教育主要由州政府負責。各州設教育部,主管本州的大、中、小學和技術教育學院。聯邦政府負責給全澳大學和高等教育學院提供經費、制定和協調教育政策。學校分公立、私立兩種,包括學齡前教育、中小學教育和高等教育,實行從學前教育到高中13年學制,16歲之前必須接受義務教育。重視并廣泛推行職業教育。2021年,澳共有小學6256所,中學1442所,中小學連讀學校1374所,特殊學校509所。中小學教職員工約30.4萬人。2020年,澳共有40所公立大學,2所國際大學,1所私立大學。著名高等院校有澳國立大學、莫納什大學、阿德萊德大學、墨爾本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昆士蘭大學、悉尼大學、西澳大利亞大學等。

【新聞出版】 澳有4大報業集團:《先驅報》和《時代周刊》雜志集團、默多克新聞公司、費爾法克斯公司和帕克新聞聯合控股公司。其中,默多克新聞公司發展最快,近年來還買下了英國的《泰晤士報》和美國的《紐約郵報》,已成為國際性報業集團。主要報刊有:《澳大利亞人報》,發行量約520萬份;《悉尼先驅晨報》,發行量約840萬份;《世紀報》,發行量約610萬份;《金融評論報》,發行量約340萬份;《堪培拉時報》,發行量約58萬份。澳有期刊1400多種,《澳大利亞婦女周刊》是發行量最大的刊物,達129多萬份!豆珗蟆分芸1880年創刊)是最老的刊物之一。澳聯合新聞社(AAP)是澳最大通訊社,總部在悉尼,1964年起與路透社結為聯社。

澳有3個廣播電視管理機構。(1)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有4個電臺網,通過州和地區首府的制作傳送設備向全國播放非商業性廣播和電視節目,并為邊遠地區提供衛星服務;澳大利亞廣播電臺(Radio Australia)和澳大利亞國際電視臺(Australian Television International)向海外播放。年度預算大部分由聯邦議會撥款。(2)澳大利亞通訊和媒體局(Australian Communications and Media Authority):管理電信、互聯網、商業性電臺和社區廣播,收費并發放許可。全國共有商業電臺550家,商業電視臺460家。(3)澳大利亞特別節目廣播事業局(Special Broadcasting Service, SBS):主管SBS電視臺和SBS廣播電臺,由聯邦政府資助。SBS電視臺是一個多元文化電視臺,1980年10月24日聯合國日開始工作,除新聞、體育和部分記錄片用英語播送外,其余節目均用澳各移民族裔的語言配英文字幕播送,為非英語背景人士提供了解世界的媒體渠道。

【人民生活】 澳是一個高福利國家,福利的種類多而齊全,主要包括:失業救濟金、退伍軍人及家屬優撫金、殘疾人救濟金、退休金以及家庭補貼等。所有永久居民享受澳全國性的醫療保健待遇,其資金來源于政府稅收收入。截至2021年8月,全職成年職工人均周工資1200澳元。澳醫療衛生事業發達。2021年,澳共有全科醫生約3.83萬人,約58.1%的人參加各種私人醫療保險。

【軍 事】 澳總督為武裝部隊總司令。國防部為軍隊行政管理機構。國防委員會為三軍最高決策機構,主席由國防部長擔任。國防軍司令為國防部長的首席軍事顧問,F任國防軍司令安格斯·坎貝爾(Angus Campbell)上將。

澳實行志愿兵役制。國防軍由陸、海、空三軍組成。截至2021年,澳國防系統總人數8.48萬人,其中現役6.02萬人,預備役約2.45萬人。常規軍中,陸軍2.96萬人,編成第一師司令部(Headquarters 1st Division)、部隊司令部(Forces Command)和特種作戰司令部(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三個司令部;海軍1.52萬人,編成艦隊、戰略兩個司令部,下轄14個主要海軍基地;空軍1.44萬人,下轄11個主要空軍基地,裝備F/A-18、F-111、AP-3C等各類飛機。近年來國防預算情況如下(單位:億澳元)


2017/2018

2018/2019

2019/2020

2020/2021

­

國防預算(億美元)

256

265

328

417

占GDP(%)

1.9

1.9

2.1

2.1

【對外關系】 在堅持鞏固澳美同盟、發揮聯合國作用以及拓展與亞洲聯系三大傳統外交政策的基礎上,通過積極參與全球和地區熱點問題提升國際影響力,著力推進“積極的有創造力的中等大國外交”。簽署并批準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

【同美國的關系】 澳美于1940年3月6日建交。1951年澳、新(西蘭)、美三國簽訂《澳新美安全條約》后,澳美結成同盟關系。“9·11”事件后,澳啟動《澳新美安全條約》,派兵參加美對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近年來澳總理、外交部長、國防部長多次訪美。2014年6月,澳總理阿博特訪美。8月,美國國務卿克里、國防部長哈格爾訪澳,與澳外長畢曉普、國防部長約翰斯頓舉行第28次年度雙部長會議。1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訪澳并參加二十國集團峰會。2015年1月,澳外長畢曉普訪美。10月,澳美外交、國防雙部長磋商在美舉行。11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舉行會見。2016年1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訪美。7月,美副總統拜登訪澳。7月、9月,澳外長畢曉普訪美。2017年1月、2月、5月、7月、9月,澳外長畢曉普訪美。4月,美副總統彭斯訪澳。5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訪美。6月,澳美外交、國防雙部長磋商在澳舉行。2018年1月,澳外長畢曉普訪美。2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訪美。10月,澳外長佩恩在紐約出席第73屆聯合國一般性辯論期間與美國務卿蓬佩奧會面。2019年1月,澳外長佩恩訪美。8月,澳美外交、國防雙部長磋商在澳舉行。9月,澳總理莫里森訪問美國。2020年3月,澳外長佩恩訪美。7月,澳美外交、國防雙部長磋商在美舉行。2021年3月,澳總理莫里森參加美日印澳“四邊機制”領導人視頻峰會。5月,澳外長佩恩訪美。2021年1月,澳外長佩恩與美國務卿布林肯通話。2月,澳總理莫里森與美總統拜登通話。3月,澳總統莫里森與美副總統哈里斯通話。同月,澳總理莫里森參加美日印澳“四邊機制”領導人視頻峰會。5月,澳外長佩恩訪美。9月,澳美外交國防雙部長磋商在美舉行。同月,澳總理莫里森參加美日印澳“四邊機制”領導人峰會。11月,澳外長佩恩與美國務卿布林肯通話。12月,澳外長佩恩在利物浦出席七國集團外長會期間會見美國務卿布林肯。2022年5月,澳總理阿爾巴尼斯參加美日印澳“四邊機制”峰會。澳外長黃英賢在日本與美國務卿布林肯會面。6月,澳外長黃英賢與美國務卿布林肯通話。7月,澳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馬爾斯訪問美國。

澳美經貿關系密切。2004年5月,澳美正式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該協定于2005年1月正式生效。2020/2021財年,澳美雙邊貿易額為729億澳元。美是澳第二大貿易伙伴。

【同日本的關系】 自1996年起,澳日開始年度首腦會晤并建立“政治、軍事”年度磋商機制。2006年3月,日外相麻生太郎訪澳期間,兩國宣布建立“全面戰略關系”,商定今后每年各舉行一次外長會晤、副外長級政策對話和高官級戰略磋商。2013年1月,日外相岸田文雄訪澳。2013年10月,澳外長畢曉普訪日。2014年4月,澳總理阿博特訪日。6月,澳、日外長和防長在日舉行第5次雙部長年度磋商。2014年7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澳。11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澳并參加二十國集團峰會。2015年5月,澳外長畢曉普訪日。11月,澳、日外長和防長在澳舉行第6次雙部長年度磋商。12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訪日。2017年1月,日首相安倍晉三訪澳。4月,澳、日外長和防長在日舉行第7次雙部長年度磋商。2018年1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訪日。2019年6月,澳總理莫里森訪日。11月,澳外長佩恩訪日。 2020年7月,澳總理莫里森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視頻會議。10月,澳外長佩恩赴日本參加美日印澳“四邊機制”第二次外長會。2021年6月,澳日外長和防長舉行第9次雙部長會議。9月,澳總理莫里森在華盛頓出席美日印澳“四邊機制”領導人峰會期間與日本首相菅義偉會面。11月,澳總理莫里森在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期間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面。2022年5月,澳總理阿爾巴尼斯赴日參加美日印澳“四邊機制”峰會,并與日首相岸田文雄會見。

【同朝鮮及韓國的關系】 澳朝于1974年建交,次年斷交。2000年5月復交。2010年5月、11月,“天安號”事件、延坪島炮擊事件發生后,澳除執行聯合國對朝制裁外,還實施推遲對朝援助等單方面制裁措施。金正日去世后,澳呼吁朝保持冷靜和克制,以符合本國人民利益的方式行事,同國際社會保持建設性接觸。2012年12月,朝鮮發射衛星后,澳發表聲明對朝予以譴責。2013年2月朝進行核試驗后,澳支持并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第2094、2270號決議決定的對朝制裁。近年來,澳支持并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歷次決議決定的對朝制裁。

2000年5月,澳與韓國宣布建立外長和貿易部長年度會晤機制。2003年7月,澳總理霍華德訪韓。2006年12月,韓國總統盧武鉉訪澳。2009年3月,韓國總統李明博訪澳。2011年4月,澳總理吉拉德訪韓。12月,韓國國防部長官金寬鎮訪澳。2013年10月,澳外長畢曉普訪韓。2014年4月,澳總理阿博特訪韓,期間雙方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2015年5月,澳外長畢曉普訪韓。9月,澳韓外長、防長雙部長會議在悉尼舉行。2016年8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與韓總統樸槿惠在老撾東亞峰會期間會晤。2017年2月,澳外長畢曉普訪韓。10月,澳外長畢曉普、國防部長佩恩與韓外交部長官康京和、國防部長官宋永武在首爾舉行年度澳韓外長、防長雙部長會議。2019年11月,澳外長佩恩訪問韓國。12月,澳韓外長、防長雙部長會議在悉尼舉行。2021年12月,韓國總統文在寅對澳進行國事訪問。同月,澳韓外長、防長雙部長會議在悉尼舉行。2020/2021財年,澳韓雙邊貿易額為348.7億澳元。韓是澳第四大貿易伙伴。

【同印尼的關系】2005年4月,印尼總統蘇西洛訪澳,與澳簽署全面發展兩國伙伴關系框架協議。2006年6月,澳總理霍華德訪問印尼。11月,澳外長唐納訪問印尼,并與印尼外長維拉尤達共同簽署《澳大利亞—印尼安全合作框架協定》。2008年6月,澳總理陸克文訪問印尼。2009年7月,澳外長史密斯訪問印尼。10月,澳總理陸克文訪問印尼。2010年3月,印尼總統蘇西洛訪澳。11月,澳總理吉拉德訪問印尼。2011年2月,印尼外長納塔萊加瓦訪澳。11月,首屆澳—印尼年度領導人會晤在印尼巴厘島舉行。2012年3月,首屆澳—印尼外交國防雙部長會議在澳舉行。7月,印尼總統蘇西洛訪問澳達爾文,與吉拉德舉行澳印領導人峰會,并發表聯合公報,重申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2013年10月,澳總理阿博特訪印尼,并出席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4年6月,澳總理阿博特訪印尼。2014年8月,澳外長畢曉普訪問印尼期間,雙方就恢復兩國間情報與軍事合作簽署諒解備忘錄。2015年11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訪問印尼。12月,澳印尼外長、防長雙部長會議在澳舉行。2016年3月,澳外長畢曉普訪問印尼。10月,澳印尼外長、防長雙部長會議在印尼舉行。2017年2月,印尼總統佐科訪澳。3月,澳總理特恩布爾和外長畢曉普赴印尼出席環印度洋聯盟峰會和外長會。2018年8月,澳外長畢曉普訪問印尼。同月,澳總理莫里森訪問印尼。2019年10月,澳總理莫里森赴印尼出席佐科總統就職儀式。12月,澳外長佩恩訪問印尼并出席澳印尼外長、防長雙部長會議。2020年2月,印尼總統佐科訪澳。7月,《印尼與澳大利亞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IA-CEPA)正式生效。2021年9月,澳—印尼外長、防長雙部長會議在印尼舉行。11月,澳外長佩恩訪問印尼。2022年6月,澳總理阿爾巴尼斯訪問印尼,澳印(尼)發表聯合聲明。2020/2021財年,澳與印尼雙邊貿易額為128.7億澳元,印尼是澳第14大貿易伙伴。印尼也是澳主要的發展援助接受國之一。2021/2022財年,澳向印尼提供官方發展援助約2.99億澳元。

【同東盟其他國家的關系】 澳于1974年同東盟正式建立對話伙伴關系,并先后與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等主要東盟國家簽訂了雙邊或多邊安全防務條約。巴厘島爆炸事件后,澳與東南亞國家加強反恐合作,與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簽訂反恐協定,并與印尼主辦了地區反恐會議。

2005年,澳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2006年10月,柬埔寨首相洪森訪澳。11月,澳總理霍華德出席在越南河內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于會后對越進行訪問。同月底,澳總理霍華德訪問馬來西亞。2007年8月,澳總督杰弗里訪問馬來西亞,并出席馬獨立50周年慶祝活動。2009年10月,澳總理陸克文出席在泰國舉行的第四屆東亞峰會。2010年1月,東盟-澳大利亞-新西蘭自貿協定正式生效。10月,澳總理吉拉德出席在越南河內舉行的第五屆東亞峰會。2011年5月,澳外長陸克文訪問泰國,6月訪問緬甸,7月訪問印尼、東帝汶。10月,澳宣布向泰國、柬埔寨、越南、老撾、菲律賓等遭受洪災的國家提供價值515萬澳元的人道主義援助。11月,澳總理吉拉德出席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第六屆東亞峰會。2012年3月,澳外長卡爾訪問柬埔寨、越南和新加坡。6月,澳外長卡爾訪問緬甸。11月,澳總理吉拉德出席在柬埔寨金邊舉行的第七屆東亞峰會。2013年10月,澳總理阿博特出席在文萊斯里巴加灣市舉行的第八屆東亞峰會。2014年10月,澳總理阿博特出席在緬甸內比都市舉行的第九屆東亞峰會。2015年3月,越南總理阮晉勇訪澳,雙方決定加強全面伙伴關系。5月,澳外長畢曉普訪問泰國、新加坡。7月,阿博特總理訪問新加坡。11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赴菲律賓馬尼拉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赴馬來西亞吉隆坡出席第十屆東亞峰會。2016年3月,澳、新加坡在悉尼舉行第9屆部長級委員會。2016年9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赴老撾河內出席東亞峰會。10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訪澳。11月,澳越南簽署雙邊行動計劃,旨在深化雙方全面伙伴關系。2017年3月,澳外長畢曉普訪問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6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訪問新加坡并出席香格里拉對話會。8月,澳外長畢曉普訪問泰國,并赴菲律賓馬尼拉出席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同月,澳外長畢曉普、國防部長佩恩、貿易、旅游與投資部長喬博赴新加坡舉行第10屆澳新(加坡)部長級委員會;11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赴越南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赴菲律賓馬尼拉出席東亞峰會。2018年3月,東盟—澳大利亞特別峰會在悉尼舉行。5月,澳外長畢曉普訪問越南。11月,澳總理莫里森赴新加坡出席東亞峰會。12月,澳外長佩恩訪問緬甸、印尼。2019年1月,澳外長佩恩訪問泰國、印度。6月,澳總理莫里森、外長佩恩訪問新加坡。澳外長佩恩訪問越南。7月,澳外長佩恩赴泰國曼谷出席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8月,澳總理莫里森訪問越南。11月,澳總理莫里森赴泰國曼谷出席東亞峰會。2020年2月,澳外長佩恩訪問文萊。10月,澳外長佩恩訪問新加坡。2021年6月,澳總理莫里森訪問新加坡。2022年6月,澳外長黃英賢訪問越南、馬來西亞。7月,澳外長黃英賢訪問新加坡。9月,澳外長黃英賢訪問東帝汶。同月,越南外長裴青山訪問澳大利亞。

澳與東盟的經貿關系發展良好,簽署了《緊密經濟伙伴關系》協議。2003年3月,澳與新加坡正式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2004年7月,澳與泰國正式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2020/2021財年,澳與東盟雙邊貿易額為1134億澳元。

【同太平洋島國的關系】澳認為維護南太地區穩定、促進島國經濟發展符合其利益。2003年7月應所羅門群島政府要求,澳與新西蘭及部分南太島國對所羅門進行聯合軍事干預。2003年12月與巴新簽署一攬子援助方案,協助巴新政府整治經濟、治安等。2004年2月與瑙魯簽署諒解備忘錄,協助瑙擺脫危機。澳還提出“聯合地區管理”等主張,推動建立南太地區聯合航線和設立地區警察培訓中心等。同年,聯合新西蘭推出旨在實現地區和平、和諧、安全與繁榮的“太平洋計劃”。所羅門群島和東帝汶分別于2006年4月和5月發生騷亂后,澳聯合地區國家向兩國派遣部隊和警察以穩定局勢。12月,斐濟發生政變,澳與新西蘭等國對斐濟實施制裁。2007年底澳工黨政府就任后表示將加大對島國援助力度,投入10億澳元實施“南太伙伴計劃”,設立“南太民事和軍事伙伴中心”,并積極修復與所羅門、巴新等島國關系,重申加強地區援所團(RAMSI)和對東帝汶的安全承諾。2009年8月,第40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首腦會議在澳凱恩斯舉行,通過《凱恩斯契約》。2010年8月,澳總理吉拉德出席在瓦努阿圖舉辦的第41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首腦會議。10月,澳外長陸克文訪問巴新,巴新總理奧尼爾訪澳。2012年3月,澳總督布賴斯赴湯加出席湯加國王圖普五世的葬禮,并順訪薩摩亞、圖瓦盧、基里巴斯等8個太平洋島國。8月,澳總理吉拉德赴庫克群島拉羅湯加島出席第43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首腦會議,并宣布澳將在10年內撥款3.2億澳元幫助太平洋島國促進男女平等。2013年3月,澳總理吉拉德訪問巴布亞新幾內亞,兩國發表《巴布亞新幾內亞澳大利亞新伙伴關系聯合聲明》。2014年11月,澳外長畢曉普訪問巴新。2015年1月,巴新總理奧尼爾訪澳。3月,澳外長畢曉普訪問瓦努阿圖、庫克群島、基里巴斯和湯加。2016年3月,第24屆澳-巴新部長級會議在堪培拉舉行。同月,澳外長畢曉普訪問斐濟。9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赴密克羅尼西亞出席第47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首腦會議。2017年3月,第25屆澳-巴新部長級會議在巴新舉行。4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訪問巴新。6月,澳總督科斯格羅夫赴瓦努阿圖出席瓦總統葬禮。8月,所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訪澳。同月,澳外長畢曉普赴斐濟出席第二屆太平洋島國論壇外長會議。9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赴薩摩亞出席第48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首腦會議。2018年4月,第26屆澳-巴新部長級會議在布里斯班舉行。6月,澳外長畢曉普訪問帕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和馬紹爾群島。同月,所羅門群島總理霍尼普韋拉、瓦努阿圖總理薩爾維訪澳。9月,澳外長佩恩赴瑙魯參加第49屆太平洋島國論壇。10月,澳外長佩恩訪問巴新。11月,澳外長佩恩赴巴新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部長級會議。同月,澳總理莫里森赴巴新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9年1月,澳總理莫里森訪問斐濟和瓦努阿圖。6月,澳總理莫里森訪問所羅門群島。同月,澳外長佩恩訪問斐濟、巴新、新喀里多尼亞。7月,澳外長佩恩訪問庫克群島,赴斐濟出席太平洋島國論壇外長會。同月,巴新總理馬拉佩訪澳。8月,澳總理莫里森赴圖瓦盧出席第50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領導人會議。10月,澳外長佩恩訪問所羅門群島和瓦努阿圖。同月,澳總理莫里森訪問斐濟。2021年2月,澳總理莫里森以視頻方式參加太平洋島國領導人特別會議。7月,澳外長佩恩以視頻方式參加太平洋島國論壇外長會。8月,澳總理莫里森出席太平洋島國論壇領導人視頻會議。2022年6月,澳外長黃英賢訪問斐濟、薩摩亞、湯加和所羅門群島。7月,澳總理阿爾巴尼斯赴斐濟出席第51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領導人會議,澳外長黃英賢參加太平洋島國論壇外長會。8月,澳外長黃英賢訪問巴新。

【同新西蘭的關系】 新西蘭是澳盟國,兩國領導人有半年度定期互訪機制,安全和經貿關系密切。1983年3月,澳新簽訂《進一步密切經濟關系協定》(CER)。1990年建立澳新自由貿易區。2009年3月,新總理約翰·基訪澳。6月,澳外長史密斯訪新。8月,新總理約翰·基訪澳。同月,澳、新舉行年度“進一步密切經濟關系”(CER)部長級會議。2010年2月,新外長麥卡利訪澳。11月,澳外長陸克文與新外長麥卡利舉行部長級對話。2011年2月,澳總理吉拉德訪新。6月,新總理約翰·基訪澳。2012年3月,澳外長卡爾訪新。7月,新總理約翰·基訪澳。2013年2月,澳總理吉拉德訪新。2014年2月,澳總理阿博特訪新。2015年2月,澳總理阿博特訪新,外長畢曉普訪新。4月,澳總理阿博特再次訪新。6月,澳外長畢曉普訪新。10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訪新。2016年10月,澳外長畢曉普訪新。2017年2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訪新。11月,新總理阿德恩訪澳。2018年3月,新總理阿德恩訪澳并舉行兩國領導人年度會晤。2019年2月,澳總理莫里森訪新。同月,澳外長佩恩訪新。2019年7月,澳外長佩恩訪新。同月,新西蘭總理阿德恩訪澳。10月,新西蘭副總理兼外長彼得斯訪澳參加澳新外長磋商。12月,澳外長佩恩訪新。2020年2月,新總理阿德恩訪澳。12月,新外長馬胡塔同澳外長佩恩舉行視頻磋商。2021年4月,澳外長佩恩訪新。5月,澳總理莫里森訪新。11月,新外長馬胡塔訪問澳。2022年5月,澳總理阿爾巴尼斯同新總理阿德恩通電話。6月,澳外長黃英賢訪新。7月,新總理阿德恩訪澳并舉行兩國領導人年度會晤。2020/2021財年,澳新雙邊貿易額為176.3億澳元,新是澳第六大貿易伙伴。

【同歐盟及英國的關系】 澳與歐盟有傳統的經濟、安全和人文聯系。歐盟是澳重要貿易伙伴,澳最大的投資來源地和第二大投資目的地。歐盟對澳投資占澳外資總額的1/3,澳對外投資的1/4在歐洲。2008年4月,澳總理陸克文訪問歐盟,與歐盟主席巴羅佐就建立澳歐伙伴關系框架達成共識。同月,陸訪問英國,并與法國總統薩科齊在北約峰會期間會晤。6月,澳外長史密斯訪英。2011年5月,澳外長陸克文訪問芬蘭、挪威。9月,法國外長朱佩訪澳,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訪澳。10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夫婦訪澳。11月,澳總理吉拉德赴法國戛納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2012年4月,澳外長卡爾訪問英國、比利時、馬耳他、土耳其。11月,英國王儲查爾斯夫婦訪澳。2014年4月,英國威廉王子夫婦訪澳。11月,法國總統奧朗德、英國首相卡梅倫、德國總理默克爾赴澳參加二十國集團峰會。2015年1月,挪威國王訪澳。4月,澳總理阿博特訪法,澳外長畢曉普訪問法國、德國和比利時。4月,英國哈里王子訪澳。7月英國威爾士親王訪澳。11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訪德,赴土耳其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12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赴法國出席氣候變化大會。2016年9月,澳外長畢曉普訪問德國,并舉行澳德外長、防長雙部長會議。11月,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夫婦訪澳。2017年2月,澳外長畢曉普訪問英國、愛爾蘭。4月,澳外長畢曉普訪問愛沙尼亞。7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赴德國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并訪問法國、英國。同月,澳、英外長和防長在澳舉行第9次雙部長會議。同月,澳外長畢曉普訪問克羅地亞。8月,克羅地亞總統基塔羅維奇訪澳。同月,澳、歐盟簽署深化合作的框架協議。10月,愛爾蘭總統希金斯訪澳。2018年4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訪問英國、德國、比利時、法國。5月,法國總統馬克龍訪澳。10月,英國哈里王子夫婦訪澳。10月,澳外長佩恩赴布魯塞爾出席第12屆亞歐首腦會議。2019年2月,澳外長佩恩訪問法國、英國。6月,澳總理莫里森訪英。7月,澳外長佩恩訪問英國。5月,澳外長佩恩訪問英國、瑞士。2021年6月,澳總理莫里森訪問英國。2022年8月,澳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馬爾斯訪問、英國、法國。2020/2021財年,澳與歐盟雙邊貿易額為739.0億澳元。2019/2020財年,澳與英國雙邊貿易額為366.8億澳元。

【同俄羅斯的關系】 重視與俄羅斯的關系,在能源開發、防擴散等領域與俄合作。2006年6月,澳俄就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簽署雙邊協議。2007年,俄羅斯總統普京訪澳并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此為俄國家元首首次訪澳。期間雙方簽署利用核能源合作協議。2012年2月,俄外長拉夫羅夫訪澳。2013年9月,澳外長卡爾代表澳政府出席俄羅斯圣彼得堡二十國集團峰會。2014年11月,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澳大利亞布里斯班二十國集團峰會。2015年11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與俄總統普京在土耳其安塔利亞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簡短交談。2022年,澳對俄有關個人和實體實施制裁,并向烏提供武器裝備援助。2019/2020財年,澳與俄羅斯雙邊貿易額為9.7億澳元。

【同中東國家關系】 關注中東安全問題,派兵參與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希阿以通過和平方式結束沖突。反對伊朗發展核武。工黨政府上臺后,澳于2008年6月從伊拉克撤出500多名作戰部隊。2009年3月,伊拉克總理馬利基訪澳。7月,澳駐伊部隊完成在伊軍事任務,除80人繼續留在伊負責澳使館安全保衛外,其余全部撤離。2008年5月,澳總督杰弗里訪問以色列。6月,外長史密斯訪問阿聯酋和科威特。2011年2月至3月,澳外長陸克文先后訪問南非、突尼斯、埃及、約旦、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聯酋、阿曼等國。11月,澳總理吉拉德訪問阿富汗,出席澳駐阿使館落成儀式。2012年6月,澳外長卡爾訪問阿爾及利亞、沙特、阿曼、利比亞等國。2015年1月,伊拉克外長賈法里訪澳。2016年1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訪問阿富汗、伊拉克并慰問澳駐伊士兵。11月,澳外長畢曉普訪問卡塔爾。同月,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訪澳。2017年2月,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訪澳,成為首位訪澳的以色列總理。10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訪問以色列。2018年12月,澳政府承認西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但決定暫時不把澳駐以使館遷至西耶路撒冷。

澳重視中東市場潛力,積極推動農牧產品和制成品向中東地區出口,沙特和阿聯酋是澳在中東的主要貿易伙伴。

【同拉美國家關系】 近年來積極加強同拉美國家在政治、經貿、人文等領域的交流合作與以及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等多邊機制中的協調。2008年至2009年,澳外長史密斯先后訪問墨西哥、秘魯、巴西、智利、古巴、特拉尼達和多巴哥等國,智利、巴西、哥倫比亞外長訪澳。2009年,澳與墨西哥、智利、古巴等三國簽署政治合作諒解備忘錄。同年,與智利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同年11月,與加勒比共同體的15個成員國簽署諒解備忘錄。2010年12月,澳外長陸克文出席在巴西舉行的南方共同市場領導人會議并發表演講,宣布將在4年內向拉美提供1億澳元發展援助。2012年6月,澳總理吉拉德訪問巴西,出席“里約+20可持續發展會議”,并會見巴西總統羅塞夫。2014年12月,澳貿易部長羅布訪問巴西、秘魯、智利。2015年6月,澳外長畢曉普訪問智利、秘魯、巴西。2016年11月,澳總理特恩布爾赴秘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7年6月底7月初,澳外長畢曉普訪問阿根廷、哥倫比亞、古巴、格林納達、巴拿馬。11月,澳總理特恩布爾在出席越南峴港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會見秘魯總理庫琴斯基,兩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2018年11月,澳總理莫里森出席在阿根廷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三次峰會。2021年10月,澳貿易與旅游部長丹·特漢分別同阿根廷首席部長圣地亞哥·卡菲耶羅、巴西外長洛斯·弗蘭薩舉行會見。

 

責編:小朱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