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淋病雙球菌
英文名:Neisseria gonorrhoeae(NG)
別名:淋球菌、淋病奈瑟菌
類別:細菌
概述
基本特征:淋病奈瑟菌感染后會引起淋病
主要類型:可用單克隆抗體將其分為至少46個血清型
是否傳染: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也可接觸被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
主要表現:泌尿生殖系統的化膿性炎癥,典型癥狀是尿痛、尿頻、尿道流膿等
淋病奈瑟菌感染后會引起淋病,可侵入尿道和生殖道,引起泌尿生殖系統感染。成人感染初期較輕,一般可引起男性前尿道炎與前列腺炎、女性尿道炎與子宮頸炎等疾病。孕婦感染后,新生兒易患上淋球菌性眼炎。淋病奈瑟菌不耐干熱,干燥環境下僅可存活1~2個小時,但在不完全干燥的環境和膿液中能保持傳染性10多個小時甚至數日。
淋病奈瑟菌有哪幾種類型?
淋病奈瑟菌根據蛋白I抗原性不同,可用單克隆抗體將其分為至少46個血清型。蛋白I又可分為IA和IB兩種結構式,現可用蛋白IA和蛋白IB不同表位的單克隆抗體,將淋病奈瑟菌分為血清型IA1~IA24和IB1~IB32等血清型,其分型有助于對淋病奈瑟菌所致的淋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淋病奈瑟菌的流行情況如何?
淋病奈瑟菌的起源尚不明確,但呈世界性流行,發病與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性行為方式及免疫等因素有關。
社會經濟地位和教育水平低的犯罪青年感染率相對較高,且多與其性生活混亂有關。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大約有2億淋病新患者,其中以歐洲和非洲最多,亞洲情況也比較嚴重。我國目前淋病發病率近年呈上升趨勢。
人感染淋病奈瑟菌可導致哪些疾病?
人感染淋病奈瑟球菌后可導致淋病,具體分類與侵犯部位有關。根據臨床表現不同,可分無合并癥淋病和有合并癥淋病,前者只局限于生殖部位的黏膜,后者的發病范圍則更廣;根據感染人群不同,可分為男性淋病、女性淋病、新生兒淋病和兒童淋病;根據受累器官不同,可分為淋球菌性尿道炎、附睪炎、淋菌性前列腺炎、淋菌性宮頸炎、急性淋菌性輸卵管炎、前庭大腺炎、炎癥性盆腔疾病、肛周圍炎、淋菌性直腸炎、淋菌性咽炎、淋菌性關節炎、淋菌性敗血癥等。
感染途徑
淋病奈瑟菌具有傳染性,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淋球菌感染者主要傳染源。母親如果發生淋病奈瑟菌感染,也可通過患病母親的產道分泌物導致新生兒淋菌性眼炎癥。兒童淋病的傳播常通過間接途徑。
可使人患病的淋病奈瑟菌來源于哪里?
使人患病的淋病奈瑟菌主要來源于淋病奈瑟菌感染者,傳染性較強,主要通過性接觸直接傳播,也可通過接觸被污染的衣物、床上用品、毛巾、浴盆、馬桶等物品引起間接傳播。
人會通過什么途徑感染淋病奈瑟菌?
人可通過性傳播、間接接觸傳播、母嬰垂直傳播等途徑感染淋病奈瑟菌,具體傳播途徑如下:
性傳播:淋病奈瑟菌的主要傳播方式是性傳播,陰莖-直腸接觸是感染率最高的傳播方式。
間接接觸傳播:健康人群可通過接觸被污染的物體而傳染,如成人偶可通過接觸帶菌的手指、毛巾,被污染的床上用品、馬桶、衣褲等物品,發生淋病奈瑟菌的間接感染。
母嬰垂直傳播:妊娠過程中,淋病孕婦黏膜破裂,可繼發羊膜腔內感染,從而感染胎兒。分娩時的產道感染可引起新生兒淋菌性眼炎。
哪些人容易感染淋病奈瑟菌?
人對淋病奈瑟菌普遍易感,但發病人群和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性行為方式及免疫等因素有關。一般社會經濟地位和教育水平低的犯罪青年感染率相對較高,與其性生活混亂有關。
感染癥狀
淋病奈瑟菌感染后最常見的表現是泌尿生殖系統的化膿性炎癥,典型的癥狀是尿痛、尿頻、尿道流膿,女性患者宮頸還可見膿性分泌物,男女感染的臨床表現有一定差別。妊娠期女性如有感染,可引起新生兒淋球菌性眼炎。
人感染淋病奈瑟菌后的發病過程是怎么樣的?
人感染淋病奈瑟菌后的發病過程與發病人群、性別等因素有關,臨床過程和癥狀有一定的差別,具體如下。
潛伏期
女性無并發癥淋病癥狀較輕,潛伏期難以確定,男性潛伏期一般為2~10日,此時一般無癥狀或癥狀表現較輕微。
感染前期和進展期
感染前期癥狀一般不典型,進展期癥狀輕,多屬亞臨床型,也可有尿痛、尿頻、尿道流膿、女性宮頸可見膿性分泌物等癥狀。
晚期
可發展為慢性感染,病程長,出現有合并癥淋病。
表現為尿道常有癢感,排尿時有灼熱感或輕刺痛、尿流變細、排尿無力、尿后滴瀝等癥狀,并可出現生殖系統異常表現,如男性出現前列腺炎、睪丸炎、附睪炎等,女性出現盆腔炎,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膿腫、腹膜炎等。新生兒感染可出現眼瞼腫脹、結膜出血等癥狀。
兒童感染可出現外陰紅腫、灼痛、陰道有膿性分泌物流出,合并尿道炎時可表現為排尿疼痛、尿頻、尿急等。
特定人群感染淋病奈瑟菌后有哪些表現?
感染淋病奈瑟菌后除了具有泌尿系統癥狀外,對于男性感染、女性感染、新生兒感染、兒童感染,臨床表現還有其他特異性,具體如下:
男性:感染后可出現淋球菌性尿道炎、附睪炎、淋菌性前列腺炎等,表現為尿頻、尿道流膿,尿時有灼熱感或輕刺痛、尿流變細、排尿無力、尿后滴瀝等癥狀。合并附睪炎者可出現附睪腫大、自發疼痛、精囊牽引痛等,合并前列腺炎者可出現會陰部不適、陰莖痛等癥狀。
女性:感染后合并輸卵管炎者可出現性交痛、陰道膿性分泌物等癥狀。合并宮頸炎者可出現宮頸水腫、充血,并有黃綠色或膿性分泌物流出。合并前庭大腺炎者可出現腺管周圍紅暈、前庭大腺膿腫等情況。
新生兒:感染后可出現淋球菌性眼炎等疾病,表現為眼瞼腫脹、結膜出血等癥狀。
兒童:感染后可出現尿道炎、陰道炎等疾病,表現為外陰紅腫、灼痛、陰道有膿性分泌物流出、排尿疼痛、尿頻、尿急等癥狀。
什么情況下建議就醫,甚至急診就醫?
如有高危性生活史,性生活后出現尿痛、尿頻、尿道流膿、宮頸可見膿性分泌物等癥狀,以及泌尿生殖系統的其他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母親有淋病奈瑟菌感染史的新生兒,出生后出現眼結膜水腫、充血等癥狀,應及時就醫;兒童出現外陰紅腫、灼痛、陰道有膿性分泌物流出,以及排尿疼痛、尿頻、尿急等癥狀,也應及時就醫。
檢測方式
淋病奈瑟菌感染主要通過淋球菌培養和淋球菌核酸檢測進行明確診斷,此外,涂片革蘭染色鏡檢陽性對有明顯尿道癥狀的男性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有確診價值。
哪些檢查是證明淋病奈瑟菌感染的“金標準”?
淋球菌培養是淋病奈瑟菌感染的“金標準”,具體如下。
淋球菌培養
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是診斷淋病奈瑟菌感染的“金標準”,也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篩查淋病奈瑟菌感染的唯一方法。由于耐藥菌株不斷出現,故主張細菌培養的同時宜作藥敏試驗,以指導臨床治療。
哪些檢查可協助排查是否感染淋病奈瑟菌?
核酸檢測和基質輔助激光解析電離飛行時間質譜檢查可輔助判斷是否感染淋病奈瑟球菌,具體檢查如下:
核酸檢測:包括核酸雜交試驗和核酸擴增試驗,檢測速度快,敏感性高,對標本保存和轉運條件要求低,一般采用尿液或陰道拭子作為標本,多用于輔助診斷。
顯微鏡檢查法:該檢查為傳統方法之一,顯微鏡下發現多型核白細胞內革蘭陰性雙球菌,具有檢測意義。但本法對于無癥狀感染者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較低,因此僅用于有明顯尿道癥狀的男性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
淋病奈瑟菌感染與哪些病原體感染類似,需要注意鑒別?
淋球菌所致淋病應與沙眼衣原體、念珠菌及滴蟲感染等進行鑒別。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臨床表現較輕或無癥狀,沙眼衣原體檢查陽性;另外,女性淋菌性子宮頸炎及陰道炎還應與沙眼衣原體引起的子宮頸炎、念珠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及細菌性陰道病等相鑒別。
防治手段
淋病奈瑟菌感染是一種性傳播疾病,不僅可導致多種泌尿生殖系統疾病,還可傳染給親屬和子女,后果嚴重。防治淋病奈瑟菌感染有助于降低淋病感染率和發病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需要做好防范工作,避免性生活混亂,提倡安全性行為,推廣使用安全套,不與他人共用毛巾、被褥等,通常以藥物治療為主。
哪些手段可以直接殺滅淋病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抵抗力弱,不耐干燥、寒冷,在完全干燥的環境下只能存活1~2個小時,高于38℃或低于30℃的環境中均無法生長。淋病奈瑟菌對一些消毒劑也非常敏感,在1:4000硝酸銀溶液中僅可存活7分鐘,在1%的苯酚溶液中停留3分鐘即可完全殺滅。
是否可通過接種疫苗預防淋病奈瑟菌感染?
目前尚無預防淋病奈瑟菌感染的疫苗進入臨床應用,1978年淋病奈瑟菌疫苗人體實驗失敗后,淋病疫苗研究的重心,就轉移到了篩選高度保守、具有保護作用的淋病奈瑟菌疫苗抗原上,主要關注的蛋白包括菌毛蛋白、轉鐵蛋白、脂多糖、孔蛋白、淋球菌表面蛋白A,可投入臨床應用的疫苗尚在研究中。
除接種疫苗外還可如何預防淋病奈瑟菌感染?
淋病奈瑟菌感染尚無有效的疫苗可以應用,主要通過加強性病防治宣傳教育、控制傳染源等方法預防該菌感染,具體如下:
加強性病防治宣傳及健康教育:成人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間接接觸污染的毛巾、衣褲、被褥也可傳染。可開展防治性病的健康教育,禁止賣淫嫖娼,避免婚外性行為。性生活時可用安全套。日常用藥應注意避免濫用抗生素,減少產生耐藥菌株及對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等問題。
控制傳染源:對高危人群進行篩查,追蹤患者傳染源及接觸者,同時加強對淋病患者的管理。在患病期間不可從事可能擴散疾病的職業,如保育員、護理及浴室工作人員等,尤其是在醫院及托兒所等場所要嚴加注意。
人感染淋病奈瑟菌后是否需要治療?主要治療手段有哪些?
淋病奈瑟菌感染后需要治療,應早期診斷、及時治療,主要的治療手段為藥物治療,應保證足量、規則用藥,可參照當地耐藥菌株的流行情況選擇敏感抗生素,治療可選用頭孢曲松、大觀霉素、頭孢噻肟等藥物。近年來發現耐藥菌株不斷增加,給防治多重耐藥的淋病奈瑟菌感染帶來困難,除做藥物敏感試驗指導合理選擇藥物外,治療期間還應注意性伴侶及其他病原菌感染的治療。
人感染淋病奈瑟菌后是否可治愈?治愈后還會復發嗎?
人感染淋病奈瑟菌后,經臨床治療后可治愈。
感染后患者會出現特異性IgM、IgG和分泌型IgA抗體,但免疫不持久,再次感染會出現復發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