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瑪麗大教堂

2024-05-24 10:44

­

  有著“澳大利亞天主教堂之母”(Mother Church of Australian Catholicism)、“悉尼天主教社區精神家園”之稱的圣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位于悉尼海德公園附近,與澳洲、新西蘭軍團士兵戰爭紀念碑(ANZAC War Memorial)遙遙相望。
  圣瑪麗大教堂是澳大利亞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宗教建筑,是悉尼大主教的所在地。大教堂是由當地的砂巖建成,哥特式的建筑風格是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筑遺風。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立面是標準的哥特式造型。盡管它應該是19世紀哥特復興時期的作品,但就建筑本身而言,中世紀的哥特式風格十分濃郁。
  悉尼是于1788年1月26日被澳洲殖民者著手開發建設的地方,由亞瑟·菲利普船長(Captain Arthur Phillip)以喬治三世國王(Majesty King George III)的名義對悉尼進行管理。當時這里主要是英國犯人流放的地方。不過還有一些其他的移民開始打算在這里建造教堂。
  天主教科諾利和賽瑞神父(Reverends Conolly and Therry)正式來到澳大利亞是在1820年,圣瑪麗大教堂也便于1821年10月29日開始建設。1865年,修建中的大教堂毀于大火。所以不得不在同年再次進行重建工作。最終,圣瑪麗大教堂經過60年的修建,于1928年全部建成。在1998年至2000年間,教堂又加修了尖塔。
  大教堂長107米,中殿24.3米寬,天花板高22.5米,中心塔高46.3米,前塔和尖塔的高度為74.6米。圣瑪麗大教堂氣勢雄偉恢宏,內部莊嚴肅穆。教堂地下墓穴的馬洛哥神父地板圖案,是以創世紀為主題的,由彩色的碎石鑲嵌而成,因手工十分精巧而聞名世界。
  2008年,圣瑪麗教堂在2008年世界青年節(World Youth Day 2008)再次成為世界的焦點,因為羅馬教皇本尼迪克特16世(Pope Benedict XVI)于6月19日來此布道。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10:00~16:00

 

責編:陳丹丹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