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簡要介紹一下,季節性流感在我國發病的一個基本情況,其主要危害。流感季節主要集中在哪幾個月?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般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可達39-40°C),伴畏寒、寒戰、頭痛、肌肉和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適、顏面潮紅、眼結膜輕度充血,也可有嘔吐、腹瀉等癥狀。輕癥流感常與普通感冒表現相似,但其發熱和全身癥狀更明顯。重癥病例可出現病毒性肺炎、繼發細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等肺外表現及多種并發癥。
全球每年約有5-10%的成人和20-30%的兒童罹患季節性流感。在我國,每年季節性流感流行導致大量發病、住院和死亡。湖北荊州2010-2011和2011-2012流行季,流感相關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住院率分別達115/10萬和142/10萬,主要集中在5歲以下兒童。2003-2008年,我國北方和南方城市平均每年流感相關呼吸和循環系統疾病的超額死亡率分別為12.4/10萬和8.8/10萬,其中86%以上發生在≥65歲老人。
我國流感的季節性呈高度多樣化。甲型流感流行季存在地區差異:≥33°的北方,呈冬季流行模式,每年1-2月單一年度高峰;<27°的最南方,每年4-6月單一年度高峰;兩者之間的中緯度地區,每年1-2月和6-8月雙高峰。而乙型流感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呈單一冬季高發。
2.什么人需要打流感疫苗?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流感疫苗在我國屬于二類疫苗,自愿、自費接種。原則上,接種單位應為≥6月齡所有愿意接種疫苗且無禁忌癥的人提供免疫服務。有接種流感疫苗意愿的接種對象,應到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并向大眾公布、具有疫苗接種資質的接種點接種流感疫苗。
為降低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及感染后發生嚴重臨床結局的風險,借鑒WHO立場和其他國家多年的應用經驗,結合我國國情,《中國季節性流感疫苗應用技術指南(2014-2015)》推薦孕婦、6月齡-5歲兒童、60歲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醫務人員,及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為優先接種對象。
3.為什么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每年流感疫苗的免疫病毒株是如何確定的?今年疫苗的病毒株是哪些?全國各地打的疫苗病毒株都是一樣的嗎?南方和北方地區在打流感疫苗方面有哪些不同之處?
流感病毒發生突變的頻率很高。發生變異的流感病毒再次感染先前已獲得免疫的宿主,可導致流感反復流行。這是產生季節性流感以及每年都需要接種流感疫苗的根本原因。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通過開展全球性監測,監控流感病毒的變異,并根據監測結果,每年2月和9月分別針對北半球和南半球下一個流感季節的季節性流感疫苗候選株進行預測性推薦。WHO推薦的2016-2017年度北半球三價流感疫苗組分為:A/California/7/2009 (H1N1)pdm09類似株,A/Hong Kong/4801/2014 (H3N2)類似株,B/Brisbane/60/2008(Victoria系)類似株。WHO推薦的四價流感疫苗組分包含B型毒株的2個系,為上述3個毒株及B/Phuket/3073/2013(Yamagata系)類似株。
目前,我國統一采用WHO推薦的北半球流感疫苗株。我國批準上市的流感疫苗均為三價滅活流感疫苗,可用于≥6月齡人群接種,包括0.25ml和0.5ml兩種劑型。0.25ml劑型含每種組分血凝素7.5μg,適用于6~35月齡嬰幼兒;0.5ml劑型含每種組分血凝素15.0μg,適用于≥36月齡的人群。南方和北方接種流感疫苗統一遵循以下原則:
(1)接種劑次:從未接種過流感疫苗的6月齡至8歲兒童,首次接種需2劑次(間隔≥4周);以前接種過≥1劑次流感疫苗的兒童,則建議接種1劑。>8歲兒童和成人,僅需接種1劑。
(2)接種時機:通常接種流感疫苗2-4周后,可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6-8個月后抗體滴度開始衰減。我國各地每年流感活動高峰出現和持續時間不同,為保證受種者在流感高發季節前獲得免疫保護,建議各地在疫苗可及后盡快安排接種,整個流行季節均可以為未接種的對象提供免疫服務。
(3)接種部位:三價滅活流感疫苗應肌肉或深度皮下注射。成人和大年齡兒童首選上臂三角肌接種疫苗,嬰幼兒和小齡兒童的接種部位以大腿前外側為最佳。因為血小板減少癥或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在肌肉注射時可能發生出血危險,應采用皮下注射。
4.打流感疫苗前后應該注意什么問題?會不會出現不良反應?若出現不良反應應該如何處理?
對雞蛋或對疫苗中任一成分過敏者不宜接種流感疫苗。伴或不伴發熱癥狀的輕中度急性疾病者,建議癥狀消退后再接種。上次接種流感疫苗后6周內出現格林巴利綜合征者,不作為禁忌癥,但應特別注意。
接種三價滅活流感疫苗是安全的,但注射部位一過性局部反應較常見(接種部位紅暈、腫脹、硬結、疼痛、燒灼感等);既往無流感疫苗抗原暴露史的受種者(如幼兒)可出現發熱、全身不適、肌痛及其他全身性不良事件(如頭痛、頭暈、嗜睡、乏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但程度均較輕微,極少出現重度反應。
接種完成后接種醫生應告知接種對象留下觀察30分鐘再離開;丶液笞⒁庑菹ⅲ⒁庥^察接種后反應。接種醫生應向接種對象公布接種點咨詢電話,有任何不適隨時咨詢報告。為保障流感疫苗的安全接種,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接種單位要做好流感疫苗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監測。一旦出現不良反應或事件應及時啟動AEFI監測系統,并按照《全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方案》要求,開展AEFI的監測報告、調查診斷、處置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