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首都布拉格是一個多橋之城,在橫穿布拉格市的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上共有18座大橋,將兩岸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藝復興式的建筑連成一體。伏爾塔瓦河并非總是看上去那樣的平靜而富有浪漫氣息,有時,河水伴隨著暴雨會變得非常狂躁,曾經有很多次發生洪水,因此也有很多座橋被毀壞過,不過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卻從來沒有被毀壞過。
查理大橋是布拉格人在伏爾塔瓦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橋梁,距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是布拉格最有名的古跡之一。查理大橋于1357年在查理四世國王(King Charles IV)的支持下開始修建,于15世紀初完工。在1841年之前,查理大橋一直都是連接舊城(Old Town)、布拉格城堡(Prague Castle)和鄰近地區的重要通道。最初,查理大橋被稱為“石橋”(Stone Bridge)或布拉格大橋(Prague Bridge),不過從1870年后便改名為“查理大橋”,以表示對決定建橋的查理四世國王的尊敬和紀念。
查理大橋長516米,寬約10米,橋墩16座,橋面為磚石所砌,沒有一釘一木。大橋有三座橋頭堡,其中有一座在舊城一邊。橋兩側石欄桿相對立有雕像和群塑像,現共有雕像75座。有的是女神,有的是武士,有的是動物,還有的是人面獸身或獸面人身。這些都是捷克早期巴洛克藝術大師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圣經和民間傳說。由于大自然的侵蝕和戰爭的破壞,這些雕像的原件保存下來的已經很少,大部分是復制品。
如今,查理大橋已然成為了布拉格最熱門的旅游景點之一,每年不論什么時候都會有大量的游客在查理大橋上游覽。也正因為如此,查理大橋也成為了捷克人出售旅游商品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