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

2024-06-04 20:17

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指胃黏膜非特異性病變,由于各種因素導致胃黏膜損傷以及炎癥,多為急性起病,重者可突發上消化道出血,但總體治愈率高,預后良好。

急性胃炎的病因
感染因素
常見的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葡萄球菌引起的病變。
機體因素
由于創傷、手術、全身感染等,引起機體應激反應,導致血管痙攣收縮,出現胃黏膜缺血缺氧,造成糜爛出血。
藥物因素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強的松、頭孢類抗生素、抗腫瘤藥物可造成黏膜受損,引起胃部的炎癥、出血。
誘發因素
由于飲食不當、不潔飲食,食用冰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酒精類飲品所致。

急性胃炎的癥狀
癥狀
患者出現腹痛、惡心、嘔吐、腹瀉;有脫水者可出現煩躁、口干、血壓不穩,甚至嗜睡;有消化道出血者可突發嘔血與黑便。
體征
可有血壓不穩,會有皮膚黏膜蒼白、甲床發白,或眼球凹陷。
急性胃炎的危害
嚴重者由于上消化道出血可出現嘔血、出血性休克。

急性胃炎的診斷
病史
有不潔飲食史;有非甾體類、激素類服藥史,或者有長期喝酒習慣;身體有嚴重創傷、疾病者。
臨床表現
出現上消化道癥狀,如腹痛、嘔吐,重者可有腹瀉、嘔血、黑便;查體發現皮膚黏膜蒼白,可有眼球凹陷等。
輔助檢查
血常規:可發現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增高,提示有細菌感染。
大便常規:可發現有無潛血,陽性提示有消化道出血。
內鏡檢查:對于突發上消化道出血可行消化內鏡檢查,鏡下可見胃黏膜出血。

急性胃炎的類型
根據損害程度可分為:急性單純性胃炎、急性胃黏膜病變。

急性胃炎的治療
急性期治療
出現上消化道出血,可行急診胃鏡,在鏡下電凝止血。
出現腹瀉嚴重、有脫水癥狀者可行口服補液鹽(ORS),重度脫水者需進行靜脈補液。
一般治療
輕癥者可多休息、流質飲食,嚴重者需禁食24小時。
藥物治療
1.H2受體拮抗劑:雷尼替丁注射液靜脈滴注保護胃黏膜。
2.質子泵抑制劑:靜脈滴注或口服奧美拉唑也可保護胃黏膜。
3.腸黏膜保護劑:口服蒙脫石散可減少腸道負擔。
4.抗生素:明確為細菌感染者,可選用氧氟沙星、頭孢類藥物進行抗菌治療。

急性胃炎的保健
1.避免長期服用激素類、非甾體類藥物。
2.勤洗手,戒煙酒,避免食用不潔食物。

急性胃炎的飲食
急性胃炎是由于各種因素導致的一種胃腸粘膜急性炎癥,引起急性胃炎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分為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生物因素、精神、神經因素等等,該病癥在日常生活中發病率較高,各個年齡段的人群均有可能發生,急性胃炎在臨床上又分為急性化膿性胃炎、急性糜爛性胃炎、急性腐蝕性胃炎,其中以前兩者最為常見,急性胃炎的臨床癥狀一般輕重不一,通常表現為腹部絞痛、惡心、嘔吐、腹瀉等,嚴重者可導致發熱、便血、休克、酸中毒等癥狀,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一旦發現應該立即治療。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這類食物會刺激胃腸道粘膜,加重患者的病情,同時為細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環境,加重炎癥的程度,不利于病情的恢復,患者還應該避免飲酒,飲酒也會刺激胃腸粘膜,加重病情。
2、忌食過冷、過硬、過熱的食物,這些食物都會刺激胃腸粘膜,導致患者出現胃痙攣,不利于炎癥的消退,同時患者應該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可以有效地減輕腸胃的負擔,還可以養胃,有助于病情的緩解。
3、宜多食用高蛋白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充足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有利于受損細胞的再生和修復,增加細胞的抗病能力,減輕炎癥帶來的影響,還可以增加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幫助病癥快速恢復。
4、要多注意飲食衛生,吃的蔬菜水果要洗干凈再食用,不要吃變質食品,同時也要避免食用一些罐頭、發物等食物,不利于炎癥的治療。
急性胃炎的出現大都是飲食的健康導致的,所以治療胃炎的關鍵在于飲食方面的改善,患者要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注意飲食均衡和營養搭配,患者應該多食用高維生素、高蛋白、無刺激、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有利于炎癥的快速恢復。急性胃炎的病人還要注意飲食規律,做到定時、定量飲食,低鹽、低脂飲食,在飲食原則上多以清淡食物為主,要少食多餐,充分補充炎癥恢復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飲食不要過于飽脹,一起八分飽為宜。

 

責編:江湖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