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炎

2024-06-04 20:33

腸炎

腸炎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炎癥反應,主要是受到腸道細菌、病毒感染,或受到放射線損害、飲食刺激、藥物刺激等引起的。常見癥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稀水便或黏液膿血便等,嚴重時可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有可能威脅生命。

腸炎的病因
1、基本病因
感染性因素:細菌感染(如大腸埃希菌、沙門菌)、病毒感染(如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寄生蟲感染(如阿米巴原蟲)等。
非感染性因素:如飲食不當、藥物刺激、免疫機制異常、放射線損害等。
2、誘發因素
如過度勞累、受涼等。

腸炎的癥狀
典型癥狀:
常見的有腹瀉、腹痛、血便、惡心、嘔吐、發熱、里急后重感等。
伴隨癥狀:
若出現嚴重脫水或出血過多等情況,可伴有心率加快、低血壓、營養不良、貧血等癥狀。

腸炎的危害
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引起腸梗阻、穿孔,甚至出現癌變。

腸炎的診斷
腸炎一般可根據患者病史、典型癥狀,結合血常規、便常規及便隱血試驗、便培養及藥敏試驗、腸道X線鋇劑造影檢查、CT和核磁共振檢查等做出診斷。

腸炎的類型
1、按病因可分為:感染性腸炎、非感染性疾病。
2、按病程可分為:急性腸炎、慢性腸炎。
3、按發生部位可分為:小腸炎、結腸炎、直腸炎。

腸炎的治療
1、急性期治療
如輕度脫水、嘔吐,可口服補液;重度脫水、嘔吐,可靜脈輸入生理鹽水、等滲碳酸氫鈉、葡萄糖等。
2、一般治療
輕者可給予富含營養、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及時補充水分,避免脫水。平時要注意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保持規律飲食。
3、藥物治療
抗生素:包括青霉素、頭孢拉定等。
鎮痛藥:常用藥物包括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止瀉藥:如蒙脫石散、雙歧桿菌活菌制劑等。
糖皮質激素及免疫調節劑:包括醋酸潑尼松、硫唑嘌呤、甲氨喋呤等。
4、手術治療
如果并發腸梗阻、急性穿孔、大出血、癌變等情況,需要及時在醫生指導下選擇穿孔修補術、腸吻合術等治療。

腸炎的保健
1、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變質食物。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暴飲暴食,盡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酒、咖啡、濃茶等。

 

責編:江湖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