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癡呆
血管性癡呆系指由于腦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腦血管病,出血性腦血管病以及急性和慢性缺氧性腦血管病)而引起的癡呆。該病的主要表現以記憶、認知功能缺損為主,或伴有視空間技能和情感人格障礙。發病的特點是起病較快,可以有中風的病史。病程中癡呆癥狀波動較大,緩解、加重反復出現,階梯樣發展。
血管性癡呆的病因
血管性癡呆可能是腦動脈堵塞引起,也可能是腦組織容量減少造成,不排除是血管出現缺血或者缺氧現象導致,還可能是出現了動脈粥樣硬化所造成。對于長期吸煙或者有高血壓的患者可會誘發;颊邥霈F語言的障礙,并且伴隨表情冷漠,還會有記憶力下降或者是大小便功能異常的癥狀。
血管性癡呆的癥狀
典型癥狀
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障礙,包括注意力、行動能力、分析情況和決策能力下降,近記憶力和計算能力的下降。還可能表現為其他精神行為癥狀,例如抑郁、焦慮、激越等。 多發梗死性癡呆,皮質下血管性癡呆和早期認知障礙是主要類型。
伴隨癥狀
血管性癡呆患者可伴隨腦血管病相關的局灶性神經系統受損的癥狀和體征,例如偏癱、失語、失認、失用、視空間障礙、步態不穩、尿便障礙等。不同受損部位引起不同的臨床表現。
血管性癡呆的診斷
血管性癡呆的診斷標準是患有腦血管疾病,如腦梗死、腦出血或腦缺血、缺氧性疾病,且通過頭顱磁共振或頭顱CT檢查,確認腦部存在缺血或出血灶,同時伴有腦卒中癥狀如偏癱、失語、偏盲等以及認知、智力功能下降,影響日常正常生活,可診斷為血管性癡呆。
血管性癡呆的治療
血管性癡呆的治療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原發性腦血管疾病的治療、降壓治療、抗血小板治療、糖尿病的降糖治療、認知癥狀的治療等。
1、原發性腦血管疾病的治療:對于已經發生血管性癡呆的患者,積極治療原發性腦血管疾病可以減輕癥狀并降低復發的風險。
2、降壓治療: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可以降低血管性癡呆的發生風險。一般認為,將收縮壓控制在135~150mmHg范圍內可以改善認知功能。
3、抗血小板治療:可以預防血栓形成,改善腦循環,對血管性癡呆的治療具有積極意義。常用的藥物包括阿司匹林等。
4、降糖治療: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療對血管性癡呆有一定的預防意義。
5、調脂治療:他汀類藥物可以降低膽固醇,對預防腦血管病有積極意義。同時,這類藥物還可以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預防血栓形成,對血管性癡呆的治療具有重要作用。
6、認知癥狀的治療:維生素E、維生素C和銀杏葉制劑等可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膽堿酯酶抑制劑多奈哌齊對血管性癡呆可能有效。腦賦活劑如吡拉西坦、尼麥角林等有助于癥狀的改善。
此外,患者的康復治療亦很重要,關系到其生活質量?祻椭委煱ㄕJ知訓練、運動療法和心理干預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認知功能和生活質量。
血管性癡呆的保健
血管性癡呆用藥注意嚴格按照醫生指導正確使用藥物,千萬不可以私自加大用藥量。同時要做好各項護理工作,才能用來改善認知的功能,能用來控制行為和改善精神癥狀。血管性癡呆很可能與年齡的因素有密切的關系,需要及時的做好生活當中的護理工作,對待老人要有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