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暴發新聞
猴痘 - 南非
情況描述
南非共和國《國際衛生條例》國家衛生報告小組向世衛組織通報了2024年5月8日至7月2日期間發生的20例猴痘確診病例,包括3例死亡(病死率為15%)。9個省份中有3個省份報告了這些病例:豪登省(10例,1例死亡)、西開普省(1例)和夸祖魯-納塔爾省(9例,2例死亡)。
這些病例均為男性,年齡在17至43歲之間,幾乎都自認為是男男性行為者(MSM)。大多數是HIV感染者,未經管理或最近才診斷出HIV感染和晚期HIV疾病(AHD),其中一人患有糖尿病。所有病例均有癥狀,有大面積皮膚病變,18例需要住院治療。所有確診病例均未報告有國際旅行史,無一例報告曾參加高風險社交聚會。病例報告的接觸類型是性接觸。
在總共16例病例中,夸祖魯-納塔爾省發現了44名接觸者,西開普省發現了39名接觸者,豪登省發現了55名接觸者。雖然夸祖魯-納塔爾省的四例初始病例中有三例通過接觸者追蹤在流行病學上存在關聯,但豪登省的最初七例病例中至少有七例沒有發現流行病學關聯,這表明社區傳播正在進行中。目前正在對最近病例進行個人接觸者追蹤。此外,有限的信息表明,一些受影響的人曾參加發生性行為的聚會或俱樂部并接觸過猴痘。
可用于五例確診病例的基因組測序已確定IIb MPXV亞分支,該分支與多國猴痘疫情有關。
在正在進行的2022-2024年多國疫情期間,南非此前在2022年6月至8月的高峰期確認了5例猴痘病例,所有病例都報告曾出國旅行。沒有一個病例是嚴重的。2023年沒有報告病例。
圖 1.2024年5月8日至7月2日南非猴痘報告病例和死亡的地理分布(n=20)
流行病學
猴痘是一種由猴痘病毒(MPXV)引起的傳染病。MPXV有兩個已知的分支:分支I,以前稱為剛果盆地分支;和分支 II,以前稱為西非分支,包括亞分支 IIa 和 IIb。MPXV通過密切接觸病變、體液、呼吸道飛沫或受污染物質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或通過接觸活體動物或食用受污染的食用森林獵物在動物之間傳播。猴痘引起的體征和癥狀通常在接觸后一周內開始,但可能在 1-21 天后開始。癥狀通常持續 2-4 周,但在免疫系統較弱的人中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首先出現發燒、肌肉酸痛和喉嚨痛,然后是皮膚和粘膜皮疹。淋巴結腫大(淋巴結腫大)也是猴痘的典型特征,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存在。兒童、孕婦和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有因猴痘而出現并發癥和死亡的風險。
區分猴痘與水痘、麻疹、細菌性皮膚感染、疥瘡、皰疹、梅毒、其他性傳播感染和藥物相關過敏很重要。猴痘患者還可能同時患有另一種性傳播感染,例如皰疹。另外,疑似猴痘的兒童或成人可能患有水痘。由于這些原因,對通過拭子獲得的皮膚標本進行實驗室檢測對于確認猴痘非常重要,特別是對于疫情或新地理區域的首例病例,以及實施公共衛生和社會措施以遏制傳播。
治療主要基于控制臨床癥狀、確保皮膚護理、減輕疼痛以及預防和管理并發癥。在通過緊急或同情使用計劃獲得的情況下,特定的抗病毒藥物(如tecovirimat)也可用于治療猴痘,特別是對于嚴重病例或并發癥風險較高的個體。
公共衛生應對
協調
- 建立國家猴痘事件管理小組(IMT),每兩周舉行一次多部門協調會議,與省級猴痘應對協調部門舉行會議。
- 在國家、省、區和分區各級繪制執行伙伴和非政府組織的地圖,以協調應對活動。
- 2024年6月12日舉行猴痘部長級新聞發布會。
- 國家衛生部定期發布猴痘媒體聲明,強調預防措施和解決污名化問題。
監視
- 部署了疫情應對小組,并支持疫情調查。
- 持續的接觸者追蹤和主動病例搜索。
- 生成每周全國猴痘情況報告。
實驗室:
- 更新了猴痘臨床標本采集和處理指南,并將其分發給衛生機構。
- 所有公共衛生機構都通過國家衛生實驗室服務(NHLS)網絡將樣本轉介給國家傳染病研究所(NICD)進行檢測。
- 私人醫療機構可以檢測猴痘,并將標本送往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測序。
- 對疑似病例和有癥狀接觸者進行檢測和報告結果的目標周轉時間為24小時內。
- 通過將檢測權力下放到包括私人實驗室在內的地方,提高檢測能力。
- 目前正在準備利用已建立的廢水監測點開展猴痘環境監測。
案例管理:
- 對疑似和確診病例實施立即在醫院隔離,或對非重癥病例在家中實施隔離,以防止傳播。
- 快速批準國家臨床指南,并分發給所有公共和私人醫療機構。
- 持續開展衛生和護理工作者的能力建設,包括有500多名衛生專業人員參加的臨床管理網絡研討會,向臨床醫生提供猴痘病例檢測、臨床護理以及感染預防和控制方面的最新信息;各省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
- 補充臨床護理,包括對衛生工作者、患者及其親屬的心理健康和心理支持,優先納入病例管理指南、計劃和培訓。
- 衞生署已獲得南非衛生產品監管局(SAHPRA)使用tecovirimat的授權。
- 通過第21節(SAHPRA)申請Tecovirimat和世衛組織向南非提供的15個tecovirimat療程。
風險溝通和社區參與 (RCCE):
- 為支持風險溝通和社區參與而開發的信息,整合了猴痘性傳播的各個方面。
- 將風險溝通信息翻譯成當地語言并與上下文保持一致。
- 在夸祖魯-納塔爾省和豪登省開展了對受影響社區的宣傳活動;在豪登省為健康促進者和其他利益攸關方開展了培訓。
- 作為常規健康促進活動的一部分,健康促進人員在診所和社區環境中開展關于猴痘的健康促進講座。
- 2024 年 6 月中旬,與非政府組織 (NGO) 聯合在約翰內斯堡布拉姆方丹舉辦了公眾宣傳活動。
- 與國家衛生部(NDoH)的相關規劃合作,以支持RCCE活動(例如性傳播疾病、艾滋病毒、結核病等)。
- 確定并參與與重點人群(例如男男性行為者)合作的非政府組織。
- 合作伙伴在德班的驕傲活動期間參與宣傳活動。
- 通過NICD網頁定期在線更新。鏈接
疫苗接種策略和研究計劃:
- 國家免疫咨詢小組(NAGI)技術工作組對南非的猴痘疫苗建議得到國家衛生部的認可。
- 暴露前疫苗接種的風險人群包括男男性行為者、衛生工作者和實驗室人員,而性接觸者、家庭接觸者和衛生機構接觸者將接受暴露后疫苗接種。
- 目前正在討論疫苗采購方案。
- 世衛組織和合作伙伴支持制定應急疫苗接種戰略,并就疫苗和治療藥物的臨床疫苗研究進行討論。
感染預防與控制(IPC)
- 審查針對衛生設施和社區的感染預防控制行動計劃。
- 為IPC工作人員進行進修培訓。
- 更新和分發了關于遺骸和埋葬安全管理的準則,包括對殯葬人員的培訓。
基本衛生服務的連續性
- 受影響的省份正在開展衛生設施準備情況評估,以確定差距。
- 猴痘監測小組正在努力將猴痘的預防、篩查和管理納入國家衛生部重點人群規劃的艾滋病毒和性傳播感染護理。
設備及資源:
- 為采集、運輸和檢查疑似病例的樣本提供了后勤支持。
- Equity Pharma 與 NDoH-平價醫療理事會 (AMD) 合作,提供治療藥物。
世衛組織風險評估
南非突然出現沒有國際旅行史的無關聯猴痘病例,確診病例中的艾滋病毒流行率高,病死率高,表明社區傳播正在進行中,迄今為止發現的病例只占社區可能發生的所有猴痘病例的一小部分;目前尚不清楚該病毒可能已經傳播了多長時間。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由于缺乏對感染的早期臨床認識,南非以前在持續的全球疫情期間幾乎沒有經驗,該疾病的潛在癥狀表現,或由于獲得護理的機會有限或害怕恥辱而導致的就醫行為延遲。
目前,最初病例中的大多數傳播與男性最近的性接觸有關,類似于2022-2024年多國疫情期間在新受影響國家的傳播。對于大多數確診病例,尚未確定流行病學聯系,部分原因可能是接觸者識別不完整。這表明正在發生未被發現的社區傳播,隨著監測的加強,預計還會有更多病例出現。該國目前對公眾的人類健康風險仍然很低。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其他男男性行為者、跨性別者和性別多樣化者以及性工作者的風險中等,正如目前對全球疫情的評估。較高的風險評估與主要由于性接觸而導致的公認風險群體的持續傳播相一致,而且該國未被發現或未控制的艾滋病毒感染率較高,這也使人們面臨患嚴重疾病的風險。如果繼續在南非或鄰國的弱勢群體中更廣泛地傳播,可能會對健康產生更大的影響。持續發生的猴痘疫情數據顯示,兒童、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艾滋病毒控制不佳者)和孕婦患重癥和死亡的風險更高。
聯合國艾滋病毒/艾滋病聯合規劃署(艾滋病規劃署)的最新數據估計,南非男男性行為者的艾滋病毒流行率約為30%,其中只有44%的人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這使得這一群體極易受到嚴重猴痘病和死亡的影響。如果衛生工作者在照顧猴痘患者時沒有適當使用個人防護裝備,也會對他們造成危險。
在 2022 年之前,西非分支 II MPXV 的病死率估計為 3.6%(95% CI:1.7%、6.8%)。在正在進行的多國疫情中,病死率(0.2%)是MPXV分支II的最低記錄。相比之下,南非 2024 年報告的病例的病死率極高 (15%),因為大多數發現的病例都是免疫功能低下且患有不受控制的 HIV 和其他合并癥的人。猴痘病較輕的人不太可能識別病情或尋求診斷和護理;因此,此類病例可能仍未被發現和報告。
接種猴痘疫苗已被證明對猴痘有效。南非最后一例天花病例是在1972年報告的,1980年全球根除天花后不久就停止了天花疫苗接種。因此,先前接種過天花疫苗(對猴痘具有交叉保護作用)的任何免疫力現在充其量只存在于一些44歲以上的人身上。在當前的全球疫情中,猴痘病例的中位年齡為34歲(IQR:29-41歲),在南非,報告病例的年齡在17-43歲之間。
該國衛生工作者和性工作者或男男性行為者等重點人群對猴痘的認識有限,對預防方法缺乏了解,這加劇了他們感染猴痘的風險。任何患有毀容性皮膚病(包括猴痘)的人都可能感到恐懼和恥辱,這對關鍵人群來說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鑒于以下原因,南非的猴痘疫情將繼續發展,令人擔憂:
- 鑒于迄今為止報告的病例幾乎完全影響到最脆弱的人群,本地傳播的檢測不足和報告不足的可能性很高。
- 目前,所有發現的病例都出現了嚴重的疾病和廣泛的皮膚病變,這可能導致更多的病毒傳播,并有可能給患者帶來不良的預后。
- 雖然政府和合作伙伴被動員起來為受影響的患者提供治療,為高危人群提供疫苗,但這些對策尚未在該國廣泛使用。
- 在南非,公眾對猴痘的認識以及有關傳播方式或可能的放大事件或場所暴露風險的信息仍然有限。
- 猴痘疫情同時在非洲和其他地方發生,增加了進一步傳播的風險。
世衛組織建議
常規
所有國家的衛生當局和臨床醫生/衛生和護理工作者都應意識到,與IIb MPXV分支相關的全球猴痘疫情正在世衛組織所有區域持續存在,存在跨境和國際傳播的風險。近幾個月來,向世衛組織提交的國家報告不那么完整和及時,全球病例數繼續被低估。
世衛組織強烈建議各國繼續遵循總干事2023年8月發布的常設建議,特別是關于猴痘流行病學監測的建議。
各國應根據世衛組織最新臨時指南,繼續加強實驗室診斷的可及性和可及性,包括病毒基因組測序。通過聚合酶鏈反應 (PCR) 檢測病毒 DNA 是 mpox 的首選實驗室檢測方法。最好的診斷標本是直接從皮疹(皮膚、液體或結痂)中采集的,方法是用力擦拭。在沒有皮膚病變的情況下,可以對口咽、肛門或直腸拭子進行檢測。然而,雖然口咽、肛門或直腸樣本的陽性結果證實了猴痘,但陰性結果不足以排除MPXV感染。不建議進行血液檢測。血清學不區分不同的正痘病毒,因此僅限于參考實驗室,在這些實驗室中,抗體檢測方法可用于回顧性病例分類或特殊研究。
必須持續開展適合每種情況的風險溝通和社區參與,維持或開始為高危人群接種疫苗,優化病例管理,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加強研究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情況下的傳播方式,并持續支持開發適合患者需求的快速診斷方法和治療方法。
衛生當局應努力消除猴痘的人際傳播,并確保維持疫情應對能力。任何臨床或實驗室確診為猴痘的人都應根據當地情況遵循衛生當局的指示,包括在感染期間進行隔離。確診病例的接觸者被要求限制他們的行動(并建議避免性關系)21天,這是出現可能癥狀的監測期。
建議有感染猴痘風險的人接種猴痘疫苗。目前正在評估特定的抗病毒治療藥物對猴痘的療效,例如tecovirimat。通過根據世衛組織MEURI議定書使用的國家申請或向世衛組織申請進入保護區供同情使用,可以獲得tecovirimat。
在猴痘和艾滋病毒合并感染的情況下,特別是對于必須開始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患者,在不同情況下加深對最佳病例管理的認識至關重要。
在社區中
風險溝通和社區參與活動對于激勵受影響社區了解風險和保護行為,以及了解、預防和打擊污名化和歧視至關重要。在這次疫情中,在可能發生多次性接觸的高風險環境中,通過性活動在社區中持續存在接觸猴痘的風險。
應確定主要受眾,并向衛生專業人員、社區組織、活動和場所性行為管理人員、關鍵人群(包括商業性工作者、男男性行為者)、跨性別者和性別多樣化者、在發生性行為的場所和活動工作或參加的人以及有患更嚴重疾病風險的人(包括未經治療或控制不佳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提供建議。為確保場所安全,建議采用基于風險的方法,包括風險評估、風險緩解和人員和客戶的風險溝通,以及嚴格的環境感染預防和控制措施。
對于沒有重癥且可以在家隔離的患者,應就如何照顧自己提供建議。這包括照顧皮疹的建議(不要抓撓,在觸摸病變之前和之后清潔雙手,用消毒水/防腐劑等保持皮疹清潔)和支持患者的心理健康(保持水分,吃得好,充足的睡眠,如果需要,使用止痛藥和發燒,做一些你覺得放松/愉快的事情等)無論情況如何,心理健康和社會心理支持對于所有情況下的猴痘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有關在家中從猴痘中恢復的公共衛生建議的詳細信息,請訪問此鏈接。
在社區和/或家庭環境中為患者提供護理的衛生和護理工作者應參考世衛組織關于猴痘病例管理和感染預防與控制的臨時快速反應指南,以獲取關于建議的感染預防和控制措施的指導。至關重要的是,必須實施感染控制措施,以防止和阻止猴痘在家庭和社區環境中的傳播,因為這可能會擴大風險。
在醫療環境中
在衛生保健機構實施感染預防和預防措施對于預防和阻斷猴痘傳播是必要的。對工作人員進行猴痘和適當控制措施的培訓非常重要,例如標準和基于傳播的預防措施。工作人員還應能夠接觸并適當佩戴個人防護裝備,遵守世衛組織手部衛生的5個時刻,確保經常清潔和消毒患者環境,并實施適當的患者安置和隔離。關于在治療猴痘患者時需要采取的感染預防和感染措施的進一步指導,請參閱世衛組織猴痘臨床管理和感染預防與控制臨時指南。
在采取建議措施保護自己的同時,衛生和護理工作者還應確保避免對猴痘患者的污名化,并向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心理支持。
在入境點
建議鼓勵當局、衛生和護理工作者以及社區團體在前往可能帶來猴痘風險的活動或聚會之前、期間和之后向旅行者提供相關信息,以保護自己和他人。世衛組織根據有關當前疫情的現有信息,建議不要采取任何旅行和貿易限制措施。
由于尚未對這些病例的所有病毒基因組進行測序,而且已知南非和中非之間存在廣泛的商業和專業交流,因此對分支I菌株輸入南非的可能性保持警惕也至關重要。
更多信息
- 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總干事根據《國際衛生條例(2005)》發布的猴痘長期建議;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standing-recommendations-for-mpox-issued-by-the-director-general-of-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in-accordance-with-the-international-health-regulations-(2005)-(IHR)
- 世衛組織加強猴痘預防和控制戰略框架(2024-2027年):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92907
- 關于了解、預防和解決與猴痘有關的污名化和歧視的風險溝通和社區參與公共衛生建議;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communications-and-community-engagement-interim-guidance-on-using-inclusive-language-in-understanding--preventing-and-addressing-stigma-and-discrimination-related-to-monkeypox
- 針對男同性戀、雙性戀和其他男男性行為者關于最近猴痘疫情的公共衛生建議: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monkeypox-public-health-advice-for-men-who-have--with-men
- 關于猴痘和聚集環境的公共衛生建議:人們生活、停留或工作的環境;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public-health-advice-on-mpox-and-congregate-settings--settings-in-which-people-live--stay-or-work-in-proximity
- 關于猴痘(猴痘)和場所和活動的公共衛生建議;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public-health-advice-on-mpox-(monkeypox)-and--on-premises-venues-and-events
- 為性工作者提供關于猴痘的公共衛生建議;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public-health-advice-for--workers-on-monkeypox(disponible en françaisici)
- 在家中從猴痘(猴痘)中康復的公眾建議:https://www.who.int/news-room/public-advice/recovering-from-monkeypox-at-home#
- 猴痘臨床管理和感染預防與控制:臨時快速反應指南,2022年6月10日;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Clinical-and-IPC-2022.1
- 2022-24 猴痘(猴痘)疫情:全球趨勢:https://worldhealthorg.shinyapps.io/mpx_global/(鏈接是外部的)
- 猴痘監測、病例調查和接觸者追蹤:臨時指南,2024年3月20日: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Surveillance-2024.1
- 猴痘病毒診斷檢測:臨時指南,2024年5月10日
- https://iris.who.int/handle/10665/376952
- 免疫戰略咨詢專家組會議,2024年3月:結論和建議: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ER-9922-285-306
- 誰。預防和控制感染的標準預防措施:備忘錄: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UHL-IHS-IPC-2022.1
可引用的參考文獻:世界衛生組織(2024年7月9日)。疾病暴發新聞;南非的猴痘(猴痘)。可在: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outbreak-news/item/2024-DON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