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記者 張秀麗)廣州確診今年第四例登革熱本地病例。昨晚,記者從廣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該例登革熱病例型別與目前潮州流行的登革熱疫情屬于同一型別。另外,市疾控中心監測發現,確診病例的工作地點——珠江帝景近日蚊媒密度超標25倍,且小區居民密集且與潮汕地區來往緊密,市疾控中心擔心疫情擴散。
疑與潮州登革熱有關
市疾控中心介紹,這名患者在海珠區珠江帝景工作,9月16日發病,疾控部門昨日確診,患者現正住院治療,病情穩定。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該名患者與今年廣州確診的前3例登革熱本地病例(均為白云區居民)沒有關聯,近期一直在廣州沒有外出,因此確認為廣州今年第4例登革熱本地病例。
市疾病預防中心副主任楊智聰介紹,該病例所感染的登革熱病毒型別為II型,與目前潮州流行的登革熱病毒型別相同,也是廣州今年首次發現該型的登革熱病例,同時小區內還有一名已發病兩日的疑似病例,“據居委反映,珠江帝景的居民超過一半是潮汕人,初步推測病例的出現與居民和潮汕地區密切交往有關。”
小區滅蚊三天仍然超標
今年潮州爆發登革熱,而廣州30多例登革熱輸入病例中也已出現來自潮州的患者。
每年入夏到10月下旬都是廣州登革熱高發期,疾控專家擔心這一確診病例會引起登革熱迅速擴散。廣州市疾控監測發現,珠江帝景小區的成蚊密度“爆表”——9月16日,小區成蚊密度達每小時52只(2只/小時以下才符合登革熱的防控要求)。經過兩三天的緊急滅蚊,成蚊密度仍超標(為24只/小時)。
楊智聰表示,珠江帝景小區內有55棟住宅樓、4000多戶、1.2萬居民,人口密集、綠化率高,“在蚊媒密度超高且出現病例的情況下,如防控沒有做好,登革熱傳播、擴散的風險非常高。然而,市、區和街道工作人員這兩天在小區內入戶清理積水過程中,卻遭到相當一部分居民抵觸和拒絕,甚至有居民是認為‘過度滅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