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張爽)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不完全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多國已出現因感染西尼羅河病毒的死亡病例。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8月19日,以色列衛生部表示,自今年6月該國暴發西尼羅河病毒疫情以來,死亡人數已達到62人;據新華社8月6日報道,近期阿爾巴尼亞出現3例西尼羅病毒感染的死亡病例;此外,在希臘、意大利、西班牙等多個歐洲國家也在近期報告了西尼羅河病毒的感染病例……
據了解,西尼羅河病毒于1937年在非洲的烏干達首次被發現,常通過蚊蟲叮咬傳播,人類、馬和其他哺乳動物都可能被感染,在非洲、歐洲、中東、北美和西亞等地較為常見。人類或者動物通過蚊蟲叮咬感染西尼羅河病毒后可出現發熱、腦炎(腦膜炎)等病癥,極少數病例還可表現為嚴重胰腺炎、肝炎、心肌炎、流產甚至死亡①。
由于目前缺乏針對西尼羅河病毒的特效治療藥物和人類可用疫苗,目前的治療主要是對癥和支持治療。
“西尼羅河病毒本身致病機制較為復雜,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目前疫苗研制難度大的局面。”南方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及應急管理學院流行病學教授魏晟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解釋。
“過去病毒傳播的范圍有限,且感染者中80%無癥狀,僅少部分會發展出腦炎,因腦炎而死亡的人數更加有限,因此廣泛接種疫苗缺少緊迫性和必要性,也可能影響了疫苗的研發進程。”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趙衛向記者補充,“目前許多蟲媒傳染病,包括西尼羅河病毒、登革病毒、日本腦炎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傳染病,都沒有特效治療藥物,只能對癥治療。而且,目前也尚沒有人用西尼羅河病毒疫苗獲批。”
對于今年多國均出現了西尼羅河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是否會對我國造成影響,趙衛表示,西尼羅河病毒主要通過庫蚊傳播,而我國庫蚊分布范圍廣,因此存在一定的輸入風險。“普通居民盡量不要去疫區旅游,必須到疫區的人需要采取措施以防蚊子叮咬,如涂抹驅避劑、穿長袖的衣服等。”
參考文獻:
①殷啟凱,王環宇,梁國棟.我國西尼羅病毒及人畜動物感染:現場調查與實驗室檢測[J].中國熱帶醫學,2024,24(01):28-33.DOI:10.13604/j.cnki.46-1064/r.2024.01.06.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