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性痢疾,又名腸阿米巴病,由溶組織內阿米巴原蟲感染結腸壁后所引起的以痢疾癥狀為主的消化道傳染病,主要病變部位在近端結腸和盲腸。此病易復發,易轉為慢性病, 也可發生腸內外并發癥, 尤其可引起肝、肺等臟器膿腫。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每年約有5000萬人發生侵襲性阿米巴病, 致4-10萬人死亡, 其死亡率在原蟲病中僅次于瘧疾。本病呈世界性分布, 以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多見, 與文化水平低、衛生狀況差密切有關。溶組織內阿米巴感染在我國呈全國性分布,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云南等南方地區和黑龍江等東北地區。我國以前是阿米巴性痢疾的高發區,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衛生條件的改善,近年來該病的發病率逐漸降低,2022年報告發病率0.030/10萬。